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寿啦!国师又有新发明 第312章 出题权
既然成立了银行,怎么能不发展贷款业务呢。既然发展了贷款业务,怎么能不发展助学贷款呢。
想想老美那高的吓人的助学贷款吧,背上了就要做一辈子打工人,这就是福报啊!
陆沉觉得自己这么良心的人,助学贷款肯定不能跟老美学,让人家一辈子都搭在这上面,就简简单单的搞个二三十年意思意思就行了。
一想到以后满朝文武都欠了自己的钱,想想陆沉都觉得刺激!
李卓和六部尚书们也很兴奋,中央银行是新兴事物,这段时间朝廷里面也一直都有讨论,可他们怎么就没想到,中央银行还可以提供这种助学贷款啊!
读书人苦啊!十年寒窗真不是开玩笑的。
一个人读书,这家人就等于缺少了一个壮年劳动力,而且还要负责这个人的口粮。
有钱人家也就算了,这种事情放在穷苦人家,那是真的能把人愁白头的。
要不说为什么穷苦人家里面出个秀才举人不容易呢,那真是咬着牙供出来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每天自己坐在家里面读书,看着家里人过得这么辛苦,这帮读书人心中难道就没有一丝愧疚吗?
范进中举之后为什么变成了那个样子,真的只是因为中举之后有诸多的好处吗?
咱就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长时间穷愁潦倒的生活,早就已经把他的神经压迫成一根细线了。
可如果有了助学贷款,那就不一样了啊!
正如陆沉所说的那样,哪怕给不了多少,每个月给个仨瓜俩枣的,至少不用让家里人饿肚子,这就已经是开了天恩了。
不管是李卓还是六部尚书,都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好处。
正所谓恩出于上,这个点子虽然是陆沉提出来的,可最终点头的人是李卓。
以后对外宣传,那也是李卓觉得天下读书人们过得太苦了,所以才想出来了这样的一个办法。
这叫什么,这就叫皇恩浩荡啊!
跟圣恩丹一样,但凡是用了助学贷款的人,那以后谁还敢对大齐对朝廷不忠?
要真有这种人,都不需要李卓说什么,士林就能把这帮人喷成筛子。
跟岁币比起来,养自家的读书人一年真花不了多少钱,更何况这笔钱还是借出去的,是要还的。
这样一想,这不就等于是自己一分钱没花,却让天下读书人都归心了嘛!
这一波,简直就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啊!
至于六部的人,现在也很兴奋!
原因很简单,这里面有利可图啊!
他们所说的这个利,是权利,是名声,至于钱,其实是这里面最不值钱的东西了,而且陆沉也不见得会让他们插手。
皇帝可以对外宣称要给天下人发放助学贷款,这是陛下的善举。
可实际操作的不还是他们这些官员嘛!
你中央银行才几个人,最终在地方上落实肯定还是要文官体系去做啊。
想一想吧,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一个贫苦的读书人家庭穷愁潦倒缺衣少食,一家人都缩在炕上用彼此的体温取暖,怀里的孩子还嗷嗷待哺,明天吃什么也毫无着落。
就在一家人无比绝望,觉得日子已经快要过不下去的时候,突然有人敲响了房门,在外面喊道:“老乡,开门啊,送温暖了!”
战战兢兢的打开门一看,就发现是当地的官学派人过来了,官员们顶风冒雪,从怀中掏出尚且带着些许体温的铜钱道:“这是你申请的助学贷款,今天刚刚批下来。我怕你着急用,干脆就连夜给你送过来了。”
“对了,我想着这么大的雪,你出去买粮食也不方便,干脆就自作主张,用其中的一些钱买了粮食。”
“你放心,都是官仓的粮食,新鲜谈不上,但胜在便宜。好了好了,我就不打扰了,还有好几家呢,都等着助学贷款救命呢,我先告辞了。来日兄台若是能高中,你我再把酒言欢也不迟!”
这叫什么,这就叫雪中送炭啊!
这种事情一出,当地官员的名声简直要好上天了。而且如果其中真的有人高中了,这以后不就是人脉了嘛!
这次负责处理助学金的官员,那以后在读书人的群体里面,都是可以横着走的。
甚至以后他们的子孙,也可以一脸骄傲的告诉所有读书人,这个助学贷款制度,就是我家老祖宗一起参与完善的,你们有一个算一个,但凡用过助学贷款,就都是承了我家老祖宗的情了。
这样的人家,以后哪怕家族败落了,家中的子弟出去要饭,那也一定比别人更加硬气。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万民伞的价值恐怕又要大打折扣了,说起来自从陆沉出世之后,万民伞就开始泛滥了。
陆沉就是有这种本事,总能把一件事情做的让整个朝堂所有人都获益。
如果有人没有获益,那一定是你自己本事不行能力不够,这可怨不得别人。
“好好好,国师又提出了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啊,那就按照国师的意思推行下去吧,你们六部要全力配合知道吗?”
六部的人纷纷点头,他们配合,他们这次一定相当配合,不让他们配合都不行!
开什么玩笑呢,这么好的刷政绩的机会,怎么能不要呢。
或许以前六部的人还想着在合作的过程中,想要争夺主导权。
可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他们也看明白了,在主导权这件事情上,不要跟人家中科院叫板,人家中科院那边才是真正赚的,随随便便一个点子,就能轻松吊打他们!
看着众人都如此欣喜,陆沉想了想道:“对了,我还有个特别的想法,诸位应该也看见了,我们这边虽然不从事基础教学,但我们的教育质量是绝对不差的。如果再考虑到以后天下的读书人都会阅读我们编写的教材,如果科举的难度不进行调整的话就不合适了。”
“所以我就在想,以后编写考题的任务,是不是也由我们中科院接下来?毕竟考试地点都设在我们这边了,考题如果在别处编写,总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当然了,如果诸位觉得我们文学院这边的水平不够,那大家也可以交流切磋一下的嘛!”
想想老美那高的吓人的助学贷款吧,背上了就要做一辈子打工人,这就是福报啊!
陆沉觉得自己这么良心的人,助学贷款肯定不能跟老美学,让人家一辈子都搭在这上面,就简简单单的搞个二三十年意思意思就行了。
一想到以后满朝文武都欠了自己的钱,想想陆沉都觉得刺激!
李卓和六部尚书们也很兴奋,中央银行是新兴事物,这段时间朝廷里面也一直都有讨论,可他们怎么就没想到,中央银行还可以提供这种助学贷款啊!
读书人苦啊!十年寒窗真不是开玩笑的。
一个人读书,这家人就等于缺少了一个壮年劳动力,而且还要负责这个人的口粮。
有钱人家也就算了,这种事情放在穷苦人家,那是真的能把人愁白头的。
要不说为什么穷苦人家里面出个秀才举人不容易呢,那真是咬着牙供出来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每天自己坐在家里面读书,看着家里人过得这么辛苦,这帮读书人心中难道就没有一丝愧疚吗?
范进中举之后为什么变成了那个样子,真的只是因为中举之后有诸多的好处吗?
咱就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长时间穷愁潦倒的生活,早就已经把他的神经压迫成一根细线了。
可如果有了助学贷款,那就不一样了啊!
正如陆沉所说的那样,哪怕给不了多少,每个月给个仨瓜俩枣的,至少不用让家里人饿肚子,这就已经是开了天恩了。
不管是李卓还是六部尚书,都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好处。
正所谓恩出于上,这个点子虽然是陆沉提出来的,可最终点头的人是李卓。
以后对外宣传,那也是李卓觉得天下读书人们过得太苦了,所以才想出来了这样的一个办法。
这叫什么,这就叫皇恩浩荡啊!
跟圣恩丹一样,但凡是用了助学贷款的人,那以后谁还敢对大齐对朝廷不忠?
要真有这种人,都不需要李卓说什么,士林就能把这帮人喷成筛子。
跟岁币比起来,养自家的读书人一年真花不了多少钱,更何况这笔钱还是借出去的,是要还的。
这样一想,这不就等于是自己一分钱没花,却让天下读书人都归心了嘛!
这一波,简直就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啊!
至于六部的人,现在也很兴奋!
原因很简单,这里面有利可图啊!
他们所说的这个利,是权利,是名声,至于钱,其实是这里面最不值钱的东西了,而且陆沉也不见得会让他们插手。
皇帝可以对外宣称要给天下人发放助学贷款,这是陛下的善举。
可实际操作的不还是他们这些官员嘛!
你中央银行才几个人,最终在地方上落实肯定还是要文官体系去做啊。
想一想吧,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一个贫苦的读书人家庭穷愁潦倒缺衣少食,一家人都缩在炕上用彼此的体温取暖,怀里的孩子还嗷嗷待哺,明天吃什么也毫无着落。
就在一家人无比绝望,觉得日子已经快要过不下去的时候,突然有人敲响了房门,在外面喊道:“老乡,开门啊,送温暖了!”
战战兢兢的打开门一看,就发现是当地的官学派人过来了,官员们顶风冒雪,从怀中掏出尚且带着些许体温的铜钱道:“这是你申请的助学贷款,今天刚刚批下来。我怕你着急用,干脆就连夜给你送过来了。”
“对了,我想着这么大的雪,你出去买粮食也不方便,干脆就自作主张,用其中的一些钱买了粮食。”
“你放心,都是官仓的粮食,新鲜谈不上,但胜在便宜。好了好了,我就不打扰了,还有好几家呢,都等着助学贷款救命呢,我先告辞了。来日兄台若是能高中,你我再把酒言欢也不迟!”
这叫什么,这就叫雪中送炭啊!
这种事情一出,当地官员的名声简直要好上天了。而且如果其中真的有人高中了,这以后不就是人脉了嘛!
这次负责处理助学金的官员,那以后在读书人的群体里面,都是可以横着走的。
甚至以后他们的子孙,也可以一脸骄傲的告诉所有读书人,这个助学贷款制度,就是我家老祖宗一起参与完善的,你们有一个算一个,但凡用过助学贷款,就都是承了我家老祖宗的情了。
这样的人家,以后哪怕家族败落了,家中的子弟出去要饭,那也一定比别人更加硬气。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万民伞的价值恐怕又要大打折扣了,说起来自从陆沉出世之后,万民伞就开始泛滥了。
陆沉就是有这种本事,总能把一件事情做的让整个朝堂所有人都获益。
如果有人没有获益,那一定是你自己本事不行能力不够,这可怨不得别人。
“好好好,国师又提出了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啊,那就按照国师的意思推行下去吧,你们六部要全力配合知道吗?”
六部的人纷纷点头,他们配合,他们这次一定相当配合,不让他们配合都不行!
开什么玩笑呢,这么好的刷政绩的机会,怎么能不要呢。
或许以前六部的人还想着在合作的过程中,想要争夺主导权。
可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他们也看明白了,在主导权这件事情上,不要跟人家中科院叫板,人家中科院那边才是真正赚的,随随便便一个点子,就能轻松吊打他们!
看着众人都如此欣喜,陆沉想了想道:“对了,我还有个特别的想法,诸位应该也看见了,我们这边虽然不从事基础教学,但我们的教育质量是绝对不差的。如果再考虑到以后天下的读书人都会阅读我们编写的教材,如果科举的难度不进行调整的话就不合适了。”
“所以我就在想,以后编写考题的任务,是不是也由我们中科院接下来?毕竟考试地点都设在我们这边了,考题如果在别处编写,总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当然了,如果诸位觉得我们文学院这边的水平不够,那大家也可以交流切磋一下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