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宋出了个武皇帝 > 第46章 一体纳税

大宋出了个武皇帝 第46章 一体纳税

    西夏提出以辽国一半的价格与大宋进行货物交易,此提议获得了大宋朝廷的应允。尽管众多大臣,如韩琦等,对西夏怀有颇高的仇恨值,但这般有利可图的好事,没道理不接受。

    从辽国手中购买大宋的货物,与以这般价格直接与大宋交易相比,西夏核算下来并未亏损太多。辽国充当这二道贩子的角色,实在是贪得无厌,况且直接在西平府交易,对西夏而言便利许多。

    大宋以茶、粮食以及“四海贸易”的商品来与西夏交换战马,如此一来,虎卫军便能迅速达成一人一匹马的目标,而质量上乘的战马还能够供给龙卫军的骑兵团。虎卫军并非专业骑兵,能骑马作战就行。

    在福宁殿,赵立庆向赵祯阐述了想要让所有土地一体纳税的构想。

    “立庆,此策难以施行,你总不能向天下所有的县,都派遣一个团的兵力驻守。那些官吏本身就是免税之人,他们定不会同意。”赵祯虽也期望能对天下所有土地征税,但深知这并不现实。

    “父亲,我亦知晓此事无法一蹴而就,但可以先行尝试。例如,秀才可免税十亩,举人三十亩,进士五十亩,先将那些挂靠逃税的土地分离出来。”

    赵祯沉思良久,说道:“若能达成自然甚好,只怕连朝议都难以通过。”

    “不妨再次采用父亲让我组建新龙卫军的办法。明日朝会我先提出所有土地一体纳税,想必会引发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先让他们争论几日,下一次朝会您再出面提出按级别免税,届时若他们仍不同意,便以大义压制他们,毕竟都是读书人,多少要点颜面。”

    “嗯,此计可试,但你需先在那些相公之中寻得两三位帮腔之人。”

    次日,大庆殿朝会,赵立庆提出“一体纳税”,果不其然,遭到了大部分官员的强烈反对。

    朝会结束后,欧阳修、文彦博、富弻、韩琦、张方平和吕公着被邀至文德殿。落座后,赵立庆说道:“方才朝会上因‘一体纳税’一事吵得不可开交,诸位皆未表态,此刻不妨说一说。”

    沉默半晌,欧阳修率先开口:“殿下,即便朝会上无人反对,于各地也难以施行,是否先考虑一个折中的办法。”

    众人皆对这番话表示认同,富弻接着说道:“殿下,此举诚然能为朝廷增添更多税收,然切不可操之过急,如此一刀切恐会招致极大的抵触。”

    赵立庆佯装出虚心受教的模样,“既然诸位皆认为不可将事情做得太绝,我本意也只是让那些挂靠在有功名者名下、用以逃税的土地能够纳税。下次朝会还请父皇参加,届时烦请诸位支持,将此事敲定。”

    “是,殿下。”众人起身行礼,心中的忧虑稍减,他们着实担忧这位太子殿下强行推进,以致天下大乱。

    三省十三县的土地清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众多未登记的隐藏田地被查出,许多为逃税而挂靠的土地也在秘密调查中浮出水面。

    有些地主四处叫嚷着卖地,却无人问津。

    大庆殿朝会,群臣再度见到许久未露面的皇帝陛下。太子依旧提出“一体纳税”,大部分官员依旧激烈反对。

    几位宰相提出了折中的方案,皇帝和太子默契配合,在群臣面前演了一出好戏。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赵祯最终拍板:秀才免税二十亩,举人四十亩,进士六十亩。

    这比赵立庆原本的预期稍多了一些,但也无妨。提出“一体纳税”本就是为配合那十三个县的土地清查,能有当下这般结果也算不错。

    “此事就此定下,诸位与太子继续商议其他事务,朕先回宫。”赵祯说完便起身离去。

    群臣赶忙躬身行礼:“恭送陛下。”

    赵祯离开后,赵立庆挺直身子,说道:“既然已定,政事堂尽快行文至各州县。诸位还有其他事务需商议吗?”

    御史中丞胡宿出列:“殿下,朝廷制度规定由枢密院统领和调度大宋所有兵马,‘虎卫军’亦应纳入其中。”

    这简直是什么都要插手!赵立庆瞥了一眼,目光转向韩琦:“韩相,你来谈谈。”

    韩琦心中暗自埋怨:这死老头真是不知死活,此事岂是你能管的。

    拱手说道:“虎卫军本就在枢密院的统辖之下,此次前往那些地方亦是奉枢密院的调令。”

    “胡中丞,听到了吗?日后你们御史台少掺和这些事务,做好本职工作。”赵立庆不耐烦地摆手,接着道“散朝”

    “一体纳税”的新政给十三个县那些尚在观望的地主以沉重打击。眼看春耕的最佳时日所剩无几,若让土地荒芜,朝廷照样征税。

    原本备受青睐的田地,瞬间沦为赔钱货,既无收益还要交税,这如何能让人接受。

    各地针对清查出来的隐藏未登记田地,公布了处理办法:若想继续拥有这块田地,需补交十年的田税,否则没收充公。

    无人补交田税,都到了这般地步,谁还会去补交。补交后让地荒废着,年底还要再交税,谁会如此愚蠢。

    在地主们坐立不安之时,春耕的最佳时间已然过去。眼见手中的土地成了赔钱货,地主们开始躁动,但他们又不敢公然闹事,毕竟虎卫军整日在眼前巡逻。

    各地出现不少“好心人”,提出以两块钱一亩的价格收地,不论好地还是劣地,一律两块一亩。

    这价格简直低到了极点,正常价格好田二十多块一亩,劣田也将近二十块一亩。如今两块一亩收地,自然无人愿意出售。

    “好心人”并未气馁,又提出以两百文加上负责朝廷田税为条件租地,但要签订十年的契约,且只在五月初之前要地,超过便不再租赁。

    两百文按当下粮价计算,差不多能买到将近三斗的粮食。按平常年份的收成折算,相当于地主仅能分得半成多一点的收益。

    倘若只签订一年的契约,地主们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然而要签十年,几乎所有人都犹豫了。

    撑到四月底,约有七成的地主放弃抵抗,与“好心人”四海贸易签订契约,每亩获得两百文的租金。

    四海贸易拿到土地后,即刻以同样的价格分给百姓,并提供种子让百姓种植棉花。此时已过了种粮食的季节,唯有种植棉花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那些隐藏未登记的田地,也被“四海贸易”以同样的价格从官府租来分给百姓。

    一场历时半年多的退地退租风暴,至此平息。

    “四海贸易”从占城运回的粮食发挥了巨大作用,十三个县的百姓通过纺线换回粮食,足以支撑到秋收。

    “虎卫军”并未撤离,他们还要留下来协助县衙,待秋后向那些死撑着的地主征收田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