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第784章 艰难的行军
热门推荐:
七零:我在东北靠种菜带飞全家
入虚
前世被团灭?重生拉着残王入洞房
让你打暑假工,你把地窟平推了?
我的侍女是绝色天骄
主母操劳而死,换亲后宠夫摆烂了
惊山月
墨总虐什么?季小姐都要带崽嫁人啦!
集团破产,顾总养的金丝雀不装了
泥泞的官道上,十几万武昭官兵艰难的蹒跚前行。
行军效率出奇的缓慢,让身为主将的傅恒感到十分头疼。
傅恒也算是李弘一朝能征善战的名将了,但他一生之中亲自指挥的极限兵团人数也就一万人级别。
因为缺乏大规模组织军队行进的经验,傅恒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各营分配的问题,加上武营和地方驻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直接导致大军一离开京畿范围,就陷入首尾不能顾的场面。
“报~”
正在监督大军前行的傅恒,忽然收到明睿来报。
“傅将军,外藩部将士向末将反应,认为驻地官兵骑马行军是对他们的歧视,请准许傅将军没收他们的马匹。”
傅恒眉头一皱:“谁规定驻防军不能骑马?简直瞎闹,都是友军,为何还要分的这么清楚?”
明睿:“那末将这就回去打发他们?”
傅恒想了想,还是叹了口气:“算了,我武昭国军级有分,既然外藩部有这要求,答应他们就是,
你去通知驻军官兵,以后不准在军中骑马,尤其是在外藩部面前。”
“是。”
明睿应声离去后,傅恒不由感到一阵心累。
大军开拔才五天时间,每天光是武营外藩跟驻防官军之间的各类矛盾就多达几十起。
但明知过错在外藩部,然而每次傅恒都是站在武营外藩部这边的。
毕竟战事一旦展开,那些驻防官兵根本不能指望,最后靠的还得是武营将士。
二者之间孰轻孰重,已经一目了然。
当然这也不能怪傅恒如此偏心,其实他也想一碗水端平的,但客观条件不允许。
这四万驻防兵严格来说就是凑数的,他也压根指望不上他们能有什么战斗力,哪怕现在已经给他们装备了武昭军刚研发的火器。
他能指望的,就是手中这不到七万的王朝精锐。
不过眼下,他最烦恼的就是行军速度实在太慢。
“太慢了,一日行军不到四十里,这样什么时候能能抵达南直隶!”
盛京和建康的陆地距离为四千五百里,如果从中都坐船(风帆船)的话,顺风南下十五日便可抵达。
可惜盛京的海运十分落后,根本没有一次性可以运载超过万人级别的船队,他们只能依靠陆地前行。
而武昭从北向南的官道年久失修,多处泥泞凹凸,行军效率自然也上不去。
外加二十万民夫千里运粮,光人和牲口就要在半途消耗大半,真正能驰援到战兵手中的,可谓少之又少。
就在傅恒为此事焦头烂额时,娄师德送来了建议:“大人,我建议可以分路挺进,让武营和外藩二部带上干粮先行前去建康城外安营待命,
驻军各部以及民夫脚力再缓步前行,等大军抵达后也可以快速投入战斗。”
傅恒:“那驻军官兵何人看守?”
娄师德:“现在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可以允诺他们钱粮,让他们加紧行军。”
傅恒想了想,脸上还是露出犹豫之色。
其实他是不愿意分兵的,但眼下这样的行军速度,怕是三个月也赶不到建康。
“罢了。”
最终,傅恒只能按照娄师德的话吩咐下去。
“传令武营、外藩各部,以最快速度赶赴建康,各驻防官兵负责押运辎重,尽早在建康城下汇合。”
想了想,又对楼师德道:“给驻防军再留下一半物资,由他们自由分配,告诉他们,只要按时赶到建康战场,本将军代万岁爷,每人赏他们十两银子。”
“是!”
两军分离后,武营、外藩的行军效率显着提升。
相对应之下,驮着几千斤火炮的驻军官兵则依旧行程缓慢。
等待他们挑战的,不单是路程和建康城下的战斗,还有眼前这条糟糕透顶的路况。
而此刻的建康城外,楚军已经处于焦虑状态了。
等楚军一切防御工事都完成,甚至抽空举办了场拔河活动,完事后发现武昭主力居然还没有来,不由齐齐傻眼。
更抽象的是,不光是楚军等的蛋疼,距离紫金山防线三十里外的武昭驻防官兵一样等的无聊,甚至发展到有武昭本地驻防官兵主动拿着一些本地手工艺品跑紫金山防线前换取烟草罐头的地步。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四月上旬,就在沈浪已经盘算要不要继续北上的时候,武昭大军终于来到了战场上。
一到战场,傅恒登上云塔看了眼紫金山后,顿时面色难堪。
“没想到这些楚人不是泛泛之辈,紫金山上几十座堡垒哨塔,要想攻上去,怕是很难啊。”
明睿看了一眼,不屑道:“不过一些土木堡垒,比之雪川上的堡垒群规模小太多了,我亲率一营,便可拿下。”
傅恒:“不要冲动,你忘了福临安是怎么死的么?要是真有你说的那么轻松,他麾下一万多精锐是怎么没的?”
明睿不再说话。
傅恒喊来泉献诚:“你先领千人马,试探性攻打一下,记住若是遭遇敌袭,立刻撤退,不要有半分恋战。”
“明白!”
泉献诚大声领命,转身立马带着本部千余人马,向紫金山发起第一波攻势。
傅恒则拿出单眼窥镜,仔细观察战争细节。
此刻,泉献诚带兵来到紫金山山脚下,所有人果断弃马贴在山壁边。
深吸一口气,泉献诚纵身一跃数米高,竟是借助山壁凹凸处,身体快速向上攀升,眨眼就来到据点之外。
噌——
脚一落地,他就抽出佩刀,缩在一块岩石后。
此时又有两名修为高深的亲兵飞身到了据点外。
泉献诚向他们施展一个眼色后,其中一人果断搭箭在弦,缓步走到一处碉楼外。
几秒钟后,他一咬牙,直接冲入据点碉楼。
在外守候的泉献诚心都提到嗓子眼。
然而下一刻,据点内响起一声口哨。
泉献诚立马冲入据点。
却见那亲兵说道:“将军,据点无人看守。”
泉献诚眉头一皱,看了眼据点内凌乱的摆件,确信不久之前肯定有人居住过。
只是为什么守军都不在了?
难道他们被武昭大军的军势给震慑住了?
“再去下一处看看!”
为了确定心中所想,泉献诚再度领兵攻取其余据点。
结果所有据点都无楚军把守,泉献诚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立刻回去跟傅恒禀报了。
殊不知,紫金山外不到十里煤山上,沈浪的115mm重炮营已经将那些据点的坐标全都标记完毕了。
“现在,就等你们全部进入牢笼,然后就可以……”
他脸上露出一丝狰狞。
“一锅端了。”
行军效率出奇的缓慢,让身为主将的傅恒感到十分头疼。
傅恒也算是李弘一朝能征善战的名将了,但他一生之中亲自指挥的极限兵团人数也就一万人级别。
因为缺乏大规模组织军队行进的经验,傅恒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各营分配的问题,加上武营和地方驻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直接导致大军一离开京畿范围,就陷入首尾不能顾的场面。
“报~”
正在监督大军前行的傅恒,忽然收到明睿来报。
“傅将军,外藩部将士向末将反应,认为驻地官兵骑马行军是对他们的歧视,请准许傅将军没收他们的马匹。”
傅恒眉头一皱:“谁规定驻防军不能骑马?简直瞎闹,都是友军,为何还要分的这么清楚?”
明睿:“那末将这就回去打发他们?”
傅恒想了想,还是叹了口气:“算了,我武昭国军级有分,既然外藩部有这要求,答应他们就是,
你去通知驻军官兵,以后不准在军中骑马,尤其是在外藩部面前。”
“是。”
明睿应声离去后,傅恒不由感到一阵心累。
大军开拔才五天时间,每天光是武营外藩跟驻防官军之间的各类矛盾就多达几十起。
但明知过错在外藩部,然而每次傅恒都是站在武营外藩部这边的。
毕竟战事一旦展开,那些驻防官兵根本不能指望,最后靠的还得是武营将士。
二者之间孰轻孰重,已经一目了然。
当然这也不能怪傅恒如此偏心,其实他也想一碗水端平的,但客观条件不允许。
这四万驻防兵严格来说就是凑数的,他也压根指望不上他们能有什么战斗力,哪怕现在已经给他们装备了武昭军刚研发的火器。
他能指望的,就是手中这不到七万的王朝精锐。
不过眼下,他最烦恼的就是行军速度实在太慢。
“太慢了,一日行军不到四十里,这样什么时候能能抵达南直隶!”
盛京和建康的陆地距离为四千五百里,如果从中都坐船(风帆船)的话,顺风南下十五日便可抵达。
可惜盛京的海运十分落后,根本没有一次性可以运载超过万人级别的船队,他们只能依靠陆地前行。
而武昭从北向南的官道年久失修,多处泥泞凹凸,行军效率自然也上不去。
外加二十万民夫千里运粮,光人和牲口就要在半途消耗大半,真正能驰援到战兵手中的,可谓少之又少。
就在傅恒为此事焦头烂额时,娄师德送来了建议:“大人,我建议可以分路挺进,让武营和外藩二部带上干粮先行前去建康城外安营待命,
驻军各部以及民夫脚力再缓步前行,等大军抵达后也可以快速投入战斗。”
傅恒:“那驻军官兵何人看守?”
娄师德:“现在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可以允诺他们钱粮,让他们加紧行军。”
傅恒想了想,脸上还是露出犹豫之色。
其实他是不愿意分兵的,但眼下这样的行军速度,怕是三个月也赶不到建康。
“罢了。”
最终,傅恒只能按照娄师德的话吩咐下去。
“传令武营、外藩各部,以最快速度赶赴建康,各驻防官兵负责押运辎重,尽早在建康城下汇合。”
想了想,又对楼师德道:“给驻防军再留下一半物资,由他们自由分配,告诉他们,只要按时赶到建康战场,本将军代万岁爷,每人赏他们十两银子。”
“是!”
两军分离后,武营、外藩的行军效率显着提升。
相对应之下,驮着几千斤火炮的驻军官兵则依旧行程缓慢。
等待他们挑战的,不单是路程和建康城下的战斗,还有眼前这条糟糕透顶的路况。
而此刻的建康城外,楚军已经处于焦虑状态了。
等楚军一切防御工事都完成,甚至抽空举办了场拔河活动,完事后发现武昭主力居然还没有来,不由齐齐傻眼。
更抽象的是,不光是楚军等的蛋疼,距离紫金山防线三十里外的武昭驻防官兵一样等的无聊,甚至发展到有武昭本地驻防官兵主动拿着一些本地手工艺品跑紫金山防线前换取烟草罐头的地步。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四月上旬,就在沈浪已经盘算要不要继续北上的时候,武昭大军终于来到了战场上。
一到战场,傅恒登上云塔看了眼紫金山后,顿时面色难堪。
“没想到这些楚人不是泛泛之辈,紫金山上几十座堡垒哨塔,要想攻上去,怕是很难啊。”
明睿看了一眼,不屑道:“不过一些土木堡垒,比之雪川上的堡垒群规模小太多了,我亲率一营,便可拿下。”
傅恒:“不要冲动,你忘了福临安是怎么死的么?要是真有你说的那么轻松,他麾下一万多精锐是怎么没的?”
明睿不再说话。
傅恒喊来泉献诚:“你先领千人马,试探性攻打一下,记住若是遭遇敌袭,立刻撤退,不要有半分恋战。”
“明白!”
泉献诚大声领命,转身立马带着本部千余人马,向紫金山发起第一波攻势。
傅恒则拿出单眼窥镜,仔细观察战争细节。
此刻,泉献诚带兵来到紫金山山脚下,所有人果断弃马贴在山壁边。
深吸一口气,泉献诚纵身一跃数米高,竟是借助山壁凹凸处,身体快速向上攀升,眨眼就来到据点之外。
噌——
脚一落地,他就抽出佩刀,缩在一块岩石后。
此时又有两名修为高深的亲兵飞身到了据点外。
泉献诚向他们施展一个眼色后,其中一人果断搭箭在弦,缓步走到一处碉楼外。
几秒钟后,他一咬牙,直接冲入据点碉楼。
在外守候的泉献诚心都提到嗓子眼。
然而下一刻,据点内响起一声口哨。
泉献诚立马冲入据点。
却见那亲兵说道:“将军,据点无人看守。”
泉献诚眉头一皱,看了眼据点内凌乱的摆件,确信不久之前肯定有人居住过。
只是为什么守军都不在了?
难道他们被武昭大军的军势给震慑住了?
“再去下一处看看!”
为了确定心中所想,泉献诚再度领兵攻取其余据点。
结果所有据点都无楚军把守,泉献诚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立刻回去跟傅恒禀报了。
殊不知,紫金山外不到十里煤山上,沈浪的115mm重炮营已经将那些据点的坐标全都标记完毕了。
“现在,就等你们全部进入牢笼,然后就可以……”
他脸上露出一丝狰狞。
“一锅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