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西汉爆浆史 > 第118章 再讨匈奴 霍去病探亲

西汉爆浆史 第118章 再讨匈奴 霍去病探亲

    汲黯曾经当着满朝官员对刘彻说,你这个人,外施仁义,其实内心贪婪(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刘彻怒极,拂袖而去。

    大家都担心汲黯的小命,刘彻消气后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这个汲黯从来都不知道给我面子。

    严助(庄助)还没死那会儿,刘彻曾经问过他,应该怎么评价汲黯。

    严助答道,让汲黯去做普通的公卿士大夫,不会比别人强多少;但是如果让他做托孤重臣,他一定会竭力辅佐,誓死忠诚。

    刘彻点点头同意:对,古有社稷之臣,汲黯便是今天的社稷之臣。

    袁盎当年说过,社稷之臣就是可以和皇帝和国家共存亡的人。

    汲黯说话那么难听,他是想把他的学生刘彻留在纯真年代,可是刘彻更喜欢公孙弘的说法。

    公孙弘说,做皇帝的最怕不广大,做臣子的最怕不俭节(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前半句替迎合刘彻并吞八荒之心,后半句针砭时弊。

    这是刘彻听着最受安慰的话,刘彻心里始终有个结,连续对外战争,扩张领土,广大则广大矣,却是对祖先的一种背叛。公孙弘的话让他减少了许多纠结。

    汲黯说话再难听,刘彻也不会怎么样他,汲黯是他的老师,也是旧帝国的代言人,刘彻需要这么一盏灯。但是从这个角度讲,汲黯永远只能做背景,能登上前台,做导演刘彻的第一主角的,是公孙弘。

    汲黯代表过去,他告诉刘彻,帝国本来是什么样子;公孙弘代表未来,他告诉刘彻,帝国应该是什么样子。

    公孙弘知道进退,淮南王刘安一案结束后,公孙弘向刘彻上书,说在我任上竟然发生这么重大的案子,我这个丞相不称职,让我辞职吧。

    刘彻说,你留下吧,我遇到你这样一个人不容易。

    公孙弘留下了,八十岁时死在丞相任上。他自己掏钱建的丞相客馆,被继任者用来养马了。

    公孙弘可以代表未来吗?

    一百年后,刘彻的后代子孙想从帝国历代重臣中选一个人,树立为群臣楷模。萧何、张良、陈平、曹参、周勃、周亚夫、贾谊、晁错、窦婴……这些曾经叱咤一时的人物全部落选,当选的是公孙弘。

    汲黯也落选了。大概因为汲黯是一个愤青,但他是一个也敢说也敢做,真正的愤青。他对皇帝说,你很贪婪;他对皇帝说,你用人跟堆柴火一样,后来居上;他对皇帝说,你把天下搅得不得安宁。

    后世有言官,敢骂皇帝的人也不少,但是都像预先设计好的台词和剧情,缺了汲黯一般的真性情。

    汲黯是帝国纯真年代的最后一位守望者,千帆已过,那道窗帘却永远被拉上了。

    纯真年代结束了。

    刘彻第十九年,就是公孙弘死的当年年初,刘彻去祭天了。今年有大动作。

    休战期也结束了。对匈奴作战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

    霍去病!

    霍去病一身戎装,精神焕发而来。人未到,气先至。钟鸣鼎食,高墙深阙养成的贵气,加上与生俱来的酷,举手投足,慑人心魄。

    刘彻曾经让他学兵法,霍去病读了,刘彻让他谈谈体会,霍去病答道,打仗不是写书,打仗看方略,兵法读一读可以,学就没必要了。

    近代中国最大的一位军事家曾经说过,一上战场,什么兵法都不管用了。

    霍去病狂不是乱猖狂,他胸中有天地。

    刘彻此次作战的目标是右贤王以西的数个匈奴部落,位置大约在今天甘肃中部,那是一片几乎被伊稚斜遗忘的领土。

    此战目的有二,一为清场,二为练兵。

    收复河套,打跑右贤王后,匈奴对帝国西线的压力减缓许多,右贤王以西的多个部落,或曰王国,目前处于群龙无首状态,伊稚斜迁至漠北,这些部落的处境变得比较尴尬,主动去打汉朝,不太敢;汉朝打过来,伊稚斜远水解不了近渴。以至于投降汉朝的倾向都开始萌芽了。

    但是无论如何,西路匈奴人始终是威胁,西路打扫不干净,无法在中路和东路发动总攻,而那才是刘彻的最终目的。

    对匈奴总攻,势必要翻过大漠,超远程作战,没打过。之前最远的一次战斗,是卫青收复河套,但一大半路还是在境内跑的,算不得数。西线残余的匈奴人,距离边境都比较远,至少在千里之外,这是检验帝国骑兵军团战斗力的大好条件,刘彻打匈奴不缺兵不缺将不缺后勤,缺的是经验和自信心:远距离境外作战到底行不行?

    这次对匈奴的进攻是总攻前的演练,是一次小规模的总攻,所以刘彻只给了霍去病一万骑兵,不过装备水平全军最好。

    刘彻放开手让霍去病去打,能成功固然再好不过;失败了,损失也不会太大。

    霍去病也不过是棋子。

    霍去病今年20岁,刚刚成年,一个人,一万兵,出国境,打匈奴。

    刘彻也真够胆,敢把一万昂贵的骑兵交到一个白面少年手里。

    霍去病从陇西郡出发,大约今天的甘肃临洮,一路向西北疾速行进,越过美丽的焉支山(甘肃张掖市山丹县大黄山),当时是春天,大军踏过草地,黄色的野花瓣随风飘舞在骑士们周围,花香夹裹着杀气,霍去病的红色大旗来了。

    这又是一次突袭,匈奴人没做好准备,做好准备又如何?谁能挡得住霍去病的锐气。

    霍去病打完一个部落,不做休息,连续作战,不给匈奴人喘息的时间,接着打下一个部落,六天时间,打完五个匈奴王,转战千里。霍去病打仗就两个字:冲!快!

    如果霍去病没有这么快,稍微慢一点,匈奴人很可能有时间集结,汉军恐怕会全军覆没,因为六天仗打完后,一万汉军只剩下三千人。霍去病不敢再打了,收兵。

    但是,八千九百六十个匈奴人授首,折兰王被杀,卢侯王被斩首,浑邪王王子被俘虏,休屠王祭天金人被缴获。战果丰厚。

    这是一场惨胜,但是打胜了。

    如果这一仗是卫青或者李广打的,大概刘彻会低调处理一笔带过,因为减员七千,战损太大。不过刘彻本就刻意栽培霍去病,还是发布诏书,加封霍去病冠军侯2200户。

    但是这一战给了刘彻信心,他可以放心把更多的兵交给霍去病。

    第一战后做了短暂的休整,当年夏天,汉帝国再次兵发境外,乘胜追击,清场黄河以西匈奴人。

    上一战霍去病是从陇西出发,向西北进攻。这一次再如此,恐怕难以奏效了,匈奴人有防备,硬拼不值得。所以此战最好改变进攻方向,由北向南进攻,攻其不备。

    如此免不了又要来一次几千里大迂回。

    此战兵分两路,东路由李广领四千骑兵,张骞领一万骑兵,出兵右北平郡,牵制左贤王可能的增援行动;西路主力,霍去病和老马公孙敖。具体各领兵多少史书没有记载,推测起来,应该每人领兵三万左右,从北地郡出发,向北,再向西,再南下进攻。

    从陕西北上到内蒙古,再南下到甘肃中部,就是这么个线路,绕大圈,出其不意。这一战的策略和当年卫青进攻右贤王如出一辙,甚至可以说完全复制。

    无论匈奴人情报工作是否得力,无论匈奴人能不能看清刘彻布的局,如今这个情形,匈奴人已经完全陷入被动。左贤王如果支援河西,自己这边军力就弱了,李广和张骞会打过来,而且河西距离太远,很可能来不及;如果不支援,河西几个部落肯定挡不住霍去病和公孙敖。

    匈奴人挨打是免不了了,疼也免不了了,区别就是想疼哪一块。实力有差距,说什么也是白说。有实力什么都是真的,没实力什么都是虚的。

    左贤王决定放弃支援河西,对付李广和张骞。到河西实在太远了,霍去病来回踩好几圈,他的人可能还到不了。

    霍去病在出征路上,去了一趟河东郡,路不远。河东郡太守摆出最强阵容在城外迎接,并且亲自为霍去病背弩。

    这位太守猜到霍去病来河东郡做什么,因为河东郡有个平阳县,平阳县有个人叫霍仲儒,那是这位最当红的将军的亲爹。关于这段往事,大家可以去翻前文。太守很会来事儿,没等霍去病开口,派人把霍仲儒请来了。

    这对父子相见的场面,没有拥抱和泪水,尴尬得很。霍去病酝酿了半天情绪,也攒不出一滴眼泪来,他想亲可是亲不起来。

    这也不奇怪,霍去病从小过的什么日子。好在他还知道孝道不可违,对他这样一个人来说很不容易了。

    霍仲孺来了,霍去病赶紧站起来,扑通迎着跪下了,“父亲大人安好?去病来见您晚了,这么些年不能在您跟前侍奉,去病不孝啊。”

    霍仲儒赶紧把霍去病扶起来,然后他给霍去病跪下来,“我哪有幸做将军的爹啊……”

    这叫什么话。老子跪儿子,也不怕被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