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东汉末年:黄巾军他不长这样啊! > 第574章 回程

东汉末年:黄巾军他不长这样啊! 第574章 回程

    第574章 回程

    毕竟他们还活着。

    而远处的那些,早已变成了白骨。

    “好的大人。”和玉如今,也只能按齐宁说的去做。

    众长老见和玉脸色不好,顿时觉得,这代价肯定是很高。

    为奴为婢,怕是应该的。

    旋即互相看了几眼,再看看这周围的银甲兵,心顿时沉了大半。

    “怕什么,这里的环境,可比草原好一些,起码不用再死人了!”站在远点的长老,故作乐观地朝其他人说去。

    齐宁见他们叽叽歪歪,也没去管,反正听不懂。

    “对了,还有纺织或是耕田、修路、修河。”

    “届时官府便会在市面上告知你们,每种工钱不同。”

    “有多有少。”

    齐宁话音刚落,和玉眼神诧异地看了过来,向齐宁问道:“大人,这有工钱?”

    工钱,和玉自然知道是什么。

    不过转头一想,可能汉人的奴隶,也是有工钱的。

    不像他们草原人,管吃就行。

    一时间兴奋的神色又黯淡下来。

    众长老还以为有什么好事,虽然听不太懂,但也跟着和玉一起高兴。

    但看着和玉又没有刚刚那股开心劲,长老们也就又焉了。

    “只要一户筹够十万钱,便可获得普通汉人一样的待遇。”

    和玉机械式地点了点头。

    旋即像是意识到什么,猛地一击,紧紧地看着齐宁问道:“一样的待遇?”

    “十万钱?”

    和玉不知道这十万钱是什么概念。

    但这“一样的待遇”,便让她知道,他们是有重获自由的方式。

    长老们见到和玉开心的样子,便立马就开心起来。

    “肯定是有好事!”

    “对,看公主笑得这么开心,肯定是好事!”

    “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好事!”

    长老们纷纷讨论起来。

    不过和玉忽然又觉得,这十万钱,定然是一种很难达到的目标。

    如若不然,怎么可能会是赎回他们自由的代价。

    一想到这里,和玉神情又暗了下去。

    长老们瞧见,当即大惊。

    “怎么回事?”

    “你看公主的脸色,好像不对劲!”

    “是不是大人刚刚说了什么?”

    众长老的心,像是被揪着一般,感觉很难透气。

    一番折腾之后,鲜卑长老们选择低下头去,免得再被公主戏耍了。

    这他们要是再谈久一点,怕是他们这把老骨头要被弄散架了。

    “只是,只是这十万钱,大概需要多久达到。”和玉小心翼翼地问道。

    同时心里也在不断地祈祷着,希望这十万钱,能够在十年之内满足。

    不过齐宁似乎不太清楚此刻各个工种的工钱了。

    毕竟这种小事,都是底下人去调控的。

    不过一个大概数,还是有的,“若是挖煤矿,一石煤矿,应该是有十钱。”

    “应该是只多不少。”

    “一天大概能挖个五六石不止吧。”

    眼下这个科技水平,挖煤矿也只是人力去挖,挖完之后,再得运回来。

    这一天下来,十石可能也是有的,只是在来回路上费点时间。

    若是单纯挖矿,可能会少一点。

    不过有个大概数就行了。

    “一人一天能赚五六十钱?”

    和玉有些惊讶,旋即便迅速掰了掰手指,开始计算起来。

    若是一户有两人,一共除去开销之后,还有百钱,那一年之后,便有三百百钱,也就是三万钱。

    那只要努力三年,便有接近十万钱。

    如此一来,便能真正的和普通汉人一般,在这里生活了?

    以往他们也是没有想过迁入汉人境内生活。

    只是在几次劫掠的时候,便发现,这些汉人官兵,对城外的百姓是不管不顾。

    似乎觉得,只要他们抢够了,捉够了,这城内的达官贵人,便能逃过一劫。

    那就是他们鲜卑还是匈奴迁来,最后的下场,也免不了和那些被劫掠的汉人百姓一般。

    所以他们才决定不往汉人境内迁徙,而是在塞外草原上继续放牧。

    虽然寒冷,但也好过受人凌辱。

    如今看来,却是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若真如此,那他们住在并州之内,便好过塞外千万了。

    特别是在冬天,哪怕帐篷再厚,寒风吹来,完全不能抵挡这深入骨髓的寒冷。

    一下子,齐宁的身影,便在和玉眼中更加高大不少。

    虽然自己答应嫁给他,但终究也只是萍水相逢。

    和玉知道自己相貌如何,族内多少男子想娶自己,都求不得。

    但齐宁在知道自己要嫁给他之后,也并没有马上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这倒是让和玉无比意外。

    但在抵达并州的一路上,又能善待她的族人。

    让和玉觉得此人像汉人口中所说的君子,但在见到这头骨堆积而成的小山。

    心中关于齐宁的形象便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便是更加浓郁的好奇。

    “公主,公主,大人说了什么?”长老们见和玉一直在傻笑,便按捺不住好奇,向她问去。

    和玉这时才回过神来,将刚刚齐宁说的话,翻译成鲜卑语给他们。

    鲜卑长老闻言,瞬间眉开眼笑。

    若真如此,他们也是因祸得福。

    一户那可不止两口人,小孩也能一起去干活。

    这样一来,怕是不用三年,便能重获自由了。

    长老们忍住笑意,不敢在齐宁面前失了分寸。

    不过接下来的话,直接击碎了他们的计划。

    “所有小孩,不得参加工作。”

    “必须加入学堂,学习汉人文化。”

    虽然齐宁不怕他们复仇,也不怕他们闹出什么动静。

    不过若是要从根本上同化这群鲜卑人,就必须从娃娃抓起。

    最重要的是。

    齐宁不想学鲜卑语,便只能让他们学学汉语。

    以后西方那群人,齐宁也要让他们试试汉语的滋味如何。

    此仇必须得报。

    只有这样,才能一雪往日仇恨。

    长老们闻言,也只能如此,将齐宁的话告诉身后族人。

    而学堂的老师,则是齐宁从冀州那些投靠齐宁的世家豪强的旁支选来。

    毕竟有一定的基础,学习简体字,便是更加方便快捷。

    大致安排好这些鲜卑人的去处之后,齐宁便准备动身前往无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