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 > 第201章 下一步要揍谁

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 第201章 下一步要揍谁

    至于“特务治国”这一奖励,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喜。

    要知道,东厂、西厂、锦衣卫已经横行乾国数年之久了。

    长阳城的百姓都知道,他们就是皇帝的眼线、御用打手,

    是出了名的“御三家”。

    可是之前,系统对此竟一直未有丝毫表示。

    没想到直到今日,竟然来了奖励。

    看来,之前“御三家”给予朝臣的压力尚显不足,以后得加大力度才行!

    而今日,徐达与周亚夫这两位顶尖帅才的加入,无疑为乾国更加稳操胜券。

    徐达,是大明开国功勋第一人。

    他率部横跨长江,攻克江阴,为大明在江南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鄱阳湖一战,他协助朱元璋大败陈友谅,威震天下。

    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攻破平江府,生擒吴王张士诚,为平定南方立下赫赫战功。

    而后,他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统率二十五万大军挥师北伐,

    一路势如破竹,直至攻破元大都,将元朝残余势力逐回漠北,彻底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

    虽然岭北之战遭遇惨败,但瑕不掩瑜。

    徐达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武将,更是一位有智慧的忠臣。

    他始终保持谦逊与忠诚,不慕荣华富贵,不结党营私,更不触犯皇权禁忌,实属难得。

    后来徐家一门两国公,门庭显赫贯穿整个大明王朝,堪称大明第一世家。

    至于周亚夫,素来以治军严明着称于世。

    前汉时期,面对北方匈奴的侵扰,文帝派遣周亚夫率军驻守细柳。

    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前往慰问。

    然而,

    在灞上与棘门两地,守军一见皇帝车驾便放行无阻。

    唯至细柳营前,却被卫兵拦下,即便是得知皇帝亲临也毫不通融。

    文帝只得派人持符节通报周亚夫,方得入内。

    入营后,文帝车驾被严令不得疾驰,直至抵达中军大帐,

    方见周亚夫身着铠甲,手持兵器,以军礼相见。

    这要是换了小肚鸡肠的皇帝,周亚夫估计都要被穿小鞋。

    然而文帝一向宽容大度。

    他见状,非但不怒,反而对周亚夫的严谨治军大加赞赏,称其为真将军。

    七国之乱时,周亚夫再显神威。

    面对叛军围攻梁国的危局,他并未急于救援,而是采取守势,并派遣精锐部队偷袭叛军粮道。

    最终,在短短三个月内,便平定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

    宴会结束后,陈泽将徐达与周亚夫二人都召唤出来。

    ……

    大乾,长阳城内。

    各种小道消息传得满天飞。

    “哎,你们听说了吗?我那在宫里有点门路的亲戚说,南康郡王的事,惨啊!说是脑袋被整得跟拼图似的,一地都是那个……”

    一人压低声音,眼神闪烁。

    “得了吧,你那是道听途说。咱们那位陛下,整日里除了美人还是美人,你说他能砸死人我信,但把人头敲成八瓣,我是打死也不信。”

    旁边一人不屑地摇头。

    “对对对,不信谣,不传谣。我这儿有个绝对靠谱的消息……”

    另一人神秘兮兮地凑上前。

    “哦?什么什么,快说来听听!”

    众人一听,立刻来了精神。

    “听说南康郡王的两位王妃,正室侧室,都被东厂的人给送进宫了,啧啧,这进宫以后,嘿嘿嘿……”

    说话人故意拖长音,引得众人一阵唏嘘。

    “唉,要我说王妃也是没辙,想要保住南康郡王的子嗣,就只有献身这么一个办法。”

    有人感慨。

    “保?哼,怕是保不住了。”

    先前那人冷笑,斜睨了一眼,继续说道:

    “怕你不知道,昨天晚上,南康郡王的子嗣因为哀思过重,全都夭折了……”

    他话音未落,便有人惊呼出声。

    “全没了?”

    “嘘!小声点!”

    “别特么说了,我可是听说,现在东厂的耳目遍布全城,连官员私下里嘀咕两句皇上的不是,都能被东厂揪出来。你们这样编排皇上,脑袋不要了?”

    然而,围坐的百姓们却并未因此收敛,反问道:

    “你是当官的,还是你家里有当官的?”

    “没有啊。”

    “那不就得了。”

    如果说百姓中间的氛围还稍显轻松,那朝廷官员中,则是另一番景象。

    官员们个个如惊弓之鸟,东厂的阴影笼罩在他们心头,挥之不去。

    东厂实在太恐怖了。

    不管是南康郡王的书房,还是醉花楼的包厢,甚至是密室,都能被监听到。

    他们一个个都被吓傻了。

    “唉!”

    他们心中都在暗自庆幸,没有和南康郡王走得过近,没有上他们的船。

    但是他们内心也非常恐惧。

    毕竟,那么多同僚,就因为一句话就落得身首异处,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莫大的冲击。

    这段时间,群臣们都感觉自己头上悬着一把看不见的剑,让他们吃不好,睡不好。

    有些官员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连睡觉都担心自己会说梦话,于是用布团紧紧塞住嘴巴,以求心安。

    东厂的阴影,仿佛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们都紧紧束缚其中。

    ……

    另一边。

    御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一场关乎国运的绝密御前会议。

    内阁重臣、军中宿将,以及最近刚被召唤出来的徐达、周亚夫并肩而坐。

    除此此外,太监总管魏忠贤则悄然立于一侧,负责旁听记录。

    因为作为大乾的主人,陈泽并没有出席本次会议,所以派出魏忠贤旁听,然后汇总上报。

    毕竟后宫事务繁忙,他也分身乏术。

    前朝的事,他可以找别人去处理,

    但是后宫的事,他是万万不能找别人代劳的,毕竟这些事他只能亲力亲为。

    会议的议题也很简单,大乾兵强马壮,下一步要揍谁。

    目前,大乾的周边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

    常遇春的大军已从江南山区抽身,将剿灭山越族的任务,全权交付给了镇夷将军王平及其麾下的无当飞军。

    王平的下一步棋,将是彻底肃清山越之患,随后以此为跳板,挥师南下,直指越国。

    无论胜负,总之要将山越族的血放干净,根除这一长久以来的隐患。

    西北边境,大乾和秦国在大散关都布置了重兵,一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秦国见久攻不下,竟出奇招,竟然在前线硬生生新建了一座城,然后又将后方的陈仓城进行了改造扩建。

    依靠这两座城,秦国将大散关一线经营得如同铁桶。

    秦国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大散关已经收不回来了,那只能重新再找一个“大散关”,总之要保证关中腹地不受乾军袭扰。

    这种情况下,乾军想要打进去,同样也是难之又难的。

    通往蜀中的栈道建设,还在缓慢推进,依然没有完工。

    北面的郑国是友邦,甚至连储君都已经被乾国内定了,这个时候他们自然不会去攻打郑国。

    至于徐国,其背后虽有魏国为盟,

    但魏国正深陷与宋国的缠斗之中,分身乏术。

    哪怕攻打徐国,魏国也不会全力来救。

    而且徐国境内分布着不少水网,攻打徐国,大乾的水师也会有用武之地。

    权衡利弊之下,

    伐徐,成为最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