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东汉末年:黄巾军他不长这样啊! > 第516章 最多三倍而已

东汉末年:黄巾军他不长这样啊! 第516章 最多三倍而已

    听到荀彧如此说道,曹操一下子就眉开眼笑,“文若说的,甚是有理啊。”

    “玄德兄有何看法。”

    曹操向刘备看去。

    刘备此刻,更是跃跃欲试,“曹公,应当如此!”

    “好!”曹操大喝一声。

    虽然曹操此时麾下新得一批青州兵,但碍于缺少粮食,战力不佳。

    甚至是有哗变的可能性。

    但既然这北边而来的粮食如此之多,又如此便宜,应当大量屯购,以备军资。

    一想到北伐成功之后,再往长安,将董卓的头颅挂在城墙之上,曹操的嘴角便忍不住抬了起来。

    不多时,众人便都散去,曹操当即唤陈宫等人前来,让其与东郡各大世家联系,不惜一切代价,将市面上所有的米粮全部收购过来。

    同时,曹操又大力发展摸金一职,尽量将附近陵墓的黄金拿来。

    刘备那边亦是如此。

    虽然世家们不会赞助刘备他们,但只要世家们尽可能地消耗对方粮食即可。

    若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之时,刘备想着,直接硬抢世家们买的粮食,那也是不行。

    虽然得罪一个世家,便会得罪与这个世家有各种血缘关系的世家。

    不过离开此地,那便行了。

    与此同时,原本屯兵在河南尹中牟的袁绍等人,开始北上,驻扎在河内郡的朝歌城。

    朝歌城向东北方向过去,便是刘备所在的河南尹,而河南尹再继续往东北方向过去,就是曹操所在的东武阳。

    至于这样布防,袁绍西边可以借助太行山脉,东边借助曹操等人。

    如此一来,便不怕北边的黄巾军有什么动作。

    “可恶的黄巾军!”袁绍听闻北边而来的甄家,此刻正携大量粮草在四处贩卖,便气不打一处来。

    “这甄家,竟然敢投靠黄巾军!”

    “来人,把集市上,甄家商队统统捉拿起来!”

    袁绍一声令下,崔巨业便抱拳领命,想要冲出去,被门口进来的田丰阻拦了。

    “主公,不可,切切不可!”田丰着急说道。

    “且不说这些商队是不是甄家人,就算是,主公将其捉拿起来,也无益处。”

    “我们如今也处于少粮的状态,若是甄家等人不在此处售卖,我等该当如何?”

    “隔壁曹操刘备,可都在积极屯粮。”

    袁绍闻言,又是一阵叹息。

    恰巧此时,郭图也进来了。

    田丰看到这他之后,忍不住皱眉。

    这家伙,又要和我抬杠了!

    只是郭图的发言,让田丰有些出乎意料。

    “主公,我也觉得,不应该捉拿甄家商队,而是与曹操等人一样,积极购买粮食!”郭图淡淡说道。

    袁绍闻言,心中一愣,“既然公则如此说道,那便只能如此了。”

    不多时,袁绍便清点自己身家,花重金购买粮食。

    郭图离开之后,身旁便靠来一人。

    “快,速速回去,让夫人告知族人,速去购买粮食。”

    郭图附耳过去,家仆模样的人便快速退去。

    徐州。

    糜竺府邸。

    “如何,打听清楚了吗?”糜竺见糜芳回来,上前问道。

    “打听清楚了!”

    “这些粮草,就是渤海那边所种!”糜芳一脸不可思议地说。

    糜竺更是一脸惊悚。

    “这,这有可能吗?”

    “此时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

    糜芳只能机械式地点了点头,旋即有些犹豫地讲道:“只,只是,这乃是派出的探子,和往来的商队所说。”

    “不可能,这不可能!”

    糜竺来回走了几步之后,忽然想到什么一般,急忙说道:“快,快,清点一下,家中有多少钱,速速去购买。”

    “要买多少?”糜芳问道。

    “对方有多少,便买多少!”糜竺急忙说道,旋即便转身出门,直奔陶谦府邸而去。

    此时,陈登亦在陶谦府邸。

    “子仲,你来得正巧!”

    陶谦原本在和陈登讨论问题之时,见糜竺进来,便向其开口问道。

    “使君!”糜竺不忘问候一声。

    陈登见状,也上前问道:“文仲来此,难不成是因为北方售卖粮草的消息?”

    “正是!”糜竺眼中有些惊讶,但旋即便消散了。

    如此惊人的消息,这陈登要是不知道,就不能叫陈登了。

    “子仲觉得,此事是好是坏?”陶谦向其问道。

    糜竺愣了一下,旋即支支吾吾地说道:“这,这竺也不甚清楚。”

    糜竺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奇特的稻谷,旋即便向陶谦和陈登说道:“先前舍弟便遣人去渤海那边,得知他们在大规模推广新稻谷。”

    “想来,这些便都是他们所种出来的。”

    陈登瞬间眼睛便睁得老大,“文仲所言,当真?”

    陶谦麾下的典农校尉,便是由陈登所担任。

    这徐州的粮食种植之类,皆由陈登负责。

    故而陈登对这些稻谷,格外的敏感。

    “这也是舍弟遣人去探查,并未亲眼所见,不敢保证。”

    陈登没有说话,站在一旁,似乎是在苦思冥想。

    旋即一会儿之后,才开口说道:“这种稻谷,闻所未闻。”

    “想来,这些粮食,不过是往日陈粮拿出来卖。”

    “亦或是这群黄巾军在冀州打家劫舍,才能积累如此丰厚粮食。”

    “但他们又缺乏远见,故而才将粮食低价出售,换取财物。”

    陈登此话一出,适才沉浸在新稻谷的惊讶当中的陶谦和糜竺瞬间回过神来。

    “元龙的话,不无道理!”陶谦点了点头。

    陈登看着糜竺,又补充道:“不过子仲所说的话,还是得仔细考虑。”

    “若是真的,这稻谷春天种植,夏天便可收割,那收割之后,再次种植,入冬之前,再割一次。”

    “岂不是可以一年两收?”

    “若是在南方地带,一年三收,也是有可能!”

    陈登负责农桑,此话一出,陶谦和糜竺当即愣在原地。

    “嘶~”

    一会儿,两人才猛地倒吸一口凉气。

    “元龙,此话当真?”陶谦满眼热切,三步作两步走到陈登面前。

    “呵呵,”陈登却是微微一笑,“使君,这只是我的猜想,这世上,或许有这样的东西,但即便是一年三收,也就比寻常耕种多出三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