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截教大师兄道玄 第107章 女娲宫中事
热门推荐:
太子被黜,我当北凉王领兵千万!
手撕极品亲戚后,我驯服了高冷霸总
女扮男装后,她被霍总宠入骨
吞天神帝
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
邪医出狱
嘻嘻,女贫这厢有礼了
谍战:从小人开始
让你花钱,你去收集奴隶美少女?
帝辛即位之后,立正妻东伯侯姜桓楚之女姜氏为皇后,德行端庄,温文尔雅,广受内外称颂;
继立黄飞虎之妹为西宫皇贵妃,性情柔和,贤淑谦恭;
又立杨氏为馨庆宫皇妃,德性贞静,三宫之中,皆为国之福星,齐心协力,辅佐新君。
文有太师闻仲,位列朝中之上,聪慧高瞩,智勇兼具,劝谏帝辛以道理治国,秉持仁义之道,弥满四方;
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皆为能臣,均以谋略之才相辅相成,共同商议国政,设法安定社稷。
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坐镇边疆,威震四方,力保国泰民安,宽仁厚德,民心所向。
岁月渐迁,天公作美,商国风调雨顺,万民安乐,处于一片祥和之中,四夷皆拱手而服。
八方宾客纷纷而至,来朝献瑞,商之国威,日渐显赫,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齐心共赴大业,百业俱兴。
然则,时光荏苒,帝辛即位初期,初志雄图,然渐渐沉溺于奢华之中,心怀骄恣,日渐放纵欲望,逐步失去当年之志行。
朝堂之事,虽为闻仲与群臣所理。
然其心神日渐沉迷于享乐,迷失于华丽之宫殿,纱帐轻扇,歌舞升平,似忘却国之大计。
正所谓顺天者逸,逆天者劳,世事无常,纷扰不绝。
纣王即位之第七年,阳春二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殷商都城朝歌城街市繁华,百姓欢欣,宛如人间盛世。
此时,城外忽见一骑士飞奔而入,神色凝重,急驰直进,声势吓人,撞翻路旁几位市民,未闻之一,径直朝王宫而去,心中似有急事。
人们见状,无不侧目,心中惊疑。
当日,殷商文武大臣齐聚王宫,议论国政。
纣王披上龙袍,身临大殿,满脸怒色,声如雷霆,呵斥道:
“袁福通,此子好大的胆子!竟然纠结七十二路诸侯结盟反叛,朕乃要诛其满门”
太师闻仲听闻,面色微变,毅然出班劝阻,言道:
“陛下,眼下当以全局为重,袁福通叛乱之事,已然搅动北海,致使风云变幻,非时宜计较其情。
若不先平定混乱,任由其日益壮大,恐将动摇国本,后果不堪设想!”
纣王抚须沉思,心中权衡,虽有怒火,然亦念国之安稳,终归道:
“既然如此,便请闻太师代朕走一趟北海,将那袁福通拘拿,朕要当面问他,究竟是借了谁的胆子,竟敢如此猖狂!”
闻仲领命而去,调动镇国之兵,整装出发,直趋北海。
闻仲走后,纣王愈发放纵。
一日,纣王早朝降临,登殿设聚文武大臣,朝会隆重。
殿上瑞霭纷纷,祥光四溢,金銮殿高坐君王,白玉阶前列文武之臣,一片肃穆。
沉檀八百,喷金炉散发袅袅芳香;珠帘高卷,透出风光旖旎;
兰麝氤氲,笼罩华丽宝扇,令人悦目。
纣王端坐,语气威严,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
话音未落,右班中有一人气宇轩昂,精神凝重,立即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义无反顾,恭敬呼道:
“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今有事不敢不奏。
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恭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纣王轻轻皱眉,疑惑道:
“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
”商容闻言,自当不敢怠慢,立刻庄重奏道:
“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
当年共工氏触遇不周山,天倾于西北,地陷于东南,百姓惶惶。
女娲乃采五色神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黎庶,民心所归,立禋祀以报之。
今朝歌特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
此乃庇护国家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以报德!”
纣王思虑片刻,终有所动,点头道:
“准卿奏章。”
言罢,心中亦自感此行可予政国之安定,遂决意于次日亲临女娲宫,表达敬意,便还宫。
次日,天子正式出于紫气东来,乘辇而行,浩浩荡荡,随带两班文武大臣,朝会随行,前往女娲宫进香。
队伍行至路上,旁若无人,仙气缭绕,令人神往,途经山川,草木皆翠,似乎天地间都感应到了这股隆重气氛。
当抵达女娲宫时,但见神宫巍峨,龙吟虎啸,香气四溢,熏人心魄。
自从纣王亲往女娲宫降香之事后,殷商国运渐现波澜,虽表面繁华,然实则暗潮涌动。
正所谓:“此一回纣王不来还好,只因进香,惹得四海荒荒,生民失业。”
世间万象,皆有因果,彼时忽见江海钓线满洒,却也因此引出无穷是非纷扰。
岱舆岛上的道玄道人,静坐于云雾缭绕之处,手中执一拂尘,心灵沉静,时而睁眼望向四海。
他早得知纣王将于此日前往女娲娘娘庙中进香,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好奇,欲探这位君王心中的真正动机。
道玄道人修道多年,观天象、察人心,于细微之处捕捉风云变幻,乃至于察其背后的隐情。
檀板轻声,微微颔首,遂决定提前一日前往女娲庙中等候,以期一探这纣王的不凡之举。
来到庙中,满目霓裳,石阶石壁皆嵌美玉,香火缭绕,千年古木红尘中滴滴落落,似为福泽,庙宇宁静而神秘,众神明似乎仍在此间安息。
道玄道人静坐于庙前,细听四方之声,以心为舟,浮于万象之上。
时光似静止,日落月升,任凭万物更迭,道人依然心无杂念。
如是三日,忽见千祥云集,塌影浮动,纣王乘驾豪华辇车而至,随行文武大臣皆俨然一律,气势如虹,仿佛天神降世。
纣王初入庙中,则见珠帘高卷,香烟袅袅,满堂香炉之气扑面而来,心中一阵狂喜,满面笑容。
然道玄道人未动声色,隐身于一旁,看他举动。
纣王望着金色神像,恭敬叩首,奉上香火,却又面露犹豫之色,似有千言万语欲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众臣见皇上沉默,心中皆生疑窦。
道玄道人见此,暗自思忖:
“此君虽进香,却未能安宁,似是内心存有重负。”
纣王在庙中久立,低头默祷,静候神灵显灵。
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翩。
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古语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纣王被这风一吹,神魂飘荡,陡起淫心。
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
王曰:“取文房四宝。”
侍驾官忙取将来,献与纣王。
天子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作毕,只见首相商容启奏曰:
“女娲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
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兵火宁息。
今陛下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于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
愿主公以水洗之。
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有德政耳。”
纣此时已然神魂颠倒,乃曰:
“朕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
卿毋多言。
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万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见孤之遗笔耳。”
言罢回朝。
文武百官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钳口而回。
只有商荣私下命人取了水,将诗文擦去。
而后离开。
只是他们不知,待他们离开后,那墙壁之上,诗文复现。
此时,道玄心知必有异事生波,暗自一瞥,顿觉惊心动魄,冷汗涔涔而下。
但见在他对面的偏殿之上,立着一位头挽双髻、身穿道袍、面黄微须的道人,赫然是那西方教之二教主,准提道人也。
见此道人,道玄心中一震,顷刻之间恍如明悟,顺理成章。
道玄不禁暗自赞叹:“果然是准提道人欲为西方较大兴,真乃无所不用其极也!”
准提道人此行,乃是为蛊惑人间帝王,图谋东土之地。
道玄道人思虑良久,心内暗叹:
“准提此子,何其心狠手辣,欲将纣王之心引至歧途?”
“造下无边杀孽。”
时逢众人皆已离去,殿内只余一片宁静。
准提道人慢慢走出偏殿,随手将那珠帷幔撤去,露出墙壁之上所挂之诗词,字字珠玑,乃是他特意留下的巧妙之作。
意欲引人深思,心中自是得意非常,脸上隐隐流露出一抹得意。
观罢诗词,准提道人微微一笑,似乎对自己所谋之事心中暗喜,旋即转身迈步,缓缓向大殿门口走去。
他身姿洒脱,气度非凡,似将凡尘的烦扰全然不放在心中。
准提道人独自行至一处开阔之地,抬头望向苍穹,心中默念:“
今日能使江山倾覆,成就西方大业。”
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法诀轻挥,顿时法力凝聚,周身亮起一圈遁光,令人目眩神迷,飘然而起。
那瞬间,似有万重法力包围着他,似他能随意驱动着时空,直至西方而去。
身形在天地间一掠而过,长空渐隐,似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此时,风声如歌,云影飘渺,只留下他那道袍边缘与天地擦肩而过,恍若一抹孤影掠过凡尘,化作一缕轻烟,再无痕迹。
且说准提走后,道玄才松了口气,慢慢现身殿中,静静等候女娲。
且说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
玉女金童朝礼毕,娘娘猛抬头,看见粉壁上诗句,大怒骂曰:
“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
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
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
即唤碧霞童子驾青鸾往朝歌一回。
继立黄飞虎之妹为西宫皇贵妃,性情柔和,贤淑谦恭;
又立杨氏为馨庆宫皇妃,德性贞静,三宫之中,皆为国之福星,齐心协力,辅佐新君。
文有太师闻仲,位列朝中之上,聪慧高瞩,智勇兼具,劝谏帝辛以道理治国,秉持仁义之道,弥满四方;
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皆为能臣,均以谋略之才相辅相成,共同商议国政,设法安定社稷。
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坐镇边疆,威震四方,力保国泰民安,宽仁厚德,民心所向。
岁月渐迁,天公作美,商国风调雨顺,万民安乐,处于一片祥和之中,四夷皆拱手而服。
八方宾客纷纷而至,来朝献瑞,商之国威,日渐显赫,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齐心共赴大业,百业俱兴。
然则,时光荏苒,帝辛即位初期,初志雄图,然渐渐沉溺于奢华之中,心怀骄恣,日渐放纵欲望,逐步失去当年之志行。
朝堂之事,虽为闻仲与群臣所理。
然其心神日渐沉迷于享乐,迷失于华丽之宫殿,纱帐轻扇,歌舞升平,似忘却国之大计。
正所谓顺天者逸,逆天者劳,世事无常,纷扰不绝。
纣王即位之第七年,阳春二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殷商都城朝歌城街市繁华,百姓欢欣,宛如人间盛世。
此时,城外忽见一骑士飞奔而入,神色凝重,急驰直进,声势吓人,撞翻路旁几位市民,未闻之一,径直朝王宫而去,心中似有急事。
人们见状,无不侧目,心中惊疑。
当日,殷商文武大臣齐聚王宫,议论国政。
纣王披上龙袍,身临大殿,满脸怒色,声如雷霆,呵斥道:
“袁福通,此子好大的胆子!竟然纠结七十二路诸侯结盟反叛,朕乃要诛其满门”
太师闻仲听闻,面色微变,毅然出班劝阻,言道:
“陛下,眼下当以全局为重,袁福通叛乱之事,已然搅动北海,致使风云变幻,非时宜计较其情。
若不先平定混乱,任由其日益壮大,恐将动摇国本,后果不堪设想!”
纣王抚须沉思,心中权衡,虽有怒火,然亦念国之安稳,终归道:
“既然如此,便请闻太师代朕走一趟北海,将那袁福通拘拿,朕要当面问他,究竟是借了谁的胆子,竟敢如此猖狂!”
闻仲领命而去,调动镇国之兵,整装出发,直趋北海。
闻仲走后,纣王愈发放纵。
一日,纣王早朝降临,登殿设聚文武大臣,朝会隆重。
殿上瑞霭纷纷,祥光四溢,金銮殿高坐君王,白玉阶前列文武之臣,一片肃穆。
沉檀八百,喷金炉散发袅袅芳香;珠帘高卷,透出风光旖旎;
兰麝氤氲,笼罩华丽宝扇,令人悦目。
纣王端坐,语气威严,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
话音未落,右班中有一人气宇轩昂,精神凝重,立即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义无反顾,恭敬呼道:
“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今有事不敢不奏。
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恭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纣王轻轻皱眉,疑惑道:
“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
”商容闻言,自当不敢怠慢,立刻庄重奏道:
“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
当年共工氏触遇不周山,天倾于西北,地陷于东南,百姓惶惶。
女娲乃采五色神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黎庶,民心所归,立禋祀以报之。
今朝歌特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
此乃庇护国家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以报德!”
纣王思虑片刻,终有所动,点头道:
“准卿奏章。”
言罢,心中亦自感此行可予政国之安定,遂决意于次日亲临女娲宫,表达敬意,便还宫。
次日,天子正式出于紫气东来,乘辇而行,浩浩荡荡,随带两班文武大臣,朝会随行,前往女娲宫进香。
队伍行至路上,旁若无人,仙气缭绕,令人神往,途经山川,草木皆翠,似乎天地间都感应到了这股隆重气氛。
当抵达女娲宫时,但见神宫巍峨,龙吟虎啸,香气四溢,熏人心魄。
自从纣王亲往女娲宫降香之事后,殷商国运渐现波澜,虽表面繁华,然实则暗潮涌动。
正所谓:“此一回纣王不来还好,只因进香,惹得四海荒荒,生民失业。”
世间万象,皆有因果,彼时忽见江海钓线满洒,却也因此引出无穷是非纷扰。
岱舆岛上的道玄道人,静坐于云雾缭绕之处,手中执一拂尘,心灵沉静,时而睁眼望向四海。
他早得知纣王将于此日前往女娲娘娘庙中进香,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好奇,欲探这位君王心中的真正动机。
道玄道人修道多年,观天象、察人心,于细微之处捕捉风云变幻,乃至于察其背后的隐情。
檀板轻声,微微颔首,遂决定提前一日前往女娲庙中等候,以期一探这纣王的不凡之举。
来到庙中,满目霓裳,石阶石壁皆嵌美玉,香火缭绕,千年古木红尘中滴滴落落,似为福泽,庙宇宁静而神秘,众神明似乎仍在此间安息。
道玄道人静坐于庙前,细听四方之声,以心为舟,浮于万象之上。
时光似静止,日落月升,任凭万物更迭,道人依然心无杂念。
如是三日,忽见千祥云集,塌影浮动,纣王乘驾豪华辇车而至,随行文武大臣皆俨然一律,气势如虹,仿佛天神降世。
纣王初入庙中,则见珠帘高卷,香烟袅袅,满堂香炉之气扑面而来,心中一阵狂喜,满面笑容。
然道玄道人未动声色,隐身于一旁,看他举动。
纣王望着金色神像,恭敬叩首,奉上香火,却又面露犹豫之色,似有千言万语欲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众臣见皇上沉默,心中皆生疑窦。
道玄道人见此,暗自思忖:
“此君虽进香,却未能安宁,似是内心存有重负。”
纣王在庙中久立,低头默祷,静候神灵显灵。
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翩。
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古语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纣王被这风一吹,神魂飘荡,陡起淫心。
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
王曰:“取文房四宝。”
侍驾官忙取将来,献与纣王。
天子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作毕,只见首相商容启奏曰:
“女娲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
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兵火宁息。
今陛下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于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
愿主公以水洗之。
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有德政耳。”
纣此时已然神魂颠倒,乃曰:
“朕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
卿毋多言。
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万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见孤之遗笔耳。”
言罢回朝。
文武百官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钳口而回。
只有商荣私下命人取了水,将诗文擦去。
而后离开。
只是他们不知,待他们离开后,那墙壁之上,诗文复现。
此时,道玄心知必有异事生波,暗自一瞥,顿觉惊心动魄,冷汗涔涔而下。
但见在他对面的偏殿之上,立着一位头挽双髻、身穿道袍、面黄微须的道人,赫然是那西方教之二教主,准提道人也。
见此道人,道玄心中一震,顷刻之间恍如明悟,顺理成章。
道玄不禁暗自赞叹:“果然是准提道人欲为西方较大兴,真乃无所不用其极也!”
准提道人此行,乃是为蛊惑人间帝王,图谋东土之地。
道玄道人思虑良久,心内暗叹:
“准提此子,何其心狠手辣,欲将纣王之心引至歧途?”
“造下无边杀孽。”
时逢众人皆已离去,殿内只余一片宁静。
准提道人慢慢走出偏殿,随手将那珠帷幔撤去,露出墙壁之上所挂之诗词,字字珠玑,乃是他特意留下的巧妙之作。
意欲引人深思,心中自是得意非常,脸上隐隐流露出一抹得意。
观罢诗词,准提道人微微一笑,似乎对自己所谋之事心中暗喜,旋即转身迈步,缓缓向大殿门口走去。
他身姿洒脱,气度非凡,似将凡尘的烦扰全然不放在心中。
准提道人独自行至一处开阔之地,抬头望向苍穹,心中默念:“
今日能使江山倾覆,成就西方大业。”
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法诀轻挥,顿时法力凝聚,周身亮起一圈遁光,令人目眩神迷,飘然而起。
那瞬间,似有万重法力包围着他,似他能随意驱动着时空,直至西方而去。
身形在天地间一掠而过,长空渐隐,似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此时,风声如歌,云影飘渺,只留下他那道袍边缘与天地擦肩而过,恍若一抹孤影掠过凡尘,化作一缕轻烟,再无痕迹。
且说准提走后,道玄才松了口气,慢慢现身殿中,静静等候女娲。
且说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
玉女金童朝礼毕,娘娘猛抬头,看见粉壁上诗句,大怒骂曰:
“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
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
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
即唤碧霞童子驾青鸾往朝歌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