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春寒料峭时的相遇 > 第362章 回函

春寒料峭时的相遇 第362章 回函

    电台节目。

    【……独立歌手方敏抒回来之后,我们发现她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新的一年中,她有了新的挑战。已经升级为母亲的她,似乎并没有出现诸如“一孕傻三年”的情况,反而更增加了许多亲和力。新歌还是我们熟悉的风格,不会太激烈,也没有多高的技巧性,也没有沉溺在各种爱而不得的调性里,她总是唱着如今这个世界上最平凡的事情……】

    【……面对外界的诸多批评,她也没有过多的回应。其实她并非没有唱功,一个能把中音演绎到如此宽和柔韧的歌手是不可能没有唱功的。其实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炉火纯青,就像很多历久弥新的经典歌曲都是中音一样。在我看来,如果在一首歌的演绎中全是各种所谓炫飞天灵盖的操作的话,如果仅仅用高音的使用技巧作为评判歌手的水准的话,未免太过于偏颇……】

    【……有些激情四射的歌曲需要高音,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做着生活中的琐事时,听一些关于生活琐碎事情的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好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她在今年的全国巡演上发布的新歌《和温暖的人在一起》,这是她的最新专辑《人间五月》里的一首歌……】

    要说敏敏没火,早在巡演之前,她在圈内就已经声名鹊起了;

    要说敏敏火了,她的商业价值却乏善可陈,甚至不如她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蒋思南和江立言。

    那天孟佳照例凑饭局维护海云卫视的关系,席间,陈青就开玩笑说,“敏敏你自己倒是平淡得很,代言不接,商演选择性接,其他歌手邀歌也是半接不接的,还没有江立言和蒋蒋干活积极。”

    江立言立刻就说,“陈导,这您就不明白了,我和蒋蒋啥活都接,纯属是因为我俩穷,贫穷使人进步……”

    “哈哈哈哈。”

    其实都是玩笑,那会儿北归来乐队已经改名叫北归来文化演艺工作室了,没人穷。

    孟佳忙得几乎不参与演出,光是佣金一年收入都是二十几万。

    而江立言和蒋思南也已经各自都有专辑了,虽然并非所有的歌都是方敏抒帮他们写的词曲,也有外面找词曲人邀来的,但是作为N线小歌手,有了固定粉丝,各自有了代表作,而且都是原唱,专辑销量也不错,平时也能接到不少甲方的商演邀请,出去演出也有一些号召力了。

    就这样,方敏抒还鼓励他们说,“不要怕自己出身底层,没有名校光环。放眼世界,很多歌手都是从街头卖艺或者酒吧卖艺开始的,你们要知道,歌手的感情不是书本上能学来的。”

    蒋思南有些怨尤地说,“可我们野出身,混不进人家的圈子。”

    江立言说,“蒋蒋你不能这样想啊,做好自己就行。”

    方敏抒笑笑,“你就不能自己成圈子么?你交往一群优秀的人,你们自然就成圈子了。哎,蒋蒋,你得这么想,你唱歌有人听,能赚到钱,别人提起蒋思南会说,噢,蒋思南啊,那个声线竟然有点像伍佰的女歌手诶,那你就已经赢了大半了,我们不是笼子里的金丝雀。”

    “噢。”

    ……

    方敏抒那个不争不抢淡泊名利的风格让她在圈子里十分吃得开,再加上给海云卫视当了很多次救火队队长,电视台欠了她不少人情,有什么好事,喻制片自然都先想着她和北归来出来的人。

    于是大家的事业就都蒸蒸日上了。

    这一年巡演很成功,她选择的场地大多是户外,保持着一个月一场到两场的强度,这样她每个月也有一半的时间可以待在家里陪一平和家人,还可以参加一些临海区组织的文娱下乡活动。

    因为刚来的时候,她就被确定为归国华人,她自己不知道,虽然五星卡上标记的是无国籍,但是熟知她情况的基层干部跟相关工作人员解释她的时候,都解释说她是malaysian ese。

    一平出生以后,她又提交了一次入籍申请,之后也和过去一样,提交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动静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秋天。

    虽然木晨曦还是和爸妈很少说话,但是身边没有了木羽乔的游萍和木平波,反倒对儿子的依傍又多了起来。

    现在木平波不会也不敢再“教导”儿子任何事情了,父子俩之间几乎也没有什么话讲。

    一平和航航给老两口带来了很多快乐,有一天木平波就突然对游萍说,“我这一辈子,现在想想也可以了。”

    游萍揶揄他,“怎么?你又觉得你是一家之主了?”

    木平波说,“没有,算了,人要服老。可以了,真的可以了,我现在想想我俩为人父母,其实挺失败的。”

    “是啊,”游萍说,“失败了半辈子,后面能平平安安的就行了。你快去看看一平睡醒没有,给她弄点辅食去。”

    “好。”

    这天晚饭,木晨曦和方敏抒一起回来的,游萍看到儿媳妇回来,又是一副惊喜的神情,“呀,怎么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都没给你准备荔枝肉!”

    方敏抒笑着换了鞋,“妈,我不挑食的。”

    “不行不行,”游萍说,“我马上去给你买里脊。”

    方敏抒拦不住,木晨曦在一边偷笑,不拦。

    一平听见妈妈的声音,《小猪佩奇》也不看了,张着手,“妈妈!妈妈!”地喊着就冲了出来。

    一岁多了,能跑能跳的,说话也清楚,天天穿一个围兜,摇摇晃晃的,一双大眼睛清澈明亮,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十分可爱。

    方敏抒和木晨曦都觉得一平真是上天的馈赠,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一看到她,就能被治愈。

    “哎,一平,妈妈在这儿。”方敏抒都来不及把包放下,就蹲下去准备接住女儿。

    结果一平都不带减速地跑来,她倒差点没有接住。

    “妈妈!”

    “好宝贝,妈妈抱。”

    她说着就把她抱起来。

    一平问,“妈妈演出完了吗?”

    “这个月完了,要下个月才出去了噢。”

    “嘻嘻,妈妈可以吃又又了。”

    “你怎么不叫你爸爸吃肉肉。”

    “爸爸天天吃肉肉,比妈妈吃得多。”

    木晨曦站在一边不干了,“嗨,你这个小东西,我喂你的饭都白喂了呀。”

    “嘻嘻。”

    这时,方敏抒的电话响了,她把一平放到木晨曦怀里,从包里把电话摸出来,是个陌生电话,但是有防诈提示,是邮局的。

    “喂,请问是方敏抒吗?”

    “对,我是。”

    “有你的挂号信,麻烦下楼来签收一下。”

    方敏抒愣了一愣,怎么会有挂号信呢,但她立刻答应道,“好的,好的,我马上来。”

    这得本人去。

    她和木晨曦一起下了楼,把自己的五星卡拿给邮递员看了看,对方确认身份之后给了她一个白色信封,北京寄来的。

    邮递员走了,木晨曦一下子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快拆开看看呀,肯定是入籍申请回函。”

    “啊?”方敏抒从恍惚中回过神来,“噢。”

    木晨曦看着她恍恍惚惚的样子,不由得又抬手把她揽到自己身边靠着。

    挂号信里就一张纸,是她期待了很久的一张打印的公函,上面盖着红色的公章。

    入籍申请通过了。

    半晌,她问,“我终于是正经的中国人了?”

    “嗯啊,宣誓结束,就给你发身份证了。”

    然后她就痴痴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