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109章 如火如荼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109章 如火如荼

    书院的诗会竟然从下午一直持续到午夜,几人回去的时候,正赶上高潮。

    毕竟天色刚刚暗沉,秋高气爽正是赏月的最佳时机。

    几人吃饱喝足,也难得参加本次诗会,只要不让他们作诗就行。

    诗会就在书院的道统祠外,这里地方宽敞,无有遮拦,适合大家集会。

    虽然参加乡试的学子不少,但是留下的更多。

    场中零落摆放着一些书案。

    有些放着文房四宝,有些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些放着瓜果糕点,显然是为集会准备的。

    四人中只有王清晨是第一次参加诗会,其他三人早就见怪不怪了,兴致并不是很高涨。

    王清晨却是感觉还行,多数学子已经喝得七零八落,看着颇有魏晋遗风。

    虽然现在的酒基本都是浊酒,没有什么度数,但是从下午到现在喝得也真是不少。

    坐了一会王清晨也就没什么兴趣了,和后世的酒局也没什么区别,都是插科打诨吹牛*笔。

    和他想象中的优雅别情,完全不是一回事,虽然也有作诗的。

    但是想要那种一鸣惊人的绝世佳作还是别想了,不过大多数比打油诗好上一点。

    而景阳、孔卓和良朝三兄弟则在一旁趁着烛光,看话本看的津津有味。

    怪不得良朝这么安静,一时还真有些不适应。

    几人坐在末席,天色昏暗,也不引人注目。

    “要不回去明天再看?”

    王清晨提议,这里昏昏暗暗的既没有唱歌,他又喝不了酒水,待着也没什么意思。

    “等等,我快看完了,就剩一点了”景阳说道。

    “马上马上”良朝也是如此。

    不用问,孔卓此时也是目不转睛,三人围着一个烛台,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多么刻苦呢。

    长长的桌案,只有他一个人。

    好像莫名被孤立了。

    说起诗会,他有点想念他的亲朋了。

    不过嵩山县到襄阳县几乎没有商队来往,而官方驿站又不会帮忙传递信笺。

    这也导致王清晨这么长时间也没和亲朋通信。

    想念莫名。

    院中的松柏摇曳,好像打着节拍,明月高悬,家在南边。

    王清晨闲着无事,回讲堂取来自己的竹笛,他突然想要吹奏一曲。

    或许是吹给远方的家人。

    轻快的笛声响起,场中渐渐安静下来,就连风声都有所遮掩。

    轻快中带着的温暖的思乡之情弥漫而来。

    王清晨最喜欢里边的那句“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

    歌词温暖治愈,歌曲轻松轻快。

    此曲也是他前世最熟悉的曲子,现在能够完整吹奏出来已经难得。

    “这是什么曲子?”

    或许相比于诗词,音乐更能感染人,不知何时,景阳三人的注意力都倾注了过来。

    场中也阴恻恻的无数道目光明亮,显然不少人都在关注这边的动静。

    “不好,回去说”出完风头,王清晨便溜了,徒留现场众人回味。

    王清晨不知道的是,他走之后,各位学子便搬出了自己的乐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开始了演奏。

    甚至夜间的虫子都不再焦躁了。

    直至月上柳梢头。

    八月的书院生活,几人过得相对轻松一些,虽然没吃上中秋的月饼,但是他们却吃上了不少本地的柿子。

    书院后边和嵩山之上就有不少柿子,书院号召大家多摘一些。

    饭堂会将烂柿子酿醋,好柿子酿酒,这也是书院的传统。

    这也算是书院学子的课外任务。

    柿子酒书院夫子很是喜欢,不仅因为口感绵软,更因为其色朱润金黄,酒香浓郁,甜酸适合,很受好评。

    几人自然不是主力,他们多负责吃,顺便帮忙捡拾。

    期间也会碰到很多村民,毕竟靠山吃山。

    八月是丰收月

    书院也有不少地块,他们的课业不多,但是农课却不少。

    一群身居秀才功名的儒生,弯腰收割高粱、糜子、大豆等,都司空见惯。

    同样他们也不是主力,只要在田埂边伺候一下年老的夫子,顺便搭把手就行。

    和他在郑氏山庄的时候别无二致。

    书院的耕地面积不少,书院中的学子大半都是富家,如王清晨这般出自寒门的并不多。

    所以进度并不算快,好在人数够多。

    所以效率还是可以的。

    就连山长八十余岁高龄都戴着草帽想要出一份力,这可把一众学子和夫子都吓坏了。

    这要是累着了山长,可就是罪过了。

    好在此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众人也有应对之法,那就是让其参与到晒场的看护之中。

    而王清晨四人在旁边伺候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这也是创造机会让山长给几人拔拔高,万一真遇上国子监的挑衅,他们几人总有应对之法。

    ……

    乡试进行的如火如荼,他们的秋收同样如此。

    整个过程会持续到八月底甚至九月份。

    不仅要收割庄稼,还要晒粮入仓,清理农田,烧荒除草,翻耕土地,最后还要种上作物。

    这一切都需要书院学子齐心完成。

    王清晨对于农事是最有体会的。

    单一的家庭农耕经济,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太弱。

    而他们这些书生现在要做的便是体验辛劳,继而改变这种困局。

    但是千百年来却没人能够做到。

    山长的经验是,欲做官,先做人,欲做人,先做事。

    或许今天的一场辛劳,能够给这些未来国之栋梁种下一些什么种子。

    直到开花发芽。

    几人作为晒场的主管,不仅要时时翻动晒场谷物,还要注意风向和天气。

    这种时候,如果风变很可能云就变,云变可能雨下。

    所以他们得时刻关注天象。

    好在整个八月除了下了一场强对流,几乎没有什么降雨。

    而那场强对流全赖书院师生,要不然损失多少都不好说。

    农忙中大家齐齐度过八月份,而书院师生一直期待的乡试也早就考完。

    只是书院的一干人等都还没回来,看来桂榜要在九月份揭幕了。

    不仅是王清晨,书院的师生都很期待。

    随着时间的逐渐临近,乡试的喜讯也终于传到了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