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爆浆史 第136章 东方朔传三
东方朔有认真的时候。这就像一个喜剧演员,刚开始红的时候可以靠嘴靠恶搞靠肢体语言,时间长了,免不了要弄点深度出来,否则观者会产生审美疲劳。
这就要从馆陶公主讲起来了。
馆陶公主有很多称呼,文皇帝时期叫馆陶长公主,景皇帝时期叫大长公主,刘彻时期叫窦太主。我们还是叫她馆陶公主,省事。先后做皇帝的女儿,皇帝的姐姐,皇帝的姑姑,大汉帝国四百年,最幸运的女人,非馆陶公主莫属。
她这辈子唯一不顺心的事情,大概是阿娇被刘彻废了,幽居长门宫。
其实阿娇就是寂寞了点,待遇还是皇后的待遇,所以馆陶公主根本不操她这个女儿的心,她爱怎样怎样,老娘还年轻,芳龄五十。
也就这么二的娘能生出阿娇那么二的姑娘来。
馆陶公主的丈夫本来是堂邑侯陈午,但是死的早,馆陶公主五十出头守寡了。看来刘彻家的女人们命都不好,老的少的都守寡,还有早死的。馆陶公主一个人过得难受,包养了一个叫董偃的小帅哥,从十三岁开始养,养到十八岁,终于敢让董偃出门见人了。
数月之间,名满京华,毕竟这是馆陶公主的小情人。大家见了都尊称一声董君,背后再感慨一句老草喂嫩牛。刘彻也知道,他不管,他怎么管,那是他亲姑姑。
不过这个董偃不傻啊,他的身份不明不白,馆陶公主小情人儿…连个名分都没有,馆陶公主也不可能给他名分,她是公主,她要考虑影响。
所以董偃很害怕,万一哪天皇帝认真了,怎么办。他这叫私侍汉主,就是和大汉公主乱搞,死罪,皇帝可是因为乱伦的事杀过两个王爷的。
闲事儿总有人管。有人就去提醒董偃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外人,袁盎的侄儿袁叔,政治这个圈儿也就那么大点,来回就这帮人。袁叔对董偃说,你知不知道自己很危险呐?
董偃说,我当然知道啊,我有什么办法?你让我跟公主分开啊,我敢吗?
袁叔说,我有办法,我给你当军师吧。袁叔也不是助人为乐,他想弄俩钱儿花。袁叔说你让馆陶公主先给皇帝送点东西,要大礼。
董偃回去照说了。看来馆陶公主对董偃是真有点感情的,她把自己的一座大庄园送给刘彻了。刘彻当然很高兴。
刘彻高兴,馆陶公主也跟着高兴,让董偃送了袁叔一大笔钱。
袁叔说,皇帝高兴了,很好,接下来你让馆陶公主装病吧。
然后馆陶公主就病了。刘彻刚收了姑姑的礼,姑姑病了,他当然要去看。刘彻去了。馆陶公主说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话,什么我要死了怎么办啊,什么皇帝你要好好干啊之类。
过两天,馆陶公主又说病好了,跑未央宫来见刘彻,说过两天要在家里摆酒席请刘彻吃饭。
刘彻明白了,他这个姑姑近来举动怪异,又是送东西又是生病又是请他吃饭,肯定是在跟他套近乎,肯定是有求于他。能有什么事求他,无非就是董偃。
几天后刘彻去馆陶公主家吃饭了,馆陶公主穿一身厨子的衣服,一国公主亲自洗手做羹汤。刘彻一看这阵势,什么都明白了。
落座后,刘彻问,姑姑啊,咱们家主人翁在哪儿呢?
主人翁这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原始意思是男主人。
馆陶公主一张老脸通红,把董偃领出来。
董偃带着顶绿帽子,他真的带着绿色帽子,跪在刘彻跟前梆梆磕头。中国历史第一顶明确的绿帽子,就是董偃带出来的。(当时级别最低的人戴绿帽子,仆人啊,奴隶啊等等。其实也不是帽子,贵族带帽子,一般老百姓带头巾,董偃带的是个绿头巾。这个习俗一直到唐朝还有。所以绿帽子这个词儿天生就不是什么纯良好词儿。)
刘彻从始至终都没生气,他觉得很好玩。后来还把董偃弄到宫里去一起玩,踢球,赛马,听戏之类。传得全中国都知道,皇帝跟前有个小帅哥叫董偃。公众人物的私生活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刘彻想在未央宫的正堂宣室,为董偃安排一顿饭局,大概刘彻的意思是想正式给董偃一个名分。
这时候东方朔冒出来了,以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冒出来。
那天在宣室门口值班站岗的,正好是东方朔。董偃来的时候,东方朔拿大戟一拦,不让进。
刘彻以为东方朔又要出什么幺蛾子。没想到东方朔表情非常严肃,说宣室这么庄重的地方,董偃这种罪人怎么可以进来!
东方朔说,董偃私通公主,伤风败俗,蛊惑皇帝,三大罪,该杀。
刘彻把东方朔拉到一边儿,小声说,我这儿酒席都摆好了,通融通融。
东方朔义正词严,坚决不让进。
刘彻看出东方朔是认真的,让步了,改别的地方吃饭。
董偃本来该有的名分也随着东方朔的一席话消失了,并且这顿饭后,刘彻不再理会董偃。
此后董偃一直担惊受怕,怕皇帝哪天看他不顺眼,认真起来杀了他,以至于得了忧郁症,三十岁就死了。馆陶公主没有再包养任何人,几年后也死了。
馆陶公主是文皇帝的女儿,所以葬在文帝陵霸陵,刘彻把董偃的坟也挪到霸陵,和馆陶公主合葬,算是正式给了董偃一个名分。
不过馆陶公主不留神开了一代风气之先河,她以后的单身贵族女子,以包养帅哥为荣者甚众,一直到宋朝这个风气才没了。最近十几年又开始了,风水轮流转。
东方朔一辈子做的最离谱的事,大概是撒了一泡非常华丽的野尿。有次他喝多了,晃悠晃悠溜达到刘彻的办公室,撒了一泡尿,扬长而去。
这泡尿司马迁没记,班固记了。感谢班固,记了一泡好尿。
有人把这泡尿报给刘彻,刘彻把东方朔撤职,贬为庶人,但是依旧随侍身边。敢在皇帝办公室撒尿,然后再以老百姓身份陪在皇帝身边的,中国历史唯东方朔一人。
刘彻有个亲外甥,他姐姐隆虑公主(林虑公主)的儿子,大名不知道,只记载了一个称号,昭平君。昭平君是刘彻的外甥兼女婿,刘彻把自己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他。
昭平君是隆虑公主老来得子,隆虑公主非常疼爱以至溺爱,把这孩子惯得非常不像话。隆虑公主死得比较早,她病重之时,非常不放心自己这个儿子,知道昭平君早晚会犯事,所以找刘彻特批,以重金为昭平君预先赎罪,相当于为昭平君请了一块免死金牌。
昭平君有这么个东西在手,嚣张得不得了,也没人敢管。有一次喝醉了酒,把夷安公主的奶妈杀了。杀人偿命,但是廷尉不敢判死刑,报给刘彻处理。
刘彻对下边坐着的众位大臣说,我姐姐老来得子,临死时让我不要杀他,但是法令是先帝们的法令,如果因为我姐姐而违先帝法令,我以后有何面目去庙堂见他们,可是我姐姐就这么一个儿子,我不想对不起她啊。刘彻哭得很伤心。
左右群臣赶紧打圆场,算了算了,法律是法律,骨肉亲情不能不考虑,不杀了吧。
刘彻没同意,还是在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悲痛不已,严重失态,当堂哇哇大哭。
刘彻是真伤心,觉得对不起姐姐。刘彻和三个姐姐,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关系从小到大一直非常好。
大臣们见皇帝在哭,也跟着大哭。只有东方朔,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杯酒,送到刘彻跟前,说陛下诛杀昭平君,不偏不党,天下幸甚,臣东方朔代天下敬陛下一杯。
刘彻也没喝,站起来走了。晚上单独把东方朔叫了去,说,先生白天的话没错,但是说的也太不是时候了吧。
东方朔答道,哀痛伤身,酒能解愁,我敬酒,只是让陛下节哀。
东方朔的表情无比沧桑。
两个头发见白的中年人对视一眼,天地同老。
刘彻第一次觉得自己老了。霍去病死了,卫青死了,李广死了,主父偃死了,公孙弘张汤也死了,这些陪着他扫平天下的人都死了,只剩下刘彻孤零零坐在未央宫上。
从这一刻起,东方朔成了刘彻的朋友。
东方朔之前因为撒尿被撤的职,也回来了。
东方朔在刘彻身边39年,刘彻从来没让他出去做官,也没给他升职让他管事,刘彻想有个人陪他说话。
多年后,东方朔向刘彻进谏:“诗云‘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原陛下远巧佞,退谗言。”
刘彻说,东方朔说话也这么正经了,他这是快到头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几天后传来消息,东方朔病死了。
刘彻长叹一声。
《汉书》记载,东方朔死后,民间把他当成了神仙。
这就要从馆陶公主讲起来了。
馆陶公主有很多称呼,文皇帝时期叫馆陶长公主,景皇帝时期叫大长公主,刘彻时期叫窦太主。我们还是叫她馆陶公主,省事。先后做皇帝的女儿,皇帝的姐姐,皇帝的姑姑,大汉帝国四百年,最幸运的女人,非馆陶公主莫属。
她这辈子唯一不顺心的事情,大概是阿娇被刘彻废了,幽居长门宫。
其实阿娇就是寂寞了点,待遇还是皇后的待遇,所以馆陶公主根本不操她这个女儿的心,她爱怎样怎样,老娘还年轻,芳龄五十。
也就这么二的娘能生出阿娇那么二的姑娘来。
馆陶公主的丈夫本来是堂邑侯陈午,但是死的早,馆陶公主五十出头守寡了。看来刘彻家的女人们命都不好,老的少的都守寡,还有早死的。馆陶公主一个人过得难受,包养了一个叫董偃的小帅哥,从十三岁开始养,养到十八岁,终于敢让董偃出门见人了。
数月之间,名满京华,毕竟这是馆陶公主的小情人。大家见了都尊称一声董君,背后再感慨一句老草喂嫩牛。刘彻也知道,他不管,他怎么管,那是他亲姑姑。
不过这个董偃不傻啊,他的身份不明不白,馆陶公主小情人儿…连个名分都没有,馆陶公主也不可能给他名分,她是公主,她要考虑影响。
所以董偃很害怕,万一哪天皇帝认真了,怎么办。他这叫私侍汉主,就是和大汉公主乱搞,死罪,皇帝可是因为乱伦的事杀过两个王爷的。
闲事儿总有人管。有人就去提醒董偃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外人,袁盎的侄儿袁叔,政治这个圈儿也就那么大点,来回就这帮人。袁叔对董偃说,你知不知道自己很危险呐?
董偃说,我当然知道啊,我有什么办法?你让我跟公主分开啊,我敢吗?
袁叔说,我有办法,我给你当军师吧。袁叔也不是助人为乐,他想弄俩钱儿花。袁叔说你让馆陶公主先给皇帝送点东西,要大礼。
董偃回去照说了。看来馆陶公主对董偃是真有点感情的,她把自己的一座大庄园送给刘彻了。刘彻当然很高兴。
刘彻高兴,馆陶公主也跟着高兴,让董偃送了袁叔一大笔钱。
袁叔说,皇帝高兴了,很好,接下来你让馆陶公主装病吧。
然后馆陶公主就病了。刘彻刚收了姑姑的礼,姑姑病了,他当然要去看。刘彻去了。馆陶公主说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话,什么我要死了怎么办啊,什么皇帝你要好好干啊之类。
过两天,馆陶公主又说病好了,跑未央宫来见刘彻,说过两天要在家里摆酒席请刘彻吃饭。
刘彻明白了,他这个姑姑近来举动怪异,又是送东西又是生病又是请他吃饭,肯定是在跟他套近乎,肯定是有求于他。能有什么事求他,无非就是董偃。
几天后刘彻去馆陶公主家吃饭了,馆陶公主穿一身厨子的衣服,一国公主亲自洗手做羹汤。刘彻一看这阵势,什么都明白了。
落座后,刘彻问,姑姑啊,咱们家主人翁在哪儿呢?
主人翁这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原始意思是男主人。
馆陶公主一张老脸通红,把董偃领出来。
董偃带着顶绿帽子,他真的带着绿色帽子,跪在刘彻跟前梆梆磕头。中国历史第一顶明确的绿帽子,就是董偃带出来的。(当时级别最低的人戴绿帽子,仆人啊,奴隶啊等等。其实也不是帽子,贵族带帽子,一般老百姓带头巾,董偃带的是个绿头巾。这个习俗一直到唐朝还有。所以绿帽子这个词儿天生就不是什么纯良好词儿。)
刘彻从始至终都没生气,他觉得很好玩。后来还把董偃弄到宫里去一起玩,踢球,赛马,听戏之类。传得全中国都知道,皇帝跟前有个小帅哥叫董偃。公众人物的私生活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刘彻想在未央宫的正堂宣室,为董偃安排一顿饭局,大概刘彻的意思是想正式给董偃一个名分。
这时候东方朔冒出来了,以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冒出来。
那天在宣室门口值班站岗的,正好是东方朔。董偃来的时候,东方朔拿大戟一拦,不让进。
刘彻以为东方朔又要出什么幺蛾子。没想到东方朔表情非常严肃,说宣室这么庄重的地方,董偃这种罪人怎么可以进来!
东方朔说,董偃私通公主,伤风败俗,蛊惑皇帝,三大罪,该杀。
刘彻把东方朔拉到一边儿,小声说,我这儿酒席都摆好了,通融通融。
东方朔义正词严,坚决不让进。
刘彻看出东方朔是认真的,让步了,改别的地方吃饭。
董偃本来该有的名分也随着东方朔的一席话消失了,并且这顿饭后,刘彻不再理会董偃。
此后董偃一直担惊受怕,怕皇帝哪天看他不顺眼,认真起来杀了他,以至于得了忧郁症,三十岁就死了。馆陶公主没有再包养任何人,几年后也死了。
馆陶公主是文皇帝的女儿,所以葬在文帝陵霸陵,刘彻把董偃的坟也挪到霸陵,和馆陶公主合葬,算是正式给了董偃一个名分。
不过馆陶公主不留神开了一代风气之先河,她以后的单身贵族女子,以包养帅哥为荣者甚众,一直到宋朝这个风气才没了。最近十几年又开始了,风水轮流转。
东方朔一辈子做的最离谱的事,大概是撒了一泡非常华丽的野尿。有次他喝多了,晃悠晃悠溜达到刘彻的办公室,撒了一泡尿,扬长而去。
这泡尿司马迁没记,班固记了。感谢班固,记了一泡好尿。
有人把这泡尿报给刘彻,刘彻把东方朔撤职,贬为庶人,但是依旧随侍身边。敢在皇帝办公室撒尿,然后再以老百姓身份陪在皇帝身边的,中国历史唯东方朔一人。
刘彻有个亲外甥,他姐姐隆虑公主(林虑公主)的儿子,大名不知道,只记载了一个称号,昭平君。昭平君是刘彻的外甥兼女婿,刘彻把自己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他。
昭平君是隆虑公主老来得子,隆虑公主非常疼爱以至溺爱,把这孩子惯得非常不像话。隆虑公主死得比较早,她病重之时,非常不放心自己这个儿子,知道昭平君早晚会犯事,所以找刘彻特批,以重金为昭平君预先赎罪,相当于为昭平君请了一块免死金牌。
昭平君有这么个东西在手,嚣张得不得了,也没人敢管。有一次喝醉了酒,把夷安公主的奶妈杀了。杀人偿命,但是廷尉不敢判死刑,报给刘彻处理。
刘彻对下边坐着的众位大臣说,我姐姐老来得子,临死时让我不要杀他,但是法令是先帝们的法令,如果因为我姐姐而违先帝法令,我以后有何面目去庙堂见他们,可是我姐姐就这么一个儿子,我不想对不起她啊。刘彻哭得很伤心。
左右群臣赶紧打圆场,算了算了,法律是法律,骨肉亲情不能不考虑,不杀了吧。
刘彻没同意,还是在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悲痛不已,严重失态,当堂哇哇大哭。
刘彻是真伤心,觉得对不起姐姐。刘彻和三个姐姐,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关系从小到大一直非常好。
大臣们见皇帝在哭,也跟着大哭。只有东方朔,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杯酒,送到刘彻跟前,说陛下诛杀昭平君,不偏不党,天下幸甚,臣东方朔代天下敬陛下一杯。
刘彻也没喝,站起来走了。晚上单独把东方朔叫了去,说,先生白天的话没错,但是说的也太不是时候了吧。
东方朔答道,哀痛伤身,酒能解愁,我敬酒,只是让陛下节哀。
东方朔的表情无比沧桑。
两个头发见白的中年人对视一眼,天地同老。
刘彻第一次觉得自己老了。霍去病死了,卫青死了,李广死了,主父偃死了,公孙弘张汤也死了,这些陪着他扫平天下的人都死了,只剩下刘彻孤零零坐在未央宫上。
从这一刻起,东方朔成了刘彻的朋友。
东方朔之前因为撒尿被撤的职,也回来了。
东方朔在刘彻身边39年,刘彻从来没让他出去做官,也没给他升职让他管事,刘彻想有个人陪他说话。
多年后,东方朔向刘彻进谏:“诗云‘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原陛下远巧佞,退谗言。”
刘彻说,东方朔说话也这么正经了,他这是快到头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几天后传来消息,东方朔病死了。
刘彻长叹一声。
《汉书》记载,东方朔死后,民间把他当成了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