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开山大王 第119章 送上门的壮丁
杨阿奶走到院子里才想起来,人全都下田收稻谷了,杨老七两口子又没有来,最后她决定自己去后山看看。
两刻钟后杨阿奶领了一群人回来,一路上他们都听说了,自家城主和少城主都下田收稻谷去了。他们着急去分担点农活,但是杨阿奶肯定没有他们这些青壮年走得快,只好放慢脚步迁就着杨阿奶。
等把杨阿奶送到家后,白木和一众兄弟一溜烟的跑没影了,都是去找自家人的。
有了二十来个壮汉的加入,收稻谷的速度蹭蹭蹭的上涨。杨老大兄弟几人,几乎在背稻谷回家和去背稻谷回家的路上。
白风有手下跟他换,他终于解放了自己的腰。跟着白木、石头、大林一起打稻穗。每打过十来丈就要清理一回木斗。
白木边用竹筐舀稻谷,边说:“少城主,他们家是怎么种的,这收成比别人高太多了点?”
白风没好气的道:“你问我,我问谁去?”
大林和石头牵着麻袋,等着白木把舀好的稻谷装在麻袋里。
石头:“听说他们家是迁徙过来的,这种稻谷满打满算今年才种第三年。刚开垦荒域第一年,亩产就有七担,这两年有经验了产量更高了。”
大林:“亲家老爷家把庄稼种成这样,一点也不像之前没种过稻谷的样?”
白风:“他们家不只稻谷种得好,我还见到好几间屋子,挂满了金黄金黄的粮食,想必那就是白老书信中提到的苞谷。咱们这次来,除了看悠悠,那就是运老三回去说的土豆种。接下来的时候,多长点耳朵,听些有用的事情。能在大山里闯出一片家业的人家不多,为了咱们江州的百姓,别太傲气了,在种植方面,他们家都是咱们这些人的师傅。”
白木大林石头三人应声,因为稻子长得好,干活的人哪怕是个外来人员也干得起劲。
白雄手拿着沉甸甸稻穗,他看着忙得热火朝天的杨阿爷:“亲家,这庄稼种得好啊!有没有计算一下亩产多少?”
杨阿爷边割稻子边说:“今年的没有,去年的每亩产达到了九担,第一年少点是七担。”
白雄听到这些产量,很难相信,但看到他的那些属下,不停的往麻袋里装稻谷。老杨家的几个儿子不断的往家运,这些都不是假的。只好道:“你们真是种庄稼的好手?”
杨阿爷闻言,叹了口气:“亲家,说起这个老头子就有些没脸了,要知道在以前的地方,每家的地都很少。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几乎都是佃地主家的地,哪敢拿地去尝试新的种植方法。”
“直到搬到这里来,虽然出门只见到山,见不到人,但山多啊,这么多山,只要勤快些,不会挨饿。咱们地多了,孩子们就有了想法,不愿意没完没了干了活,收获不成正比,他们就自己开山地试着用别的方式来种。反正开垦山地第一年又不交税,就让他们自己折腾。等苗长出来了,就发现孩子们种的长得好,收庄稼时,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唉!亲家,咱们家的庄稼长得好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
白雄听了,别人家也有住在山里,咋没像你们家这样,还没脸呢?那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有了白家父子带人帮忙,老杨家的稻谷很快收完,像杨一沫这些娃就得在太阳怎来了开始晒稻谷,太阳偏西了,就得把稻谷归拢成堆,用麻袋装起来。大人们收工回家才扛回屋。
经过那天白念悠的惊天操作,只要她醒着,杨老七都会寸步不离的陪着。
这天三个老头又在喝酒聊天,白雄抿了一口酒,“亲家呀,咱们这么多人,天天在你们家大鱼大肉的吃,照这个吃法,你们家的家底要掏空了?”
杨阿爷丢了一粒椒盐花生到嘴里,才慢悠悠的道:“暂时不会,你没看到每天放到稻田里的鸭子吗?光是每天早上把鸭子放了,捡鸭蛋都要一个时辰,还有那些野鸡,家养的公鸡母鸡,你有空就去数数,看看你能吃多久?”
白雄看着杨阿爷这么傲娇,想刺两句吧,可又找不到什么话来说,算了算了,就让他显摆吧!自己虽然是城主,确实没有老杨家这么大气,让人天天稻米饭腊肉鸡肉鸭肉的吃,不是小气,是没有,他自己的庄子亩产也才三担左右,交完税都没剩多少了。亲戚来往要招待一番,哪敢像老杨家这样干?
秋季的早上凉飕飕的,杨老大兄弟几人,带着白风一干人等,向山地出发,准备收红薯了,今年的山地全部种上了红薯,因为养了太多猪崽子,不多种一些,猪崽子就没得吃了。
老杨家经过这两三年的经验,霜降之前要把红薯全部收回来,不然红薯会开冰口。
杨阿爷白老白雄三个老头,坐在牛车上悠哉悠哉的跟着人群。
白念悠这个不省心的准阿娘,都坐在驴上去地里凑热闹。
有了劳动力,杨一沫这些孩子就在前面割红薯藤,杨老大带着一群劳动力开始挖红薯。
杨一起他们就负责把挖出来的红薯捡到竹筐里,再把麻袋装满。
起初白风等人没发现这红薯有什么,只知道它怎么做都好吃。再加上这些天在老杨家吃得好,当然要卖力一点帮人家把粮食收回家才行。
石头挖着挖着,看到了他们身后的麻袋,数了数,不敢相信的喊大林:“兄弟,你数那些麻袋有多少?”
大林正挖得起劲,头都不抬的道:“你小子吃了几天肉,把数数都忘了?”
石头:“不是,我想说是让你数一下这些粮,是不是产量太高了些?”
大林:“产量高不好吗?这样就少饿肚子了!”
石头小声道:“这可不是一点点的,你自己看,那些孩子装的麻袋?”
大林看他说得神神叨叨的,腰都没直一下,扶着锄把往身后看去,眼睛睁得老大。咽了咽口水,扯了扯石头衣服:“走,这么炸裂的情况得多几个人知道才行。”
于是两人来到白风身边,他们可不敢站在前后说话,万一在后面被锄把撞到,站前面被锄头挖到,多不划算!
两刻钟后杨阿奶领了一群人回来,一路上他们都听说了,自家城主和少城主都下田收稻谷去了。他们着急去分担点农活,但是杨阿奶肯定没有他们这些青壮年走得快,只好放慢脚步迁就着杨阿奶。
等把杨阿奶送到家后,白木和一众兄弟一溜烟的跑没影了,都是去找自家人的。
有了二十来个壮汉的加入,收稻谷的速度蹭蹭蹭的上涨。杨老大兄弟几人,几乎在背稻谷回家和去背稻谷回家的路上。
白风有手下跟他换,他终于解放了自己的腰。跟着白木、石头、大林一起打稻穗。每打过十来丈就要清理一回木斗。
白木边用竹筐舀稻谷,边说:“少城主,他们家是怎么种的,这收成比别人高太多了点?”
白风没好气的道:“你问我,我问谁去?”
大林和石头牵着麻袋,等着白木把舀好的稻谷装在麻袋里。
石头:“听说他们家是迁徙过来的,这种稻谷满打满算今年才种第三年。刚开垦荒域第一年,亩产就有七担,这两年有经验了产量更高了。”
大林:“亲家老爷家把庄稼种成这样,一点也不像之前没种过稻谷的样?”
白风:“他们家不只稻谷种得好,我还见到好几间屋子,挂满了金黄金黄的粮食,想必那就是白老书信中提到的苞谷。咱们这次来,除了看悠悠,那就是运老三回去说的土豆种。接下来的时候,多长点耳朵,听些有用的事情。能在大山里闯出一片家业的人家不多,为了咱们江州的百姓,别太傲气了,在种植方面,他们家都是咱们这些人的师傅。”
白木大林石头三人应声,因为稻子长得好,干活的人哪怕是个外来人员也干得起劲。
白雄手拿着沉甸甸稻穗,他看着忙得热火朝天的杨阿爷:“亲家,这庄稼种得好啊!有没有计算一下亩产多少?”
杨阿爷边割稻子边说:“今年的没有,去年的每亩产达到了九担,第一年少点是七担。”
白雄听到这些产量,很难相信,但看到他的那些属下,不停的往麻袋里装稻谷。老杨家的几个儿子不断的往家运,这些都不是假的。只好道:“你们真是种庄稼的好手?”
杨阿爷闻言,叹了口气:“亲家,说起这个老头子就有些没脸了,要知道在以前的地方,每家的地都很少。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几乎都是佃地主家的地,哪敢拿地去尝试新的种植方法。”
“直到搬到这里来,虽然出门只见到山,见不到人,但山多啊,这么多山,只要勤快些,不会挨饿。咱们地多了,孩子们就有了想法,不愿意没完没了干了活,收获不成正比,他们就自己开山地试着用别的方式来种。反正开垦山地第一年又不交税,就让他们自己折腾。等苗长出来了,就发现孩子们种的长得好,收庄稼时,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唉!亲家,咱们家的庄稼长得好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
白雄听了,别人家也有住在山里,咋没像你们家这样,还没脸呢?那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有了白家父子带人帮忙,老杨家的稻谷很快收完,像杨一沫这些娃就得在太阳怎来了开始晒稻谷,太阳偏西了,就得把稻谷归拢成堆,用麻袋装起来。大人们收工回家才扛回屋。
经过那天白念悠的惊天操作,只要她醒着,杨老七都会寸步不离的陪着。
这天三个老头又在喝酒聊天,白雄抿了一口酒,“亲家呀,咱们这么多人,天天在你们家大鱼大肉的吃,照这个吃法,你们家的家底要掏空了?”
杨阿爷丢了一粒椒盐花生到嘴里,才慢悠悠的道:“暂时不会,你没看到每天放到稻田里的鸭子吗?光是每天早上把鸭子放了,捡鸭蛋都要一个时辰,还有那些野鸡,家养的公鸡母鸡,你有空就去数数,看看你能吃多久?”
白雄看着杨阿爷这么傲娇,想刺两句吧,可又找不到什么话来说,算了算了,就让他显摆吧!自己虽然是城主,确实没有老杨家这么大气,让人天天稻米饭腊肉鸡肉鸭肉的吃,不是小气,是没有,他自己的庄子亩产也才三担左右,交完税都没剩多少了。亲戚来往要招待一番,哪敢像老杨家这样干?
秋季的早上凉飕飕的,杨老大兄弟几人,带着白风一干人等,向山地出发,准备收红薯了,今年的山地全部种上了红薯,因为养了太多猪崽子,不多种一些,猪崽子就没得吃了。
老杨家经过这两三年的经验,霜降之前要把红薯全部收回来,不然红薯会开冰口。
杨阿爷白老白雄三个老头,坐在牛车上悠哉悠哉的跟着人群。
白念悠这个不省心的准阿娘,都坐在驴上去地里凑热闹。
有了劳动力,杨一沫这些孩子就在前面割红薯藤,杨老大带着一群劳动力开始挖红薯。
杨一起他们就负责把挖出来的红薯捡到竹筐里,再把麻袋装满。
起初白风等人没发现这红薯有什么,只知道它怎么做都好吃。再加上这些天在老杨家吃得好,当然要卖力一点帮人家把粮食收回家才行。
石头挖着挖着,看到了他们身后的麻袋,数了数,不敢相信的喊大林:“兄弟,你数那些麻袋有多少?”
大林正挖得起劲,头都不抬的道:“你小子吃了几天肉,把数数都忘了?”
石头:“不是,我想说是让你数一下这些粮,是不是产量太高了些?”
大林:“产量高不好吗?这样就少饿肚子了!”
石头小声道:“这可不是一点点的,你自己看,那些孩子装的麻袋?”
大林看他说得神神叨叨的,腰都没直一下,扶着锄把往身后看去,眼睛睁得老大。咽了咽口水,扯了扯石头衣服:“走,这么炸裂的情况得多几个人知道才行。”
于是两人来到白风身边,他们可不敢站在前后说话,万一在后面被锄把撞到,站前面被锄头挖到,多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