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 第712章 武昭国5

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第712章 武昭国5

    沈浪摇摇头:“这个真不好说,以我大楚的军事力量,击败武昭国不成问题,

    可要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覆灭,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除非它国内发生内乱才有机会,可从目前搜集的相关情报来看,武昭国内虽有民变发生,

    但无论规模还是力度,都未曾过县一级,很容易就被当地官兵镇压,

    所以璇儿还是打消覆灭武昭的打算吧,何况武昭覆灭了,六亿人口的国度该如何安置?

    我的意思是,如果真要对武昭用兵,那迫使武昭割让几块合适的土地,与西大陆进行远洋贸易的踏板就足够了。”

    姜梦璇叹息一声:“想来也实在有些可惜,我还指望能一鼓作气将武昭国歼灭殆尽呢。”

    沈浪淡淡一笑:“一切还是等班定远他们带来最新的消息再说吧,也不知道他们与武昭国的通商贸易进行的怎么样了。”

    姜梦璇:“是啊,如果武昭国愿意肯与我大楚进行远洋贸易,允许与更西面的国度交流,

    那自然是最好的,毕竟不到万不得已,我大楚也不想兴师动众用武力解决问题。”

    “希望吧,至少眼下大楚上下难得一片祥和,对于西大陆的贸易需求也不是很高,趁这段时间,先好好消化下目前的势力范围。”

    “嗯。”

    姜梦璇轻轻应了一声,温顺地靠在沈浪怀里。

    ……

    武昭国,盛京城,紫禁宫。

    一队侍卫押着两名身披囚服的官员快步踏入乾清殿。

    殿门打开一刹那,一名身披龙袍,看上去神采奕奕,也就四十出头的英武中年,正兴致勃勃地把玩着一件“白玉狮子”,对门外动静恍若未闻。

    中年男人名叫李弘,一手缔造了“武昭盛世、乾坤万方”的武昭帝王。

    现年的李弘已经六十七岁了,但他闲时勤习养生之法,看上去也就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精神十分好。

    “启禀圣上,罪臣张维安、胡南毅带到。”

    为首的侍卫将身后两名大臣按跪在地上,恭敬向李弘请示。

    李弘闻言,这才回过神看了眼张维安和胡南毅,立马眉头一皱:“你们这是做什么,朕是让你们将两位爱卿请来,不是让你们这样对待的,还不让他们起来。”

    “是。”

    侍卫立马起身,将张、胡二人从地上扶起。

    “谢过皇上。”

    二人低头战战兢兢谢过恩,便站在大殿中央不再说话。

    李弘今日兴致似乎很高,先冲张维安招招手:“张卿啊,来来来,到朕这边来,朕给你看些有趣的东西。”

    张维安拱手回道:“罪臣不敢。”

    “朕赦你无罪,立刻上前,快来。”

    “罪臣领命。”

    等张维安靠近后,就见李弘热情地牵起他的手,走向一张盖着幔布的长方形桌案。

    只听李弘边走边说道:“最近朝野上下,朕也听说了不少闲言碎语,说我武昭国军力不如以前了,已经落后世界了,

    还听说东夷国装备了一种十分犀利的兵器,叫什么火铳,原是明昭国当年的后人定居东夷时,

    根据流落在外的皇家技术进行改良制造的,

    我武昭国若是对上那东夷国,怕是很难取胜,又说即便取胜也会惨胜,

    但朕认为这一切不过是无稽之谈,朕也特意搞来了那些火器。”

    说着,李弘走到桌案前,命旁侧守候的太监将幔布掀开。

    登时,桌案上摆放着十杆火铳,以及两杆子母铳。

    李弘顺手拿起一杆火铳,对张维安说道:“这就是你说的火器,自己看看吧。”

    张维安接过火铳仔细看了一眼,却没看出什么门道。

    “不知道如何操作,那朕亲自给你演示一遍。”

    说着,李弘又拿起另一杆火铳,迅速往枪口里倒入一些火药,然后取出一枚铅弹塞入枪膛,迅速抽出枪杆一侧的绷条塞入枪膛来回捣鼓严实。

    最后在枪尾药池处倒上剩余的黑火药,再让太监将绑在龙头上的火绳点燃后,用嘴轻轻一吹,火绳立刻亮出一点鲜红火光。

    砰——

    随着火光烟雾一闪,一声铳响在殿内回荡,十几步外一个木制靶心当即被射穿一个拇指大小的黑洞。

    “这就是你们口中所说的火铳,这就是所谓的先进,朕实在不明白,这种火器又是如何能胜过我武昭国的强弓锐马。”

    张维安:“皇上,此火铳虽然射程和精度都不高,但威力却是不俗,东夷军就是靠联排战术射击,才挡住了我武昭国兵马……”

    “好了,朕只信亲眼所见的。”李弘不耐烦打断了张维安的话,“你们这些文人,就是喜欢对未见过的新鲜事物夸大其词,

    如果它真有你们说的那么犀利,那现在挺近东夷境内百里的就不会是我武昭国了,

    这些玩意儿二十步之外就没了准头,三十步外一层甲都破不了,如何用来对敌,

    依朕来看这不过是吓唬人的奇技淫巧罢了,上不得什么大台面。”

    张维安低头:“皇上英明神武,罪臣心服口服。”

    “但朕还是命工部去研制改进这种火铳了,而且已经成功了,朕今日就让你开开眼。”

    说着,就见两名宫中侍卫抬着一杆长达二米五,重三十多斤的大枪来到张维安面前。

    “这就是朕让工部改进的火铳,朕给这火铳命名为抬枪,可以打百步之外的目标。”

    “不是说武昭国落后了么?朕就要实际行动证明,你们都错了,即便这火铳对朕而言无用,但朕也要有,而且比你们要好的多。”

    张维安:“陛下睿智,罪臣自叹不如。”

    李弘笑了笑:“张卿啊,朕对你很失望,其他人可以不理解朕,但你跟随朕十几年,为何也会不懂朕的心啊。”

    张维安:“皇上,罪臣所言句句出自肺腑,东夷国不过我武昭弃邦,

    皇上如此兴师动众出兵远征东夷,所需粮饷辎重不计其数,如此徒耗国力之举,只会让我武昭国库入不敷出啊。”

    “你懂什么!”李弘沉喝一声,“煌煌天昭之国,岂容宵小耀武扬威?

    若是不对东夷小国施以惩戒,以后谁还会在意我武昭天国?

    自朕登基以来至今四十七载,就还没丢过脸皮,让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国在朕面前蹦跶,

    朕拉不下这个脸,不将其打服,朕绝不罢休,打下去,打到他们彻底臣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