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跟极品娘把缺德奶奶嫁出去了 > 第504章 赵春玲对象

我跟极品娘把缺德奶奶嫁出去了 第504章 赵春玲对象

    娘俩正说着话呢,院子里面有了动静,往窗外一看,是赵向前两口子和大侄子赵国庆回来了,后面又进来一个20出头的男青年。

    几个人进了院子,把手里的工具靠在墙旮旯,又跺了跺脚上的泥。

    老太太嘴往那男青年方向一撅,“那个,就是春玲对象。”

    赵桂云看向那男青年,小伙儿倒是长得眉清目秀的,模样还行,但跟自己家的几个儿子比起来就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不是赵桂云吹,她生的儿女都个顶个的俊,尤其她闺女。这让他们两口子颇为得意。

    夏春玲面带笑容的小跑着从厨房出来,手里拿着条毛巾在男青年身上抽打。

    老太太,“啧啧啧,你瞅瞅这殷勤的劲儿啊,可没用在她爹妈身上。

    这还没结婚呢,这要是结婚了以后可咋整?这么上赶着,人家能把她放在眼里?

    哎呀妈呀我不愿意看,看了上火还糟心。

    我是真没看出来哪儿好,比咱家国庆差远了。

    你瞅瞅这身无二两肉的样儿,能干啥啊?

    男人就得是那种高高大大长得结实的,能干活养家啊!

    他这样还不得靠春玲养啊?不是,住进咱家了,得咱家养。倒是好算计。

    哎!”

    赵桂云咂咂嘴,“你这么大年纪就别管了,人爹妈都没反对。”

    老太太,“谁说的?管了,没用。为了这小知青她烟都戒了,咱就说,这决心多大?”

    赵桂云,“……呵呵,呵呵,这叫啥来着?哦,对了,这叫爱情的力量大。

    也算是好事儿吧,大姑娘抽烟多难看呐!”

    赵春玲拉着她对象,“我大姑来了,带你去认认我大姑。

    我跟你说,我大姑人可好了,你别紧张。”

    高文英,“啥?你大姑来了?这孩子,你咋不早说呢?”

    赵春玲吐了一下舌头,“妈呀,我这不是忘了嘛!”

    高文英翻了一个白眼儿,跟她就是忘了,跟对象就没忘。这个小白眼狼啊!真是有了女婿忘了娘。

    几个人进了老太太的屋。

    高文英,“桂云,你咋有空过来了?”

    赵桂云呵呵呵,“那啥,这是春玲对象吧?”

    她现在也不知道咋整了,毕竟有一个外人在,不能把草莓的事情说出来。只能往别的地方扯。

    赵向前,“是,春玲的对象,咱大队的知青蒋红卫。

    小蒋啊!这是你大姑。”

    蒋红卫进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赵桂云,并且不着痕迹的从上到下打量了赵春玲这个姑。

    说是40多岁,但像三十六七的模样,长得漂亮,面色红润,并且穿戴讲究,还烫着头发,一看就是家庭条件好,一点都不像农村人。

    他跟赵春玲打听过她这个姑,赵春玲具体也说不清楚。

    但在处对象之前他就知道了小有名气的韩家,两个镇子离的不远,韩家的事又非常‘离奇’。

    从去年开始,那韩家的新闻就一波一波的往他们村里传。

    啥韩家的闺女写书上了报纸赚了大钱;啥韩家的人从泥腿子到进城都当了工人……反正都成了他们县的新闻人物了。

    这让多少人羡慕妒忌恨,其中就有他一个。

    他在知青点儿的男知青里面还算是出类拔萃的,所谓的出类拔萃指的是长相,至于家庭条件不算是最好的。

    他家在省城,父母都是工人,家里兄弟姐妹不少,想回城必须要有工作,家里儿女多,工作也轮不到他来接。

    他今年已经24了,再耽误下去年纪就大了,要说在农村找对象结婚,他是真不甘心。

    好歹自己也读到了高一属于知识分子行列,哪能娶一个村姑?可现实不得不让他低头。

    考虑再三,他决定还是娶个媳妇儿,最起码成家之后不会冷锅冷灶,衣服也有人洗了。

    知青点儿吃的不好,每天下地还贼累。再这样下去身子就垮了。

    打定主意之后,他就把目光放在了赵春玲的身上。

    赵春玲是韩家的亲戚,父亲又是大队长,人长得也好看。

    挑来挑去,好像只有赵春玲是他唯一的选择。

    于是他开始制造偶遇。

    每次有接触赵春玲的机会,他一双眼睛都深情款款。接触多了,赵春玲对他也有那意思了,两个人就偷偷的处上了。

    之所以偷偷的处上,是他怕赵春玲跟他的感情不深,万一家里反对赵春玲就会跟他断。

    只有处时间长感情深了,赵春玲对他割舍不下,赵家也拿这个疼爱的闺女没办法只能答应。

    果然,在他的甜言蜜语攻势之下,赵春玲彻底沦陷。

    队里的劳动让他忍无可忍的时候,他提出了娶赵春玲。

    他把赵春玲带到了知青点儿,让她直观的感受到知青点的艰苦。

    不出他的所料,赵春玲反对在知青点结婚,蒋红卫还‘苦口婆心’的劝来着,可赵春玲的态度十分坚决。

    赵春玲跟家里提出了她要结婚。

    按理说两个人的关系赵家人已经知道,都反对她找知青,但赵春玲含糊其辞的说没确定关系。

    现在直接提出了结婚,这让赵家两口子措手不及。

    说实话,真不希望闺女找知青,一是怕将来知青回了城赵春玲处境尴尬,二是知青都是眼高手低的货,属于干啥啥不中吃啥啥不剩,还老搞事情。

    家里人的反对阻挡不了赵春玲追求幸福的脚步,她就像叛逆了似的,家里越反对她越要嫁。

    赵大舅也是有脾气的,赵春玲这么一闹,他也生气了,大手一挥,不行,给我断了。

    赵家就兄妹两个,赵春玲从小被两口子娇惯着长大,那也是有些小姐脾气的。

    赵大舅一气之下让她跟蒋红卫分了,赵春玲就绝食抗议。

    真的是三天没吃饭,也挺有毅力的。

    父母永远拗不过儿女,两口子妥协了,总不能把闺女饿死吧!

    就这样婚事定了下来。

    因为闺女绝食的事儿,两口子对蒋红卫意见大了去了,但看在闺女的份上,表面上还要过得去。

    第一步让了,那也就不差第二步了,赵春玲又提出在家里结婚,两口子一口答应。

    就像赵老太说的,儿女都是债。

    两口子是这样想的,他们把闺女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蒋红卫就不敢轻举妄动,会老老实实的跟春玲过日子。

    这些赵桂云不知道,要是知道了,呵呵,她也没办法。

    当初她闺女不也是追着知青的屁股跑,还倒贴了人家一年多。

    他们两口子着急也只能干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