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荆州少主 第474章 百年古道
热门推荐:
现代亲妹?不熟,我妹妹晋阳公主
被嫡妹换亲后我在王府成团宠
都断绝关系了,谁还搭理你啊!
快穿,漂亮娇软女配的万人迷之路
山海,始于仙秦
逆天屈起
腹黑女帝的第一宠臣
玄学少奶奶进门后,总裁他长命百岁了
逼我挖骨废修,我选择成为万古仙帝
刘琦亲率五万骑兵,每人带了十天干粮,进入徐无山。
麾下赵云、太史慈、甘宁、张辽、徐晃、张合等宿将俱在。
虽说他们已经预料到了困难,但牵着马匹,在山中行军,难度也超乎大家预料之外。
好在有田畴这个向导。
他大半辈子都隐居在徐无山中,所以道路极为熟悉。
费尽千辛万苦,翻过徐无山之后,便到了卢龙塞。
那是西汉时期设立的边塞,曾经改名叫喜峰塞,也就是后世的喜峰口。
只不过在这后汉时代,这里早已荒废几百年。
自从匈奴人被赶走之后,鲜卑人在草原上壮大了起来,部分取代了匈奴人的地盘。
这卢龙塞,也成为鲜卑人所控制区域,汉军已经两百多年没到过这里。
出了卢龙塞,便进入滦河上谷。
滦河就是由眼前这些小支流汇集而成的。
田畴对刘琦谏言道:“大王,前方便进入茫茫戈壁。
那道路数百年没人走过,虽有鲜卑人旧牧场,但早已荒废多年,老夫也不敢保证井里还有没有水。
大王应下令,让士卒在这里喝饱,并将所有水囊盛满。
从此地再往前行,便要尽量减少用水了。”
“多谢提醒。”
刘琦传令道:“吩咐下去,按照田老先生之言,集体喝水,取水,饮马!”
一声令下,所有军士们全都奔赴到一条条小河边。
这里的水都是高山上的融雪水,水质清冽,没有污染,完全可以放心饮用。
补充完水分之后,骑兵一路向东。
草地越来越稀疏,全部被沙砾取代,地貌变得荒凉起来。
一望无际的低缓山丘,原来应该是舒缓的大草原。
但经过鲜卑人过度放牧,已经变得杂草稀疏,成为大片的戈壁。
夕阳西下,狂风卷起阵阵黄沙。
天空中偶有老鹰翱翔。
一股苍凉落寞之感,油然而生。
在田畴的带领下,他们成功找到第一座鲜卑人古牧场。
刘琦环顾四周,暗自思忖:“看这情形,在这里找到水源的可能性不大。”
“这里植被破坏严重,水位必然下降的厉害。”
“要不是成了这样,鲜卑人也不至于搬离此地。”
田畴带领众人进去,找寻半天之后,灰头土脸的回来道:“井早就干了,在这里恐怕无法补充水源。
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个牧场。”
刘琦吩咐道:“传令下去,节约用水,如非渴的厉害,不能饮用。”
大家晚上就地休息。
翌日。
继续启程。
他们连过几日,找到几个鲜卑人旧牧场,但却没有找到一口有水的井。
晚上几人聚集到一起,情绪有些落寞。
刘琦问道:“田老先生,前方到白狼山,还有多远路程?”
田畴道:“老夫也没走过,但听老人说,从滦河上谷到白狼山,至少五百里。
咱们行军已经有两百多里,前方至少还有两百里吧。”
“这么说,咱们刚刚走了一半?”
“检查各军士还剩多少水!”
刘琦吩咐下去。
过了一会儿,赵云回来禀报道:“大王,每人水囊都已经见底了。
多者还剩三分之一,少则已经没了。
照这样下去,绝到不了白狼山。
而且我方马匹似乎对此地环境,有些水土不服,有许多窜稀之马,需要医治。”
甘宁道:“前方到白狼山,能不能找到水,犹未可知。
如若找不到水,战马再多病患。
到时不用打,我等自己就葬身在这茫茫戈壁上。
如若现在折返,以现有水源,或许还能返回滦河上谷。”
赵云道:“就算去滦河上谷取到水,军士们身上背的粮食也不够。”
“有水无粮,至少能多活几日。”
“要是连水都没有,用不了三天就会渴死。”
“甘某可不想渴死在这戈壁上。”
“在下有一策,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甘宁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刘琦道:“但说无妨。”
甘宁道:“不如现在兵分两路。
将健壮无碍之战马挑选出来。
将所有剩余水源,全都集合起来,交给一支人马继续前进。
剩余之人,紧急向后撤,日夜兼程,力求在渴死之前,返回滦河上谷。
由他们负责,来回运水。”
刘琦点点头道:“这倒是个两全其美之计。
虽然分兵之后,兵力减弱,但至少能保证有水。”
赵云也赞成道:“现在看来,这是唯一可行之策。”
于是众人开始连夜挑选马匹。
不选不知道,一选吓一跳。
原来有八成以上的马匹,都出现了症状。
有的拉稀,有的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这也难怪,刘琦这些马,大都是当年在凉州抢迷当大王的。
经过这些年,马匹已经渐渐老去。
而且从凉州,来到这幽州,水土不服,在所难免。
精挑细选之下,只挑选出五千匹毫无症状之健马。
刘琦下令,又挑选出五千精锐士卒,将所有剩余饮用水,全都收集起来。
他亲自带领这些人继续前行。
虽然大家都劝他,带人回去取水更安全。
但他知道,这一次劳师远征,后方没有补给,如果他没有随军坐镇,军心便散了。
以这五千人根本毫无胜算。
所以他力排众议,领兵东行。
此举自然令军士们士气高昂,军心大振。
一路晓行夜宿,又行几百里。
果然不出所料,所有鲜卑人留下的旧牧场,没有一处能找到水。
至于这条路,是不是几百年前那条古道,也没人知晓。
皮囊里的水也快用光了。
所有人嘴唇都干的起皮,精神变得恍惚,走向一个前途未知的终点。
也许,还没见到乌桓人,他们已经支撑不住了。
正在行军之时,突然有人高声喊道:“快看,那里有块石碑。”
刘琦赶忙走过去,只见石碑已经风化严重,字迹却依稀可辨。
“距白狼山百里!”
“这是一块界碑,”刘琦欣喜道:“说明我们没有走错路,再走百里,便能到达白狼山。”
众将士们听了,顿时兴奋起来。
正在这时,太史慈指着前方山丘道:“大王快看,那里山后面有炊烟!”
麾下赵云、太史慈、甘宁、张辽、徐晃、张合等宿将俱在。
虽说他们已经预料到了困难,但牵着马匹,在山中行军,难度也超乎大家预料之外。
好在有田畴这个向导。
他大半辈子都隐居在徐无山中,所以道路极为熟悉。
费尽千辛万苦,翻过徐无山之后,便到了卢龙塞。
那是西汉时期设立的边塞,曾经改名叫喜峰塞,也就是后世的喜峰口。
只不过在这后汉时代,这里早已荒废几百年。
自从匈奴人被赶走之后,鲜卑人在草原上壮大了起来,部分取代了匈奴人的地盘。
这卢龙塞,也成为鲜卑人所控制区域,汉军已经两百多年没到过这里。
出了卢龙塞,便进入滦河上谷。
滦河就是由眼前这些小支流汇集而成的。
田畴对刘琦谏言道:“大王,前方便进入茫茫戈壁。
那道路数百年没人走过,虽有鲜卑人旧牧场,但早已荒废多年,老夫也不敢保证井里还有没有水。
大王应下令,让士卒在这里喝饱,并将所有水囊盛满。
从此地再往前行,便要尽量减少用水了。”
“多谢提醒。”
刘琦传令道:“吩咐下去,按照田老先生之言,集体喝水,取水,饮马!”
一声令下,所有军士们全都奔赴到一条条小河边。
这里的水都是高山上的融雪水,水质清冽,没有污染,完全可以放心饮用。
补充完水分之后,骑兵一路向东。
草地越来越稀疏,全部被沙砾取代,地貌变得荒凉起来。
一望无际的低缓山丘,原来应该是舒缓的大草原。
但经过鲜卑人过度放牧,已经变得杂草稀疏,成为大片的戈壁。
夕阳西下,狂风卷起阵阵黄沙。
天空中偶有老鹰翱翔。
一股苍凉落寞之感,油然而生。
在田畴的带领下,他们成功找到第一座鲜卑人古牧场。
刘琦环顾四周,暗自思忖:“看这情形,在这里找到水源的可能性不大。”
“这里植被破坏严重,水位必然下降的厉害。”
“要不是成了这样,鲜卑人也不至于搬离此地。”
田畴带领众人进去,找寻半天之后,灰头土脸的回来道:“井早就干了,在这里恐怕无法补充水源。
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个牧场。”
刘琦吩咐道:“传令下去,节约用水,如非渴的厉害,不能饮用。”
大家晚上就地休息。
翌日。
继续启程。
他们连过几日,找到几个鲜卑人旧牧场,但却没有找到一口有水的井。
晚上几人聚集到一起,情绪有些落寞。
刘琦问道:“田老先生,前方到白狼山,还有多远路程?”
田畴道:“老夫也没走过,但听老人说,从滦河上谷到白狼山,至少五百里。
咱们行军已经有两百多里,前方至少还有两百里吧。”
“这么说,咱们刚刚走了一半?”
“检查各军士还剩多少水!”
刘琦吩咐下去。
过了一会儿,赵云回来禀报道:“大王,每人水囊都已经见底了。
多者还剩三分之一,少则已经没了。
照这样下去,绝到不了白狼山。
而且我方马匹似乎对此地环境,有些水土不服,有许多窜稀之马,需要医治。”
甘宁道:“前方到白狼山,能不能找到水,犹未可知。
如若找不到水,战马再多病患。
到时不用打,我等自己就葬身在这茫茫戈壁上。
如若现在折返,以现有水源,或许还能返回滦河上谷。”
赵云道:“就算去滦河上谷取到水,军士们身上背的粮食也不够。”
“有水无粮,至少能多活几日。”
“要是连水都没有,用不了三天就会渴死。”
“甘某可不想渴死在这戈壁上。”
“在下有一策,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甘宁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刘琦道:“但说无妨。”
甘宁道:“不如现在兵分两路。
将健壮无碍之战马挑选出来。
将所有剩余水源,全都集合起来,交给一支人马继续前进。
剩余之人,紧急向后撤,日夜兼程,力求在渴死之前,返回滦河上谷。
由他们负责,来回运水。”
刘琦点点头道:“这倒是个两全其美之计。
虽然分兵之后,兵力减弱,但至少能保证有水。”
赵云也赞成道:“现在看来,这是唯一可行之策。”
于是众人开始连夜挑选马匹。
不选不知道,一选吓一跳。
原来有八成以上的马匹,都出现了症状。
有的拉稀,有的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这也难怪,刘琦这些马,大都是当年在凉州抢迷当大王的。
经过这些年,马匹已经渐渐老去。
而且从凉州,来到这幽州,水土不服,在所难免。
精挑细选之下,只挑选出五千匹毫无症状之健马。
刘琦下令,又挑选出五千精锐士卒,将所有剩余饮用水,全都收集起来。
他亲自带领这些人继续前行。
虽然大家都劝他,带人回去取水更安全。
但他知道,这一次劳师远征,后方没有补给,如果他没有随军坐镇,军心便散了。
以这五千人根本毫无胜算。
所以他力排众议,领兵东行。
此举自然令军士们士气高昂,军心大振。
一路晓行夜宿,又行几百里。
果然不出所料,所有鲜卑人留下的旧牧场,没有一处能找到水。
至于这条路,是不是几百年前那条古道,也没人知晓。
皮囊里的水也快用光了。
所有人嘴唇都干的起皮,精神变得恍惚,走向一个前途未知的终点。
也许,还没见到乌桓人,他们已经支撑不住了。
正在行军之时,突然有人高声喊道:“快看,那里有块石碑。”
刘琦赶忙走过去,只见石碑已经风化严重,字迹却依稀可辨。
“距白狼山百里!”
“这是一块界碑,”刘琦欣喜道:“说明我们没有走错路,再走百里,便能到达白狼山。”
众将士们听了,顿时兴奋起来。
正在这时,太史慈指着前方山丘道:“大王快看,那里山后面有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