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农家子的漫漫科举路 > 第673章 墨清阐明“仙药”的危害

穿成农家子的漫漫科举路 第673章 墨清阐明“仙药”的危害

    “成亲是一辈子的大事,我和你们爹都怕你年纪轻被人给哄骗了,人心隔肚皮,你不和我们说,我们担心得很。”

    王氏语气缓和下来,耐心地说着为人父母的担心。

    “娘~女儿知错了,子车嘉言人真的不错,你们和他相处后,肯定会喜欢他。”

    “去去去,这还没嫁出去,就开始替人说话了,我这是白养了一个闺女。”王氏被张清彤磨的有了些脾气,嘴上不饶人道。

    一家人把这事说开,又恢复了以往和乐融融的模样。

    “爹、娘,要不明日我带子车嘉言来府里一趟,你们替女儿考校考校他人品如何?”

    张三牛和王氏对视一眼,定下此事,“……嗯,那就明日,你就别亲自去了,派张管家亲自去一趟。”

    “好嘞。”张清彤做一个乖女儿应下了此事。

    ——————

    是夜,北风凛冽,金嘉城外,原鹏带着御林军摸到了黑衣人吐露的山脚下。

    “头儿,眼下天黑了,我们要不要休整一夜,明日再上山?”

    不等原鹏发话,远处闪现了一抹橘红色的亮光,众人纷纷找地方藏了起来。

    亮光由远及近,一个黑袍人提着一个灯笼不紧不慢地走着。

    北风呼呼地刮着,将他身上穿着的黑袍吹得呼呼作响。

    待人走远了些,原鹏带了几个人悄悄地跟在了黑袍人身后。

    山林里积了很厚的一层雪,深一脚、浅一脚,没过了小腿。

    黑袍人沿着熟悉的山路,往上走,原鹏几人跟得有些吃力。

    他们对这座山林并不熟悉,眼下天又黑了,视线受阻。

    唯一能给他们提供光源的就是远处黑袍人手里提着的灯笼发出的淡淡的橘红色的亮光。

    不知过了多久,原鹏几人身上落了一层厚厚的雪。

    身上要不是穿得厚,恐怕身上也得留下许多伤痕。

    亮光停了下来,原鹏凑近了些一看,黑袍人径直往一个山洞走了进去,山洞口还有好几个人在守着。

    “这应该就是宁长林提到的山洞了。”原鹏心下嘀咕着。

    他没敢乱动,就这么等着,一直等着……时间过得特别慢。

    灯笼的亮光再次出现,原鹏露在外面的脸上结了一层薄霜。

    手脚长时间没有活动,同样被冻僵了。

    原鹏跟上黑袍人,他带来的人不少,立马吩咐了几个人留在此处。

    又吩咐了两人回集结地唤人,剩下的人跟他一起去追黑袍人。

    黑袍人下山的速度比上山快了些,不过下了雪的山路,并不好走。

    即使他有灯笼在手,他下山时也差点儿栽一个大跟头。

    顺着原路返回,这次原鹏他们占了上风,总算是没那么难受了。

    黑袍人如往常一般上了马车,原鹏微微吃惊,随即继续跟随。

    原鹏的轻功不错,且下了雪的地上,马车行驶的速度并不快。

    原鹏用尽毕生所学,勉强不远不近的落在了马车后不远。

    接下来的一路,原鹏不停在猜测,马车最终会驶向何处。

    “咚——”金嘉城的西城门开口,马车顺利进入西城门内。

    原鹏暗道一声可惜,他现在从城墙下往上爬,估计也会慢上许多。

    不甘心的原鹏用尽了吃奶的劲儿,等他避开了守城门的官差,爬上城墙。

    “三更了——三更了——”

    更夫突然的出声,把他吓得心脏砰砰直跳。

    他查看了一下四周的巷子,并没有发现马车的踪迹。

    没奈何下,他只能回了西市。

    “五爷睡下了吗?”

    “回头儿,已经睡下了。”

    “罢了,我先眯一会儿,有要紧事,你记得叫醒我。”

    原鹏吩咐了一句,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五爷,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来报信的护卫,忙道:“季大夫和胡大夫有好消息要告诉您。”

    荣王的声音不自觉拔高了一个度,脚下的步子都轻快了不少,“哦,那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在哪儿?”

    “胡大夫和季大夫在前厅用饭。”

    荣王立即赶去前厅,“原鹏,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夜三更。”

    “一起去前厅,边用饭边说。”荣王见原鹏一切正常,嘴角轻轻上扬。

    “五爷,早。”

    胡大夫和墨清两人见荣王和原鹏进来,放下了筷子和两人打招呼。

    “季兄弟、胡大夫听闻你们研究的事有了眉目?”

    “是,这事还是让季小子和您说吧。”胡大夫点头,看向了墨清。

    “五爷,你给我的仙药里有一味药材名唤“阿芙蓉”此药是一味奇药,用的好能治病救人,用的不好,便是害人的毒药。”

    “阿芙蓉?我……似乎在何处听过?”

    “此药多长在安南等地,按理说大周境内应是不多。

    只是,我和胡大夫研究这枚仙药时,发现一枚仙药中用了大剂量的阿芙蓉。”

    “对……安南。”荣王骤然想起,紧挨着安南旁边的州府有官员上贡过“阿芙蓉”。

    他是皇帝的亲弟弟,跟着沾光,皇帝曾赏赐过他一些阿芙蓉。

    “仙药中放多了阿芙蓉会如何?”

    墨清缓缓开口,“五爷,您应当听过一句话:是药三分毒。

    正如一个浅显的道理,君臣相和,才能让一个国家治理得好。

    药也是如此,君药和臣药相辅相成,方能将病治好。

    但是,若是其中臣药过多,那便坏了君药的药性,患者不仅治不好,肯定还会加重病情。”

    “可是那些服用了仙药的患者,不仅药到病除了,身体还越发康健。”

    “五爷,你可曾听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你是说那些服用了仙药的人,内里都被仙药掏空了身体?”

    “是。而且。服用此药的人会十分依赖此药,不吃身体就会衰败下来,但是吃了,身体就会越发不好。”

    荣王下意识问道:“那岂不就是饮鸩止渴?”

    墨清说出了最后的结果,“是啊,没有银钱买这仙药的人,最终会被折磨得痛苦而死,死状凄惨。”

    “这仙药有瘾,吃了还会想接着吃。”胡大夫补充道。

    原鹏听得一愣一愣的,总算是反应过来,“这般可怕,哪里是什么仙药,明明就是噩药!”

    “然而,此事买仙药的人并不清楚,且有人一直在引导百姓们花大价钱买仙药,吃了仙药便能延年益寿,医治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