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毒士:活阎王驾到!百官通通闪开 > 第131章 武斗难题?残党难抓?

毒士:活阎王驾到!百官通通闪开 第131章 武斗难题?残党难抓?

    次日一早。

    许久没来上朝的程彧,依然是踩着点,最后一个抵达未央宫。

    几乎是他前脚还没迈过门槛,百官之中便有人高呼“万岁”,例行朝拜。

    程彧一通手忙脚乱地拜完,朝着前排的位置看去,双眼微眯:想让我出糗?百官里头有故意针对我的坏人呐。

    他站在后排看前方看不清楚,是谁起的头。

    但坐在玉阶之上的萧九龄,却将一切尽收眼底。

    她的视线定格到了兵部右侍郎崔行之的身上,眼神微冷。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就连阿池姑姑,也察觉到崔侍郎故意针对程彧。

    因此特意对着崔侍郎的方向高喊一声。

    几乎是阿池姑姑的话音刚落,崔侍郎便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事启奏!”

    “崔爱卿乃兵部右侍郎,所奏之事,定是与军队相关的。”

    萧九龄先把崔侍郎多管闲事的想法掐断。

    崔侍郎出身胶东崔氏,名门望族。

    他的高祖父与胶东王妃的高祖父,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只是崔侍郎祖父这一脉,在大周开国前,便定居京城,在前朝为官。

    崔侍郎家中的田产、商铺大多安置在胶东,由族内帮忙打理,此次卖官一事,对崔氏一族冲击巨大。

    但!

    卖官只卖官府办差的官吏位置,绝不可能将兵权肆意交割。

    因此,与兵部没有任何牵涉!

    “陛下,臣乃兵部右侍郎,所奏之事,定然与军队的事有关系,绝不行僭越之事。”

    崔侍郎说到这里,特意看向队尾的程彧。

    作为一名御史,不知道整顿朝堂不良风气,还要建议陛下卖官!

    简直是大周朝官的耻辱!

    而程彧面对崔侍郎的阴阳怪气,丝毫不以为然。

    有本事指着鼻子骂,大家可以切磋一下互喷的技巧。

    像这种不点名的指责,他全当是没本事的背后蛐蛐。

    “咳!”

    萧九龄重重地假咳一声,把崔侍郎的视线重新拉到了自己的身上。

    尽管卖官的主意确实是程彧出的,但解的却是她与胶东百姓的燃眉之急。

    她可不能无视崔侍郎阴阳程彧。

    “崔爱卿的意思是,有人行僭越之事,你因兵部右侍郎的身份,不便参奏?”

    “朕记得你有位女婿不是在御史台?”

    被点名的御史迎上女帝陛下投来的视线,突然背后汗毛直竖。

    不好。

    昨晚聚集到岳丈家议事的消息,一定走漏了!

    萧九龄可不管对方心里想什么,她只想让崔侍郎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御史台专管五花八门的各种朝事,连地方官员行为不当,也可上奏参其一本,你不便说,可以由别人代劳。”

    “陛下所言极是,官员行为不当,确实由御史负责参奏,但这与臣没有关系。”

    崔侍郎丝毫不被萧九龄带跑偏。

    因为他今日要做的,不是来指责程彧卖官的。

    他是特意来刁难程彧,并借此证明程彧能力不足,再由女婿配合,参奏程彧卖官一事,实属无稽之谈。

    谁叫程彧之前所做的一切,确实验证了此人足智多谋。

    想要阻拦卖官一事,先得打破百官以及陛下对程彧的固有印象!

    萧九龄见崔侍郎居然没有顺竿子就爬,提出卖官一事,有失体统,从而找借口抗拒这个政令。

    她疑惑不已地看向赵尚书:“兵部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又紧急的事情,竟需要崔侍郎在早朝上当众说出来?”

    别说陛下不知情。

    连赵尚书这个负责兵部诸事的顶头上官,也不知道崔侍郎到底想说什么。

    特别是有事朝议,崔行之不与他这个上官商量,这让赵尚书十分恼火。

    “崔侍郎,你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不要含沙射影地指桑骂槐!”

    赵尚书最瞧不起崔行之这种阴损的行为。

    当初要不是原来的右侍郎李勇晟因伤,不得不辞官居家养伤。

    正值用人之际,只能矮子里拔将军的话,像崔衍之这种,只有二十年前,曾在军中担任过一年幕僚的履历。

    哪能钻营到兵部右侍郎这个位置上来?

    “尚书大人莫急。”

    崔侍郎被赵尚书当众批评,只能当成是秀才遇到兵,咽下这口恶气。

    他不能被任何人带跑偏,他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人,那就是程彧!

    崔侍郎深吸一口气,拱手一拜,为防止有人像赵尚书一样捣乱,语速飞快地禀奏。

    “陛下,自从秦将军抵达胶东,一万精兵犹如神兵天降,迅速将胶东乱斗的局势平定下来。”

    “只是一万精兵到底人手不足,臣听闻,自从胶东王萧朔自尽谢罪后,他的残部便逃出了胶东王府。”

    说话太急的崔侍郎,一口气没倒上来,停顿了一下。

    而萧九龄与赵尚书这时候,终于明白了崔侍郎想说的是何事。

    此事早在三日前,便有红婵的亲笔军报送达,说明了详细的情况。

    “崔爱卿,效忠萧朔的残部逃出王府后,秦将军便下令全城搜查了,此事你还有何疑问吗?”

    “臣没有疑问,臣只是听说,胶东局势太乱,这些残部之中,或许还有当地世族或官府中人,这一逃,就算是全城搜查,只怕也搜不出什么来。”

    那是自然的。

    萧九龄也知道这一点。

    可萧朔的子女皆已被杀,其他孙子孙女,也已被红婵悉数控制。

    在她看来,花大力气搜查剩余的那些效忠萧遂,却又不会随萧朔同生共死的残部,还不如把人力物力,放在重建胶东上面。

    “既然崔爱卿认为搜不出什么来,那么此事……”

    不等萧九龄和稀泥,崔侍郎目光如箭,再次看向程彧。

    “此事不如请程御史想想方法,如何能够成功将那些残部捉拿归案,也好还胶东一个真正的太平,免得那些残部找到机会,继续作乱,危害当地百姓!”

    尽管崔侍郎说得义正言辞,把萧塑残部说成了,能够在一万精兵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般的存在。

    但在场的百官们,还是听出了他话里故意针对之意。

    抓捕原胶东王萧朔的残部只是一个幌子。

    崔行之是想给程彧出难题,让程彧下不来台,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为防止程彧不接招,崔侍郎还特意用了激将法。

    “臣早就听闻,程御史只擅长阴谋算计,不擅长军中事务,更不擅长武斗,捉拿萧朔残部确实不是程御史所擅长的,可胶东之乱,皆因推恩令而起。”

    “程御史身为御史,不曾履行御史之责,既为陛下最信任的谋士,出谋划策定当善始善终,一事不烦二主,相信程御史,定有良策解决此事。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