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宋出了个武皇帝 > 第80章 赵祯南下

大宋出了个武皇帝 第80章 赵祯南下

    大宋靖丰元年中秋之夜,于“永乐宫”偏殿前的院子中,在明亮月光的映照下,赵祯与赵立庆相对而坐,桌上摆放着几样精致的糕点。

    赵立庆端起琉璃杯,开口道:“父亲,值此中秋佳节,儿臣祝您身体康健。”

    赵祯举起酒杯,将琉璃杯中的葡萄酒一饮而尽,随后说道:“嗯,这葡萄酒甚是不错,你在船上预备些,朕路上饮用。”

    “父亲,南方的土地改革尚未完成,您是否考虑明年再南下呢?”赵立庆拿起琉璃酒壶,为两个杯子重新倒满葡萄酒。

    “每个省皆设有虎卫军,还有监管卫、军情卫,若如此还无法确保安全,那你这皇帝也不必当了。再者,朕如今已是太上皇,又不管政事,哪会有人对朕不利?莫要再说这些无用之话,几日能够准备妥当?”赵祯一辈子未出过远门,此刻已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汴京城。

    赵立庆无奈道:“那几艘船一直有人打理,只需将要用的物品搬上船即可,两日便能准备完毕。”

    “那便三日后启程,莫让那些大臣知晓,你也不必来送行。”赵祯一生勤俭,生怕年老时被人指责生活奢靡无度。

    “父亲,儿臣定会安排妥当。”

    赵祯面露欣喜之色,端起酒杯说道:“来,饮下此杯,回去陪陪朕的那些儿媳妇,这两年也没再给朕添个孙子。”

    “好,儿臣回去定会努力。”赵立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今日本是想与赵祯聊聊当下的政局,可他似乎已全然不想过问。

    其实,赵祯前往江南所需的一切物品早已准备就绪,就连几个居住之处都已安排妥当,所有事宜皆是通过“四海贸易”安排的,即便朝中的老臣得知,也不会有何说辞,毕竟未花费国库一分一毫。

    三日后,赵祯终于登上为他精心筹备的豪华大船,太上皇后以及十几位妃子同行,五条船沿着运河浩浩荡荡南下,“四海贸易”还派了一位经理全程陪同照料,将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

    紫宸殿中,赵立庆与王安石围坐在圆桌旁,已商讨了一上午。分地之事基本登记完毕,只待秋后将土地分给百姓,只需让监管卫和虎卫军在此期间加强巡查即可。

    此刻,两人正在商议借着此次分地,将全大宋的人口重新梳理一遍,赵立庆打算给每个人发放一个身份证。

    “官家,倘若采用铁牌,时间一长便会生锈,上面的字便难以看清。”

    “若是用纸,又容易损坏,王相可有什么好的提议?”在这个时代,也无法造出塑料来,赵立庆实在想不出能用何种材质来制作身份证。

    王安石思索良久,也未能想出有什么东西能满足皇帝提出的那些条件,“官家,臣也未能想出有何种物品既不怕水、又不易磨损,还不会生锈。”

    “武器院倒是能够打造出不易生锈的铁片,但成本过高,用于制作身份证并不划算。”赵立庆蹙眉,突然想到一样东西,“王相,你觉得若是将纸币的纸张做厚一些,是否可行?”

    王安石眼前一亮,“官家,自然可以,这纸币即便在水中浸泡数日也无妨,只要能确保写上去的字不会掉色即可。”

    赵立庆已然开始构思如何设计身份证,只需预留空白处填写姓名地址,其他地方提前印好便可, “那就如此决定了,待下次朝会议定之后开始施行。”

    “官家,朝廷的官制最低仅设置到县,以往县以下的区域皆由那些地主士绅把控。如今土地改革推行之后,无疑会削减士绅们在乡间的影响力,此事尚需从长计议。”王安石所考虑的是要强化对乡间的管控,以巩固土地改革的成果。

    赵立庆对此问题也早有思考,不假思索地回应道:“那不妨在知县之下设置乡长一职。一个县可依据地形以及村子之间的远近距离划分为若干个乡。秦汉时期便有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的设置先例。”

    “此办法甚佳,官家。那臣便在下次朝会时将其提出。”

    “不,此事以及身份证相关事宜,还是让他人来提议吧。朕斟酌一下找哪位相公来牵头。毕竟不能凡事都由监管司出面,不然那些老臣会一直紧盯着监管司。”赵立庆如此行事也是为了庇护王安石。

    “臣多谢官家。”王安石颇为感动。

    赵立庆叹息道:“介甫啊,虽说你们所做之事皆是为了大宋,但终究会有人无法理解,甚至强烈反对。有些事情还需运用策略迂回处理,不可与那些人正面硬顶。反正只要能达成最终的目标便好。”

    赵祯的南下船队一路缓缓行进,走走停停,直至九月下旬方才抵达临安。那“日月教”数月前所制造的那场浩劫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辨,赵祯目睹这一切,不禁唏嘘慨叹。

    今年,尽管整个江南地区历经了些许动荡,但局势总体上依旧较为平稳。秋收过后,百姓们终于分得那梦寐以求的田地。然而,仍有部分地主士绅不死心,蓄意搞出一些骚乱,不过这些骚乱皆被强力镇压下去。

    赵祯将一众妃子留在临安,自己则四处去查看监管司给百姓分地的情况。每到一处,他便会与百姓闲聊攀谈。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百姓们对于以前的皇帝根本就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只因他们自古以来一直过着相差无几的日子。但如今的皇帝可就大不一样了,给他们分了田地,因而个个都对新皇帝赞不绝口。这让他感觉自己白当了几十年皇帝……

    又是一次科举考试落下帷幕,此次录取的四百多名进士却让朝廷犯难,只因三年前录取的还有一小部分尚未安排职位。

    紫宸殿的圆桌会议再度召开,赵立庆事先已找过吕公着以及富弼,让他们分别提出关于身份证和设置乡长的事宜。

    吕公着率先发言,提出要给大宋的每一位国民制作身份证,此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随后富弼提出的设置乡长一事也获得了一致通过,然而在应该给予乡长何种品级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分歧。

    众人纷纷各抒己见,其中大部分人都认为乡长所管理的百姓数量不多,应该给予最低的品级。文彦博深思熟虑良久,才开口说道:“品级不能定得太低,设置乡长能够解决当下科举录取进士的职位安排问题,若是品级太低,对天下的读书人难以交代。”

    “此话在理。”欧阳修紧接着发言:“进士授官最低也得是八品的县丞,反正乡长也是在知县之下,干脆就定为八品吧。”

    “那就定为八品。”赵立庆作出最后的拍板决定,稍作思考后又说道:“今年不是还有最后一次的‘恩荫’选官吗,也依照此标准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