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327章 一心发展谋大事,辞别元让踏归途

我的父亲是曹操 第327章 一心发展谋大事,辞别元让踏归途

    解开夏侯惇的疙瘩,是曹昂必须要做的,但曹昂却没有急着做,因为曹昂必须要叫夏侯惇感受到他的诚意与尊重,而非是仓促下的搪塞与敷衍。

    别看夏侯惇在军事方面的建树,没有曹操麾下倚重的一些大将要多,但绝不代表夏侯惇能力不行。

    恰恰相反,夏侯惇在兴屯方面,给曹操不知解决多少烦恼,关键是在一些突发状况下,夏侯惇是有事真上啊。

    不说别的,仅是兖州之战这一件事,就足以支撑起其在曹军的超然地位。

    作为曹操的嫡长,有一件事曹昂必须做好,即除了曹氏以外,在丁家与夏侯两族间,曹昂必须要拿捏好分寸,既要丁家一族感受到他的态度,又要夏侯一族感受到他的态度,要是此事办不好的话,这不止是对曹昂的损失,更是对整个曹氏基业的损失。

    世人常将夏侯惇、夏侯渊并称,可实际上呢,二人确为夏侯一族不假,但二人却并非一房的。

    他二人是族亲关系。

    这就是大族间的常态。

    而论起来,曹昂跟夏侯渊关系更近些,因为夏侯渊的正妻,乃是丁氏的妹妹,曹昂见了夏侯渊要叫姨夫,夏侯渊跟曹操是连襟。

    但不能因为这层关系就忽略了夏侯惇,此人跟曹操关系不简单,这是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关系。

    曹操那样生疑,可对夏侯惇却从没有过怀疑。

    所以曹昂在得到一些东西,就必须要承受一些事情,夏侯、曹氏、丁家三族的关系,他都必须要兼顾好才行。

    如果连这些事,曹昂都处置不好,曹操就要考虑曹昂真的行吗?

    毕竟在这一时代,没有宗族的支持与协助,是不可能在这乱世下站稳脚跟的,而在曹操的眼里,三族皆是他绝对信赖的拥趸,三族的人也的确没有辜负曹操的信赖。

    所以想明白这些的曹昂,在接下来的宴请,还有此后数日间,只要是有外人在的时候,曹昂都给予了夏侯惇绝对尊重。

    当然在这一姿态下,不代表曹昂就没有自己的风采,毕竟一味地迎合,这是会叫夏侯惇多想的。

    不过真要说起来,曹昂在荆州与江淮的感受,跟在徐州是不一样的,毕竟前者是他打下来,或者参与打下来的,而且在荆州、江淮之地,还有自己提拔倚重的一批文武,但后者就不一样了。

    也是在经历这些事后,曹昂才突然明白过来,为何在历朝更迭纷争之际,会有那么多势力的上位者,会参与到前线征战下,这不止是为了夺占地盘,更是为了叫麾下的文武知晓其威,不然啊,就会在所部势力滋生隐患与麻烦。

    “子修若有什么话,就讲出来吧。”

    数日后。

    扬州刺史府,后堂。

    本倚着凭几,翻阅兵书的夏侯惇,突然间说了句话,这叫无所事事的曹昂,知道是时候了。

    在下邳城的这些时日,无疑是曹昂最放松的时候,因为没有种种事宜,需要经他点头拍板。

    夏侯惇把徐州处理的井然有序,根本就不需要曹昂插手去干涉什么,再者言,夏侯惇又是很有想法的人,既然徐州没有任何问题,曹昂又为何要瞎折腾呢?

    没必要。

    “什么都瞒不过叔父啊。”

    曹昂撩撩袍袖,盘腿坐起身来,笑着朝夏侯惇说道。

    “子修若还是这样,那某就给孟德去信一封,言子修与某很生分。”夏侯惇放下兵书,看向曹昂道。

    “别别别啊!!”

    曹昂一听这话,作势就起身朝夏侯惇走去,“叔父,您要是这样做,就太不地道了,就算是坑侄儿,您也不能这样坑啊!”

    “您这书信真送到许都去,我父会怎样侄儿尚且不知,但要是敢叫我母知晓了,她老人家敢提着剑杀到襄阳去!”

    “哈哈!!”

    夏侯惇大笑起来,这话他真的信。

    自家主母是何脾性,夏侯惇还是知晓的,那要是生气了,连曹孟德都不敢触其霉头的。

    但夏侯惇同样知道,自家主母对曹昂是真看重,那是真的当做亲子在养的。

    “那就聊聊吧。”

    想到这些的夏侯惇,收敛笑意对曹昂道。

    “侄儿遵命!”

    曹昂当即一拜道。

    夏侯惇嘴角微扬,但紧接着其嘴角抽动起来。

    “你俩杵在外面当门神呢!!”曹昂瞪眼朝门外喊道:“把舆图给某拿进来,你俩这宿将当的可真好啊!!”

    在曹昂的喝骂下,典满、许仪讪讪笑着走进堂内。

    “将军!”

    “将军!”

    在对夏侯惇抱拳行礼后,二人这才走上前,将所携舆图拿出来,小心翼翼的铺到夏侯惇身旁木案上。

    “瞧你俩那点出息!”

    曹昂瞪眼喝道:“一个个到战场上跟杀才一样,到了叔父跟前,就跟那耗子见了猫一样,去,站一边去。”

    “喏!”

    二人低首应道。

    夏侯惇眉头微蹙。

    “叔父,那侄儿就说了。”而迎着夏侯惇的注视,曹昂一改先前的状态,表情严肃的说道。

    夏侯惇点点头。

    “其实叔父也看出来了,侄儿这次大费周折的离荆奔赴各地巡视,就是为今后爆发的大战做准备。”

    曹昂指着眼前舆图,正色道:“尽管今下的局势尚未迅速恶化,我军与袁绍尚未爆发冲突,但是种种迹象都已表明,与袁绍所部之战没多久了。”

    “这别的地方,侄儿也就不赘言了,叔父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知道的叔父去找我父算账即可。”

    夏侯惇嘴角抽动起来。

    而站在一旁的典满、许仪则低头憋笑。

    “咱们今日就聊聊青兖徐扬一线,真要是爆发大战之后,这一带到底会有什么变化。”曹昂却是一本正经道。

    “叔父此前调兵遣将,围绕琅琊、彭城、东海进行调整,且韩浩他们多推行军屯,这无不表明叔父洞察到与袁绍爆发大战,位处我军两翼势必不会消停。”

    “而青州的威胁无疑最大。”

    “别看袁绍宠爱三子尚,把长子谭支到青州了,但这不能否认袁谭在青州一带的实力,还是比较浑厚的。”

    “此子虽比不过子修,但也不容小觑。”

    夏侯惇眉头微蹙道:“一旦我军与袁绍交战,不管正面战场定于何处,但此子所领青州必然会有所动。”

    “兖州是某最为担心的,一旦兖州敢有所失,则必将使济阴、陈留两郡大震,而出现这种境遇,则必威胁到颍川安稳,许都就在颍川境内。”

    “更别提造成这种冲击,必将威胁到孟德所领中军精锐,不管正面战场定在何处,必然是这样的。”

    “所以叔父重青州,而轻广陵,是为了避免这种威胁出现。”曹昂顺着夏侯惇所讲,说出心中所想。

    “正是。”

    夏侯惇点头道:“刘备实力是很强,孟德对此人也颇为重视,但两军对垒下,麾下实力是首要的,靠投机取巧,靠哭,是打不赢仗的!!”

    “那要是孙刘联手呢?”

    曹昂表情严肃,看向夏侯惇道。

    “不可能!!”

    夏侯惇皱眉道:“即便是到今下,江东诸郡的动荡与反叛,依旧在牵绊着孙策,即便到大战真爆发之际,可孙策又能动用多少兵力。”

    “叔父,事无绝对。”

    曹昂回道:“就像当初袁术僭越称帝,我父领兵发起讨袁,可在那个时候,却没有多少人会相信,我父统领着联军能够一战倾覆掉袁术所部,毕竟袁术所部虽不比先前,但这不代表袁术就不堪一击。”

    夏侯惇向前探探身,眉头紧锁的盯着舆图。

    “侄儿讲一种可能。”

    见夏侯惇如此,曹昂伸手指着舆图,“就按叔父的部署,一旦我军与袁绍展开激战,则兖州压力必然减轻,而袁谭多半是要主攻琅琊等地,因为不把这些兵力解决了,那他就无法策应好袁绍本部精锐。”

    “如此以来的话,叔父必然要领兵督战,这就势必会导致一个情况,以下邳为首的地域难免出现兵力空虚。”

    “即便是有舅父所领江淮策应,可真要孙刘联合起来,势必要以刘备所占之地作为跳板,一路牵制住江淮兵力,一路则长驱直入,到那个时候将会怎样?”

    “腹背受敌!”

    夏侯惇皱眉道。

    “其实没必要这样悲观,就按双方僵持来算吧。”曹昂继续道:“我军也可将孙刘两方各有心思,到时刘备主攻徐州,孙策主攻江淮,必要的时候双方会联合一部分兵力,即便是这样,侄儿也盘算了。”

    “当侄儿亲统大军杀来时,以江淮、徐州为首的地域势必动荡难定,这样一来的话,则我军不少精锐都将拖拽在这混战下。”

    “而出现这等态势,集结青州有力兵力的袁谭,要么会南下与我军展开激战,要么会突袭兖州!”

    夏侯惇双拳紧攥起来。

    他发现自己犯了个致命错误。

    “某似太看重袁谭了。”

    夏侯惇声音低沉道:“这样一来的话,势必会叫袁谭从现在开始,就对我军在徐州一带产生警惕。”

    “叔父英明,这才是关键所在!”

    曹昂拍案道:“与袁绍的仗是要打,但怎样打,何时打,是现在谁都预判不了的,可越是这样,就越是要外松内紧,不能给袁绍一方某种紧张局面。”

    “不然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而侄儿所提到的这种,恰是建立在叔父今下这种态势下,侄儿之所以预判到孙刘势必会联合,那是因为他们离我军最近,他们不愿看到我军打败袁绍,因为这样,他们就再无出路了。”

    “子修说的对。”

    夏侯惇苦笑摇头,“此前我军表现的太过强势,这不仅叫袁绍心生警惕,更叫其他势力心生警觉。”

    “而站在孙刘两方,他们即便不能得到什么,也势必会出兵阻挠我军集结优势兵力,跟袁绍展开全战的。”

    “哪怕是说我军获胜的概率很小,可小不代表没有,毕竟在先前的讨袁之战中,你与孟德就创造了一个奇迹。”

    曹昂没有再说别的。

    他想表述的,都表述出来了。

    至于别的,无需他再赘言。

    夏侯惇是会进行通盘考虑的。

    在老少两辈间,其实最难共存的,莫过于意识形态方面,老一辈有老一辈的思考方式,少一辈有少一辈的思考方式,但恰恰是这样,往往是会产生碰撞的。

    对于曹昂而言,他的确是少一辈的领军者,但是他必须要兼顾好老少两代,不然的话,曹氏基业就会陷入到内耗下。

    而这是曹昂不愿看到的。

    跟夏侯惇的探讨结束,曹昂就回到自己住所。

    “公子,真要这样吗?”

    典满有些犹豫,看向曹昂说道:“您不给将军打声招呼,就要离开下邳国,这是不是……”

    “这才是最好的。”

    曹昂撩撩袍袖,轻叹一声道:“叔父的脾性怎样,你等不是不清楚,作为小辈,却指出其在一些方面的疏漏,你等觉得叔父会怎样想?”

    “好,就算叔父没有别的想法,可某却不希望看到叔父的骄傲没了,作为小辈,这是不能做的事情。”

    和夏侯惇这些时日相处下,曹昂已经知晓了该怎样与夏侯惇共处,那就是将一些想法跟夏侯惇讲明,至于该怎样做,那要以夏侯惇所想为主。

    毕竟夏侯惇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这封信留下吧。”

    曹昂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到典满的面前,“等到明日,我等就以游猎的名义离开下邳城。”

    “喏。”

    典满当即抱拳喝道。

    该讲的话,曹昂都讲了。

    该做的事,曹昂都做了。

    继续留在下邳,对曹昂而言没什么好处,同理对夏侯惇也没有好处,既然是这样的话,倒不如痛快的离开。

    毕竟他离开荆州的时间也不短了。

    这一路巡视荆北、江淮、徐州等地,让曹昂对所节制的各地都有了了解,这对曹昂才是最重要的,这为今后的发展与谋划,是起到正向作用的,今后真要跟袁绍展开大战,曹昂也知晓该从哪些方面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