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大儿小女 家有考生
早就答应了儿子,要为他高考写一篇纪念小文章,今日得宽余,拾起弃掷已久略显生涩之笔,草就此篇小文。
事情从哪说起呢?就从初中开始吧,儿子在县城一中学读的。初中三年,儿子成绩还算不错,大体都在年级前列,尤其是在初三中考前的一次全县摸底考试中,小子高中全县第一,被评为全市三好学生,且在全校中考冲刺倒计时誓师大会的时候,其被选作学生代表,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言。记得,在誓师大会上,我拿着刚买不久的Ipad,站在师生队伍中,对其一阵狂录,听着人群中传来的声声低语,啊,这位发言的就是传说中的学霸——周逸秋,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和喜悦。因其成绩比较稳定,故通过对比往年的新海中学招生,私底下和他母亲在一起议论时,对于其初中考高中,上江苏新海中学奥赛班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故在中考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把此次考试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中考完毕,在等待成绩的过程中,儿子和我们全家都十分轻松。听说如果被新海中学奥赛班选上,学校会有电话打来,可直等到成绩查询的那一天,我和他妈妈都没有接到电话,心里不免有点忐忑,最终通过电话查询到儿子的成绩,比新海中学奥赛班的分数线仅高4分,啊,仅仅4分,差点让原有的期望落空,当即打电话给儿子,数落其玩“心跳”,儿子呵呵应答。还好,作为其人生历程中经历的第一次较为重要的考试,可能是由于第一次迎考,经验和心理准备都不够充分,其没能充分发挥好,还好能够顺利进入新海中学奥赛班,在惊险刺激之余,感到的也满是欣慰之情。
高中这三年,儿子过得十分辛苦。因为其从小到大,学习的道路上就一直比较平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为学习习惯养成得好,一直就没用我们操多少的心,故就不存在因为学习不好、偏科等问题而上过什么培训班,这也是别人在问起时,自己引以为傲和引以为豪的地方。在初三暑假时,当其他的孩子忙着培训高一新课程的时候,儿子的整个暑假,只是做了一本新海中学发给的一本资料,其余时间让其打打篮球、羽毛球等轻松度过。等到高一时,可能是因为在全市的尖子生堆里,自信不足、压力较大抑或其他的缘由,儿子的多次考试,成绩起伏较大,记得考得最好的一次在年级的25名,最差的在200名开外,正常在年级的50多名、70多名、100多名。特别是数学成绩,除了高一年级25名那次,数学160分卷考了145分,其余的时间内,成绩相当的“稳定”,始终在120分左右“徘徊”,“稳定”得让人有点心灰、有点意冷……有时私下里便开始怀疑,是否是因为中考后的那个暑假没有补课所致。
高一寒假开始,便找了一位朋友很有才但也十分有“个性”的老师帮忙,将儿子和其考试的卷子拿到老师那,让其帮助寻找“症结”,老师一眼便看出,儿子是太相信自己的手,而不太放心自己的脑子,属于那种比较“扎实”、“本分”型的那类学生,基础不错。有了老师这席话,心里有点放心了。慢慢地,从高一到高二,应该说成绩基本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惊喜之处,上上下下,循环往复……
高一分科时,在选文和选理上,出现了首次“分歧”,因为其数学一直没能有大的突破,加之我和其母亲都是学文出身,且儿子的语文功底一直不错等等因素,故我们俩想让其选文,但他说想学物化,给出的理由是他们班学习成绩好的男生都选物化,问其是否想和我们一样,成为国家公务员、政法干警,抑或延伸选项去干个律师啥的,他都不太喜欢,最终我们作出了让步,告知其学理会非常辛苦,数理化要做大量的习题,要做好吃苦准备,其一一答应,现在看来,其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方向应该是对的。
在高二暑假时,儿子坚持到那位老师朋友家去学习,老师家住小高层,在24楼,因电梯有门禁,其为不麻烦老师,便在炎炎酷暑,开始了一个多月的“爬楼”生活,初期曾以为其只有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了几日,但令人刮目的是,直至最后一日,其一刻没有间断,窃以为孺子可教,毅力恒心皆可,我想其中可能也有我的一份功劳,记得以前每次带他到外地游玩,虽然每次很累,但我始终要求其和我一起到山顶、坚持到最后,以享受那种在极度的疲惫之余“一览众山小”、“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自豪感,也让其明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重要意义所在。
初入高三,儿子便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喜悦和冲击,数学成绩成功突破了“瓶颈”,这样其总分便有了较大的进步,记得高三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考了年级16名,和其母亲私下讨论是不是因为有的好同学在外地参加奥赛培训班没有回来才显得他考得好;第二次考试,考了年级17名,这次是所有同学参考,觉得不错了,比较稳定;第三次,考了年级第8名,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我和他母亲的心里就想吃了蜜一样;到了“一模”,出成绩时,中午接到儿子电话,让我猜其考得如何,我以为他没有考好,还安慰了他几句,但还是他沉不住气,激动地告诉我这次竟然高中全市状元,我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一模考完便是高三上学期的期终,因为其在高二时参加的全国生物奥赛得了JS省级赛区一等奖,故学校安排了十几名学生去海安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培训,儿子是其中之一,大半个寒假,在异乡度过。我和其母亲,利用一个周末的休息日,直接开车前往海安,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海安中学探班。还好,幸亏及时赶去,因出发时,学校安排不够细,通知不到位,儿子身上已没有“余粮”,还欠了“外债”,将带其出来洗漱了一下,“改善”了伙食,并补充完足够的“粮草”后,我们便踏上了归乡之途,留下儿子继续“加油充电”。
高三下学期,便开始了“虐心”之旅,“二模”时,考了年级54名,私底下安慰,是因为“二模”是最难的一次模拟,儿子经常嘀咕,是不是心里有点紧张所致;“三模”,到了年级100多名,儿子回来分析,说是因为数学其两道题改错了,不然的话成绩也在50多名左右;然后,便开始了总复习,考过几次不正式考试,考过年级第6,也考过年级60多,成绩就没有放在心上。也是从高三这个学期开始,我们也调整了原来的行程,两年来,我们从原来的周五晚上去市区,周一早上回,到加上中间一般周三去一次这种行为模式,改为每天都去,一是给其排解考试来临前即黎明前的黑暗那种渐渐生长难以抑制的心理压力,二是通过陪伴给其一种心灵上的抚慰,从而形成好的学习氛围。还好,终于熬到了高考的前夕,先向领导请了假,决定在儿子人生的重要时刻,和儿子一起共同迎接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
今年初,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于此项政策,对于70后的我们来说,说实话真的有点晚了迟了。但我一直比较喜欢小孩子,妻子一直以来也想再生个孩子,特别是在和别人家的孩子特别是大姐家的都都在一起玩耍时,看到妻子眼里满满的都是羡慕,故她虽然考虑到自己“高龄”,心里有点犹豫,有点忐忑,有点彷徨,加上儿子初期不是太情愿我们再生一个,但私下里我们还是决定顺其自然,没有也行,来了就要着。在一次体检中,妻子预感其可能怀孕了,当即到医院b超检查发现确实如此,欣喜之余也满是不安,怕影响儿子迎考的心情,决定先偷偷地瞒着儿子,慢慢地向其灌输二孩有利理念。还好,通过一段时期的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儿子从初期的不支持到后期提出要求,同意生,但一定要生个漂亮的小妹妹,好让其带出去有面子。在孕期,为了老婆的营养,我开始尝试下厨做美食,因自身有点“功底”,以往就为全家做过早餐,什么法式吐司、蛋炒饭、面条之类的都驾轻就熟,而西红柿炒蛋、大菜烧牛肉之类的家常菜,也能做得出来,味道尚可。通过手机上网查菜谱,向岳母大人取经,慢慢地自己也有了一些有益的“积淀”,从油焖大虾、炒猪肝、炒花蛤等等,通过手机拍照保存,发现自己会做的菜品越来越多,拓展的领域越来越广,菜模样也越来越“俊俏”,下厨的兴趣、信心和勇气也越来越足。到儿子迎考时,参照老岳父从报纸上剪下的高考迎考食谱,对照家里的菜谱书籍,便开始精心准备一些比较清淡、不易发生身体问题,且自己的拿手好菜来,每天从早到晚,变着花样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其有强壮充足的体力在战场专心“厮杀”,还好,用儿子的话讲,老爸的后勤总体上是称职的,得此一言足矣,这是对自己多天辛劳的最大褒奖。
高考第一天,上午考语文,因我在家里忙碌着,准备着中餐,妻子肚子已“显怀”,不能开车,故其只有走着去接儿子,还好,语文考得还行,儿子就是觉得文言文比较难,花了不少的时间,但令其高兴的是,其昨晚上准备的素材在作文上全用上了;下午考数学,和妻子一起去接儿子,出来后,发现其不是太开心,又不敢多问,只能和妻子对对眼色,让其旁敲侧击,还好,儿子说出自己的“担忧”,数学卷和附加卷的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都没有答出来,自己心里不是太满意。在我们不断劝说安慰后,儿子心态终于平和下来,着手准备第二天的考试;第二天上午,休息半天,下午考英语,等其出来,又说作文写多了,事例举少了,少不了又是一通语言抚慰;第三天,儿子信心满满,说都是自己擅长拿手的科目,上午物理,多次考试始终是A+,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是考完出来,其也是满脸的不开心,说最后几道大题目都有一点没有答上来;还好,下午化学,说比较简单。终于,“揪心”三天过来了,问其总体如何?其不愿多答,明确拒绝不许买扬子晚报,因为上面有高考的真题和答案,拒绝对答案,想想也是,觉得即使对答案也不一定准确,特别是语文,主观题非常多,不容易算准,算了,不对就不对吧,也可能是其小心脏还不够强大……
因儿子要参加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怕第二天天气不作美,万一有雾啥的,而且考虑一上午在路上,人会很疲惫,下午考试怕状态不太好。于是,简单在家里吃过晚饭后,便连夜驾车直奔南京。一路上,儿子心情还不错,有说有笑,看看成语大赛,看看电视剧,直至晚上10点多,终于抵达南京。笔试出来,儿子说数学四题全做出来了,物理类的比较难,做得不是太好,自主招生的考试,比高考试题难些,比奥赛略为简单些,故对于没有参加数学和物理奥赛的儿子,也就没有多少要说的啦;第二天下午是面试,从一点钟进入考场,一直等至五点多钟,儿子基本上是最后一位出来,在闷热的夏日,在南京这一火炉城市,等得让人好着急,一次又一次,翘首以待,可等来的都是别人的孩子。还好,一切顺利结束,不管最终的成绩如何,这也算是其人生的一次重要历练。
高考的成绩要到6月24号才能出来,在高考过程中或高考后,多位朋友发短信或打电话或当面询问儿子考得如何?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解答,语文数学外语怎么样?物理化学又如何?重复的次数多了,恍然会有一种“祥林嫂”的感觉……
记得在送考的过程中,坐在车里,看到微信上一遍关于高三毕业生和老师惜别类的文章,心有感慨,洒下热泪,想到了当年自己参加现在已记忆模糊感觉依稀的高考,也想到了儿子这十二年的求学之路,特别是高三这三年所吃的苦所受的累,其每天在题海里遨游,晚十点下自习后,洗漱完毕后又得学到十一点半,有时得到十二点,才能上床休息,早上五点四十左右便起床,学习内容的深度难度广度也和我们那时不能同日而语,触及到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眼泪控制不住流下来,将手机递给妻子,发现其看完后也泪眼婆娑。当即为儿子写了一句心里话,学习不易,尽力就好,且行且努力吧。
儿子迎考的过程,带来的感想感触感慨颇多,写下此文,聊作对其高中三年艰辛而又美好的学习生活时光也对我们这些年所付出的些许努力的一点追忆吧……
后记:6月24日,儿子高考查分,总分395分,选修双A。7月17日,经网上查询,被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类录取。7月22日,在新海中学拿到儿子的录取通知书。
事情从哪说起呢?就从初中开始吧,儿子在县城一中学读的。初中三年,儿子成绩还算不错,大体都在年级前列,尤其是在初三中考前的一次全县摸底考试中,小子高中全县第一,被评为全市三好学生,且在全校中考冲刺倒计时誓师大会的时候,其被选作学生代表,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言。记得,在誓师大会上,我拿着刚买不久的Ipad,站在师生队伍中,对其一阵狂录,听着人群中传来的声声低语,啊,这位发言的就是传说中的学霸——周逸秋,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和喜悦。因其成绩比较稳定,故通过对比往年的新海中学招生,私底下和他母亲在一起议论时,对于其初中考高中,上江苏新海中学奥赛班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故在中考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把此次考试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中考完毕,在等待成绩的过程中,儿子和我们全家都十分轻松。听说如果被新海中学奥赛班选上,学校会有电话打来,可直等到成绩查询的那一天,我和他妈妈都没有接到电话,心里不免有点忐忑,最终通过电话查询到儿子的成绩,比新海中学奥赛班的分数线仅高4分,啊,仅仅4分,差点让原有的期望落空,当即打电话给儿子,数落其玩“心跳”,儿子呵呵应答。还好,作为其人生历程中经历的第一次较为重要的考试,可能是由于第一次迎考,经验和心理准备都不够充分,其没能充分发挥好,还好能够顺利进入新海中学奥赛班,在惊险刺激之余,感到的也满是欣慰之情。
高中这三年,儿子过得十分辛苦。因为其从小到大,学习的道路上就一直比较平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为学习习惯养成得好,一直就没用我们操多少的心,故就不存在因为学习不好、偏科等问题而上过什么培训班,这也是别人在问起时,自己引以为傲和引以为豪的地方。在初三暑假时,当其他的孩子忙着培训高一新课程的时候,儿子的整个暑假,只是做了一本新海中学发给的一本资料,其余时间让其打打篮球、羽毛球等轻松度过。等到高一时,可能是因为在全市的尖子生堆里,自信不足、压力较大抑或其他的缘由,儿子的多次考试,成绩起伏较大,记得考得最好的一次在年级的25名,最差的在200名开外,正常在年级的50多名、70多名、100多名。特别是数学成绩,除了高一年级25名那次,数学160分卷考了145分,其余的时间内,成绩相当的“稳定”,始终在120分左右“徘徊”,“稳定”得让人有点心灰、有点意冷……有时私下里便开始怀疑,是否是因为中考后的那个暑假没有补课所致。
高一寒假开始,便找了一位朋友很有才但也十分有“个性”的老师帮忙,将儿子和其考试的卷子拿到老师那,让其帮助寻找“症结”,老师一眼便看出,儿子是太相信自己的手,而不太放心自己的脑子,属于那种比较“扎实”、“本分”型的那类学生,基础不错。有了老师这席话,心里有点放心了。慢慢地,从高一到高二,应该说成绩基本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惊喜之处,上上下下,循环往复……
高一分科时,在选文和选理上,出现了首次“分歧”,因为其数学一直没能有大的突破,加之我和其母亲都是学文出身,且儿子的语文功底一直不错等等因素,故我们俩想让其选文,但他说想学物化,给出的理由是他们班学习成绩好的男生都选物化,问其是否想和我们一样,成为国家公务员、政法干警,抑或延伸选项去干个律师啥的,他都不太喜欢,最终我们作出了让步,告知其学理会非常辛苦,数理化要做大量的习题,要做好吃苦准备,其一一答应,现在看来,其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方向应该是对的。
在高二暑假时,儿子坚持到那位老师朋友家去学习,老师家住小高层,在24楼,因电梯有门禁,其为不麻烦老师,便在炎炎酷暑,开始了一个多月的“爬楼”生活,初期曾以为其只有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了几日,但令人刮目的是,直至最后一日,其一刻没有间断,窃以为孺子可教,毅力恒心皆可,我想其中可能也有我的一份功劳,记得以前每次带他到外地游玩,虽然每次很累,但我始终要求其和我一起到山顶、坚持到最后,以享受那种在极度的疲惫之余“一览众山小”、“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自豪感,也让其明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重要意义所在。
初入高三,儿子便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喜悦和冲击,数学成绩成功突破了“瓶颈”,这样其总分便有了较大的进步,记得高三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考了年级16名,和其母亲私下讨论是不是因为有的好同学在外地参加奥赛培训班没有回来才显得他考得好;第二次考试,考了年级17名,这次是所有同学参考,觉得不错了,比较稳定;第三次,考了年级第8名,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我和他母亲的心里就想吃了蜜一样;到了“一模”,出成绩时,中午接到儿子电话,让我猜其考得如何,我以为他没有考好,还安慰了他几句,但还是他沉不住气,激动地告诉我这次竟然高中全市状元,我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一模考完便是高三上学期的期终,因为其在高二时参加的全国生物奥赛得了JS省级赛区一等奖,故学校安排了十几名学生去海安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培训,儿子是其中之一,大半个寒假,在异乡度过。我和其母亲,利用一个周末的休息日,直接开车前往海安,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海安中学探班。还好,幸亏及时赶去,因出发时,学校安排不够细,通知不到位,儿子身上已没有“余粮”,还欠了“外债”,将带其出来洗漱了一下,“改善”了伙食,并补充完足够的“粮草”后,我们便踏上了归乡之途,留下儿子继续“加油充电”。
高三下学期,便开始了“虐心”之旅,“二模”时,考了年级54名,私底下安慰,是因为“二模”是最难的一次模拟,儿子经常嘀咕,是不是心里有点紧张所致;“三模”,到了年级100多名,儿子回来分析,说是因为数学其两道题改错了,不然的话成绩也在50多名左右;然后,便开始了总复习,考过几次不正式考试,考过年级第6,也考过年级60多,成绩就没有放在心上。也是从高三这个学期开始,我们也调整了原来的行程,两年来,我们从原来的周五晚上去市区,周一早上回,到加上中间一般周三去一次这种行为模式,改为每天都去,一是给其排解考试来临前即黎明前的黑暗那种渐渐生长难以抑制的心理压力,二是通过陪伴给其一种心灵上的抚慰,从而形成好的学习氛围。还好,终于熬到了高考的前夕,先向领导请了假,决定在儿子人生的重要时刻,和儿子一起共同迎接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
今年初,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于此项政策,对于70后的我们来说,说实话真的有点晚了迟了。但我一直比较喜欢小孩子,妻子一直以来也想再生个孩子,特别是在和别人家的孩子特别是大姐家的都都在一起玩耍时,看到妻子眼里满满的都是羡慕,故她虽然考虑到自己“高龄”,心里有点犹豫,有点忐忑,有点彷徨,加上儿子初期不是太情愿我们再生一个,但私下里我们还是决定顺其自然,没有也行,来了就要着。在一次体检中,妻子预感其可能怀孕了,当即到医院b超检查发现确实如此,欣喜之余也满是不安,怕影响儿子迎考的心情,决定先偷偷地瞒着儿子,慢慢地向其灌输二孩有利理念。还好,通过一段时期的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儿子从初期的不支持到后期提出要求,同意生,但一定要生个漂亮的小妹妹,好让其带出去有面子。在孕期,为了老婆的营养,我开始尝试下厨做美食,因自身有点“功底”,以往就为全家做过早餐,什么法式吐司、蛋炒饭、面条之类的都驾轻就熟,而西红柿炒蛋、大菜烧牛肉之类的家常菜,也能做得出来,味道尚可。通过手机上网查菜谱,向岳母大人取经,慢慢地自己也有了一些有益的“积淀”,从油焖大虾、炒猪肝、炒花蛤等等,通过手机拍照保存,发现自己会做的菜品越来越多,拓展的领域越来越广,菜模样也越来越“俊俏”,下厨的兴趣、信心和勇气也越来越足。到儿子迎考时,参照老岳父从报纸上剪下的高考迎考食谱,对照家里的菜谱书籍,便开始精心准备一些比较清淡、不易发生身体问题,且自己的拿手好菜来,每天从早到晚,变着花样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其有强壮充足的体力在战场专心“厮杀”,还好,用儿子的话讲,老爸的后勤总体上是称职的,得此一言足矣,这是对自己多天辛劳的最大褒奖。
高考第一天,上午考语文,因我在家里忙碌着,准备着中餐,妻子肚子已“显怀”,不能开车,故其只有走着去接儿子,还好,语文考得还行,儿子就是觉得文言文比较难,花了不少的时间,但令其高兴的是,其昨晚上准备的素材在作文上全用上了;下午考数学,和妻子一起去接儿子,出来后,发现其不是太开心,又不敢多问,只能和妻子对对眼色,让其旁敲侧击,还好,儿子说出自己的“担忧”,数学卷和附加卷的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都没有答出来,自己心里不是太满意。在我们不断劝说安慰后,儿子心态终于平和下来,着手准备第二天的考试;第二天上午,休息半天,下午考英语,等其出来,又说作文写多了,事例举少了,少不了又是一通语言抚慰;第三天,儿子信心满满,说都是自己擅长拿手的科目,上午物理,多次考试始终是A+,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是考完出来,其也是满脸的不开心,说最后几道大题目都有一点没有答上来;还好,下午化学,说比较简单。终于,“揪心”三天过来了,问其总体如何?其不愿多答,明确拒绝不许买扬子晚报,因为上面有高考的真题和答案,拒绝对答案,想想也是,觉得即使对答案也不一定准确,特别是语文,主观题非常多,不容易算准,算了,不对就不对吧,也可能是其小心脏还不够强大……
因儿子要参加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怕第二天天气不作美,万一有雾啥的,而且考虑一上午在路上,人会很疲惫,下午考试怕状态不太好。于是,简单在家里吃过晚饭后,便连夜驾车直奔南京。一路上,儿子心情还不错,有说有笑,看看成语大赛,看看电视剧,直至晚上10点多,终于抵达南京。笔试出来,儿子说数学四题全做出来了,物理类的比较难,做得不是太好,自主招生的考试,比高考试题难些,比奥赛略为简单些,故对于没有参加数学和物理奥赛的儿子,也就没有多少要说的啦;第二天下午是面试,从一点钟进入考场,一直等至五点多钟,儿子基本上是最后一位出来,在闷热的夏日,在南京这一火炉城市,等得让人好着急,一次又一次,翘首以待,可等来的都是别人的孩子。还好,一切顺利结束,不管最终的成绩如何,这也算是其人生的一次重要历练。
高考的成绩要到6月24号才能出来,在高考过程中或高考后,多位朋友发短信或打电话或当面询问儿子考得如何?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解答,语文数学外语怎么样?物理化学又如何?重复的次数多了,恍然会有一种“祥林嫂”的感觉……
记得在送考的过程中,坐在车里,看到微信上一遍关于高三毕业生和老师惜别类的文章,心有感慨,洒下热泪,想到了当年自己参加现在已记忆模糊感觉依稀的高考,也想到了儿子这十二年的求学之路,特别是高三这三年所吃的苦所受的累,其每天在题海里遨游,晚十点下自习后,洗漱完毕后又得学到十一点半,有时得到十二点,才能上床休息,早上五点四十左右便起床,学习内容的深度难度广度也和我们那时不能同日而语,触及到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眼泪控制不住流下来,将手机递给妻子,发现其看完后也泪眼婆娑。当即为儿子写了一句心里话,学习不易,尽力就好,且行且努力吧。
儿子迎考的过程,带来的感想感触感慨颇多,写下此文,聊作对其高中三年艰辛而又美好的学习生活时光也对我们这些年所付出的些许努力的一点追忆吧……
后记:6月24日,儿子高考查分,总分395分,选修双A。7月17日,经网上查询,被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类录取。7月22日,在新海中学拿到儿子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