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172章 书圣王羲之

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172章 书圣王羲之

    复卦六爻讲述了书圣王羲之临池洗墨,终成一代书法大家的传奇故事。

    王羲之(303年-361年)的影响绝不仅限于书法圈和文艺圈。他的名气在大中华文化圈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原因无他,字写得太好看太漂亮了。

    无论什么事,只要能做到极致,就会产生质变。比如说下九流的妓女,一旦做到李师师、梁红玉和柳如是的程度,其美名足可远超一般的文人士子,甚至就连皇帝也会忍不住慕名挖地洞来见。又比如说不入流的强盗,庄子说得好: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开国皇帝。而掏粪工人有时传祥,公交车售票员有李素丽,都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奉献一行的上等人物。

    王羲之更加了不起。他是书圣,在中国书法领域的影响力,以前没有人能比得上,以后更加不可能有人比得上。时代进步了,书写工具改变了,当代书法家拿毛笔的同时还要拿钢笔、手机和键盘,怎么可能赶得上一辈子拿毛笔的人?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地位至今无可撼动,一代雄主唐太宗对之爱不释手。他唯一的传世真迹《快雪时晴帖》被乾隆皇帝视若拱璧,珍而重之收入“三希堂”。

    他的书法为何能做到独步千古呢?

    除了天赋异禀之外,还因为他的勤奋用功,终其一生反反复复勤练不懈。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得其父王旷、伯父王导、叔父王廙启蒙。不错,琅琊王氏颇多善书者,这叫家学渊源。

    七岁那年,王羲之拜师卫夫人学书。

    卫夫人(272年~349年)本名卫铄,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她是王羲之的姨母。此人不仅书法艺术高超,而且在书法理论上也卓有建树,着名的《笔阵图》相传出自她手。

    《笔阵图》主要阐述了书法执笔、用笔的方法,并列举了七种基本笔划的写法。其中最紧要处是七句话:横如千里之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似高山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陆断犀象,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

    音节清劲爽朗,比喻形象逼真,好记、好读又好学。

    后来,王羲之在笔阵图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永字八法”。永字包含了书法必须的八种笔画,只要写好永字,就能写好其他字了。

    少年王羲之“不远复”,他学习书法不久,就开始自我鞭策,向卫夫人询问尽快练好字的方法。卫夫人给他讲了草圣张芝勤奋练字的故事:张芝坚持每日在池塘边蘸水研墨练字,又在池塘中洗涮笔砚。天长日久,池水变成了墨黑色,而他的书法也终于大成。

    王羲之听得分明,心知要想练好书法就得刻苦用功,于是他更加努力了。若干年后,当他家门前的池塘也变成墨池时,王羲之的书法已“兼撮众法,备成一家”,集前人之大成而开辟后世书法之新天地。

    但王羲之仍然坚持临池不辍。他长大成人后,辗转多地为官,每到一地必寻找前人碑文题字细心揣摩。他练字成痴,“休复”,每逢公务间隙休息之时,必趁机反复思考书法的章法架构、运笔方法及其气韵气势。通过不断苦练,他揉合百家之长,行笔千变万化而入化境,心到、意到、笔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召集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同僚,会于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兰亭举行禊礼,这是一种在水边举行的古老祭祀仪式。

    众人饮酒赋诗,汇成兰亭诗集。作为在座的最高行政长官,王羲之乘酒兴即兴挥毫作序,记叙兰亭的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对宇宙之大、生命无常的感慨。天下第一的《兰亭序》由是一举而成。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布局天机错落,气韵生动潇洒,字字精妙入神。全篇字体结构多变,同字而不同形,尤其二十一个“之”字刚柔并济,姿态各异而各具神韵,堪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铁画银钩,举世无双。

    相传王羲之酒醒之后见此书,叹为观止。他“频复”,再度执笔反复摹写兰亭序,竟再无一篇能如其心意。由此可见,书法创作除书者功力之外,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如此人间俊彦,必得世人欣赏。

    当朝重臣,堪与王导并驾齐驱的太尉郗鉴就非常赏识他。郗鉴有一个女儿,豆蔻年华,才貌双全,郗鉴视若拱璧,一心为爱女择一乘龙快婿。当时能与郗家门当户对的门第并不多,而琅琊王氏自是其中佼佼者。

    郗鉴本与王导亲厚,他把结亲的想法告知王导后,王导欣然应允说:我家子弟众多,您不如到家里来挑选,无论选中哪位,我都同意。郗鉴便命心腹带着重礼登门择婿。

    王府门望再高,众子弟也不敢怠慢郗家来人,各个精心装扮,举止高雅。只有王羲之“中行独复”,独自一人若无其事,坦腹仰卧于东厢书房。他的行为看似无礼,但恰恰是时人推崇的魏晋风度、高士雅量。郗鉴听说后当即拍板说,这就是我看中的人。从此以后,东床快婿与乘龙快婿成了同义词。

    这对王羲之来说,却未必全是好事。

    公元334年,王羲之加入征西将军庾亮幕府,被拜为征西参军,从此陷于了权力斗争的旋涡。

    东晋初期,王导、郗鉴、庾亮三人是朝政的三驾马车。而王导一向与庾亮政见不合。

    公元336年,王羲之携妻子赴广陵看望岳父郗鉴。翁婿俩谈到了时下朝廷权力格局,郗鉴“敦复”,希望王羲之从大局出发,设法消解王导与庾亮之间的敌意。临行前,其伯父王导再次“敦复”,劝他回建康仼职,并拟上表推荐他为侍中,但是被王羲之婉言谢绝。

    王羲之的劝和显然是不成功的,而他的仕途也因此受到影响,无法更上一层楼。

    心灰意冷之余,公元355年,王羲之突然来到父母墓前,发下重誓永远不再出仕。当年三月,他称病辞去会稽内史,在绍兴金庭归隐,种桑植树、含饴弄孙,直至终老。

    王羲之辞官,在琅邪王氏一族中没有先例,在朝廷引起了不小震动。但王羲之的仕途“迷复”也怪不得他。

    王导和庾亮的矛盾不只是个性不合这么简单。两个人一个为政宽厚,一个为政严苛,在路线上本就不对付。而在由庾亮造成的苏峻之乱中,两人都有难以启齿的不光彩表现,难免相见两厌。

    苏峻是庾亮执意要召进京城的,王导反对无效。苏峻攻入京师后,庾亮没骨气地逃跑了,但他最终重新组织起军事力量平定了动乱。王导最开始没有逃,还亲自入宫护驾有功,若没有他,庾亮未必有机会救回皇帝一雪前耻。但随着形势越来越紧急,他最终也没骨气地带着两个儿子逃跑了。

    如此两个元老重臣,就连皇帝都调和不了,何况区区一个人微言轻的会稽内史王羲之呢?

    总之,王羲之仕途无望了,却造就出一个旷古绝今的书圣。他创作的《黄庭经》和《乐毅论》为后世楷书之圭臬,他的行书《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和草书《十七帖》一字千金。

    至于《兰亭序》,嘿嘿。谁若能找到真迹,至少可以换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