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185章 神农本草经

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185章 神农本草经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意想不到的疾病,不用吃药就能好。

    南梁文学趋于极盛,然而南梁政权却败于文学。

    当老迈的皇帝萧衍和萧纲忙着吟诗作赋、卖弄风流的时候,野蛮人侯景冲过来惊扰了他们的美梦。

    从体魄上看,文明人从来打不过野蛮人。在野外赤手空拳单对单的时候,人类永远打不过老虎,武松打虎只是个例,而且是虚构的。

    文明其精神,还要野蛮其体魄。这是南北朝合流之后,大唐盛世横空出世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南梁末期,梁简文帝萧纲精神上的高贵,抵御不了侯景的屠刀。他被废为晋安王,萧士宗族二十余人死于侯景的屠杀。

    豫章王萧栋受梁简文帝禅让,登基为帝。这是侯景精心挑选用于禅让的人选。

    萧栋的出生年份不详,但年纪必然不大。他的爷爷昭明太子萧统出生于公元501年,满打满算按年满十八就开始生孩子,萧栋最早出生于公元537年。这意味着他于公元551年登基时,最大不过十四岁。

    这么大的孩子,天生适合用来禅位。

    同年,侯景受萧栋禅让,登基为帝,国号为汉,改元太始。只可惜,他只能是搞坏一锅汤的一粒老鼠屎,无论废杀多少皇帝,自己却做不好这个职业。

    第二年,湘东王、荆州刺史、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大将军萧绎(508年-555年)派遣大将王僧辩和陈霸先领军击破侯景,随即即位称帝,是为梁元帝。

    侯景恶贯满盈,死无葬身之地。

    他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杀。王僧辩将他的双手剁下送给了东魏的高洋,头颅送到了帝都江陵,尸体则暴晒于旧都建康街头。当地百姓恨之入骨,把他的尸体分吃殆尽,就连他那个抢来的妻子溧阳公主也大口吃他的肉。他的尸骨被烧成灰后掺酒喝下。

    这是真正的挫骨扬灰,但还不算完。

    梁元帝萧绎又将他的头颅悬挂闹市示众,然后取下煮了、涂上漆,收进兵器库。用兵煞之气镇压,死都不得安生。

    侯景死,萧绎登基,南梁的这桩无妄之疾,看起来无需吃药就已自然恢复好了。但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梁元帝萧绎是个疯子,他比侯景更嗜杀、更变态。

    他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以他称帝前的表现来看,完全有能力在侯景祸乱宫廷之时,率兵打败侯景,救下父皇。但他却一直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父亲萧衍和兄长萧纲一个接着一个死去。

    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只要父亲和哥哥不死,他就当不上皇帝。

    他当上皇帝后,就开始杀人。兄弟、侄子,只要在名份上可能威胁自己皇位的人,统统杀光。

    他的心理残疾,源于他的生理残疾。

    萧绎自小因病瞎掉了一只眼睛,从此心理日渐扭曲,看谁都不顺眼。后来他迎娶了一位妻子,名叫徐昭佩,她是将军之女。

    萧绎心目中的妻子,应该是极美的。用他自己的诗来形容是: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这是萧绎作的五言宫体诗:折杨柳。

    真美啊!

    才子配佳人,萧绎的无妄之疾是否可以从此不药而愈呢?

    遗憾的是,这是萧绎另一个不幸的开始。

    据《南史》记载,徐昭佩相貌平平,而且酗酒成性,所以萧绎不喜欢她,每隔二三年才难得宠幸一次。徐昭佩心生怨恨,于是只要萧绎来看她,就只在半边脸上化妆以嘲讽他是独眼龙。不仅如此,她开始与人私通。她偷情的对象包括萧绎的随从,甚至还有和尚。

    据说她年过三十仍乐此不疲,以至于情夫感叹道:“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马虽老还能驰骋,徐娘虽老却仍然风流多情。

    这就是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

    萧绎终于忍无可忍,令其自杀。徐昭佩投井自杀后,萧绎命人将其尸身从井中捞出归还徐家,声明这是休妻。

    此举真算恨到了骨子里。这是属于文化人的残忍,杀人还诛心。

    梁元帝是一个喜好文学的文化人,不仅诗文写得好,而且藏书多,史载“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但这些书被他毁于一旦。

    公元554年,梁元帝给西魏权臣宇文泰写信,要求重新划定疆界,言辞极为傲慢。宇文泰大怒之下挥军五万进攻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境内),梁元帝战败请降,不久被人用土袋闷死。

    在投降前夜,梁元帝来到藏书阁,命人放火烧尽十四万卷图书。江陵焚书被视为中华文化的浩劫之一,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梁元帝死了,南梁却还在苟延残喘。因为江陵虽然沦陷,旧都建康还在。南梁大将王僧辩与陈霸先很快迎立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543年—558年)于建康,是为梁敬帝。而梁元帝的侄子、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萧詧(cha)则被西魏驻军扶为傀儡皇帝,建立后梁。这是一个面积不足三百里的小王国,唯一的作用恐怕是让南梁恶心。

    但是南梁已经来不及恶心了。因为年仅十三岁的梁敬帝萧方智,只是一个随时准备退位让贤的傀儡皇帝。

    南梁的国运已经无药可救,幸好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尚有值得欣喜的地方。

    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认为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分:“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政权更迭是亡国,但只要风俗人情尚存,文明传承有序,天下就不会消亡。

    五千年中华民族历经战火沧桑,绵绵若存,生生不息,就在于华夏文明从未断绝。焚书坑儒也罢,江陵焚书也罢,崖山之战也罢,八国联军也罢,只要文明之根、文化之魂还在,中华民族就永远还是这个古老而鲜活、伟大而宽容的中华民族。

    公元510年,当时世界最好的历法《大明历》终于正式颁布实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地质、矿物学取得突破性进展。南梁出现了探矿理论着作《地镜图》,原书已亡佚。我们根据后世引用的只言片语可以发现,它将地表植物与地下矿藏联系起来,开创了用地表植物寻找地下矿藏的方法,如“山有葱,下有银”,又如“草茎赤秀,下有铅;草茎黄秀,下有铜器”等等。这为现代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法提供了最初的思路和方向。

    而道教茅山宗的创始人陶弘景(452年-536年)在研究炼丹的过程中,成功通过火焰颜色辨别出了硝石和芒硝。芒硝是一味中药材,而硝石是制造火药的必备材料。

    这意味着,我国的火药快要出现了。

    陶弘景对我国的中医本草学发展贡献巨大。他将当时所有的本草着作分门别类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着作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着作,相传起源于神农氏,经代代口耳相传至东汉时期才集结整理成书。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书中记载的中药学理论、配伍规则以及“七情和合”原则,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陶弘景结合自己的理解,又将两者合而为一着成《本草经集注》,共收药物730种。该书现已亡佚,但在甘肃敦煌尚留有残卷。书中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为药物分类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