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十赌九输,统子我呀遇到渣宿了捏 > 第6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十赌九输,统子我呀遇到渣宿了捏 第6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军国大事对百姓而言太过遥远,他们只关心今天能不能吃饱饭,别说普通百姓,就是对一般官员也具有延滞性,直到圣旨下达,还有大部分人都没收到消息。

    比如在驿馆闲得发霉的沈澈他们。

    “三郎今天又去哪了?”沈澈已经习惯了。

    “好像是和少使逛街去了。”杜仲回道,他已经不执着于盯梢了,真要出了什么意外,谁救谁还不一定呢。

    沈澈无奈一叹,这么没心没肺也挺好的。

    “啊切~”沈卿揉了揉鼻子,谁在背后念叨他?

    沈卿拉着沈昀这个榆都百事通在街上闲逛,倒不是真的没心没肺,而是在认真踩点,事不可为时,那也只能跑了。

    只是这地形简单得孙子来了都摇头,不过来都来了,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也是个难得考查他国国情的好机会。

    有句话,叫见微知着,通过榆都百姓的生活水平可以看出榆国的国力,一个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看最长板,而是取决于最短板。

    “君樾,榆都有贫民窟吗?”

    沈昀之前没听过这个说,但根据字面意思也能大概理解,“三郎是问庶民的居所?”

    “嗯,最穷的、吃不起饭的那种。”

    “自是有的,三郎问这个做什么?”

    沈卿掏出几片金叶子,双手合十,虔诚道,“家母信佛,曾许愿日行一善。”

    沈昀拱手致意,“大善!”

    随后沈昀就带沈卿前往南城,天子脚下,依然有阴沟存在。

    在宣都时,沈卿去过三丫家,知道底层庶民的居住环境,这方面倒相差无几,生活水平似乎差上不少,个个面黄肌瘦,一问方知,近来米价贵得离谱,几乎日日都在长,好些人家缸里已经断了米粮。

    沈卿皱眉,虽然听说榆国去岁遭了水患,粮食欠收,但连都城的粮价都稳不住就有些奇怪了。

    看来,榆国是真的要大动兵戈了。

    正思索间,听见有人喊“玉家娘子又来施粥了,快过去呀!”

    “活菩萨来了!”

    人群躁动起来,端着碗往一个方向挤,沈卿赶紧避让。

    “玉家娘子?他们说的是不是玉玦?”

    沈昀点头,“玦姑姑每年都有施粥赈灾,在民间颇有善名,前几日甚至把自己的嫁妆都捐了,国主都下旨褒奖过。”

    “走,我们也过去看看。”

    随着人流,走了段路,远远的便看到了一处粥棚,玉玦就在其中,亲自将一勺勺白粥打舀进百姓手里的碗,周围是一群护卫。

    走近一看,方梵也在一旁替玉玦打下手。

    沈卿挤过去,很是自来熟的喊了声,“表姐,我来帮你。”

    玉玦一怔,见他真掏出钱来让一旁的护卫再去买些米粮,自己也挽起袖子干活,笑着接受了他的好意。

    上辈子,沈卿也没少参加公益活动,去灾区送温暖什么的,干得也算得心应手。

    方梵见了,夸奖道:“小郎君真是心善。”

    “举手之劳罢了。”沈卿谦虚的摆摆手。

    如此忙碌半个时辰,粥都煮了十锅,人还不见减少,沈卿觉得有些不对劲。

    一个护卫回来低声禀报,玉玦眉头蹙起,沈卿耳尖,明白是来了许多占便宜的,其实并不到没米下锅地步的也来领粥,如此行事,反而让真正需要救助的人领不到粥。

    沈卿灵光一闪,弯腰从地上抓起一把沙石当着众人的面撒进锅里,顿时引起哗然。

    但底层庶民对士族的敬畏致使他们不敢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很多人骂骂咧咧的离去,剩下不肯走的便是真正需要救命粮的人。

    沈卿这是才对他们解释道:“我在来的路上,见过许多难民,什么草根树皮观音土都吃,真正饿急的人是不会在意这点泥沙的。”

    玉玦明白过来,赞道:“三郎真是聪慧。”

    沈昀感慨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要不是世道乱,我也想出去游历一番。”

    接下来就顺利多了,忙活了半天,终于把今天准备的米都施完了。

    沈卿和沈昀和玉玦他们作别返回驿馆,方家的小厮也驾着车过来接人。

    方梵也和玉玦告别向着马车走去,玉玦看着他渐行渐远,莫名心慌不禁追了两步,“予安!”

    方梵回头,“怎么了表妹?”

    玉玦摇摇头,低声道:“没什么,只是感觉你似乎要离我远去了。”

    方梵笑道:“我改日……明日接着来陪你。”

    “好。”

    见玉玦开颜,方梵这才放心的离开,而玉玦在原地直到马车在视野中消失才转身回府。

    榆都驿馆——

    沈澈见沈卿终于回来,听说今日和玉玦在南城施粥,不禁蹙眉。

    “怎么了?”

    “三郎近来不要和玉家来往了?”

    “发生什么事了?”

    “方才接到消息,玉国公在前线指挥失利,丢失了三座城池。”

    沈卿一惊,似乎意识到什么,试探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榆帝难道会因此问罪玉府?”

    “登高易跌重,君心难测,谁知道呢,榆帝已经派梁国公去增援,此次战败太子也难辞其咎,若再让梁国公立功,只怕东宫将要易主。”

    “梁国公是?”

    “二皇子外祖。”

    沈卿觉得“梁”听起来有些耳熟,问道:“梁国国和威远伯是一家的?”

    “不是,同姓而已,但威远伯常借此攀关系。”榆都百世通沈昀旁听了好一会插嘴道。

    沈卿觉得玉家姐弟为人都不错,有些替他们担忧,“榆帝不会这么无情吧?”

    “很有可能,”沈昀压低声音道,“当今陛下当年也是靠梁家篡位当上国主,曾许诺梁家的后位也只给了个贵妃。”

    卧槽!又是一个过河拆桥的渣皇。

    皇城凤鸣宫——

    梁贵妃拨弄着凤仙花染的指甲,冷冷道:“已经做到这地步,若你还当不上太子,那真是个废物。”

    一旁的二皇子萧辰神情阴鸷,“定不会让母妃失望。”

    说罢便转身离开,走到宫门,迎面一道倩影。

    “皇兄。”

    萧辰生人勿近的气场顿时一敛,温和道:“元贞你怎么来了?”

    元贞公主道:“来向母妃请安。”

    萧辰不置可否,只是嘱咐道:“近来多事之秋,好生待在府里不要乱跑。”

    元贞乖巧的点点头,“我会让驸马也安分点。”

    萧辰脸色微微一变,继而笑道:“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