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283章 卧鱼潭沉宝
热门推荐:
穿书,我在七零吃瓜的日子
野村极品神医
虚伪丈夫装情深?八零离婚再高嫁
缝尸匠你瞧不上,我转身成女帝宠臣
高考落榜,听劝的我成了首富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重生九零:想当个富二代不过分吧
诡异世界,红警系统是什么鬼?
第二天早上起来,吃过早饭,王景行就溜达到河边。
卧鱼潭离村子还有一点距离。
从村头位置再走200多米。
河水在这里转了个60度的弯。
转角处,有一块大石头,形似卧着的一条鱼。
所以这个地方叫做卧鱼潭。
这里水流很缓慢,但转弯处水却突然变深。
其他地方的水都是清澈透明。
唯有卧鱼潭这一片,因为水更深,四周又是群山环绕,看起来是绿黝黝的,深不见底。
前一天晚上,王景行听了王志国的讲述之后,心里就一直琢磨着卧鱼潭的事情。
他觉得,之前发现的那 4 个银锭不可能是这里的全部。
这些银锭要么是从河流上游的某个地方被水流冲下来。
要么就是在这卧鱼潭的水底,本身就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宝贝,而那 4 个银锭应该是发大水的时候偶然从潭底冲上来的。
但即便是从上流冲下来的银锭,如果能冲到河边被王志国捡走,那卧龙潭就应该会沉下去更多才对。
对其他人来说,卧龙潭水深看不见,也很难潜下去。
但王景行能透视,水底的情况能看得一清二楚。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王景行径直来到了卧鱼潭转弯处的大石头上。
他站在那里,谨慎地观察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其他人在附近后,便集中精神,开启了自己独特的透视能力,看向潭底。
这一看之下,他的心跳瞬间加快。
只见在水底沉着好几个高度大概有四五十公分的坛子。
这些坛子里面满满地装着金锭和银锭。
其中有两个装银锭的坛子封口已经破损,有不少银锭从里面散落出来,静静地躺在潭底。
王志国捡到的银锭,应该就是发大水的时候,从这里冲上去的。
王景行极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坛子打捞上来。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条小河整体来说,正常的最深处大概在两米左右,但是卧鱼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大凹坑,据他的估计,最深处可能超过6米。
直接下水去捞显然不太可行。
首先,他虽然会游泳,水性也还说得过去,但是要潜到 6米深的水下,他没有这样的能力。而且现在正值冬天,水温很低,下水的话身体肯定受不了,很可能会被冻僵。
想了一会儿,王景行决定先回家,然后去县城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
回到家后,开上车就往县城赶。
到了县城,他先是买了一套完整的钓鱼装备,包括鱼竿、鱼线、鱼钩、鱼饵等等。
接着,他又特意挑选了一个长度能够达到 15 米的可伸缩加硬高碳大物抄网。
之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售卖船只的店铺,在那里购买了一艘三米五长的加厚牛筋塑料船,并且让店家给加装了电动推进器。
这种塑料船一般是在大鱼塘里面当作养殖船来使用的,不过在王景行老家这条十多米宽的小河里,用来当作钓鱼船也是比较合适的。
王景行的家距离河边很近,从他家院子出去,有一条小路直接通向河边,大概走不到 30 米就是河堤。
王景行指挥送货的工人,把船直接放到河里。
拎着钓鱼根据就上船去钓鱼。
是真的钓鱼。
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出来钓鱼,而不是直接去打捞潭底的宝贝,是因为他觉得时间已经有些晚了。
如果现在去打捞的话可能会太仓促,而且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毕竟卧鱼潭里的那些金锭银锭也不会自己跑掉,不差这一个晚上的时间。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这两个小时的钓鱼过程中,他的收获还真不少。
大大小小一共钓到了十来条鱼,其中最大的一条鱼重量达到了三斤多,是一条大鲤鱼。
王景行心里很高兴,他把这些鱼收拾好,兴冲冲地拎着回了家。
回到家后,把最大的那条鱼留下来自己煮,其余的鱼都分别送给了王志成和周围的邻居们。
李慧珍把红烧鲤鱼端上桌:“这么大冷天的突然跑去钓鱼了?”
王景行夹了一筷鱼肉,味道很好:“在家闲着也是闲着,钓鱼更清净,省得到处应酬。你尝尝,野生的鱼就是好吃。”
王志刚点头:“没错,现在找你的人太多了,想躲清净就躲去吧。”
第二天晌午,王景行出动了。
开着船来到卧鱼潭,透视之下,水底的情况一清二楚。
直接拿起大抄网,对着潭底的坛子就扣上去。
本以为有透视相助会很轻松。
没想到坛子的重量超出了他的想象。
虽然有水的浮力,但想让抄网从坛子地下穿过还是挺难的。
加上水的阻力,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坛子稍微抬起了一点。
慢慢将坛子套进抄网。
双手紧紧握住杆子,使出全身的力气,慢慢地将坛子往上提。
随着坛子逐渐露出水面,王景行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终于成功地捞起了第一个坛子。
小心翼翼地将坛子放在船上。
坛子是普通的瓷制坛子。
没有任何底款或者标志。
虽然是南明时期的,但也不值钱。
王景行看了一下,密封的手法还是非常好的。
用的是油灰密封。
油灰就是用桐油和石灰混合。
桐油有很好的防水、密封性,石灰可以增加硬度。
将桐油和石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具有粘性和一定韧性的油灰。
在坛子口沿涂抹一层较厚的油灰,要确保油灰封住所有的缝隙。
然后在油灰上覆盖多层牛皮纸或者桑皮纸。
每一层纸张都要用糯米浆粘贴。
糯米浆本身也有一定的防水性。
等糯米浆完全干燥后,会形成一层坚韧的防水层。
然后再用油灰将整个坛口严严实实密封住。
如果真是隆武时期放下去的。
这个坛子已经在水底泡了300多年。
王景行轻轻一捅,封口就四分五裂了。
这一坛是金锭,也是五十两一个。
一个个取出,放进随身带来的双肩包。
把坛子丢回河里。
开船回家。
接下去几天,王景行就这样默默把卧鱼潭的所有金锭和银锭全部捞出来。
一趟趟运回家。
还通过透视,在卧鱼潭下游的河道中间,找到了12个埋在砂石中的银锭。
这些银锭都在2米多深的水底,又被砂石掩盖。
如果不是有透视,根本发现不了。
也难怪王志国来来回回摸了几个月都捞不出来。
卧鱼潭离村子还有一点距离。
从村头位置再走200多米。
河水在这里转了个60度的弯。
转角处,有一块大石头,形似卧着的一条鱼。
所以这个地方叫做卧鱼潭。
这里水流很缓慢,但转弯处水却突然变深。
其他地方的水都是清澈透明。
唯有卧鱼潭这一片,因为水更深,四周又是群山环绕,看起来是绿黝黝的,深不见底。
前一天晚上,王景行听了王志国的讲述之后,心里就一直琢磨着卧鱼潭的事情。
他觉得,之前发现的那 4 个银锭不可能是这里的全部。
这些银锭要么是从河流上游的某个地方被水流冲下来。
要么就是在这卧鱼潭的水底,本身就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宝贝,而那 4 个银锭应该是发大水的时候偶然从潭底冲上来的。
但即便是从上流冲下来的银锭,如果能冲到河边被王志国捡走,那卧龙潭就应该会沉下去更多才对。
对其他人来说,卧龙潭水深看不见,也很难潜下去。
但王景行能透视,水底的情况能看得一清二楚。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王景行径直来到了卧鱼潭转弯处的大石头上。
他站在那里,谨慎地观察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其他人在附近后,便集中精神,开启了自己独特的透视能力,看向潭底。
这一看之下,他的心跳瞬间加快。
只见在水底沉着好几个高度大概有四五十公分的坛子。
这些坛子里面满满地装着金锭和银锭。
其中有两个装银锭的坛子封口已经破损,有不少银锭从里面散落出来,静静地躺在潭底。
王志国捡到的银锭,应该就是发大水的时候,从这里冲上去的。
王景行极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坛子打捞上来。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条小河整体来说,正常的最深处大概在两米左右,但是卧鱼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大凹坑,据他的估计,最深处可能超过6米。
直接下水去捞显然不太可行。
首先,他虽然会游泳,水性也还说得过去,但是要潜到 6米深的水下,他没有这样的能力。而且现在正值冬天,水温很低,下水的话身体肯定受不了,很可能会被冻僵。
想了一会儿,王景行决定先回家,然后去县城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
回到家后,开上车就往县城赶。
到了县城,他先是买了一套完整的钓鱼装备,包括鱼竿、鱼线、鱼钩、鱼饵等等。
接着,他又特意挑选了一个长度能够达到 15 米的可伸缩加硬高碳大物抄网。
之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售卖船只的店铺,在那里购买了一艘三米五长的加厚牛筋塑料船,并且让店家给加装了电动推进器。
这种塑料船一般是在大鱼塘里面当作养殖船来使用的,不过在王景行老家这条十多米宽的小河里,用来当作钓鱼船也是比较合适的。
王景行的家距离河边很近,从他家院子出去,有一条小路直接通向河边,大概走不到 30 米就是河堤。
王景行指挥送货的工人,把船直接放到河里。
拎着钓鱼根据就上船去钓鱼。
是真的钓鱼。
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出来钓鱼,而不是直接去打捞潭底的宝贝,是因为他觉得时间已经有些晚了。
如果现在去打捞的话可能会太仓促,而且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毕竟卧鱼潭里的那些金锭银锭也不会自己跑掉,不差这一个晚上的时间。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这两个小时的钓鱼过程中,他的收获还真不少。
大大小小一共钓到了十来条鱼,其中最大的一条鱼重量达到了三斤多,是一条大鲤鱼。
王景行心里很高兴,他把这些鱼收拾好,兴冲冲地拎着回了家。
回到家后,把最大的那条鱼留下来自己煮,其余的鱼都分别送给了王志成和周围的邻居们。
李慧珍把红烧鲤鱼端上桌:“这么大冷天的突然跑去钓鱼了?”
王景行夹了一筷鱼肉,味道很好:“在家闲着也是闲着,钓鱼更清净,省得到处应酬。你尝尝,野生的鱼就是好吃。”
王志刚点头:“没错,现在找你的人太多了,想躲清净就躲去吧。”
第二天晌午,王景行出动了。
开着船来到卧鱼潭,透视之下,水底的情况一清二楚。
直接拿起大抄网,对着潭底的坛子就扣上去。
本以为有透视相助会很轻松。
没想到坛子的重量超出了他的想象。
虽然有水的浮力,但想让抄网从坛子地下穿过还是挺难的。
加上水的阻力,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坛子稍微抬起了一点。
慢慢将坛子套进抄网。
双手紧紧握住杆子,使出全身的力气,慢慢地将坛子往上提。
随着坛子逐渐露出水面,王景行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终于成功地捞起了第一个坛子。
小心翼翼地将坛子放在船上。
坛子是普通的瓷制坛子。
没有任何底款或者标志。
虽然是南明时期的,但也不值钱。
王景行看了一下,密封的手法还是非常好的。
用的是油灰密封。
油灰就是用桐油和石灰混合。
桐油有很好的防水、密封性,石灰可以增加硬度。
将桐油和石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具有粘性和一定韧性的油灰。
在坛子口沿涂抹一层较厚的油灰,要确保油灰封住所有的缝隙。
然后在油灰上覆盖多层牛皮纸或者桑皮纸。
每一层纸张都要用糯米浆粘贴。
糯米浆本身也有一定的防水性。
等糯米浆完全干燥后,会形成一层坚韧的防水层。
然后再用油灰将整个坛口严严实实密封住。
如果真是隆武时期放下去的。
这个坛子已经在水底泡了300多年。
王景行轻轻一捅,封口就四分五裂了。
这一坛是金锭,也是五十两一个。
一个个取出,放进随身带来的双肩包。
把坛子丢回河里。
开船回家。
接下去几天,王景行就这样默默把卧鱼潭的所有金锭和银锭全部捞出来。
一趟趟运回家。
还通过透视,在卧鱼潭下游的河道中间,找到了12个埋在砂石中的银锭。
这些银锭都在2米多深的水底,又被砂石掩盖。
如果不是有透视,根本发现不了。
也难怪王志国来来回回摸了几个月都捞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