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 > 第936章 老谋深算啊

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 第936章 老谋深算啊

    以互相尊重为前提交往,当然能得到不少真诚的朋友。

    但这句话,本身就很难以做到。

    就像如果没有见识过今日的事情,许翰林可能也无法想象,他们文官居然能与锦衣卫这般和谐相处。

    而且那些被文官唾骂又害怕的锦衣卫,好像也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残忍。

    反正大家都是人罢了。

    许翰林叹道:“临之兄你乃是真君子也,我不如你。”

    赵策笑道:“许兄谬赞了。”

    两人在半路分别。

    赵策去兵部找刘大夏。

    而许翰林,则准备去发动文人们上奏,帮忙营救刘如愚出来。

    ......

    刘如愚入诏狱,刘大夏却似乎并不算太着急。

    起码人还能在兵部衙门统筹要出兵的事情。

    通报之后,赵策很快便被带了进去。

    “刘公。”

    刘大夏点了点头,指着一旁的位置:“坐吧。”

    赵策坐下,刘大夏让人给他上了茶水,才开口问:“定西侯去看过小儿了?”

    赵策点点头。

    “如愚兄虽然在诏狱,但没有受刑,看起来精神也还不错。”

    刘大夏微微笑了一下。

    “他与你是朋友,你先前进诏狱既然能全须全尾的回来,小儿自然也是不怕的。”

    好吧。

    怪不得刘大夏不着急,原来是都猜到了刘如愚的状态。

    刘大夏说道:“诏狱那种地方,也难为你为小儿奔走了。”

    说完,又略带自嘲的说了一句:“写了一辈子的奏疏。”

    “想不到还能犯了陛下的名讳。”

    自己的儿子,刘大夏自然是清楚的。

    刘如愚不可能会犯这种小错误。

    赵策见状,把在诏狱中和刘如愚商讨出的结果告知了刘大夏。

    刘大夏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语气淡淡的说:“此事也查不出什么结果来。”

    “既进了诏狱,也算是小儿的历练。”

    “就让他在狱中待几日,也算是堵住其他人的嘴吧。”

    那道奏疏,刘大夏已经亲眼看过了。

    别人既然敢这样操作,肯定会做得让人找不出错误来。

    这种事情,他们只能暂时按捺下来,等查明真相。

    不过幸好当今贤明,明显没有直接结案的意思。

    暂且让锦衣卫带进诏狱调查一番,走个程序。

    等查明真相后,刘如愚自然能出来。

    所以刘大夏也并不担心。

    赵策听了刘大夏的话,心想这刘公不愧是见过大场面的。

    要是换了别人家,肯定担心的早就四处跑关系捞人了。

    也就刘大夏在了解了事情的缘由后,能淡定的继续坐在衙门里干着活。

    赵策笑道:“那便听刘公的。”

    赵策本来是想捞刘如愚出来的。

    但是人家亲爹都说让他在诏狱中再历练一番,那他一个外人,也不便再插手。

    其实刘大夏还有一件事没和赵策说。

    他让刘如愚在诏狱里待着,还是另外一层打算。

    奏疏的事情,皇帝肯定会下令查明。

    只要查清楚还了刘如愚清白。

    那么被阉人污蔑,又进了诏狱走一遭的刘如愚,届时肯定会在清流文士中名声大振。

    刘大夏年纪大了,估计也撑不了多少年。

    在他走之前,正好自己儿子有一场造化。

    他自然也乐得推动。

    不过。

    刘大夏突然说道:“小儿上奏,是为了青宫选妃之事。”

    “然而老夫猜测,推动此事的人,明显有两拨。”

    两拨?

    赵策疑惑的看着刘大夏。

    “刘公的意思是,除了想要从选妃事情上捞到好处的人外,还有另外一拨人在此事上,有其他的企图?”

    刘大夏淡淡的笑了一声。

    “不错。”

    “陛下已经决定要对边疆蛮夷用兵,可老夫却还一直在劝说着陛下不要出兵的事。”

    “兵部统筹战事,若是老夫不答应,此事也没这么好推进。”

    弘治朝以来,边疆一直在改革。

    几任兵部尚书,对底层士兵都很是关注。

    众所周知。

    朝廷发的粮饷,到边疆之时,恐怕都剩不到一半。

    而这一半,先到高级将领和军官手里。

    层层剥削下来。

    估计朝廷规定的士兵每人发一两银子,到手就剩一个铜板。

    更有甚者,一个铜板可能都得不到。

    刘大夏上任以来,一直都在关注着克扣军饷的事情,多次上书要求改制边疆。

    也由于他的关注,底层士兵的日子好过了一些。

    可底层日子好过了,就意味着高层的收入减少了。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打仗的机会。

    届时会有大把大把的粮饷送到边疆去。

    送的越多,他们能吃的就越多。

    哪个将领和军官不期待?

    所以刘如愚这件事,单单一封弹劾太监的奏折,绝对不会引起这样的后果。

    明显这是某些人耐不住性子,在警告刘大夏。

    刘大夏说完,心中也是冷笑一声。

    出兵可以,但该拿正当的理由来与他竞争说话权。

    这样可能还有用一点。

    在他身上用这种小手段,这些人就太嫩了些。

    能坐到刘大夏这个位置,还能得到皇帝这般信任的人,怎么可能是会害怕这种小手段的人?

    既然他们要自己儿子进诏狱,那他就让他在里面好好的待上一段时间。

    届时出来,天下清流文士恐怕都要为刘如愚庆贺。

    赵策听着刘大夏的那几句话,再稍微想了一下,突然微微吸了一口凉气。

    他有些讶异的看了一眼刘大夏。

    许翰林已经去找文士商议怎么上书救刘如愚了。

    到时候知道刘如愚被污蔑的人越多,等刘如愚出狱之后,他的名声便越响。

    因为这是天下清流文士对朝廷鹰犬和阉党的胜利!

    这么一来,刘如愚可能在狱中受一点皮肉之苦,可他得到的可能是比他爹在清流文士中更高的声望!

    嘶~

    赵策想通后,都忍不住佩服起刘大夏。

    怪不得得知刘如愚被关诏狱后,刘大夏能岿然不动,甚至都不用派人去看望。

    这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经看穿了一切,甚至做好了连本带利讨回的准备!

    接收到赵策的眼神,刘大夏又笑了一下。

    不过这次的笑,却带了些慈祥。

    他问道:“想通了?”

    赵策真心实意的拱手说:“刘公运筹帷幄,实在佩服。”

    刘大夏摸着自己下巴的胡子,笑眯眯的回道:“能这么短时间内看穿老夫的意图,你也不错。”

    “对了,老夫也正好趁此机会问问你。”

    “老夫记得,你是一直支持朝廷出兵的。”

    “可边疆的事情,非一朝一夕能解决。”

    “如此积极主战,你可还有别的办法解决边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