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一边阳光一边乌云 > 第23章 三字经

一边阳光一边乌云 第23章 三字经

    “哈~呼~”课桌前李承乾打着哈切,然后伸出食指在鼻孔里旋转着,抠出一团黑黑的鼻屎,用食指和拇指揉成团,biu的一下,把小黑球弹出窗外。

    看到如此态度的李承乾,孔颖达忍了半年实在忍不住了,严肃的说道:“乾小王爷,您脑疾虽然未好,但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望汝认真对待。”

    李承乾把毛笔搭在嘴唇上说道:“孔师,你这教识字方法也太难了,既要死记硬背,还要一个一个记,还不如我自己创的新法。”

    李泰一脸震惊的看着自己的哥哥,卧槽?哥你这是要上天啊,不止是上天,简直是立马飞天,听父王说这位孔颖达孔师,乃是圣人的后代当代儒学大师,有他教你就不错了,你居然还嫌弃。

    孔颖达爽朗的一笑说道:“哈哈哈哈,乾小王爷若是有更好自学之法,吾倒是想听你道来,若是果真如此,孔某定然不再施教于你。”

    李承乾放下笔,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灰尘,然后双手背在身后,学着一副大人的模样,一步一顿的摇头晃脑。

    孔颖达看着他滑稽的表演,也是给他气笑了,这乾小王爷如今玩性越来越大,府里每个人都宠着他,让着他,不管做什么都不会管他,导致他现在有这种毫无礼数的样子,若不是他还保留着那善意的心性,不知道这府里的下人被他祸害成什么样子。

    李泰看着自己的哥哥,昨天说要给他露一手,好家伙,真给我露一大手。

    李承乾摇头晃脑的说道:“我把它叫做三字经,望孔师指教指教。”

    孔颖达也是找到自己的凳子坐下,拿起旁边的茶水说道:“好好,我且听听你写的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吾有弟,青雀义,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李承乾摇头晃脑念完之后,对着孔颖达说道:“怎么样?好记吧?孔师。”

    许久,“咣当”一声孔颖达的茶杯掉到了地上,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差点把窦燕山给念出来,还好刹车刹的快,把有关唐朝和之后的事迹全部删掉。

    李泰惊喜的看着自己的哥哥,他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他知道这个是他哥做给他的,这一瞬间,李承乾在李泰的心里无限的拔高,太帅了老哥,你看孔师这目瞪口呆的样子,八成是被你的着作把他惊呆了。

    半晌孔颖达说不出话来,许久才开口道:“小王爷之才旷古绝今,吾的确不能教你,如今你有了自学之法,孔某不得再教授你了,免得坏了你的思想,乾小王爷能否抄录一份给我吗?咦~乾小王爷,您抱着头干嘛?咦~乾小王爷您不要吓我啊!”

    “哎呀~我头好疼啊~我想回房间休息。”

    李承乾这时候抱着头在那摇晃,低下头偷偷给李泰眨了一下眼睛,然后biu的一声跑出门外。

    孔颖达看着小王爷跑出房门,嘴里喊头疼,这可把他给吓坏了,因为小王爷每次犯脑疾都会忘掉之前发生的事,他担心这乾小王爷把那着作三字经给忘了,立马站起身子朝李承乾追去。

    “哎哟喂~,我的小王爷,你可别在这时候犯病啊,老夫求你了。”

    接下来王府出现了这一幕,一位7旬老人哭着求着追着一个小孩,而一个小孩抱着头跑在前面横冲直撞。

    “小王爷,呜呜呜~终究还是没了。”

    依靠在小王爷房门外的孔颖达,嚎啕大哭着,而一旁的小王爷则是一脸痴傻的样子,手里还拿着手帕给孔颖达擦着眼泪,这一幕给下人们看的那个心疼啊,你说好好的老人,还德高望重,怎么哭成这样。

    “这孔颖达孔夫子怎么了?怎么哭的这么伤心?”

    “我不知道啊,我也是刚刚才看到这一幕,不过孔师嘴里念叨叨喊着乾小王爷,八成跟乾小王爷脱不了关系。”

    “这乾小王爷也太强了吧,孔师可是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角色,为何会被年纪如此甚小的乾小王爷弄哭?”

    “哎~不管怎么说,还是通报王爷吧,你没看见周管家劝了几次没劝动吗?”

    李世民书房中,侍卫前来通报:“禀告王爷,前府来报,孔颖达孔师正在乾小王爷的房间门口痛哭,多人前去劝解毫无效果,故前来通报王爷您,望王爷移步一探究竟。”

    李世民放下手中书籍,一脸茫然,心想道:“这孔师平日清净淡然,今日为何如此?”

    李世民收拾桌案之后说道:“随本王一同前去。”

    不一会李世民来到李承乾的房门外,此时的李世民看到李承乾拿着手帕给孔颖达擦眼泪,脸上还露出天真的笑容看着孔颖达。

    看到孔颖达如此难受,李世民甚是心疼,如此大儒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怕是过后会被同僚耻笑。

    李世民严厉的对李承乾说:“乾儿,你对孔师做了什么?让他如此难堪?”

    李承乾无辜的看着李世民说道:“爹~孩儿不知道啊,孩儿头疼刚好,就看到孔师在我房门旁痛哭,嘴里喊着没了没了什么的,问老师老师也不说,他就一直哭,我只好帮他擦眼泪,我以为他是想起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只好陪着孔师。”

    “你….。”李世民正要发作,孔颖达立马拉住李世民:“殿下莫要再惊扰小王爷,怕是老夫追的太急,惊吓到小王爷,令小王爷把三字经都给忘了,都是我的错,错过了一部旷世经典。”

    李世民问李承乾道:“三字经?乾儿什么是三字经?”

    李承乾一脸懵逼的看着李世民:“什么三字经?”

    “哇~呜呜。”孔颖达哭的更惨了。

    这时候李泰从旁边站出来解释道:“父王,是兄长的还没有犯脑疾之前念的经文。”

    李世民疑惑道:“什么经文可以让孔师激动成这样?”

    李泰低头想了想说道:“泰儿只记得一点,因为好记,韵味足,有节奏,但是不多只有一点而已。”

    李世民见李泰这般,也是鼓励道:“哦豁~那青雀把能记住的念给为父听听。”

    李泰转了转脑袋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泰儿只能记到这里,只是听了一遍没有记全,后面还有三句,吾有弟,青雀义,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李承乾在只有李泰能看得见的地方,冲他偷偷竖了一个拇指,意思好像在说:“真棒我的弟!”

    李世民惊讶的看着李承乾,这是我这傻儿子能念出来的?

    而李承乾一脸天真的看着他,李世民摸了摸李承乾的脑袋说道:“乾儿真的不记得了?”

    李承乾答道:“什么不记得了?”

    “没什么,来人扶孔师下去歇息。”

    李承乾这时候说道:“既然孔师那么想要那个什么三字经,就让弟弟给他呗,既然说是我的,那就给他吧,不要让孔师再哭了,哭坏了身体就不好了,弟弟还需要孔师教导呢。”

    这时候孔颖达抹掉了眼泪站起来作揖说道:“谢乾小王爷垂怜,孔某受之有愧,望小王爷有朝一日想起全部,请编写下来,这可是为天下学子孩童一本启蒙经典,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李世民看着孔颖达居然对李承乾行学生之礼颇为震惊,而转头看向李承乾的时候却只能感叹,因为此刻的李承乾正在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李世民扶起孔颖达说道:“先生不必如此,待到乾儿想起,本王命他第一个让您知晓,让您第一个看到此篇三字经如何。”

    孔颖达这回终于笑了说道:“谢王爷垂青。”

    孔颖达转头看看李泰说道:“泰小王爷,劳您费心,抄录一份残篇于我。”

    李泰拱手作揖道:“为老师效劳,是学生的荣幸。”

    李世民哈哈哈一笑道:“好了好了,大家都散去吧,各做各的事去吧。”

    “是,王爷。”

    大家都离开之后,李世民静静看着李承乾半晌,随后微笑的对着李承乾说道:“你也睡吧,莫又犯了脑疾。”

    李承乾傻傻的笑了一下,对着李世民说:“好的爹爹,儿子去睡了,爹爹也要劳逸结合,午安。”

    随后向李世民摇了摇手,关闭房门。

    李世民疑惑了一下“午安?”也学李承乾摇了摇手道了句:“午安。”

    关上门的那一刻,天真脸的李承乾就变得正常了,深邃的眼神看着桌案上的茶具。

    老爹啊,以我目前能力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孔颖达经历此事之后,定会被同僚所问,当他读出三字经的残篇,定会向他询问出处,谁都想流芳百世,谁都想为此经编撰或者翻译、注解。

    至于我的泰弟弟,这个就是推向你前去学术大家的第一步。

    秦王房间处。

    李世民怀抱着长孙氏,脸贴近长孙氏的脸庞,闻着秀发依偎着说道:“观音婢啊,我觉得我们的乾儿不简单啊。”

    “二郎此话怎讲?”长孙氏转身脸贴在李世民胸口说道。

    “今日府上,孔颖达对乾儿做了学生礼。”

    “这岂不是乱了礼法吗?哪有师向学生施礼的?”

    “哎,就因为我们乾儿犯脑疾之前创出了一部叫三字经的启蒙经典,此部经典我也是听泰儿念完之后,才理解孔师为何施学生礼。”

    长孙氏惊讶的说道:“我听闻今日府上孔师在乾儿房外哭泣,这哭泣原因竟是因为乾儿所做的三字经?”

    “对啊,可惜的是就在乾儿念完之时,乾儿又因脑疾发作,把三字经给忘记了。”

    “这乾儿的脑疾发的真不是时候。”

    李世民眯了眯眼睛说道:“恰恰就是这样,我才觉得他不简单的原因。”

    长孙氏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何呢?我怎看不出。”

    李世民说道:“昨日你哥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来报,圣上敕书于他们,令他们不得再侍奉我,如果私下再来见我,必将降罪致死,原本府内儒生和幕僚,因此事有些心悸,但此时乾儿这残篇三字经,却稳固他们的内心,若是他们得到一部完整的三字经,这群儒生必将传达于天下,而这部经典是从秦王府流出,我又要将被圣上与太子所关注。”

    “但恰恰是残篇,儒生们只会暗中流传,对吧二郎?”

    “然也~”

    “臣妾以为乾儿还小,我认为他并没有那么多的心机,此事应该只是巧合。”

    李世民看着窗外的天空,抱紧了长孙氏:“但愿吧”

    孔颖达拿着李泰撰写的三字经,津津有味的品着,看着后三句的吾有弟青雀义就皱了皱眉,总觉得这句话怪怪的,但又说不出哪里怪,看起来是李承乾非常喜欢自己的弟弟,然后向大家诉说,这篇三字经我是为弟弟写的?

    孔颖达来到通文馆,这里是文人聚集的地方,文人墨客喜欢在这里品茶论经讨论文学。

    孔颖达在通文馆算是有头有脸的夫子,被各方文人认可为隋唐两朝时期的大儒。

    孔颖达刚进入通文馆,周围还在谈天论地的文人们,纷纷站起身子拱手作揖道:“学生,见过孔师。”

    “见过孔夫子。”

    孔颖达抬起双手向下轻轻按下说道:“今日前来,望诸位文人雅集于此,某有幸得以相会,今得一残经,文采之旷世,育人于千古,本有幸闻听全篇,奈何徒生意外,毁之惋矣,今孔某分享于诸位,望有能之士,可全此经。”

    诸位文人听到如此德高望重的夫子,竟然来请教大家,也是对那残经颇有兴趣。

    之间人群中还有些地位的人说道:“夫子莫要为难,且听此残经过后,诸位在行商讨如何?”

    “是啊夫子,先听此经吧。”

    孔颖达从怀里拿出李泰抄写给他的三字经残篇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通文馆内鸦雀无声,各个文人闭目聆听着这所谓的旷世经文,孔颖达念到幼不学,老何为的时候就停下来了。

    大家还在享受着这篇文章的韵味时,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大家纷纷看向孔颖达说道:“孔夫子继续啊。”

    “对啊,夫子,下面呢?”

    孔颖达哀叹了一声说道:“下面的老夫给搞丢了,愧对于祖宗孔圣啊。”

    “啊?夫子,您在哪弄丢了,我们去帮你找。”

    “对啊对啊。”

    孔颖达哪敢说此经出自于京城败家子加脑残世子李承乾吗?敢说自己哭着求着让他脑疾别犯吗?他不敢,最后他只能听从李世民的交代,说此经为府上某位隐士传于他的,但隐士脾气怪异,只说一遍,能记多少是多少。

    孔颖达答道:“此三字经出自于秦王府,某位人物,那日他仅说了一遍,人便离去了,我只记得这前面的这些和最后的十二字。”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若谁可以完成此经,定将留名青史,造福于万代。”

    众人沉默了,孔师你这不是难为我们吗?您都不会,让我们来?这一看就是儒家经典,哦~你不行让我们上。

    孔颖达见到众人都沉默了说道:“秦王府的王爷说了,若谁可注经一二,皆可留名,让天下文人为百姓学子都贡献一份力。”

    此言一出,馆内一片沸腾,文人们纷纷开始议论。

    “这秦王仅如此豁达。”

    “是啊,这秦王昔年平叛乱,开疆土,驱贼匪,败突厥,若非嫡长子,这帝位…”

    话还没说完,这个人被他的好友捂住了嘴巴训斥道:“贤弟切记慎言,此番言论于某知晓便罢了,莫入他人耳目,若小人予构,恐害其性命,知否?

    “贤兄说的是,是愚弟孟浪了,口不遮拦,险些祸从口出。”

    “秦王此番举动无疑是亲近于我们,故借孔夫子之口,行交好之意。”

    “此残经之撰名,闻此经,众学子不想要否?若食人恩惠,且不说报其恩,不害其行就行了。”

    此时孔夫子也被请到主席落座,纷纷加入了注经的话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