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传承从博物馆开始 第七十二章 临摹
画馆里的工作还在进行着。
勤劳的画匠们有的在临摹,有的在创作,还有的负责装裱、修复、保存。
众人各司其职,自做各自的事情。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没有人知道,有一双眼睛正在观察这一切。
陆言就像是一个误入了职业剧的路人一样,对这一切都感受到了好奇。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但又不完全陌生。
因为这具身体的肌肉记忆还在。
本能还在。
他还有“师者”。
这两者加起来,足够陆言看懂这一部十分晦涩难懂的“职业剧”了。
他能看得出来,那个画师的壁画错了,手不够稳定,线条不够流畅。
另外一个画师的颜色也上错了,虽然不知道原理,但色相的概念在陆言的脑海里忽然生成,无师自通。
还有,那个裱画的,酱糊多了。
排笔的毛刷掉落在纸面上,水逐渐逐渐侵染宣纸……
这一切在陆言的眼睛里看到了,充满了吸引力,陌生,但又很熟悉。
花了大概一个下午,他基本上就已经全部熟悉了画馆的工作流程。
上手或许还不行,但至少已经观察到不少现象。
这些现象能在短时间内,让他不愁怎么应付别人了。
这就是陆言可怕的学习能力。
日头西斜,画馆的人流少了,顾客也少了。
工人收拾东西回家,画家也差不多结束了临摹,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画馆。
“陆工,我先走了,你今日留在画馆里值班,切记关门。”最后一个同事和陆言打了招呼,然后就离开画馆。
很快,画馆里就只剩下陆言一个人。
瞬间安静起来。
今日值班,倒是让陆言省下了一个麻烦,因为他暂时还不知道自己的住所在哪里。
这个只能日后再探究了。
画馆里有厨房和粮食。
陆言凭着本能的记忆,来到厨房,煮了一把米,然后又煮了两个鸡蛋,这就是晚餐了。
没有肉,有点难受,但陆言并非吃不了苦。
画匠,是匠人,手艺人,不是读书人,从事生产活动,地位低下,工资不高,勉强糊口,算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古代的生产力低下,这些不要钱的主食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陆言的这份晚餐,已经是很多求不来的饭。
填饱了肚子之后,陆言把灶台的火给埋上,留了火种,收拾了残局。
上次的模拟,锻炼了他的生活动手能力,陆言做起来得心应手,不管应对什么样的环境,都如鱼得水了。
天色逐渐暗下来,陆言点了一盏油灯。
豆大的灯火照亮了方寸之地,陆言就着这些幽暗的灯火,建起白天被废掉的宣纸,开始画起画来。
这些纸都是白天的画师们因为手误,或者其他不可控的原因,作废无法使用成为真正的画卷的纸。
现在的纸已经不算太稀罕的物件儿了,所以陆言还能在这儿捡漏,用他们淘汰下来的这些无用的纸,训练一下自己的谋生技能。
陆言观察到,画馆里的画师们,画工水平都有,基本功非常的稳当,但画风十分一致,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甚至画出来的画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果一个画师画了一幅画,中途病休,那么另外一个画师直接接手,从画像上看也是完全看不出来区别的。
造成这样现象,是因为画馆为了销量,为了招引客流,会让画师们用同一个画本来临摹。
把一些画风本来不一样的人,打造成一样的模板,一样的线条,一样的风格。
也就是俗称的,人造打印机。
虽然没有了灵魂,但是精准,高效,而且稳定有用。
陆言并不排斥这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模子的过程,因为他没有什么才气,目前是这样的。
他只是个门外汉,虽然拿的是怀才不遇剧本。
陆言拿出了画师们经常临摹的粉本:吴道子的粉本。
这就是当代最流行,同时也是名气最高的画家。
许多达官贵人都想请他作画,然而请不到真人,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请一些会他画风都画师。
这就是为什么画馆总让画师临摹吴道子的画本。
陆言对吴道子的名气也是如雷贯耳。
吴道子的画在现世已经失传了,没有真迹传世。
但,吴带当风的美誉,依旧能出现历史课本中,这一点做不得假。
他的作画水平,获得了当下,以及后世人的认可,经历过了时间的认证。
陆言虽然不懂画画,但是他懂得欣赏,欣赏一切他觉得美丽的事物,所以当吴道子的粉本被拿在手上时,他被这幅画的精美惊艳了一把。
吴带当风的风格,就是线条流畅,有种无风自动之感,画面飘逸,人物很有美感。
陆言现在的鉴赏水平还不够,但他能知道,美,很美。
今晚,他就要临摹这幅吴道子的画像图,学习他的风格,他的根骨。
因为宣纸已经被人画过像,所以陆言不能直接描图,只能照着粉本直接硬画。
这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是困难的,但陆言却很有信心,也有分寸。
他一双眼扫过粉本,记录它们出现在纸上的什么位置,以什么的形状展现出来。
此时,这一张宣纸在他的眼里被分割成了一个个坐标点。
每一条线条都可以被分割成一个点,每一个点都能在坐标轴上找到它的位置。
学习变得高效起来。
陆言找到了他的学习方法——或许他不是个学艺术的天才,但是他学习过数学。
所有的东西都有解法,都有答案。
就这样,陆言很快就把一幅画临摹完毕。
他看了看,然后自己点了点头。
他对自己的处女作还是十分满意的。
第一次就画出一副和粉本很像的画,他果然是有画画天赋的。
甚至可能还很强。
陆言觉得自己又行了。
至于余下的东西,则需要用时间去补充,去打磨。
第二天,陆言就能顺利的融入了画馆的工作。
当然,他负担的工作并不重要,只是临摹。
水平不高,但是同事们开心坏了。
他们高兴道:“陆工,虽然你的水平退步了,但是和吴道子更像了!”
陆言:“……”
你们开心就好。
勤劳的画匠们有的在临摹,有的在创作,还有的负责装裱、修复、保存。
众人各司其职,自做各自的事情。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没有人知道,有一双眼睛正在观察这一切。
陆言就像是一个误入了职业剧的路人一样,对这一切都感受到了好奇。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但又不完全陌生。
因为这具身体的肌肉记忆还在。
本能还在。
他还有“师者”。
这两者加起来,足够陆言看懂这一部十分晦涩难懂的“职业剧”了。
他能看得出来,那个画师的壁画错了,手不够稳定,线条不够流畅。
另外一个画师的颜色也上错了,虽然不知道原理,但色相的概念在陆言的脑海里忽然生成,无师自通。
还有,那个裱画的,酱糊多了。
排笔的毛刷掉落在纸面上,水逐渐逐渐侵染宣纸……
这一切在陆言的眼睛里看到了,充满了吸引力,陌生,但又很熟悉。
花了大概一个下午,他基本上就已经全部熟悉了画馆的工作流程。
上手或许还不行,但至少已经观察到不少现象。
这些现象能在短时间内,让他不愁怎么应付别人了。
这就是陆言可怕的学习能力。
日头西斜,画馆的人流少了,顾客也少了。
工人收拾东西回家,画家也差不多结束了临摹,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画馆。
“陆工,我先走了,你今日留在画馆里值班,切记关门。”最后一个同事和陆言打了招呼,然后就离开画馆。
很快,画馆里就只剩下陆言一个人。
瞬间安静起来。
今日值班,倒是让陆言省下了一个麻烦,因为他暂时还不知道自己的住所在哪里。
这个只能日后再探究了。
画馆里有厨房和粮食。
陆言凭着本能的记忆,来到厨房,煮了一把米,然后又煮了两个鸡蛋,这就是晚餐了。
没有肉,有点难受,但陆言并非吃不了苦。
画匠,是匠人,手艺人,不是读书人,从事生产活动,地位低下,工资不高,勉强糊口,算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古代的生产力低下,这些不要钱的主食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陆言的这份晚餐,已经是很多求不来的饭。
填饱了肚子之后,陆言把灶台的火给埋上,留了火种,收拾了残局。
上次的模拟,锻炼了他的生活动手能力,陆言做起来得心应手,不管应对什么样的环境,都如鱼得水了。
天色逐渐暗下来,陆言点了一盏油灯。
豆大的灯火照亮了方寸之地,陆言就着这些幽暗的灯火,建起白天被废掉的宣纸,开始画起画来。
这些纸都是白天的画师们因为手误,或者其他不可控的原因,作废无法使用成为真正的画卷的纸。
现在的纸已经不算太稀罕的物件儿了,所以陆言还能在这儿捡漏,用他们淘汰下来的这些无用的纸,训练一下自己的谋生技能。
陆言观察到,画馆里的画师们,画工水平都有,基本功非常的稳当,但画风十分一致,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甚至画出来的画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果一个画师画了一幅画,中途病休,那么另外一个画师直接接手,从画像上看也是完全看不出来区别的。
造成这样现象,是因为画馆为了销量,为了招引客流,会让画师们用同一个画本来临摹。
把一些画风本来不一样的人,打造成一样的模板,一样的线条,一样的风格。
也就是俗称的,人造打印机。
虽然没有了灵魂,但是精准,高效,而且稳定有用。
陆言并不排斥这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模子的过程,因为他没有什么才气,目前是这样的。
他只是个门外汉,虽然拿的是怀才不遇剧本。
陆言拿出了画师们经常临摹的粉本:吴道子的粉本。
这就是当代最流行,同时也是名气最高的画家。
许多达官贵人都想请他作画,然而请不到真人,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请一些会他画风都画师。
这就是为什么画馆总让画师临摹吴道子的画本。
陆言对吴道子的名气也是如雷贯耳。
吴道子的画在现世已经失传了,没有真迹传世。
但,吴带当风的美誉,依旧能出现历史课本中,这一点做不得假。
他的作画水平,获得了当下,以及后世人的认可,经历过了时间的认证。
陆言虽然不懂画画,但是他懂得欣赏,欣赏一切他觉得美丽的事物,所以当吴道子的粉本被拿在手上时,他被这幅画的精美惊艳了一把。
吴带当风的风格,就是线条流畅,有种无风自动之感,画面飘逸,人物很有美感。
陆言现在的鉴赏水平还不够,但他能知道,美,很美。
今晚,他就要临摹这幅吴道子的画像图,学习他的风格,他的根骨。
因为宣纸已经被人画过像,所以陆言不能直接描图,只能照着粉本直接硬画。
这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是困难的,但陆言却很有信心,也有分寸。
他一双眼扫过粉本,记录它们出现在纸上的什么位置,以什么的形状展现出来。
此时,这一张宣纸在他的眼里被分割成了一个个坐标点。
每一条线条都可以被分割成一个点,每一个点都能在坐标轴上找到它的位置。
学习变得高效起来。
陆言找到了他的学习方法——或许他不是个学艺术的天才,但是他学习过数学。
所有的东西都有解法,都有答案。
就这样,陆言很快就把一幅画临摹完毕。
他看了看,然后自己点了点头。
他对自己的处女作还是十分满意的。
第一次就画出一副和粉本很像的画,他果然是有画画天赋的。
甚至可能还很强。
陆言觉得自己又行了。
至于余下的东西,则需要用时间去补充,去打磨。
第二天,陆言就能顺利的融入了画馆的工作。
当然,他负担的工作并不重要,只是临摹。
水平不高,但是同事们开心坏了。
他们高兴道:“陆工,虽然你的水平退步了,但是和吴道子更像了!”
陆言:“……”
你们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