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 第55章 收复上庸关,关门打狗!
热门推荐:
帮助何雨水,开启助人为乐系统
花开荼蘼【穿书成黑暗团宠】
西游:反正很无聊,随便打个劫呗
含冤入狱,反在狱中成真神
异世重生:终成万道之尊
重返未来之与维同行
废土之上,为了房跟男人结婚
绿茶男主总想勾引吃瓜的我
长生,从克隆开始
于此同时,上庸关的关羽也开始行动。
上庸关内,现在还驻扎着五千乾军与一万秦军。
而关羽及麾下的校刀手,则是潜藏在搬运物资的农夫之中。
为了方便关羽行动,乾军这五千人,都是清泉侯姜丘的心腹力量。
姜丘在出征前,特意给关羽留下了一封亲笔信。
行动之夜,关羽手持这封信,乾军领军将领出示了信件。
这将领见到了姜丘的书信,毫不犹豫地表示将遵从关羽的指挥。
夜里,关羽直接带着校刀手冲进了秦军守将的将军府。
如今关卡左右两侧都是秦国的地盘,所以秦军守将根本想不到这个时候还能生出乱子,更想不到这些人一直就藏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所以在毫无防备之下,关羽带人一顿砍瓜切菜,就将秦军守将的脑袋都给砍了。
其余的乾军也同时动手,【侵略如火】的buff加持,他们的士气暴涨,仿佛被注入了无尽的力量。
所有乾国士兵一个个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直接战神附体。
秦军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很快方寸大乱,被杀的抱头鼠窜。
不久,秦军全军覆没,上庸关重回乾国之手。
然而,关羽并未因此沾沾自喜。
收复上庸关只是第一步,能守住上庸关,不让秦军逃回汉中才是这场战役的关键。
只是不一样的是,如果秦军再攻打上庸关,是从东面打过来的。
最操蛋的也就是这点,为了防御秦国的入侵,西面的城墙修筑得坚不可摧,各种防御设施也布置一应俱全。
而上庸关东面,因接壤乾国本土,其防御布置则显得一言难尽。
至于一言难尽到什么地步。
不能说是布置的要比西面差了一个档次吧,至少也可以说得上是聊胜于无。
所以收复上庸关之后,关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紧急修建东侧的防御工事。
……
秦军中军大帐内,气氛压抑而沉重。
李信的双手都在颤抖,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惊愕。
刚才,他还沉浸在一战灭国的幻想之中,心中热火燃烧。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冰冷的雪水,狠狠地泼在了他的头上。
不,是两盆。
先是宇将军的先锋军传来大败的消息,溃不成军的将士们仅剩下不到一万人狼狈逃回。
紧接着,又传来了上庸关失守的噩耗,那里竟被不知从何处冒出的乾军悄无声息地占领。
帐内的乾国老皇帝也坐不住了。
他觉得自从自己被秦国俘虏之后,好像就走了背字,各种流年不利。
先是和谈失败,秦国想把自己送回去都送不回去。
接着自己在秦国的施舍下,重新拥有了二郡之地,可是整个乾国都没几个人正眼看他。
等到姜丘投降,大军杀进乾国,眼看自己又能入主长阳城。
就在一片形势大好的时候,先是先锋军大败,紧接着后路又被人断了。
老皇帝紧锁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姜丘,上庸关,这两个词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旋。
难道……
秦军中的将领们也开始察觉到了异样。
一个将领突然拔出宝剑,剑尖直指姜丘,怒喝道:
“征南将军,姜丘是诈降,我们上了这厮的当!”
此言一出,帐内一片哗然。
其他将领们纷纷倒吸一口冷气,看向姜丘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愤怒。
老皇帝也抬起头,紧盯着姜丘,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一丝破绽。
姜丘却显得异常镇定,他先是对老皇帝恭敬地行礼,然后转向李信,深深一拱手。
“陛下,征南将军,臣冤枉啊!若臣真是诈降,何不趁机率领大军反戈一击,反而要冒着生命危险留在这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况且,不仅臣的性命在陛下手中,当初为了让您安心,臣的世子也被留在了上庸关——那可是秦军重兵驻守的地方!若臣有意诈降,为何不让世子安稳地待在长阳城呢?”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诚意和决心。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老皇帝:“臣十六岁时,就在为陛下效力,为乾国效力,又怎么会背叛陛下。”
“如果臣真有意背叛,为何不在当初陛下写信劝降的时候直接就顺势接下呢?”
说到此处,姜丘的眼眶已经泛红,声音哽咽。
“臣实在冤枉,陛下!”
老皇帝听了姜丘的话,心中开始摇摆不定。
倘若姜丘真的是诈降,那他可真是太拼了。
身处敌营,一旦被揭穿身份,他将面临九死一生的境地。
然而,姜丘在乾国已经是侯爵,属于勋贵中的顶尖人物,他无需为了所谓的功劳而冒上如此巨大的风险,将自己的性命置于险境。
更何况,如果姜丘真是诈降,他何必要将自己最看重的世子也送到前线?
清泉侯府本就人丁单薄,若是再搭上两代侯爷作为牺牲,这简直是不可想象。
如果为了钓鱼,那这个打窝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况且眼下正是自己需要他的时候,姜丘在军中很有威信,如果贸然杀了姜丘,引起剩下的乾军哗变,届时自己恐怕真就成光杆司令了。
沉思了片刻之后,老皇帝缓缓开口:
“姜卿,朕自然相信你的忠诚。如今你的世子也折在了上庸关,朕也替你痛心。眼下,你就先好好休养一段时间,不要过度悲伤。”
他的语气虽然平和,带着关切,但话中之意却是要剥夺姜丘的兵权。
姜丘心知肚明,但仍旧磕头谢恩,随后在秦国士兵的看护下退了出去。
兵权虽可暂时剥夺,但他在军中的威望却非一朝一夕所能动摇。
在关键时刻,这份威望甚至可能比权力更为重要。
对于老皇帝的处置,李信也是点头表示赞同。
现阶段这样处置是最好的,杀姜丘容易引起剩余的乾军哗变,不杀又可能还有后手。
只有软禁控制起来,才是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对于他们来说,处理姜丘显然不是最关键的。
现在还有个一个更为重要的抉择。
是选择掉头回击上庸关,还是一鼓作气直取长阳城?
上庸关内,现在还驻扎着五千乾军与一万秦军。
而关羽及麾下的校刀手,则是潜藏在搬运物资的农夫之中。
为了方便关羽行动,乾军这五千人,都是清泉侯姜丘的心腹力量。
姜丘在出征前,特意给关羽留下了一封亲笔信。
行动之夜,关羽手持这封信,乾军领军将领出示了信件。
这将领见到了姜丘的书信,毫不犹豫地表示将遵从关羽的指挥。
夜里,关羽直接带着校刀手冲进了秦军守将的将军府。
如今关卡左右两侧都是秦国的地盘,所以秦军守将根本想不到这个时候还能生出乱子,更想不到这些人一直就藏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所以在毫无防备之下,关羽带人一顿砍瓜切菜,就将秦军守将的脑袋都给砍了。
其余的乾军也同时动手,【侵略如火】的buff加持,他们的士气暴涨,仿佛被注入了无尽的力量。
所有乾国士兵一个个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直接战神附体。
秦军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很快方寸大乱,被杀的抱头鼠窜。
不久,秦军全军覆没,上庸关重回乾国之手。
然而,关羽并未因此沾沾自喜。
收复上庸关只是第一步,能守住上庸关,不让秦军逃回汉中才是这场战役的关键。
只是不一样的是,如果秦军再攻打上庸关,是从东面打过来的。
最操蛋的也就是这点,为了防御秦国的入侵,西面的城墙修筑得坚不可摧,各种防御设施也布置一应俱全。
而上庸关东面,因接壤乾国本土,其防御布置则显得一言难尽。
至于一言难尽到什么地步。
不能说是布置的要比西面差了一个档次吧,至少也可以说得上是聊胜于无。
所以收复上庸关之后,关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紧急修建东侧的防御工事。
……
秦军中军大帐内,气氛压抑而沉重。
李信的双手都在颤抖,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惊愕。
刚才,他还沉浸在一战灭国的幻想之中,心中热火燃烧。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冰冷的雪水,狠狠地泼在了他的头上。
不,是两盆。
先是宇将军的先锋军传来大败的消息,溃不成军的将士们仅剩下不到一万人狼狈逃回。
紧接着,又传来了上庸关失守的噩耗,那里竟被不知从何处冒出的乾军悄无声息地占领。
帐内的乾国老皇帝也坐不住了。
他觉得自从自己被秦国俘虏之后,好像就走了背字,各种流年不利。
先是和谈失败,秦国想把自己送回去都送不回去。
接着自己在秦国的施舍下,重新拥有了二郡之地,可是整个乾国都没几个人正眼看他。
等到姜丘投降,大军杀进乾国,眼看自己又能入主长阳城。
就在一片形势大好的时候,先是先锋军大败,紧接着后路又被人断了。
老皇帝紧锁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姜丘,上庸关,这两个词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旋。
难道……
秦军中的将领们也开始察觉到了异样。
一个将领突然拔出宝剑,剑尖直指姜丘,怒喝道:
“征南将军,姜丘是诈降,我们上了这厮的当!”
此言一出,帐内一片哗然。
其他将领们纷纷倒吸一口冷气,看向姜丘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愤怒。
老皇帝也抬起头,紧盯着姜丘,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一丝破绽。
姜丘却显得异常镇定,他先是对老皇帝恭敬地行礼,然后转向李信,深深一拱手。
“陛下,征南将军,臣冤枉啊!若臣真是诈降,何不趁机率领大军反戈一击,反而要冒着生命危险留在这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况且,不仅臣的性命在陛下手中,当初为了让您安心,臣的世子也被留在了上庸关——那可是秦军重兵驻守的地方!若臣有意诈降,为何不让世子安稳地待在长阳城呢?”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诚意和决心。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老皇帝:“臣十六岁时,就在为陛下效力,为乾国效力,又怎么会背叛陛下。”
“如果臣真有意背叛,为何不在当初陛下写信劝降的时候直接就顺势接下呢?”
说到此处,姜丘的眼眶已经泛红,声音哽咽。
“臣实在冤枉,陛下!”
老皇帝听了姜丘的话,心中开始摇摆不定。
倘若姜丘真的是诈降,那他可真是太拼了。
身处敌营,一旦被揭穿身份,他将面临九死一生的境地。
然而,姜丘在乾国已经是侯爵,属于勋贵中的顶尖人物,他无需为了所谓的功劳而冒上如此巨大的风险,将自己的性命置于险境。
更何况,如果姜丘真是诈降,他何必要将自己最看重的世子也送到前线?
清泉侯府本就人丁单薄,若是再搭上两代侯爷作为牺牲,这简直是不可想象。
如果为了钓鱼,那这个打窝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况且眼下正是自己需要他的时候,姜丘在军中很有威信,如果贸然杀了姜丘,引起剩下的乾军哗变,届时自己恐怕真就成光杆司令了。
沉思了片刻之后,老皇帝缓缓开口:
“姜卿,朕自然相信你的忠诚。如今你的世子也折在了上庸关,朕也替你痛心。眼下,你就先好好休养一段时间,不要过度悲伤。”
他的语气虽然平和,带着关切,但话中之意却是要剥夺姜丘的兵权。
姜丘心知肚明,但仍旧磕头谢恩,随后在秦国士兵的看护下退了出去。
兵权虽可暂时剥夺,但他在军中的威望却非一朝一夕所能动摇。
在关键时刻,这份威望甚至可能比权力更为重要。
对于老皇帝的处置,李信也是点头表示赞同。
现阶段这样处置是最好的,杀姜丘容易引起剩余的乾军哗变,不杀又可能还有后手。
只有软禁控制起来,才是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对于他们来说,处理姜丘显然不是最关键的。
现在还有个一个更为重要的抉择。
是选择掉头回击上庸关,还是一鼓作气直取长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