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 第742章 老狐狸之谋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第742章 老狐狸之谋

    一条条线索指向敦郡王,太子已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戒备。

    之所以同意安亲王的提议,太子也是想让敦郡王站在明处,好能看得更加仔细一些。

    不过以太子对敦郡王的了解,他绝对不会老老实实的承担背锅的重任。

    “太子哥哥,皇城内的宗室成员,无不呼奴使仆,至少有半数的府邸,都有百姓的冤魂。”

    平郡王的语速依旧极为缓慢。

    太子听得极为认真,没有开口打断。

    “敦郡王查出的这几家,暂时看来,没有排除异己的迹象。不过这几家都与勋贵联姻,而且关系极为密切。”

    找准了方向,平郡王便略微加快了语速。

    太子依旧没有打断平郡王的思路。

    “这几日,已陆续有勋贵找到臣弟,询问案情。”

    说完后,平郡王已是眉头紧锁。

    睿亲王是睿智的,同样眉头紧锁。

    “案件移交给顺天府办理,那些勋贵为何要找到你这里来?”太子倒是神色如常。

    “张府尹凶名赫赫,如今谁敢登门?”

    平郡王突然觉得自己的好人缘,似乎也不完全都是好事。

    “三弟,恐怕没那么简单。”睿亲王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太子转头,视线落在了睿亲王的身上。

    “这天下,谁不清楚你与太子哥哥的关系,那些勋贵来找你,应该是在暗示太子哥哥,他们清楚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掌控。”睿亲王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忧色。

    文华殿十余年的苦读,让睿亲王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无法轻易分取既得利益者的糕点。

    除非,那人的身后,有另一集团的支持。

    太子的地位足够尊贵,不过只有那些世袭罔替的勋贵,才算他真正的支持者。

    而且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贵,本身也是勋贵集团的一员。

    换句话说,太子是在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挑战一个庞然大物。

    “这就说得通了!”太子轻声笑了起来。

    敦郡王,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见太子神情轻松,两位王爷都面露不解。

    “找你打探的那些勋贵,谁的地位最高?”太子的视线又转移到平郡王的身上。

    平郡王看了睿亲王一眼,欲言又止。

    “保国公?”

    平郡王的犹豫,太子尽收眼底。

    “是!”平郡王只得如实回话。

    坐一旁的睿亲王面露尴尬。

    “祥奎?”太子提高了音量。

    杜祥奎的身影立刻出现在门外。

    “去保国公府,请保国公来品茶。”

    太子吩咐了一句,不过面带笑意。

    杜祥奎应下,随即消失在门外。

    “太子哥哥,臣弟——”

    “保国公是保国公,你是你,不要胡思乱想!”

    太子挥一挥衣袖,笑着打断了睿亲王的解释。

    睿亲王也明白过来是自己过分紧张,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明年的官吏,吏部打算从何处补充?”太子转而问起了另一件事情。

    虽然太子同内阁的关系有所缓和,不过太子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弟弟。

    “内阁打算加开恩科!”

    听太子问及政务,睿亲王立刻提高了注意力。

    “恩科?来不及了!”

    太子轻轻摇头,看来并不赞同内阁的意见。

    睿亲王略一思索,便明白太子的言外之意。

    “目前吴国的战事推进缓慢,恐怕已很难速战速决。”

    面对太子,睿亲王直接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这是你个人的看法,还是代表了六部的想法?”

    “官员们虽然认为朝廷一定会取得胜利,不过普遍认定这是一场持久的较量。”

    “准备一笔钱,明年春天,孤带你们去吴国抄底。”太子微微一笑。

    话中的意思十分明显,两位王爷对视一眼,拱手请太子解惑。

    “工部这几年在装备上花了大量的心血,张统领的稳扎稳打,是为了吸引吴军主动出击,好尽可能的消耗吴军。”

    “攻城略地?”

    “孤没那个兴趣!”

    面对两位弟弟,太子直言不讳。

    道理浅显易懂,兄弟二人纵然还有疑问,不过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你回去后同钱学士商议,立刻对各省的官员进行考核,筛选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准备派往吴国。”

    “吴国富庶,他们又是升迁,推进起来不会遇到什么阻力。”太子将话题又拉了回来。

    睿亲王冲太子拱手应下。

    一顿简单的午膳过后,两位王爷起身告退,太子在小楼内独坐,等待着保国公的到来。

    “青龙?”

    一小会过后,太子开口喊道。

    “奴婢在!”

    “东厂那边,老杜有没有送人过去?”

    “有!”

    “让老牛多个心眼,防止里面有其他人的奸细。”

    “奴婢明白!”

    “白虎那边,让他提高警惕,一定要保证八弟的安全。”

    “奴婢明白!”

    “等皇太孙满三岁,你就教他些粗浅的功夫。”

    “奴婢明白!啊?”

    站在太子身后的青龙突然愣住。

    “怎么?不愿意?”

    “愿意!愿意!”

    青龙立刻跪下,磕头谢恩。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太监也不例外。

    太子继位,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换掉内阁的学士,也不是换掉朝中的重臣,而是内务府的红衣太监。

    至于刚刚入住的乾清宫,更是换得干净彻底。

    为何如此?

    因为被换掉的,都是忠于先皇的太监。

    墙头草,在宫中是活不长久的!

    至于像杜公公这种敢向太子示好的,只能算是极端的个例。

    一方面是皇帝清楚自己命不久矣,另一方面,是因为皇帝清楚太子并无野心。

    就算杜公公与太子交好,可只要皇帝命他拿下太子,他绝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太子此举,无疑是给青龙留下了一条后路。

    听到青龙磕头的声音,太子笑着命他起身回话。

    “二七那里,你多关注一下,他若是有什么需求,尽量满足。”

    羽林卫中的禁区,太子一直都放在心上。

    “奴婢明白!”

    “叮嘱老牛,二七那里的太监,不准轮换。”

    “奴婢明白!”

    “储秀宫那位新的总管太监,找个机会同他接触一下。”

    青龙虽然有些糊涂,不过依旧是规规矩矩的应下。

    “想办法试试,看看他到底会不会功夫!”

    说完这一句,太子轻轻地闭上了双眼。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