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庶民崛起中 第22章 兵临城下
热门推荐:
不修仙的我谈起了恋爱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嫡姐清高了不起,这次换我来逆袭
我被骗孕育中心的700天
综影视七公主的穿越之旅
互通大清:和四福晋做姑嫂
军官暗恋十年,忍不住抢婚了!
四合院,这个傻柱不一样
从棺材里爬出来的鬼
此时城内虽然黄巾军人数众多,远超姜滔他们,一些有勇气的人也叫嚣着要出城斗将或是城外野战,但更多的人还是心慌意乱,觉得守城才是上策。
此时城中的黄巾军渠帅许平也认为守城更为稳妥,毕竟现在城中黄巾军士气低落,出城迎战他并无十足的把握。
姜滔见他们按兵不动,便让唐虎带了一些人继续在城外叫骂,自己则率领大军到离城三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城内的黄巾军见他们在城门外这么近的地方安营扎寨,十分气愤,这是贴脸开大啊。
有些人吵嚷着要出城迎战,但都被渠帅许平拦住了,城中黄巾军的士气愈发低落。
城楼上,一干黄巾将领聚在一起,看着城外姜滔他们不急不慢的搭建营地,一个黄巾将领说道:“渠帅,如今官军刚到,此时其立足未稳,正是我等出城夺营的好时机啊。”
那黄巾渠帅见还有人提要出城迎战,很是无奈。
眼睛扫了一圈,眼神落到一个相貌英俊,气度不凡的青年将领身上,此人便就是李岩。
这个李岩在台县城中颇有威望,自己靠着他稳定了台县民心,其又很有才华,城中不少事都被他处理的井井有条。
此时见其在一旁沉默不语,便出声问道:“信之(李岩的字)可有破敌之策?”
“渠帅,今我等人数虽多于城外官军,但如今城内士气低落,城外官军士气却是高涨,想要突击取胜,怕是比登天还难。
且不知这些官兵后面是否有伏兵,若是有伏兵,那我们出城夺营,岂不是自投罗网。
依我之见,不如我等就守好城墙,官军人数没有我们多,想要攻破城墙怕是痴人说梦。
等其粮尽,自会退兵;
或是有好消息传来,我军士气大振,我们也摸清了城外官军的底细,再出城野战也不迟。”
李岩不紧不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嗯,所言甚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些官军之前打败了卞喜,实力不容小觑,还是小心为妙。”
黄巾渠帅许平点头赞同道。
就这样,日落前,姜滔他们顺顺利利地搭建起营房,安心住了进去。
城中一处宅院,这是黄巾渠帅赏赐给李岩的,此时李家主要人物都齐聚一堂。
“我已经与那姜县尉联络上了,其已同意我们反正,而且有济南相之子荀彧做保,只要我们反正助姜县尉夺下台县,那之前我们族人被迫加入黄巾军的事就既往不咎了。”
李过喜笑颜开地叙说着此次出行的成果。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赶紧准备准备,明晚就反正引官军进城。
如今城内黄巾士气低落,长社波才十万的黄巾军围困皇甫嵩不成,其反被皇甫嵩所杀。
黄巾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当初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加入黄巾军,如今我们还是早日跳出这条注定要沉没的船好。”
李岩一脸严肃地对着族长等人说道。
“既然决定反正,为何不今晚就夺下城门?”
族长之前就被李岩说服反正了,只是不明白为何不速战速决。
“官军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想来已是疲惫不堪,战力不齐。
城中黄巾军今日刚与官军接触,想来也是如临大敌,晚上会严加警戒。
今晚不能成事,还是明晚最好。明晚官军的军力已经恢复,城内的黄巾军也没有此时这么警觉,那时成事最易。”
李岩说着理由,族长听了点头称是。
深夜,一处偏僻的角落,一个黑影翻出城墙,往姜滔大营而去。
此人正是李过,他是去向姜滔回话的,说明了他们李家同意了反正,并且明晚就会将城门打开,放姜滔他们进来。
说完这些,李过也没有再回城,而是说要留下来在姜滔身边听命。
姜滔明白他这是要自己留下来做人质啊,本来姜滔是没有这个打算的,不过他们有人留下,这边也会更加放心。
想来这也是那个李岩的决定,不由对那个李岩高看了几分。
第二天,姜滔也只是派唐虎带人继续去城下骂战,并没有选择攻城。
并且为了不让城内黄巾贼众起疑,还向城内射去了劝降信。
说给他们两天的时间考虑,两天内他们要是愿意投降,就既往不咎,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
如果两天后不投降,那官军只要杀进城来,他们就都要人头落地。
黄巾贼众看到漫天射来的劝降信,有些人异常气愤,有些则沉默不语。
黄巾渠帅许平知道这是官军的攻心之计,派人将射入城内的劝降信全都收缴了上来。
并且在城头高声说道:“如今我们人多势众,而官军人少,他们必定不能攻入城内,各位放心。只要他们粮尽,就会撤军。而且我们的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等他们来了,就是我们反攻之时。”
等到深夜,城内的黄巾军人心渐渐安静下来,大部分黄巾军都已在熟睡中。
此时李岩正在他负责守备的东城城门口悄悄集结军队,等准备好后,缓缓将城门打开。
李岩派出一些人去到城外,点燃火把后高高举起,挥舞起来。
此时已在城外悄悄集结好了兵马的姜滔等人,看到东城城门真的打开,不禁喜出望外。
只是陈谅说道,“我等还是小心一些,若是我等杀进去后,里面全是埋伏,那我等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姜滔听了也犹豫起来,毕竟他也不敢确定这个李岩是不是真心反正。
“姜兄,可让我领本部兵马,先杀进城,姜兄在外接应。若真有埋伏,我们也不会全军覆没。”
邓愈此时建议道,他也知道此去若是真有埋伏,那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这些人中,只有自己最适合去打这个先锋。
荀彧、陈谅是客军,不可能让他们以身犯险;
姜滔是主将,若遇伏这支军队也就散了;
其他诸将,除了姜滔的哥哥弟弟,就属自己与姜滔关系最亲近。
若是让其他诸将打前锋,不免让人觉得姜滔有好处就自己人上,有危险就别人去的感觉,不利于军心。
此时城中的黄巾军渠帅许平也认为守城更为稳妥,毕竟现在城中黄巾军士气低落,出城迎战他并无十足的把握。
姜滔见他们按兵不动,便让唐虎带了一些人继续在城外叫骂,自己则率领大军到离城三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城内的黄巾军见他们在城门外这么近的地方安营扎寨,十分气愤,这是贴脸开大啊。
有些人吵嚷着要出城迎战,但都被渠帅许平拦住了,城中黄巾军的士气愈发低落。
城楼上,一干黄巾将领聚在一起,看着城外姜滔他们不急不慢的搭建营地,一个黄巾将领说道:“渠帅,如今官军刚到,此时其立足未稳,正是我等出城夺营的好时机啊。”
那黄巾渠帅见还有人提要出城迎战,很是无奈。
眼睛扫了一圈,眼神落到一个相貌英俊,气度不凡的青年将领身上,此人便就是李岩。
这个李岩在台县城中颇有威望,自己靠着他稳定了台县民心,其又很有才华,城中不少事都被他处理的井井有条。
此时见其在一旁沉默不语,便出声问道:“信之(李岩的字)可有破敌之策?”
“渠帅,今我等人数虽多于城外官军,但如今城内士气低落,城外官军士气却是高涨,想要突击取胜,怕是比登天还难。
且不知这些官兵后面是否有伏兵,若是有伏兵,那我们出城夺营,岂不是自投罗网。
依我之见,不如我等就守好城墙,官军人数没有我们多,想要攻破城墙怕是痴人说梦。
等其粮尽,自会退兵;
或是有好消息传来,我军士气大振,我们也摸清了城外官军的底细,再出城野战也不迟。”
李岩不紧不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嗯,所言甚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些官军之前打败了卞喜,实力不容小觑,还是小心为妙。”
黄巾渠帅许平点头赞同道。
就这样,日落前,姜滔他们顺顺利利地搭建起营房,安心住了进去。
城中一处宅院,这是黄巾渠帅赏赐给李岩的,此时李家主要人物都齐聚一堂。
“我已经与那姜县尉联络上了,其已同意我们反正,而且有济南相之子荀彧做保,只要我们反正助姜县尉夺下台县,那之前我们族人被迫加入黄巾军的事就既往不咎了。”
李过喜笑颜开地叙说着此次出行的成果。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赶紧准备准备,明晚就反正引官军进城。
如今城内黄巾士气低落,长社波才十万的黄巾军围困皇甫嵩不成,其反被皇甫嵩所杀。
黄巾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当初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加入黄巾军,如今我们还是早日跳出这条注定要沉没的船好。”
李岩一脸严肃地对着族长等人说道。
“既然决定反正,为何不今晚就夺下城门?”
族长之前就被李岩说服反正了,只是不明白为何不速战速决。
“官军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想来已是疲惫不堪,战力不齐。
城中黄巾军今日刚与官军接触,想来也是如临大敌,晚上会严加警戒。
今晚不能成事,还是明晚最好。明晚官军的军力已经恢复,城内的黄巾军也没有此时这么警觉,那时成事最易。”
李岩说着理由,族长听了点头称是。
深夜,一处偏僻的角落,一个黑影翻出城墙,往姜滔大营而去。
此人正是李过,他是去向姜滔回话的,说明了他们李家同意了反正,并且明晚就会将城门打开,放姜滔他们进来。
说完这些,李过也没有再回城,而是说要留下来在姜滔身边听命。
姜滔明白他这是要自己留下来做人质啊,本来姜滔是没有这个打算的,不过他们有人留下,这边也会更加放心。
想来这也是那个李岩的决定,不由对那个李岩高看了几分。
第二天,姜滔也只是派唐虎带人继续去城下骂战,并没有选择攻城。
并且为了不让城内黄巾贼众起疑,还向城内射去了劝降信。
说给他们两天的时间考虑,两天内他们要是愿意投降,就既往不咎,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
如果两天后不投降,那官军只要杀进城来,他们就都要人头落地。
黄巾贼众看到漫天射来的劝降信,有些人异常气愤,有些则沉默不语。
黄巾渠帅许平知道这是官军的攻心之计,派人将射入城内的劝降信全都收缴了上来。
并且在城头高声说道:“如今我们人多势众,而官军人少,他们必定不能攻入城内,各位放心。只要他们粮尽,就会撤军。而且我们的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等他们来了,就是我们反攻之时。”
等到深夜,城内的黄巾军人心渐渐安静下来,大部分黄巾军都已在熟睡中。
此时李岩正在他负责守备的东城城门口悄悄集结军队,等准备好后,缓缓将城门打开。
李岩派出一些人去到城外,点燃火把后高高举起,挥舞起来。
此时已在城外悄悄集结好了兵马的姜滔等人,看到东城城门真的打开,不禁喜出望外。
只是陈谅说道,“我等还是小心一些,若是我等杀进去后,里面全是埋伏,那我等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姜滔听了也犹豫起来,毕竟他也不敢确定这个李岩是不是真心反正。
“姜兄,可让我领本部兵马,先杀进城,姜兄在外接应。若真有埋伏,我们也不会全军覆没。”
邓愈此时建议道,他也知道此去若是真有埋伏,那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这些人中,只有自己最适合去打这个先锋。
荀彧、陈谅是客军,不可能让他们以身犯险;
姜滔是主将,若遇伏这支军队也就散了;
其他诸将,除了姜滔的哥哥弟弟,就属自己与姜滔关系最亲近。
若是让其他诸将打前锋,不免让人觉得姜滔有好处就自己人上,有危险就别人去的感觉,不利于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