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 > 第88章 大明第一墙头草

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 第88章 大明第一墙头草

    向赵赢行礼后,吴襄是一点面子都没给吴三桂留,当着赵赢的面就开始动手揍儿子。

    可怜吴三桂堂堂大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快四十岁的人了,还要感受一次来自父辈的爱。

    “你这逆子,你这是要气死为父吗?”

    吴襄指着吴三桂的鼻子骂道:“从小为父就教育你,做人要谦虚谨慎,做官要廉洁奉公,做事要兢兢业业,你说说,这三点你做到了哪一点?”

    “对宋王殿下不敬,你不会做人。”

    “放任麾下将佐贪墨军饷,你不会做官。”

    “身为主将,却不能对军中之事了如指掌,你不会做事。”

    吴襄仰天长呼:“大郎,你真是丢尽了我吴家的脸面。丢尽了为父的脸,为父现在恨不得没有生过你这个儿子。”

    赵赢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吴襄表演,根本没有打扰的意思。

    吴襄这演技放在后世好歹是影帝级的人物,看看他教育儿子时的情真意切,多么正气凛然,不知道的还以为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中不战而逃的人不是他呢!

    把吴三桂狠狠骂了一顿,吴襄向赵赢请罪:“让宋王殿下看笑话了,草民这个儿子实在是不争气,还望宋王殿下今后多多提点。”

    “你们这是干什么?”

    赵赢嘿嘿一笑,道:“孤今天是来借贵宝地喝酒听曲的,又不是来兴师问罪,世叔怎么一上来就教训长伯兄,知道的是长伯兄做错了事惹恼了世叔,不知道的还以为世叔不欢迎孤呢!”

    喝酒听曲?

    吴襄愕然,合着我刚才一番表演白费了是吧?

    “宋王殿下光临寒舍,草民当然欢迎!”

    吴襄变脸的速度比赵赢还快,收起一脸的苦大仇深,笑呵呵地说:“宋王殿下稍等,草民这就去安排酒席和歌姬。”

    “倒是不必麻烦!”赵赢摆摆手,“孤已经命人安排去了,世叔只管等着就好。”

    这一等,吴襄父子俩就等到了晚上亥时,可是他们始终没有见到赵赢口中的酒菜和歌姬。

    吴襄数次提出让下人准备酒席都被赵赢拒绝,宋王殿下表示吴府的酒菜和歌姬不合他的胃口。

    于是吴襄父子就一直饿着肚子等着,因为宋王殿下也在饿着肚子等着。

    期间吴襄父子俩借着出恭的借口出去了一趟。

    离开赵赢的视线,吴三桂当即把现在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给父亲说了。

    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吴襄一巴掌扇吴三桂的后脑勺上,这一次是真打。

    “你这个蠢材!”吴襄骂道,“关宁军将佐贪墨军饷之事又没参与,你大包大揽干甚?你应该配合宋王殿下查清此事才对。”

    “父亲,儿子也是想保住我吴家在关宁军中精血。”吴三桂解释道,“你是不知道宋王的脾气,说砍人脑袋就砍人脑袋,一点情面也不讲,若是让他查实将佐们贪墨之事,怕是要杀得人头滚滚,到时候恐怕连儿子也难逃罪责。”

    “又不是杀你的头,你急什么?”

    吴襄责备,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就很符合吴襄一贯的行事风格,推部下出去背锅送死和卖队友都是他的常规操作。

    当初明军大凌河惨败,有很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吴襄不战而退,对友军见死不救。

    “父亲,关宁军的将佐都是辽东将门出身,若是我见死不救,以后还有谁敢相信我们吴家?谁还肯为我们吴家效力?”

    “我不是一定要救他们,但是我一定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至少要让大家看见我的努力。”

    吴三桂向父亲解释了自己求情的原因,屁股决定脑袋,有些事明知道是错的他也不得不做,不做他就会失去关宁军的军心。

    何谓军心?

    那自然不是普通士卒的心,而是军中各级军官的心,就像文臣们天天挂在嘴边的民心一样,民心从来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心,而是士绅的心。

    吴三桂的解释并没有说服吴襄,他摇头骂道:“蠢材,蠢材!关宁军又不是你的关宁军,你要关宁军的军心干什么?关宁军是朝廷的关宁军,如何处置全凭陛下圣裁,岂容你置喙?”

    吴三桂错愕道:“父亲,儿子可是关宁军的主将。”

    “你是关宁军的主将,更是中军府左都督,你要摆正你的位置,你想加官进爵,想在大明军中更进一步,你就必须放弃你还是关宁军主将的念头。”

    “关宁军乃大明第一强军,宋王殿下如今军政一把抓,他势必要收回朝廷花重金打造的关宁军。所谓整编关宁军,不过是宋王殿下收拢关宁军军心的借口。”

    “你若是全心全意帮宋王整编关宁军,宋王自然不会亏待你,你若是敢拦了他的路,恐怕就不是夺爵那么简单了。”

    “长伯,宋王也是行伍出身,你看他给普通士卒制定的待遇和政策,你应该明白宋王是重视武备的,只要宋王不倒,大明的武官的好日子就在眼前,你实在犯不上和宋王殿下交恶。你之前不是想通了吗?你连陈圆圆都送给了宋王,如今怎么反而想不通了?”

    吴襄不厌其烦地给自己儿子分析如今的形势,谁让吴三桂是他亲生的呢?

    姜还是老的辣,父亲就是比儿子看得通透。

    被父亲提点一番,吴三桂这才幡然醒悟,原来他在给关宁军将佐求情的那一刻起他就错了。

    吴三桂问:“父亲,儿子现在该如何做?”

    “还能怎么做?自然是协助宋王殿下好好整顿关宁军。”

    吴襄顿了顿,继续说:“不过也要做好两手准备,大明的权臣向来没有好下场,谁又能知道宋王能在大明风光多久呢?你我父子还是要为家族的以后考虑,我们和辽东将门的关系还需维持,你派人去通知一下他们的家人,让他们想办法自救。”

    不得不说,吴襄是懂怎么当墙头草的,这也是当初作为明军大凌河惨败的主要责任人,他只是被罢官,然后在天牢里住了三个月的原因之一。

    吴三桂很听话地召来一个亲兵面授机宜,然后让亲兵前去通风报信。

    亲兵连吴府的大门都没出快就回来了,他给吴三桂父子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宋王府亲卫已经控制了吴府的各处大门,以及通往外界的各个街口,严禁任何人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