穿成农家子的漫漫科举路 第617章 莫未林至府衙拜见
热门推荐:
代号地藏,我是军统最强王者
恋综:参加节目,前妻慌了
四合院:带着大棚在六零当采购员
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
年代:悠闲的日子
辞职后:我绑定享受人生系统
最强元灵之混沌彩莲
穿六零,进兵团,拿下禁欲兵哥哥
大清的故事
“你跟着伙计的去挑两身厚实的衣裳,别怕花银子。”
“是。”
随从跟着伙计去挑衣裳,掌柜的笑着将莫未林请到了旁边的屋子里。
莫未林压低了声音,喝了一口热茶,“说说你们打探到的消息。”
“张泽此人虽出身乡野,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他到源柔府短短一年多,将源柔府境内多个县令都笼络住了,十分善于笼络人心。”
“都有哪些人被他笼络住了?”
“阳石县的郑川、合凤县的袁思伟,常陵县的刘嘉……”
“啧,是个心机深沉之辈,不好对付啊。楚大人那边有什么吩咐?”
掌柜的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这是楚大人给你的锦囊,你回去后再慢慢看。”
“嗯。”
莫未林将锦囊贴身收好,转身出了屋子,另一边董鱼选好了衣裳。
“老爷,小的选好了。”
“嗯,付钱,走吧。”莫未林递给董鱼一个荷包。
董鱼付了银钱,脸上挂着笑容,追上了莫未林的步伐。
莫未林所作所为,让董鱼对他更加忠心了。
董鱼背着包袱,看着不远处的府城城门,“老爷,我们要先去府衙拜见通判大人吗?”
“自然要去拜见一番,待入了城,董鱼,你先去买些礼品。”
“是,老爷。”
他们到达源柔府城未时已过,与其继续往前赶路,还不如在源柔府城落脚,明日再早起赶路。
守门的兵卒接过董鱼递过来的路引,定睛一看,立马脸上带上了笑容,拱手向莫未林行礼。
“小的见过莫大人,不知大人到此,有失远迎,还请大人勿怪。”
“你尽忠职守,何错之有,本官接了皇命到西平县赴任,路过府城,特来拜见通判大人。
不知可否告知本官府衙所在,本官好前去拜见?”
“莫大人,请随小的来。”
守门的兵卒和另外一个守门的兵卒对视一眼,便带着莫未林主仆前往府衙。
莫未林和董鱼运气不错,是从东城门入府城,因此一进城门就发现了,东城门这条路的不同之处。
莫未林在京城已经见识过水泥的神奇作用,此时踩在水泥路上,只觉得十分平坦、舒适。
董鱼不确定地问道:“老爷,这莫非就是用水泥铺成的路?”
“应当是。”
“莫大人所言极是,此路便是通判大人吩咐工匠们重新修筑的水泥路,不仅平坦,而且结实耐用。”
莫未林见守门的兵卒话挺多,起了几分套话的性质。
他一边走,一边暗中引导话题,守门的兵卒不疑有他,将他知道的不少事都说了出来。
把张泽这个通判大人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让一边的董鱼忍不住撇了撇嘴。
“通判大人再好,能有我家老爷好?通判大人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一点都比不上我家老爷。”
这些心里话,董鱼十分有眼色的,只在心里嘀咕着。
“莫大人稍候,小的这就进去通禀一声。”
莫未林脸上一直挂着得体的浅笑,显得整个人特别温和,“有劳了。”
“林师爷,赴任西平县的知县莫未林莫大人在府衙门口,想要拜见通判大人。”
“去把莫大人请进来。”林师爷放下手里的毛笔,揉了揉发胀的手腕,看向了外面的天色。
对着一旁的衙役吩咐道:“去上杯热茶来,再吩咐人把后院的客房收拾两间出来。”
衙役们动作麻利,下去忙活。
“下官莫未林见过林师爷。”
林师爷脸上挂着笑,“咦?莫大人竟知晓我不是通判大人?”
“实不相瞒,下官在京中时。曾有幸和通判大人有一面之缘,故而知晓林师爷非通判大人。”
“莫大人,好眼力!快坐,外面天冷,莫大人冒雪赶路而来,快用杯热茶驱驱寒气。”
莫未林笑着端起桌上冒着热气的茶水,轻抿了一口,“啧,好茶,茶汤清亮,茶味回甘,这样的冷天,喝上一口热茶,浑身都暖和起来了,多谢林师爷的好茶。”
“我是个不懂茶的人,莫大人一瞧就是个爱茶之人,若是通判大人在此,定能与莫大人就这杯热茶,聊上好一会儿。”
“林师爷谦虚了,下官同样是个不懂茶的,不过是在户部几年,跟着侍郎大人喝了不少茶,耳濡目染下有了几分浅薄的见识,可不敢在通判大人面前班门弄斧。”
林师爷端起茶盏,吹了吹,慢慢饮了一口,“莫大人说笑了,通判大人平时最喜欢和我们说笑了,莫大人见了通判大人就知我所言真假了。”
莫未林觉得差不多了,“敢问林师爷,通判大人是去了何处公干?”
“莫大人,你来得有些不凑巧,安定县那边有北戎人偷摸南下意图侵扰安定县百姓,通判大人不放心,便亲自去查看安定、西平两处城墙修筑得如何了。
此时,通判大人要么还留在安定县,要么就是去了西平县。若是在西平县,那便是巧了。”
莫未林似做无意状,“修筑城墙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通判大人太有魄力了,竟能弄来这么多银两。”
林师爷眼睛微眯,随即笑眯眯道:“这可不是通判大人一人的功劳,说到底安定、西平两地能修筑城墙,多亏了源柔府的富商、乡绅们。
有他们的鼎力相助,通判大人才能这么快拍板,安定、西平两县的城墙务必今年修筑好。”
“哦?原来是如此,下官着相了,通判大人治理源柔府有方,方能让富商、乡绅们愿意相助官府修筑城墙。”
“莫大人此言在理,富商、乡绅们这般义举,是乃造福了源柔府的百姓,通判大人还说日后要给富商、乡绅们表功,将他们的义举,上书呈禀陛下。”
莫未林手指微动,“好本事,能说动最重利的商人们出钱、出力,真不是个简单的人,可惜了,不是我们这边的人才。”
“通判大人英明,若非今日天色不早,下官恨不能现在就到西平,亲自拜见通判大人。”
“今日天色不早,我吩咐了衙役在府衙后院收拾了两间客房出来,莫大人,今夜不如就在后衙住下?”
莫未林拱手道:“林师爷考虑得太周到了,多谢林师爷。”
“是。”
随从跟着伙计去挑衣裳,掌柜的笑着将莫未林请到了旁边的屋子里。
莫未林压低了声音,喝了一口热茶,“说说你们打探到的消息。”
“张泽此人虽出身乡野,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他到源柔府短短一年多,将源柔府境内多个县令都笼络住了,十分善于笼络人心。”
“都有哪些人被他笼络住了?”
“阳石县的郑川、合凤县的袁思伟,常陵县的刘嘉……”
“啧,是个心机深沉之辈,不好对付啊。楚大人那边有什么吩咐?”
掌柜的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这是楚大人给你的锦囊,你回去后再慢慢看。”
“嗯。”
莫未林将锦囊贴身收好,转身出了屋子,另一边董鱼选好了衣裳。
“老爷,小的选好了。”
“嗯,付钱,走吧。”莫未林递给董鱼一个荷包。
董鱼付了银钱,脸上挂着笑容,追上了莫未林的步伐。
莫未林所作所为,让董鱼对他更加忠心了。
董鱼背着包袱,看着不远处的府城城门,“老爷,我们要先去府衙拜见通判大人吗?”
“自然要去拜见一番,待入了城,董鱼,你先去买些礼品。”
“是,老爷。”
他们到达源柔府城未时已过,与其继续往前赶路,还不如在源柔府城落脚,明日再早起赶路。
守门的兵卒接过董鱼递过来的路引,定睛一看,立马脸上带上了笑容,拱手向莫未林行礼。
“小的见过莫大人,不知大人到此,有失远迎,还请大人勿怪。”
“你尽忠职守,何错之有,本官接了皇命到西平县赴任,路过府城,特来拜见通判大人。
不知可否告知本官府衙所在,本官好前去拜见?”
“莫大人,请随小的来。”
守门的兵卒和另外一个守门的兵卒对视一眼,便带着莫未林主仆前往府衙。
莫未林和董鱼运气不错,是从东城门入府城,因此一进城门就发现了,东城门这条路的不同之处。
莫未林在京城已经见识过水泥的神奇作用,此时踩在水泥路上,只觉得十分平坦、舒适。
董鱼不确定地问道:“老爷,这莫非就是用水泥铺成的路?”
“应当是。”
“莫大人所言极是,此路便是通判大人吩咐工匠们重新修筑的水泥路,不仅平坦,而且结实耐用。”
莫未林见守门的兵卒话挺多,起了几分套话的性质。
他一边走,一边暗中引导话题,守门的兵卒不疑有他,将他知道的不少事都说了出来。
把张泽这个通判大人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让一边的董鱼忍不住撇了撇嘴。
“通判大人再好,能有我家老爷好?通判大人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一点都比不上我家老爷。”
这些心里话,董鱼十分有眼色的,只在心里嘀咕着。
“莫大人稍候,小的这就进去通禀一声。”
莫未林脸上一直挂着得体的浅笑,显得整个人特别温和,“有劳了。”
“林师爷,赴任西平县的知县莫未林莫大人在府衙门口,想要拜见通判大人。”
“去把莫大人请进来。”林师爷放下手里的毛笔,揉了揉发胀的手腕,看向了外面的天色。
对着一旁的衙役吩咐道:“去上杯热茶来,再吩咐人把后院的客房收拾两间出来。”
衙役们动作麻利,下去忙活。
“下官莫未林见过林师爷。”
林师爷脸上挂着笑,“咦?莫大人竟知晓我不是通判大人?”
“实不相瞒,下官在京中时。曾有幸和通判大人有一面之缘,故而知晓林师爷非通判大人。”
“莫大人,好眼力!快坐,外面天冷,莫大人冒雪赶路而来,快用杯热茶驱驱寒气。”
莫未林笑着端起桌上冒着热气的茶水,轻抿了一口,“啧,好茶,茶汤清亮,茶味回甘,这样的冷天,喝上一口热茶,浑身都暖和起来了,多谢林师爷的好茶。”
“我是个不懂茶的人,莫大人一瞧就是个爱茶之人,若是通判大人在此,定能与莫大人就这杯热茶,聊上好一会儿。”
“林师爷谦虚了,下官同样是个不懂茶的,不过是在户部几年,跟着侍郎大人喝了不少茶,耳濡目染下有了几分浅薄的见识,可不敢在通判大人面前班门弄斧。”
林师爷端起茶盏,吹了吹,慢慢饮了一口,“莫大人说笑了,通判大人平时最喜欢和我们说笑了,莫大人见了通判大人就知我所言真假了。”
莫未林觉得差不多了,“敢问林师爷,通判大人是去了何处公干?”
“莫大人,你来得有些不凑巧,安定县那边有北戎人偷摸南下意图侵扰安定县百姓,通判大人不放心,便亲自去查看安定、西平两处城墙修筑得如何了。
此时,通判大人要么还留在安定县,要么就是去了西平县。若是在西平县,那便是巧了。”
莫未林似做无意状,“修筑城墙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通判大人太有魄力了,竟能弄来这么多银两。”
林师爷眼睛微眯,随即笑眯眯道:“这可不是通判大人一人的功劳,说到底安定、西平两地能修筑城墙,多亏了源柔府的富商、乡绅们。
有他们的鼎力相助,通判大人才能这么快拍板,安定、西平两县的城墙务必今年修筑好。”
“哦?原来是如此,下官着相了,通判大人治理源柔府有方,方能让富商、乡绅们愿意相助官府修筑城墙。”
“莫大人此言在理,富商、乡绅们这般义举,是乃造福了源柔府的百姓,通判大人还说日后要给富商、乡绅们表功,将他们的义举,上书呈禀陛下。”
莫未林手指微动,“好本事,能说动最重利的商人们出钱、出力,真不是个简单的人,可惜了,不是我们这边的人才。”
“通判大人英明,若非今日天色不早,下官恨不能现在就到西平,亲自拜见通判大人。”
“今日天色不早,我吩咐了衙役在府衙后院收拾了两间客房出来,莫大人,今夜不如就在后衙住下?”
莫未林拱手道:“林师爷考虑得太周到了,多谢林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