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绫传 第76章 回府与应对
趁着公孙安世尚未回府,云绫赶忙向福伯问明援军所在,急急往后院而去。
待到院门前,她真气一转散去周身酒气,又留下燕十七与钱来放风,这才踏了进去。
院子里,公孙玉瑶与李氏正坐在花厅下闲谈,而七岁的公孙云安就安安静静地陪在母亲身边,瞧着浑不似他这个年纪该有的稳重。
闻得有人进来,两大一小的视线都转了过去。
云绫快步上前与二女见礼,旋即又伸手捏了捏公孙云安的脸蛋,弄得小云安一脸懵圈,小脸也瞬间变得红扑扑的。
李氏知道这师徒俩怕是有话要说,与云绫寒暄两句便带着公孙云安离开了。
公孙玉瑶示意云绫坐下说话,随即神色平静地问道:“怎的未同你师伯一道回来?”
云绫嘿嘿一笑,摸了摸鼻子,难为情地回道:“这不是急着回来向师父求救哩!师父,一会儿您可得帮帮我哩!”
闻言,公孙玉瑶睨了她一眼,幽幽道:“这会儿知道怕了?做事的时候怎就没想过?”
云绫略显心虚地垂下了头,嗫嚅道:“师父,那不是事儿赶事儿到了那个地步嘛,我也是来不及与师伯商量不是。”
“你到底怎么想的?”公孙玉瑶正色看来,以无比郑重的语气问道。
见此,云绫亦坐直了身子,正色道:“反客为主,掌握主动。”
仅仅八个字,公孙玉瑶便已明了,眸中精芒闪动,似是在分析此事的利弊。
片刻后,她轻叹一声,淡淡道:“以你之能,便是直接拒绝陛下也不能如何,你又何必去蹚这浑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与其等着陛下不断出招,不若将其路子堵死,我们自己来选要走哪条路。”
见云绫说得笃定,公孙玉瑶也不再多言,只问齐王是否合适。
云绫回道:“三王各有优劣,实难分伯仲。不过,以我观之,韩王失之优柔,燕王短于轻躁,皆不及齐王八面玲珑。”
话音落下,公孙玉瑶只定定地看着云绫,默然无语。
好半晌,她才点了点头,淡淡道:“事已至此,为师也知劝不住你。待你师伯回来,你且好生与他说道,不可伤了和气,为师便在边上坐着。”
闻言,云绫不由暗暗舒了口气,有师父在,想来一会儿师伯也会收敛一些。
然而,事情似乎远没有师徒二人以为的那么糟。
当燕十七禀报公孙安世回府了,师徒二人皆是神色一凛,心底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但公孙安世到了院子里,就往那儿一坐,什么也不说,只顾着喝茶解酒。
师徒二人对视一眼,一时弄不明白公孙安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倒是谁都没有先开口。
也不知是第几杯茶后,公孙安世瞥见师徒俩的小动作,心下暗笑,面上却是摆出一副郑重的模样,瞪着云绫不说话。
见此,云绫哪还不知这是在等她先开口,于是心虚地轻咳一声,恭声道:“师伯,您就没点什么想问的?”
闻言,公孙安世轻哼一声,瞥了一眼旁边的公孙玉瑶,没好气道:“你都把援军找好了,我还能问什么?”
云绫心知师伯心中有气,也不敢多言,一咕噜将心底的想法都说了。
公孙安世就静静地听着,时不时抿上一口茶水,直到云绫说完方才出声道:“云绫,你可知我公孙家为何享尽百年荣华而不倒?”
闻言,云绫沉吟片刻,并未答话,只道:“储位空悬,朝堂不宁。方今叛乱初定,正需上下一心之时,早正国本,方能使天下早日重归盛世。”
公孙安世缓缓放下茶杯,转眼看向云绫,沉声道:“你觉得定下了储位朝堂就没有纷争了?”
云绫默然片刻,正色道:“我听说过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以,朝堂的纷争从来不会消失,但我们可以将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倒是精辟。”公孙安世感慨道。
“师伯。”云绫将公孙安世的注意力拉回来,继续道:“韩王与燕王,无论谁成为储君,夺嫡之争都难以消停,可以预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双方各自的支持者都会明争暗斗。党争误国,尤其是在天下急需稳定的时候。”
“你扶保齐王,就不会引起党争了?”
“我观齐王此人八面玲珑,不媚上亦不凌下,宽仁却不失威重,若是上位又有我公孙家相助,他能容得下诸皇子,自也可将争斗限于可控范围,不至于耽误了国事。”
闻言,公孙安世不禁皱了皱眉,他却没料到云绫对齐王的评价这么高,让他也不得不慎重起来。
不过有件事他不知道云绫是否知晓,哪怕齐王真如云绫所言,但这件事也会成为齐王最大的短板,那便是子嗣。
对于公孙安世的担心,云绫亦是一脸正色,沉声道:“此事齐王主动与我说了,我已去信益州请药王前辈,想来前辈已在路上。以那位的医术,或可除此隐疾。便是不能,过继一个悉心培养也无不可。”
“他倒是坦诚,只是过继之法终归还是为人诟病。”
云绫却是微微一笑,周身散发出一股莫大的自信,淡淡道:“有两大宗师扶保,诟病也只能是诟病而已。”
“两大宗师?”
公孙安世心下疑惑,不由将视线转向一旁的公孙玉瑶,难道是妹妹不声不响地突破了?
公孙玉瑶迎上兄长的视线,却是一脸得色,只以眼神示意身旁的云绫。
见此,公孙安世心下一惊,转眼看去,却见云绫冲他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你?!你这丫头,何时的事?”
“也没多久,就突袭云中前后吧。”
公孙安世不说话了,他公孙家不单一门两国公,更是一门两宗师,想要扶保一个齐王还算事儿?
他心下不由感叹齐王好命,出去劳一趟军,倒是入了云绫的眼。
于是,公孙安世也不再多问,只让云绫有动作的时候及时跟家里说一声,让他也好有所准备。
云绫自是满口答应,便恭恭敬敬地送了公孙安世离开。
回过头,她坐到师父面前可没了方才的沉稳自信,兀自连灌了三杯茶方才长出一口气。
见此,公孙玉瑶睨了她一眼,没好气道:“方才还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这会儿倒是露怯了?”
云绫嘿嘿一笑,放下茶杯一咕噜坐到师父身旁,挽住后者胳臂就是一通娇嗔。
公孙玉瑶无奈地看着她,眼底却是疼惜,她知道云绫之所以这么在意公孙安世的看法,正是因为重视这个家,重视她这个师父。
否则,以云绫如今的修为境界,又何须在意旁人的看法,想做什么就去做了。
师徒二人又说了会儿体己话,云绫便带着燕十七和钱来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如今晋爵梁国公,天佑帝也赐下了府邸,离着燕国公府并不远。
不过,她还是想住在燕国公府。
相比于冷冷清清的梁国公府,还是燕国公府更能给她家的味道,至于合不合规矩,这却不是她关心的。
谁敢说三道四试试,她自会上门与那人好生说道说道。
翌日朝会之后,云绫便出城去了军营,与一众将士一起庆功,同时也是安抚他们未能享受凯旋仪式的遗憾。
一场庆功宴后,她带着一身酒气刚刚进入长安城,便见薛十娘快步迎了上来。
自朝廷赐下梁国公府,薛十娘便在福伯的劝说下到了梁国公府做管家,为云绫打理宅院。
值得一提的是,安庆之主动申请去给薛十娘打下手,云绫也乐得成全。
故而见到薛十娘找来,她便猜到该是梁国公府有事。
果然,薛十娘见礼后,当即说道韩王傅明徽一早便到了梁国公府,一直等到现在。
云绫听罢不由微微蹙眉,心知傅明徽所为何来,寻思一番便带着燕十七和钱来一道去了梁国公府。
梁国公府就在平康坊,与燕国公府仅隔一条街。
这还是云绫回来后第一次来到自己的府邸,一路皆有家丁、婢女向她问安。
到了会客厅外,她留下燕十七和钱来守在门口,领着薛十娘迈步进去,便见傅明徽神色沉静地坐在位子上,正闭目养神。
闻得动静,傅明徽睁开眼来,旋即起身拱手行礼,笑道:“公孙师妹事忙,请恕愚兄不请自来之过。”
云绫面露笑意,抱拳还礼,回道:“殿下久等,臣去了趟军营,这才来得迟了,还请殿下莫怪!”
话落,傅明徽不动声色地皱了皱眉,却是对云绫的称呼有些气闷。
他以师兄妹相称,而云绫却论君臣,看来今日之事怕是难成。
云绫却不管他如何作想,兀自走到上首坐定,又接过薛十娘递来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随即打发了薛十娘退去。
她转头看向傅明徽,淡淡道:“殿下来意臣知晓,怕是要让殿下失望了。”
闻言,傅明徽心底一突,还欲以同门之谊相劝,却闻云绫又道:“殿下,念及同门之谊,臣要劝殿下一句,时也命也,莫要自误。”
话音落下,傅明徽不由双目微眯,眼底闪过一丝恼怒,沉声道:“梁国公这是打定主意不顾往日情分了?”
云绫定定地看了他片刻,什么也没说,竟是端茶送客。
见此,傅明徽心知无法继续,只得轻哼一声,起身告辞而去。
待其走后,薛十娘、燕十七和钱来齐齐走入厅中,她们知道云绫定然会有事吩咐。
果然,云绫抿了口茶水后当即吩咐薛十娘联络地下城旧部,严密监视韩王府的动向。
此外,她又让钱来去监视燕王府。
二女应命而去,云绫则是神游天外,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待到院门前,她真气一转散去周身酒气,又留下燕十七与钱来放风,这才踏了进去。
院子里,公孙玉瑶与李氏正坐在花厅下闲谈,而七岁的公孙云安就安安静静地陪在母亲身边,瞧着浑不似他这个年纪该有的稳重。
闻得有人进来,两大一小的视线都转了过去。
云绫快步上前与二女见礼,旋即又伸手捏了捏公孙云安的脸蛋,弄得小云安一脸懵圈,小脸也瞬间变得红扑扑的。
李氏知道这师徒俩怕是有话要说,与云绫寒暄两句便带着公孙云安离开了。
公孙玉瑶示意云绫坐下说话,随即神色平静地问道:“怎的未同你师伯一道回来?”
云绫嘿嘿一笑,摸了摸鼻子,难为情地回道:“这不是急着回来向师父求救哩!师父,一会儿您可得帮帮我哩!”
闻言,公孙玉瑶睨了她一眼,幽幽道:“这会儿知道怕了?做事的时候怎就没想过?”
云绫略显心虚地垂下了头,嗫嚅道:“师父,那不是事儿赶事儿到了那个地步嘛,我也是来不及与师伯商量不是。”
“你到底怎么想的?”公孙玉瑶正色看来,以无比郑重的语气问道。
见此,云绫亦坐直了身子,正色道:“反客为主,掌握主动。”
仅仅八个字,公孙玉瑶便已明了,眸中精芒闪动,似是在分析此事的利弊。
片刻后,她轻叹一声,淡淡道:“以你之能,便是直接拒绝陛下也不能如何,你又何必去蹚这浑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与其等着陛下不断出招,不若将其路子堵死,我们自己来选要走哪条路。”
见云绫说得笃定,公孙玉瑶也不再多言,只问齐王是否合适。
云绫回道:“三王各有优劣,实难分伯仲。不过,以我观之,韩王失之优柔,燕王短于轻躁,皆不及齐王八面玲珑。”
话音落下,公孙玉瑶只定定地看着云绫,默然无语。
好半晌,她才点了点头,淡淡道:“事已至此,为师也知劝不住你。待你师伯回来,你且好生与他说道,不可伤了和气,为师便在边上坐着。”
闻言,云绫不由暗暗舒了口气,有师父在,想来一会儿师伯也会收敛一些。
然而,事情似乎远没有师徒二人以为的那么糟。
当燕十七禀报公孙安世回府了,师徒二人皆是神色一凛,心底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但公孙安世到了院子里,就往那儿一坐,什么也不说,只顾着喝茶解酒。
师徒二人对视一眼,一时弄不明白公孙安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倒是谁都没有先开口。
也不知是第几杯茶后,公孙安世瞥见师徒俩的小动作,心下暗笑,面上却是摆出一副郑重的模样,瞪着云绫不说话。
见此,云绫哪还不知这是在等她先开口,于是心虚地轻咳一声,恭声道:“师伯,您就没点什么想问的?”
闻言,公孙安世轻哼一声,瞥了一眼旁边的公孙玉瑶,没好气道:“你都把援军找好了,我还能问什么?”
云绫心知师伯心中有气,也不敢多言,一咕噜将心底的想法都说了。
公孙安世就静静地听着,时不时抿上一口茶水,直到云绫说完方才出声道:“云绫,你可知我公孙家为何享尽百年荣华而不倒?”
闻言,云绫沉吟片刻,并未答话,只道:“储位空悬,朝堂不宁。方今叛乱初定,正需上下一心之时,早正国本,方能使天下早日重归盛世。”
公孙安世缓缓放下茶杯,转眼看向云绫,沉声道:“你觉得定下了储位朝堂就没有纷争了?”
云绫默然片刻,正色道:“我听说过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以,朝堂的纷争从来不会消失,但我们可以将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倒是精辟。”公孙安世感慨道。
“师伯。”云绫将公孙安世的注意力拉回来,继续道:“韩王与燕王,无论谁成为储君,夺嫡之争都难以消停,可以预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双方各自的支持者都会明争暗斗。党争误国,尤其是在天下急需稳定的时候。”
“你扶保齐王,就不会引起党争了?”
“我观齐王此人八面玲珑,不媚上亦不凌下,宽仁却不失威重,若是上位又有我公孙家相助,他能容得下诸皇子,自也可将争斗限于可控范围,不至于耽误了国事。”
闻言,公孙安世不禁皱了皱眉,他却没料到云绫对齐王的评价这么高,让他也不得不慎重起来。
不过有件事他不知道云绫是否知晓,哪怕齐王真如云绫所言,但这件事也会成为齐王最大的短板,那便是子嗣。
对于公孙安世的担心,云绫亦是一脸正色,沉声道:“此事齐王主动与我说了,我已去信益州请药王前辈,想来前辈已在路上。以那位的医术,或可除此隐疾。便是不能,过继一个悉心培养也无不可。”
“他倒是坦诚,只是过继之法终归还是为人诟病。”
云绫却是微微一笑,周身散发出一股莫大的自信,淡淡道:“有两大宗师扶保,诟病也只能是诟病而已。”
“两大宗师?”
公孙安世心下疑惑,不由将视线转向一旁的公孙玉瑶,难道是妹妹不声不响地突破了?
公孙玉瑶迎上兄长的视线,却是一脸得色,只以眼神示意身旁的云绫。
见此,公孙安世心下一惊,转眼看去,却见云绫冲他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你?!你这丫头,何时的事?”
“也没多久,就突袭云中前后吧。”
公孙安世不说话了,他公孙家不单一门两国公,更是一门两宗师,想要扶保一个齐王还算事儿?
他心下不由感叹齐王好命,出去劳一趟军,倒是入了云绫的眼。
于是,公孙安世也不再多问,只让云绫有动作的时候及时跟家里说一声,让他也好有所准备。
云绫自是满口答应,便恭恭敬敬地送了公孙安世离开。
回过头,她坐到师父面前可没了方才的沉稳自信,兀自连灌了三杯茶方才长出一口气。
见此,公孙玉瑶睨了她一眼,没好气道:“方才还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这会儿倒是露怯了?”
云绫嘿嘿一笑,放下茶杯一咕噜坐到师父身旁,挽住后者胳臂就是一通娇嗔。
公孙玉瑶无奈地看着她,眼底却是疼惜,她知道云绫之所以这么在意公孙安世的看法,正是因为重视这个家,重视她这个师父。
否则,以云绫如今的修为境界,又何须在意旁人的看法,想做什么就去做了。
师徒二人又说了会儿体己话,云绫便带着燕十七和钱来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如今晋爵梁国公,天佑帝也赐下了府邸,离着燕国公府并不远。
不过,她还是想住在燕国公府。
相比于冷冷清清的梁国公府,还是燕国公府更能给她家的味道,至于合不合规矩,这却不是她关心的。
谁敢说三道四试试,她自会上门与那人好生说道说道。
翌日朝会之后,云绫便出城去了军营,与一众将士一起庆功,同时也是安抚他们未能享受凯旋仪式的遗憾。
一场庆功宴后,她带着一身酒气刚刚进入长安城,便见薛十娘快步迎了上来。
自朝廷赐下梁国公府,薛十娘便在福伯的劝说下到了梁国公府做管家,为云绫打理宅院。
值得一提的是,安庆之主动申请去给薛十娘打下手,云绫也乐得成全。
故而见到薛十娘找来,她便猜到该是梁国公府有事。
果然,薛十娘见礼后,当即说道韩王傅明徽一早便到了梁国公府,一直等到现在。
云绫听罢不由微微蹙眉,心知傅明徽所为何来,寻思一番便带着燕十七和钱来一道去了梁国公府。
梁国公府就在平康坊,与燕国公府仅隔一条街。
这还是云绫回来后第一次来到自己的府邸,一路皆有家丁、婢女向她问安。
到了会客厅外,她留下燕十七和钱来守在门口,领着薛十娘迈步进去,便见傅明徽神色沉静地坐在位子上,正闭目养神。
闻得动静,傅明徽睁开眼来,旋即起身拱手行礼,笑道:“公孙师妹事忙,请恕愚兄不请自来之过。”
云绫面露笑意,抱拳还礼,回道:“殿下久等,臣去了趟军营,这才来得迟了,还请殿下莫怪!”
话落,傅明徽不动声色地皱了皱眉,却是对云绫的称呼有些气闷。
他以师兄妹相称,而云绫却论君臣,看来今日之事怕是难成。
云绫却不管他如何作想,兀自走到上首坐定,又接过薛十娘递来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随即打发了薛十娘退去。
她转头看向傅明徽,淡淡道:“殿下来意臣知晓,怕是要让殿下失望了。”
闻言,傅明徽心底一突,还欲以同门之谊相劝,却闻云绫又道:“殿下,念及同门之谊,臣要劝殿下一句,时也命也,莫要自误。”
话音落下,傅明徽不由双目微眯,眼底闪过一丝恼怒,沉声道:“梁国公这是打定主意不顾往日情分了?”
云绫定定地看了他片刻,什么也没说,竟是端茶送客。
见此,傅明徽心知无法继续,只得轻哼一声,起身告辞而去。
待其走后,薛十娘、燕十七和钱来齐齐走入厅中,她们知道云绫定然会有事吩咐。
果然,云绫抿了口茶水后当即吩咐薛十娘联络地下城旧部,严密监视韩王府的动向。
此外,她又让钱来去监视燕王府。
二女应命而去,云绫则是神游天外,不知在盘算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