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 第26章 刘伯温还朝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26章 刘伯温还朝

    李景隆很快就不耐烦了。

    因为李祺现在的生活方式太枯燥了。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让人搬了三把躺椅,躺在院子里闭目养神。

    躺椅旁有矮桌,矮桌上摆了茶水几样零嘴儿,果干肉铺啥的,这次李祺学了乖,矮桌离躺椅很近,伸手可拿到。

    李祺和李善长一直在闭目假寐,李景隆却啰嗦个不停,从国家大事说到鸡毛蒜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甚至还聊到了春江十四楼里面哪个花魁的馒头最软……

    李祺始终闭着眼,脸颊却一阵阵抽搐。

    他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个李景隆竟然还是个话痨。

    这货太啰嗦,太不安静了,好想把袜子脱下来,塞进他的嘴里。

    然后给他来个亚洲式捆绑,倒吊在国公府门外,严厉告诫过路的君子与亲朋,胆敢打扰李家父子静心养病的清静生活,便是这个下场。

    说着说着,眼见李祺始终不搭理自己,李景隆也识趣地闭上了狗嘴。

    他躺在李祺左侧的躺椅上晒太阳,静静地享受着这片刻安宁。

    随即李景隆不由开始反思,自己平时是如何度日的?

    邀朋呼友,终日饮宴买醉,狎妓耍钱,醉后摇摇晃晃回府倒头就睡,第二天再重复这样的日子……李景隆一直以为,这才是勋贵子弟的正常生活。

    可今日此时,李景隆却难得地沐浴在阳光下,四周寂然安宁,一切都显得那么恬然宁静。

    桌上有酒酿,有零嘴,端碗浅酌一口,细细体味酸酸甜甜入口的味道,再取一口零食嚼几口,惬意而自然。

    享受在阳光下的微醺感觉,欲寐而未寐,头脑却无比清醒且满足。

    这种突如其来的充实,瞬间填补了以往浮华不实的空虚。

    李景隆心中漾起一股莫名的感觉,至少,他不反感此刻的宁静。

    然而,宁静总是容易被打破。

    三人晒太阳的地方正是李府后院偏厅外,李景隆也不是外人,或者说李祺没把他当人。

    三人正在沐浴阳光,享受废物生活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睁眼一看,府里管家神色匆匆,来到了近前。

    “国公爷,世子爷,有客人来了!”

    “客人?”李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让他滚!”

    “就说我和我爹正在养病,让他们滚得越远越好!”

    什么狗屁客人!

    咋这么没有眼力见儿呢!

    管家一脸难色,小心翼翼地回答道:“世子爷,来人是诚意伯!”

    “诚意伯?什么狗屁伯爵,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李祺骂骂咧咧地,平白被人搅扰了好心情。

    结果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善长一巴掌拍在了脑门上面。

    “刘伯温来了!”

    嘶……

    诚意伯!

    刘伯温!

    “还有太子殿下陪同!”

    李祺顿时换上了笑容。

    “赶紧,开中门,迎贵客!”

    片刻之后,李善长父子二人来到了大堂。

    入目只见,一个精神矍铄、两鬓斑白的老人正端坐在那里,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子书卷气。

    刘伯温啊!

    民间传闻这可是堪比诸葛亮一样的传奇人物!

    他辅佐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大明王朝,被后人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

    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但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关于刘伯温的秘闻传说!

    比如,刘伯温是“斩龙狂人”,奉太祖朱元璋之命,踏遍天下,寻觅灵气聚集之地,并斩断了九十九处龙脉,以助大明根基稳固千秋万代!

    现在,刘伯温就坐在李祺面前,而且还是有血有肉的那种!

    李祺瞬间就兴奋了,直接上前一把抓住了刘伯温的双手,满脸热切地看着他。

    “先生啊!”

    “小子终于见到您了!”

    “小子愿拜入先生门下,终生做先生门下走狗!”

    众人:“??”

    刘伯温:“??”

    卧槽?

    这家伙真患上脑疾了?

    刘伯温满脸茫然地看向身旁的太子朱标,后者嘴角有些抽搐,随后狠狠瞪了李祺一眼。

    “咳咳,先生见谅,这是犯病了,犯病了!”

    听到这话,刘伯温满脸怜悯地看了李祺一眼,随后又看向了李善长。

    可惜傲娇的李太师直接冷哼一声,转过了头去。

    刘伯温见状哑然失笑,不过眼神里面更多的还是怜悯。

    起初他接到圣旨的时候,还觉得不可思议。

    李善长这心胸狭窄的老东西,竟然还会向皇帝陛下提议起用他刘伯温,这简直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可是当刘伯温得知,李善长独子被杨宪之子杨德清打成脑疾后,原本还有些犹豫要不要重新入朝的刘伯温,却是立刻接旨然后动身赶来了京师。

    不为其他,只为杨宪!

    因为,杨宪曾是他刘伯温的得意弟子,也正是刘伯温的举荐,杨宪才能得到皇帝朱元璋的器重信任,一路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甚至现在都进入中书省贵为左丞相了!

    刘伯温自问观人无误,可是当杨宪逐渐展露出酷吏本性之后,当杨宪为了飞黄腾达不择手段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自己竟然看走眼了!

    这杨宪表面上温文尔雅,实际上却暗藏一副酷吏心肠!

    当初刘伯温之所以辞官归乡,此事也有极大的原因!

    而他离京的时候,皇帝朱元璋曾问过刘伯温,何人可以为相。

    老朱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始终以师礼奉之,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

    然后老朱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

    老朱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

    最后老朱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然后刘伯温就炒了老朱鱿鱼,辞官归乡了。

    结果老朱不听劝告,还是让杨宪做了左丞相,结果就是杨宪刚有了实权就忘乎所以,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仇人李善长,在中书省,杨宪整日与李善长、胡惟庸明争暗斗,将大明朝政搅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

    李祺却是知道。

    刘伯温一回京,那杨宪这个酷吏,就离死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