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 第469章 给县衙送匠人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第469章 给县衙送匠人

    为了便于管理,大牛带着剩余的一千多号乡勇队成员,全部编入了城防军。

    现在的城防军,加上新招募的人员,一共有六千人出头的样子。

    十天的时间,石刚带着城防军协助,坞堡中可以用的物资基本上转运完毕。

    杜国清带着从安通郡一路逃亡而来的人员,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落脚点。

    祁大同、廖振邦两人,陪着杜国清走在围墙加固的坞堡中,心中很是感慨。

    “根据了解,这个坞堡是曾经宝通县胡家的家产,胡家覆灭之后。”

    “这所坞堡便临时成了唐风那乡勇队的据点。”

    “宝通县经过此次一役,城防军伤亡惨重,现在已经将乡勇队全部整编入城防军了。”

    三人走在有些泥泞的道路上,四处打量着周围的情况。

    杜国清听了祁大同的介绍,微微点了点头。

    “这所坞堡,住下咱们三万多人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吧。”

    祁大同赶忙点头应道,“回大人,这所坞堡,五六万人能够轻松住下。”

    “若是再挤挤,七八万人也不是没有办法。”

    “大人此言的意思是?”

    杜国清长吁了一口气,“除去三万兵马之外,跟着咱们来到这里的,还有三千余人,都是各家家眷,以及相信我们的富户望族。”

    “不过既然我们现在有了落脚点了,那些从安通郡逃亡而来的百姓,愿意投奔于我们的,务必要收留。”

    说完之后,他又转头看向廖振邦,“安排一部分人手,沿路接应那些从安通郡逃出来的家眷和百姓。”

    廖振邦赶忙点头,“是,大人,末将记住了。”

    当时走的仓促,很多人的家眷都没有能够一起带走,如今杜国清这番动作。

    也算是在收买人心。

    祁大同想了想,看向杜国清,“大人,宝通县一直都在收留从安通郡和西都郡逃亡的难民。”

    “若是咱们也收留百姓的话,是不是和他们通过气?”

    杜国清笑了起来,“是应该和他们说一声。”

    “不过安通郡本就是治下子民,我们收留,也是理所应当。”

    “他们肯定还巴不得都丢给我们了。”

    “毕竟收留难民,那是要拿粮食养着的啊。”

    祁大同赶忙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宝通县收留百姓,从不施粥。”

    杜国清闻言一愣,祁大同见状赶忙解释道,

    “大人,宝通县重建县城,需要许多匠人。”

    “那些逃亡而来的难民,只要在县衙登记,领到临时身份牙牌。”

    “就可以去干活,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只要去干活就有饭吃,还有一点工钱可以拿。

    “宝通县重建县城,没有征招一名徭役。”

    “还管饭发工钱。”

    “他们是用的这种法子,来帮当地的穷苦百姓,以及外地来的难民度过难关。”

    听到祁大同的解释,杜国清眉头紧锁。

    “按照这法子,那县衙每天的开支可真是不小啊!”

    “难怪那臭小子能够想出租借坞堡这样的法子,看来为了填补县衙府库的缺口。”

    “只是他们这样搞,短期还没有啥,若是长期这般下去,仅仅凭宝通县的府库,他们怎么能够撑得住?”

    想了想,他又对祁大同说道,“其实想想,他们这种法子,才能够更加长远。”

    “若是仅仅施粥救济,只会养出一堆懒汉,还得搭上不少粮食。”

    “他们这个法子,只要愿意出力干活的人,都能够在这世道活下去。”

    祁大同也赞同地点了点头,“大人,那咱们收留家眷和难民,是用何方式?”

    杜国清不假思索地开口道,“不管是家眷还是难民,都一视同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吃食。”

    “若是坐吃山空,我们从安通郡带出来的那点银钱,根本管不了多久。”

    “那臭小子肯定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才给咱们想出了雇佣兵这种点子。”

    “不过不得不说,这法子还真不赖。”

    随后他看向祁大同和廖振邦,语重心长地说道,“二位,以后这群人的饭碗,可都靠你们二人了。”

    祁大同赶忙拱手,恭敬地说道,“大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小的准备把懂经商的人召集在一起,组建一个商队。”

    “宝通县的那种香胰和烧刀子是好东西,若是能够贩卖到别处,应该能够赚到银钱。”

    “有士卒做商队护卫,想来不用担心一路上遇到的劫匪。”

    廖振邦点了点头,“大人,老祁,两位放心,虽然这些兔崽子打不过西域蛮子,但是对付那些流寇山匪,还是没有问题的。”

    杜国清满意地点了点头,“只要能够让这坞堡能够正常地运转下去。”

    “组建商队也好,进山打猎也好,都没有问题。”

    “只是这些事情,要辛苦你们二位了。”

    三人继续在坞堡中转了一圈,心中对这个落脚点格外满意。

    本来已经都成了丧家之犬,如今能够有这样的安身之地,已经是难能可贵。

    翌日,祁大同带着一万两银票,以及十个安通器械坊的熟练匠人,进入了宝通县县衙。

    签订完契约,收入一万两银票,吴勉高兴得合不拢嘴。

    唐风则是看向那十个身形壮硕,满手老茧,神情十分局促的匠人,疑惑地问道,

    “老祁,他们是?”

    祁大同赶忙拱手,笑了起来,解释道,

    “唐大人,这十个匠人,算得上是咱们安通郡器械坊的一把好手。”

    “杜大人念及宝通县对我等的帮衬与支持,知道贵县现在重建县城,需要匠人。”

    “他们十个人,算是大人的谢意,还望勿要推辞。”

    随后他便转头对那十人开口道,“诸位,郡守大人已经给你都说了,以后就听候宝通县县衙诸位的差遣。”

    带头的匠人,赶忙躬身点头,“祁大人,郡守大人已经叮嘱了我等。”

    “以后就在宝通县县衙诸位大人的手下干活了。”

    随后带头的匠人看向唐风和吴勉,“还请两位大人收留。”

    唐风和吴勉对视一眼,不知道杜国清送匠人来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想通过这些匠人,知道器械坊的秘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