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道德绑架?发疯文学整顿九零 > 第93章 《光明日报》帮着宣传一下

道德绑架?发疯文学整顿九零 第93章 《光明日报》帮着宣传一下

    时间很快来到五月底,诊断考试也考到了“四诊”。

    周五考试结束,周立开始过周末。

    有了上次给王莉辅导的前车之鉴,周立迅速停止了给王莉辅导数学的天真计划,主要是她也没有时间。

    周立现在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创作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可可西里》了。

    这时候的长篇小说没有后来网络文学发展起来后,小说篇幅动辄百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那么夸张,现在字数在13万字以上的就能被称为长篇小说了。

    虽然只是十三万字,但对于此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周立而言,每个字都需要手写在字上,不提中途的修改润色,完成底稿寄往杂志社时势必要重新誊写一遍,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

    所以周立是实打实地花了两个礼拜,掐着李刚给出的最后期限把稿子赶出来。

    誊好底稿,周立最后看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就赶到了邮局。

    十几万字的底稿写成了二百多页纸,厚厚的一沓自然不能寄平信,需要去窗口寄挂号信。

    “周立?”窗口里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周立,准确地叫出了她的名字。

    周立看了一眼对方,也认了出来,对方正是王莉的母亲杨绣桦:“阿姨。”

    王莉的父母都是国企员工,父亲是移动的,母亲是邮局的。

    上辈子,等到读高中的时候,王莉给周立吐槽过千禧年前后邮局的奇葩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给员工强派卖明信片电影票和猪饲料的任务,王莉的母亲卖不出去,为了完成任务只能自己掏钱买。

    上辈子,小学的时候周立没去过王莉家,杨绣桦自然不认识她。

    这辈子,周立提前去了王莉家,所以杨绣桦提前把她认了出来。

    知道周立要给王莉补习,杨绣桦很高兴,她对周立的印象很好。小姑娘成绩好,得过市见义勇为奖,上过电视,上过报纸,前不久得了新概念大赛一等奖,刚刚又得了省三好,优秀得妥妥是别人家的孩子。

    “你来这里做什么?”杨绣桦主动问起。

    “我来寄个挂号信。”

    “寄到哪儿?”

    “上海。”

    “知道怎么寄吗?来,阿姨教你。”

    周立没寄过挂号信,真得摸索一阵子。

    有了杨绣桦的帮忙,事情很快办好了。

    在封装前,杨绣桦按照要求检视文件,顺手翻了翻书稿的内容:“这都是什么?”

    “一些书稿。”周立回答。

    “书稿?”杨绣桦疑惑地抬头看向周立。

    “嗯,”周立点头,没打算隐瞒对方,“我要出本书。”

    一瞬间,杨绣桦看向周立的表情变得极为复杂。

    年纪第一,市见义勇为,省三好,杨绣桦本以为周立已经足够优秀,没想到她还能更加优秀。

    出书?她跟女儿王莉同班,还是六年级的小学生,竟然就要写书出版了?

    杨绣桦看着周立,复杂的眼神如果一定要形容,那是疑惑、惊讶混合的肃然起敬。

    杨绣桦很快对书稿进行了封装,又提醒道:“挂号信外省一般寄六天。”

    挂号信的费用倒是不高,两块,但邮寄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省内三天,省外六天。

    “谢谢阿姨,阿姨再见。”跟杨绣桦道别,周立走出邮局。

    回到家,周立就给李刚打去电话,通知他底稿已经寄出了。

    听闻挂号信要寄六天,李刚当即表示:“我调整一下时间,六月中旬之前出版没问题。”

    周立前脚刚挂了电话,后脚电话又响了起来。

    “周立?”话筒中传出中年男子的声音。

    “我是,”周立顿了顿,“你是谁?”

    “我是何伯伯。”

    “何伯伯?”

    对方给了补充条件:“我们在上海见过。”

    周立顿时想起了对方的身份,《光明日报》的编委何冬青:“何伯伯。”

    听出周立声音中的恍然,何冬青问出了他今天给周立打这个电话的原因:“这两周怎么没给我写信。”

    “写信?”

    “《光明日报》受到你的重点关注,有每周收到一封来信的殊荣,记得吗?”

    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周立一直坚持着每天写一份信的频率向各省的报刊杂志举报组织。

    其实每周的信内容差不多,换周的时候才会换内容。

    所以每周只有一封固定寄往重点关注的《光明日报》,其他都是按安江给的联系方式寄往不同的报社。

    在上海跟李伯伯和何冬青见面之后,如果完全复刻《肖申克的救赎》,周立应该将每周一封信的频率提高到每周两封甚至三封,但作为一个临近小考的小学生,每周一封信已经是极限了。

    这两周又忙于《可可西里》的撰写,时间精力都有限的周立连每周一封的信都停了。

    “你看了我寄的信?”周立下意识地问道。

    “当然,每周我都会看。”何冬青斩钉截铁地回答。

    虽然在上海见过何冬青就意识到他看过信,要不是看了信也不会找到自己,但听见对方语气肯定地说每周都看,周立还是生出了莫名的快乐。如果一定要形容,大概就是每已个为爱发电的写手,听到来自于读者的肯定,都发自内心地感到人生意义都得到了升华的快乐。

    用一句老话来概括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

    “我最近在写一本长篇小说《可可西里》,”周立解释着,说到这里,忽然意识到,“何伯伯,小说我已经寄给《萌芽》杂志社了,预计两周后就能出版,《光明日报》能帮着宣传一下吗?”

    周立就是顺口那么一说,就像当时在上海见了李伯伯,顺口让对方报销食宿一样。

    说一说又不吃亏,万一成真了呢?

    世界上的事向来是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个够。

    “可可西里?青海那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嗯。”周立顺势跟何冬青说了一下《可可西里》的内容。

    短暂的沉默之后,何冬青开口:“印好之后寄一本样书给我,合适的话,《光明日报》可以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