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 第729章 所谓赈灾

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第729章 所谓赈灾

    第729章 所谓赈灾

    “说话啊,怎么都哑巴了?平日你们一个个在勾栏瓦舍时,不是都挺能说的么?现在该轮到你们张口,怎么都不说了?”

    李弘扫视一圈乾清殿,眼中满是失望之色。

    “皇上!”

    正在这时,钱峰站了出来。

    “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先稳住南方各县灾民,以免造成流民四蹿的现象。”

    李弘点点头,看向户部尚书福长安:“福长安,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如何?”

    福长安忙道:“皇上,眼下国库空虚,夏税尚未收缴,奴才也实在没有办法凑出那么多赈灾的粮食。”

    “真是笑话!”李弘冷哼一声,“盛世之下的百姓,难道也要落得一个流离失所的下场么?朕问你,国库的钱哪去了?”

    福长安冷汗淋漓,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总不能说,国库的钱都被您老用在打仗和排场上了吧?

    这要说出来,怕是顶戴花翎缺失都是轻的,搞不好还会人头落地。

    “朕问你话呢,国库的钱都去哪儿了?”李弘沉声追问道,“你身为户部尚书,主管天下钱粮,难道还不知道国库的钱花哪儿了?”

    福长安往额头上擦了把汗,满脸紧张。

    不远处的和雍见此,立马出列:“皇上,奴才以为现在不是追究国库钱用到哪里去的时候,关键是如何安抚住流民才是上策。”

    李弘闻言,脸色这才有所缓和,笑着对和雍说道:“和雍,你有什么法子,不妨说来听听。”

    和雍躬身走到殿中央,拱手回道:“回皇上,奴才以为,安抚南方各地灾民的办法,只需一条便可,那就是减免或缓征他们历年积欠的地丁银,

    如此一来,受灾百姓的压力不但会减少,天下人也能知道皇上体恤爱民,称您为圣主,犹如尧舜在世。”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热闹非凡,阵阵附和赞扬之声在大殿上回荡。

    “和大人所言甚是有理,减免地丁银,给百姓休养生息,定能让他们感恩戴德,念着皇上的好。”

    “皇上此举,堪比圣人在世,不愧为当世盛主!”

    “我武昭能有皇上这样雄才伟略的圣主,何愁国不昌盛!”

    听着殿内恭维不绝的声音,李弘终于露出了笑容。

    于是他大手一挥:“也罢,既然是盛世,那就该与万民同享,为了给天下百姓做表率,那朕就拟旨,蠲(juan)免了受灾各县历年积欠的地丁银。”

    “皇上圣明!”

    和雍立马带头高呼一声跪了下去。

    “皇上圣明!”

    其余官员也是高呼“圣明”,然后三跪九叩俯身跪拜。

    于是,在一片“圣明”声中,南方沿海的灾情就这样打算“顺利解决了。

    唯独钱峰实在看不下去,出声反驳道:“皇上,现在受灾州县的百姓需要的不是蠲免地丁税,

    而是需要粮食果腹,外加一处栖身之所!还请皇上下旨,打开国库发放赈济粮吧!”

    李弘脸色一变,看向钱峰的眼神也多了一丝阴霾。

    福长安忙道:“钱大人,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在质疑皇上赈灾的决心么?”

    钱峰刚要反驳,就听福长安继续说道:“钱大人不会是想说赈灾的银子该由国库出吧?

    那么敢问那些蠲免的地丁银,难道不是国库的钱?”

    钱峰一愣,立马否认:“不,本官没这个意思。”

    但很快这话就被福长安无情打断:“既然没那意思,为何钱大人还要质疑皇上赈济万民于水火的仁爱之心,你眼中可还有皇上?

    你可知这次蠲免的钱粮有多少么?足足四百万两银子!这笔钱难道不是去赈济灾民的么?”

    一番追问下,钱峰瞬间哑口无言。

    仔细想想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

    但总觉得似乎又是哪里不对。

    蠲免地丁银,缓解了灾民压力,这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本该收入户部的钱粮如今都等于拿出来捐给了灾区,的确是该歌功颂德的大好事,可为何总觉的还是哪里似乎不对……

    其实,和雍跟福长安这套理论跟某位胡姓八嘎所言“大家都发钱等于没发钱”几乎异曲同工。

    只不过眼下是“免除了地丁银,等于解决了危机”,“大家都不发钱,等于发了钱”的抽象局面。

    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朝廷还是皇帝,都获得了好名声,能在史书里大书特书一番。

    缺点是,跟救治灾民压根没有半毛钱关系。

    其实类似的蠲免天下钱粮,仅仅在李弘一场就施行了五次,这不过是复制了前五次的手段而已。

    李弘不知道这其中道道么?

    当然不是,其实蠲免天下钱粮的手笔恰恰是他第一个想出来的。

    李弘自然知道这套手笔,是不能让受灾的百姓得到一粒粮食,但相比百姓的安危与否,他更在乎的是帝王的尊严。

    相比把钱用在这群“刁民”身上,他更乐意花在战争和排场上。

    当然,他也不可能仅仅真的只是一句“蠲免钱粮”就完事了。

    既然朝廷不出钱,就转嫁给地方官府来出。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蠲免受灾各县的地丁银,如有不足之处,就由各县官吏自行补足缺额,务必早日安置好百姓。”

    “皇上圣明。”

    一片山呼声中,百官再次齐齐下跪高呼圣明。

    李弘满意地笑了笑,随后宣布直接退朝。

    “和雍,你留下,陪朕回御书房。”

    百官离开后,李弘唯独叫住和雍一起回了御书房。

    ……

    御书房内,李弘来回一阵踱步,随即对和雍说道:“楚国使臣马上就要入京了,你怎么看?”

    和雍低头回道:“奴才听万岁爷的吩咐。”

    李弘沉着脸问道:“朕问你,楚国的船是不是和其他外邦不同?”

    和雍点头道:“万岁爷明鉴,楚国停靠在海州内海的船舰通体是钢铁打造,而且十分巨大,远不是其余各邦可以比拟的。”

    李弘:“和雍,你给朕说实话,如果有一天,朕是说如果,武昭国和楚国交战,我武昭国的水师可以对抗楚国的舰船么?”

    和雍一愣:“万岁爷,您这话是从何说起啊?我武昭为何要跟楚国开战?”

    李弘语气一冷:“朕就问你我武昭水师能不能击败楚国的舰船,你不要回答其他问题!”

    和雍大声回道:“当然是我武昭水师更胜一筹了,就算楚国舰船大了些,但我武昭水师官兵同仇敌忾,定能击败武昭国!”

    李弘愣了愣,随后从御案上取出一封密信,放在桌上对和雍说道:“你自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