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豪横 第238章 说什么都是错!
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壮劳力是永远缺乏的。
叶坤不想大开杀戒,想把这些强盗分开,送去苦役营,或者挖矿。
又不要工资,给他们吃饱就行了,多好的免费工人啊。
马昭说道:“那就削去大拇指,送去苦役营干活。”
削去大拇指,就不能握刀了,也不能射箭拉弦,再强悍的土匪,也只能听从摆布。
“削去大拇指,送去苦役营,也不大能干活了。”叶坤摇摇头,说道:
“这样吧,把其中的匪首和小队长,削去大拇指,送去我的木工作坊,踩人力锯床。其他人脸上刺字,送去采矿。”
木工作坊里,有人力脚踩的锯床,就像骑车一样。
把匪首们送去踩车,也是叶坤的仁慈,好歹饶了他们一命。
马昭板着脸:“我没意见,但是这些人的吃喝开支,得叶大人负责。”
“我的木工作坊,能养活这些人,你别担心。”
叶坤翻白眼,又问堂下官吏和炼丹师:
“益州的矿产分布,都查清楚了吗?我要的铁矿、煤矿和硫磺矿,大家有没有找到?”
负责矿产开发的官员上前汇报:
“川南山区有黑石头,就是叶大人说的煤矿,江州也有,不过都压在山下,很难开挖。铁矿就在邛崃山,有好几个铁矿……汉江有硝石矿。川南大山里,有矿物疑似硫磺……”
叶坤点点头:“西川的矿产,大多在沉积岩里,的确很难开挖。但是我目前急需煤炭和铁矿,所以不管多难,都要大量开发。”
其实攀枝花就有巨大的铁矿,但是古代技术无法提炼,据说含钛量太高,被称为呆矿。
马昭又跳出来反对:“叶大人,我们益州的铁器够用了,你劳师动众,开发这些干嘛?还有那些黑石头,搞出来用在哪里?”
“够用了吗,你家有铁锅吗?老百姓家里,都有菜刀斧头和铁锹铁犁吗?我们的兵将,每个都有百炼钢打造的刀枪吗?我们武库的箭头,都够了吗?”
叶坤反问。
马昭嘀咕:“按你这么说,把邛崃山挖空了,也不够。”
“不够就继续挖,我要保证益州父老的生活所需!”
叶坤摆摆手,又道:
“各位大人不知道黑石头是用来干嘛的,我告诉大家。这玩意是用来炼铁的,烧锅的。一斤黑丹,就是我说的煤炭,顶十斤干柴。而且在煤炭里面,还有大量的煤油,可以用来点灯,也能用来打仗。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煤矿和铁矿,就能问鼎天下!”
成都平原什么都好,自从都江堰建成以后,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但是平原地区,都有一个缺陷——燃料不够。
因为没有山,就没有太多的杂树,你砍柴都没地方去砍!
成都平原的百姓,做饭用庄稼秸秆、牛粪。秋天落下的树叶,都是好东西。
所以开发煤矿,是必须的。
马昭又抬杠:“黑石头很难烧,还冒烟,熏眼睛,谁用那东西来烧锅做饭?”
“就你抬杠最厉害。”
叶坤翻白眼,吩咐左右:“去老何实验室,把煤炉子给我带过来,让各位大人看看。对了,还有煤油和煤油灯。”
在东巴郡的时候,叶坤就囤积了十万斤煤炭。
其中一部分做成焦炭,一部分做成了烧炉子的炭球。
因为老何的实验室,需要炉子。
煤油,是炼焦时候产生的一个副产品,通过蒸馏得出来的。
不多久,老何带着几个徒弟,用三轮车推来两个炉子,还有水壶和锅碗瓢盆。
一个烧焦炭的炉子,一个是烧黏土炭球的炉子。
炉子被搬进大堂里,室温立刻提升了许多。
叶坤站起来:“各位大人看看,这煤炭烧起来冒烟吗?”
原煤烧起来,的确冒烟,就像马昭说的一样,熏眼睛。
但是在这里展示的煤炭产品,都被处理过了,很干净。
马昭看了看炉子的烈火,傻眼了。
老何将一根铁条插在焦炭炉子里,很快,铁条就变得通红。
另一边的普通炉子,何田田给大家展示炒菜技术。
还有煤油灯,也展示了一下。
叶坤笑道:“各位大人,到了冬天的时候,我给你们一人一个小炉子,你们在家里烤烤火,很舒服的。”
蜂窝煤制作简单,叶坤只要有时间,可以随时搞出来。
成都官员不过几百个,一人一个炉子,没难度!
“原来黑石头还能这么用……”马昭心里认输,嘴上不认输:
“可是叶大人,用木炭不也是一样吗?做木炭,多方便啊?”
“第一,木炭不耐烧;第二,木炭温度不够,炼铁效果不好。第三,砍树烧制木炭,并不比挖煤容易。”
叶坤耐心解释:“挖煤,就是一开始有难度,以后会越来越方便。砍树烧炭,只会越跑越远,最后要跑去大山里才能找到树木。”
韩春等人看见了炉子的神奇,都支持叶坤。
于是,大鼎国第一个专业开矿采煤队伍,正式成立。
叶坤派遣了两千兵马,两千民夫和一千死囚土匪,配备相关官员和有采矿开矿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川南开矿。
邛崃山的铁矿,也开始扩大规模。
还有石灰窑、水泥厂、瓷窑厂,都在加紧建设。
第一批水泥,是从东巴郡运来的。
叶坤在老何实验室的院子后方,建设了一个沼气池,命令兵卒送来一万斤新鲜牛粪,加点水和生石灰,第二天就开始产气了。
沼气压力表,用镂空的细竹子,外面裹上动物肠衣制成。
通气管也是一样的做法,用细竹子和肠衣做成,接头部分使用铜管。
沼气锅,是铜匠手搓的。
试验沼气锅的时候,叶坤叫来各级官吏参观,商量有没有推广价值。
这是清洁能源,又能弥补燃料不足的问题,还能沤肥,提高粮食产量。
成都官吏看见沼气灶,都觉得新奇。
马昭又不懂装懂:“我明白了,叶大人用的是邛崃山的地气!邛崃山的地气,可以煮饭,我知道!”
“你还真的知道。”
叶坤叹气:“邛崃山距离成都两百里,我是不是挖个两百里长的地道,把地气引过来?”
邛崃山有天然气,有盐井。
开采盐井的时候,人们无意中发现,井口可以点火,火苗不断,可以用来煮饭。
三国时期,诸葛亮进入成都之后,就改造了盐井,利用天然气煮盐,解锁火井制盐法,节约了燃料,也大大提高了产量。
但是眼前的沼气,和天然气不是一回事。
何田田笑道:“马大人说错了,这是叶大人设计的沼气池,利用动物粪便发酵,产生的沼气。叶大人说,这是清洁能源,烧火没有残渣和草木灰。”
马昭连续丢脸,冲着叶坤翻白眼:“我说什么都是错,不说行了吧!”
叶坤不想大开杀戒,想把这些强盗分开,送去苦役营,或者挖矿。
又不要工资,给他们吃饱就行了,多好的免费工人啊。
马昭说道:“那就削去大拇指,送去苦役营干活。”
削去大拇指,就不能握刀了,也不能射箭拉弦,再强悍的土匪,也只能听从摆布。
“削去大拇指,送去苦役营,也不大能干活了。”叶坤摇摇头,说道:
“这样吧,把其中的匪首和小队长,削去大拇指,送去我的木工作坊,踩人力锯床。其他人脸上刺字,送去采矿。”
木工作坊里,有人力脚踩的锯床,就像骑车一样。
把匪首们送去踩车,也是叶坤的仁慈,好歹饶了他们一命。
马昭板着脸:“我没意见,但是这些人的吃喝开支,得叶大人负责。”
“我的木工作坊,能养活这些人,你别担心。”
叶坤翻白眼,又问堂下官吏和炼丹师:
“益州的矿产分布,都查清楚了吗?我要的铁矿、煤矿和硫磺矿,大家有没有找到?”
负责矿产开发的官员上前汇报:
“川南山区有黑石头,就是叶大人说的煤矿,江州也有,不过都压在山下,很难开挖。铁矿就在邛崃山,有好几个铁矿……汉江有硝石矿。川南大山里,有矿物疑似硫磺……”
叶坤点点头:“西川的矿产,大多在沉积岩里,的确很难开挖。但是我目前急需煤炭和铁矿,所以不管多难,都要大量开发。”
其实攀枝花就有巨大的铁矿,但是古代技术无法提炼,据说含钛量太高,被称为呆矿。
马昭又跳出来反对:“叶大人,我们益州的铁器够用了,你劳师动众,开发这些干嘛?还有那些黑石头,搞出来用在哪里?”
“够用了吗,你家有铁锅吗?老百姓家里,都有菜刀斧头和铁锹铁犁吗?我们的兵将,每个都有百炼钢打造的刀枪吗?我们武库的箭头,都够了吗?”
叶坤反问。
马昭嘀咕:“按你这么说,把邛崃山挖空了,也不够。”
“不够就继续挖,我要保证益州父老的生活所需!”
叶坤摆摆手,又道:
“各位大人不知道黑石头是用来干嘛的,我告诉大家。这玩意是用来炼铁的,烧锅的。一斤黑丹,就是我说的煤炭,顶十斤干柴。而且在煤炭里面,还有大量的煤油,可以用来点灯,也能用来打仗。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煤矿和铁矿,就能问鼎天下!”
成都平原什么都好,自从都江堰建成以后,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但是平原地区,都有一个缺陷——燃料不够。
因为没有山,就没有太多的杂树,你砍柴都没地方去砍!
成都平原的百姓,做饭用庄稼秸秆、牛粪。秋天落下的树叶,都是好东西。
所以开发煤矿,是必须的。
马昭又抬杠:“黑石头很难烧,还冒烟,熏眼睛,谁用那东西来烧锅做饭?”
“就你抬杠最厉害。”
叶坤翻白眼,吩咐左右:“去老何实验室,把煤炉子给我带过来,让各位大人看看。对了,还有煤油和煤油灯。”
在东巴郡的时候,叶坤就囤积了十万斤煤炭。
其中一部分做成焦炭,一部分做成了烧炉子的炭球。
因为老何的实验室,需要炉子。
煤油,是炼焦时候产生的一个副产品,通过蒸馏得出来的。
不多久,老何带着几个徒弟,用三轮车推来两个炉子,还有水壶和锅碗瓢盆。
一个烧焦炭的炉子,一个是烧黏土炭球的炉子。
炉子被搬进大堂里,室温立刻提升了许多。
叶坤站起来:“各位大人看看,这煤炭烧起来冒烟吗?”
原煤烧起来,的确冒烟,就像马昭说的一样,熏眼睛。
但是在这里展示的煤炭产品,都被处理过了,很干净。
马昭看了看炉子的烈火,傻眼了。
老何将一根铁条插在焦炭炉子里,很快,铁条就变得通红。
另一边的普通炉子,何田田给大家展示炒菜技术。
还有煤油灯,也展示了一下。
叶坤笑道:“各位大人,到了冬天的时候,我给你们一人一个小炉子,你们在家里烤烤火,很舒服的。”
蜂窝煤制作简单,叶坤只要有时间,可以随时搞出来。
成都官员不过几百个,一人一个炉子,没难度!
“原来黑石头还能这么用……”马昭心里认输,嘴上不认输:
“可是叶大人,用木炭不也是一样吗?做木炭,多方便啊?”
“第一,木炭不耐烧;第二,木炭温度不够,炼铁效果不好。第三,砍树烧制木炭,并不比挖煤容易。”
叶坤耐心解释:“挖煤,就是一开始有难度,以后会越来越方便。砍树烧炭,只会越跑越远,最后要跑去大山里才能找到树木。”
韩春等人看见了炉子的神奇,都支持叶坤。
于是,大鼎国第一个专业开矿采煤队伍,正式成立。
叶坤派遣了两千兵马,两千民夫和一千死囚土匪,配备相关官员和有采矿开矿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川南开矿。
邛崃山的铁矿,也开始扩大规模。
还有石灰窑、水泥厂、瓷窑厂,都在加紧建设。
第一批水泥,是从东巴郡运来的。
叶坤在老何实验室的院子后方,建设了一个沼气池,命令兵卒送来一万斤新鲜牛粪,加点水和生石灰,第二天就开始产气了。
沼气压力表,用镂空的细竹子,外面裹上动物肠衣制成。
通气管也是一样的做法,用细竹子和肠衣做成,接头部分使用铜管。
沼气锅,是铜匠手搓的。
试验沼气锅的时候,叶坤叫来各级官吏参观,商量有没有推广价值。
这是清洁能源,又能弥补燃料不足的问题,还能沤肥,提高粮食产量。
成都官吏看见沼气灶,都觉得新奇。
马昭又不懂装懂:“我明白了,叶大人用的是邛崃山的地气!邛崃山的地气,可以煮饭,我知道!”
“你还真的知道。”
叶坤叹气:“邛崃山距离成都两百里,我是不是挖个两百里长的地道,把地气引过来?”
邛崃山有天然气,有盐井。
开采盐井的时候,人们无意中发现,井口可以点火,火苗不断,可以用来煮饭。
三国时期,诸葛亮进入成都之后,就改造了盐井,利用天然气煮盐,解锁火井制盐法,节约了燃料,也大大提高了产量。
但是眼前的沼气,和天然气不是一回事。
何田田笑道:“马大人说错了,这是叶大人设计的沼气池,利用动物粪便发酵,产生的沼气。叶大人说,这是清洁能源,烧火没有残渣和草木灰。”
马昭连续丢脸,冲着叶坤翻白眼:“我说什么都是错,不说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