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 第798章 谁是下一个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第798章 谁是下一个

    一股吴军绕开虎贲军,打算袭击资水,被在边境巡逻的河西军吃掉。

    这就是情报带来的优势!

    吴军对东川算是一无所知,朝廷对吴国却是了如指掌。

    不过——

    就在河西军领取战功的时候,黑奴军团也同诸侯的联军碰撞在一起。

    此时,诸侯的联军距吴国的都城,已不到三百里。

    此时,原本协调有些问题的联军,突然变得无比的默契。

    几家小诸侯的军队避开黑奴军团,继续朝都城的方向挺进。

    燕国与梁国的军队从两侧向黑奴军团的后方移动。

    代国与越国的军队则从正面迎了上去。

    四家大诸侯,八万军队,打算将黑奴军团从这世上彻底抹去。

    远在京城的太子想要得知这个情况,还得等上一段时日。此时的他,依旧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暗流涌动的京城。

    敦郡王偃旗息鼓,宗室成员便不再人心惶惶。

    不过这平静,怎么看都透着诡异。

    自从上次击杀李凤阳,礼亲王暗中给安阳公送去了几名护卫,还下注五万买安阳公胜出,安阳公对礼亲王的戒备已经烟消云散。

    这位亲王是皇帝的亲弟弟,平日里看着不大管事,不过真要是到了那一日,他的决定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安阳公与礼亲王互动频繁!

    清晨!

    太子按惯例前往乾清宫请安。

    冬天本就透着浓浓的寒意,今日天空中又飘着细雨,在皇宫漫步的太子,早已手脚冰凉。

    “殿下——”杜祥奎的声音在太子的身后响起。

    “不行!”

    太子知道杜祥奎想劝自己乘坐桐辇,不等他说出就直接打断。

    杜祥奎深知太子的脾气,不敢再劝。

    “青龙?”

    快到乾清宫的时候,太子的声音再次响起。

    “奴婢在!”

    “你去东厂,让老牛立刻入宫。”

    “喏!”

    青龙应下后,无声的在原地消失。

    “祥奎!”

    “奴婢在!”

    “最近要提高警惕。”

    “奴婢明白!”杜祥奎态度恭敬。

    叮嘱一句后,太子再也没有开口,沉默的朝乾清宫走去。

    还是那一套流程,很快,太子便出现在御案前面。

    皇帝没有批阅奏折,而是在闭目养神。

    事实上,送进乾清宫的奏折不但少了许多,而且大部分的奏折,都是由咨政院代劳。

    在权力的滋润下,赵院长看起来年轻了十岁不止。

    “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乘车。”

    一睁眼,皇帝就责备了一句。

    “儿臣习惯了!”太子嘿嘿一笑。

    “内阁准备提高商税。”

    “父皇,只增加负担,恐怕不是良策。”

    太子微微皱眉,说得十分直白。

    “这只是第一步!”皇帝语气温和。

    太子这才放下心来。

    “听说你与礼亲王不睦?”

    关于商税,皇帝不想过多的提及,于是换了一个话题。

    “也不算不睦,只是互相看不顺眼。”太子的措辞极有意思。

    皇帝微微一笑,准备起身踱步。

    杜公公急忙上前搀扶。

    皇帝居然没有拒绝,太子脸色一变。

    “叶天的真气还是十分管用,朕只是有些虚弱,并不觉得疼痛。”

    见太子满脸的担忧,皇帝开口安抚了几句。

    太子没有回话,自觉的上前搀扶。

    “其他宗亲的府邸,朕大概是去不了了,不过朕打算在这乾清宫设宴,请他们带着家眷和自家出色的子弟,前来赴宴。”

    皇帝语速平缓,听不出情绪的波动。

    “父皇,儿臣请叶天再来看看?”

    “生死由命,朕早已看开!”皇帝轻轻摇头。

    “父皇——”太子的声音在颤抖。

    皇帝转头看了太子一眼,轻轻的叹了口气。

    “父皇,这一次不去渔阳山,就在别院如何?”太子将这一声叹息视为应允。

    皇帝轻轻点头。

    “父皇,交化最近十分热闹,等越军攻下交化,传国玉玺也就快重见天日了。”

    想起锦衣卫传回的情报,太子开口禀报。

    “哦?你又有什么主意?”皇帝突然来了兴趣。

    能抱着传国玉玺闭眼,史书上也会留下浓重的一笔。

    “如今锦衣卫也好,丐帮和清净寺也好,他们的目的,只是不让烟云谷在此时得逞。”太子迅速调整好情绪。

    皇帝没有打断,听得格外认真。

    “等到越军攻下交化,锦衣卫他们会立刻安静下来,给烟云谷制造可乘之机。”

    “只要烟云谷敢锁定位置,传国玉玺一定会出现在父皇面前。”

    太子的禀报言简意赅。

    “听说蓬莱阁也在凑热闹?”皇帝问出一句。

    “蓬莱阁代表的是鲁王,就算鲁王得到传国玉玺,最后还是会献给父皇。”

    “为何?”

    “鲁王没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他的目的,不过是想让鲁国多延续几代而已。”

    “人啊,想法是会变的!”皇帝转头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做出认真聆听的姿态。

    “如今鲁国平定海岛,仗着强大的水军,进可攻退可守。几大诸侯之中,以鲁国的形势最好。”

    “父皇所言极是!”

    “你能保证鲁王的想法不会发生变化?”皇帝问出一句。

    “父皇,鲁国的水军虽然强大,不过他们的军队还比不上梁、徐,等到朝廷不得不同这两家摊牌的时候,鲁国必须彻底退出陆地。”太子早已想得十分清楚。

    “既然你有计划,朕就不替你操心了,灭掉吴国,接下来该轮到谁?”

    “陈国!”太子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陈国?”皇帝微微皱眉。

    “他们不听话嘛!”太子的表情十分无辜。

    “对付陈国,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让太子妃陷入到两难的境地。”皇帝开口叮嘱。

    “儿臣明白,拿下陈国,儿臣不打算使用刀剑。”

    “哦?说来听听!”

    “陈王——”

    “那是你岳丈!”皇帝开口纠正。

    “是!等到灭吴之后,儿臣的那位岳丈一定会想着收复北边的城池,到时候儿臣只要暗示梁王可以不断蚕食,陈国的战火就不会熄灭。”

    “父皇,打仗本质上打的是国力,陈国目前虽然不缺钱财,不过他们缺粮。儿臣打算用粮食,掏空陈国的库房。”

    “明年春天就能播种,你这招能有多大的用处?”皇帝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父皇,儿臣打算将吴国的流寇,全部赶入陈国的境内。”

    话音落下,太子笑得十分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