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智者不入爱河,我爱的人是祖国! > 第53章 民国才女白月光她立志报效祖国(十六)

智者不入爱河,我爱的人是祖国! 第53章 民国才女白月光她立志报效祖国(十六)

    不久后,青年报便将《吃人宅院》以连载的方式刊登出来,作者笔名月亮。

    无数人关心杜鹃悲惨的命运,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不少后宅妇女看到这篇故事,就像白梦之一样,不甘既定的命运,走出来为自己寻找出路。

    有学者表扬《吃人宅院》是改变中国妇女的一本小说。

    也有人抨击瑾泞是无病呻吟,男主外女主内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现在宣扬宅院会吃人,简直是是其心可诛。

    两方吵得不可开交,给这本小说带来了更高的热度,最后不少报纸都付稿费获得转载资格,让瑾泞坐收这个渔翁之利了。

    瑾泞不缺钱,当音乐老师学校要付一份工资,明父还每月给零花钱,便将所有的稿费都买了生活物资,给送到西北更需要的百姓手中。

    这回她写新戏,也想让大众更加关注西北受苦的百姓。

    -

    一个月后。

    瑾泞新作《流浪三毛》再一次连载在青年报上。

    同时,各个学校的话剧社也收到了海清女校话剧社发来的剧本,配合着连载进度,深入底层百姓群体中,演绎着流浪三毛的故事。

    故事开始,三毛跪在火车站口,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瘦的不成人形,乞求好心人给口饭吃。

    三毛来自西北,家里一共有七个孩子,分别是大毛,二毛,三毛……七毛,西北大旱,连树皮都被啃干净了。

    三毛其他兄弟都被饿死了,只剩下三毛一个。

    爹娘饿得走不动路,还是拼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将三毛托举到开往上海的火车上。

    三毛饿得两眼发昏,模模糊糊朝爹娘伸手,仿佛也知道,这会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到了上海后,三毛无依无靠,只能靠着乞讨为生。

    他游走于上海的街头巷尾,用一个缺了口的破碗向路人讨钱,经常被一身光鲜亮丽的老爷太太们嫌弃晦气,将他一脚踢翻在地。

    实在饿得不行了,便在垃圾堆里寻找食物。

    不管是馊了的米饭,还是发霉的面包,三毛都能吃的津津有味。

    他有时候给路人擦皮鞋赚钱,拿着报纸叫卖,却时常遭警察驱赶毒打。

    路过豪华饭店,里面的人挥金如土,含着金汤勺出身的人出手阔绰,一窗之隔的瘦小三毛却一无所有……

    一路上,三毛经历了太多不公平待遇。

    哪怕三毛拼尽全力生活,最终还是死在了一个飘着鹅毛大雪的冬天,像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土,无人在意……

    不过短短半月的时间,《流浪三毛》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一本连载小说。

    不少读者都为三毛的悲惨经历流泪,牵挂着他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度过,寄到青年报的粉丝信更是快淹没了整个报社。

    “月亮先生,我心痛三毛小小年纪,就要受此苦楚,劳烦您回信一个地址,我将寄些物资给三毛,让他吃些好的,他过得实在是太苦了……”

    “月亮先生,见信如唔,多亏您的《流浪三毛》,才让我知道了西北原来过着这么苦的日子,我将手里的钱都捐了出去,希望能帮到那里的百姓。”

    “月亮先生,看完《流浪三毛》,我悲痛欲绝,怎么会有三毛这么可怜的孩子,我们的国家到底怎么了?望您能给我一个解答,在下感激不尽。”

    “月亮先生,你能告诉我三毛最后的结局吗?他是不是被一个富贵的人家收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呢?盼望先生回信。”

    “月亮先生,我曾经就是三毛这样的孩子,请你告诉更多三毛,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好吗?”

    “……”

    《流浪三毛》比起《吃人宅院》传播度更广,读者们同情三毛,连最底层的民众都能看懂这个故事,为三毛的经历感到揪心无比。

    学生们在街头巷尾义演这个故事,底下观众每次都热泪盈眶,纷纷慷慨解囊,得到的捐款最后都拿来购买物资支援西北。

    这个故事也引起了文学界的震动。

    一位文学界泰斗在报纸上刊登自己对《流浪三毛》的评语。

    “初读月亮先生的第一部作品,我只看到小女子的矫情,不以为然,可这篇《流浪三毛》,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印象,文笔朴实无华,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同情,讲述了社会的黑暗与残酷,揭露了当局的腐败,实乃义士!”

    不少学者也纷纷评论,或褒或贬。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国家还有无数个可怜的三毛,三毛的结局,到底会怎么样?”

    “在这本小说里,我看见了一个拼命挣扎着想要活下去的孩子,他做错什么了吗?没有!他只是想活下去而已,这个世界却处处容不下他,实乃可悲可叹!”

    “月亮先生根本就是沽名钓誉之辈,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三毛这样的孩子,幻想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物,来污蔑政府对西北的治理,实在是居心叵测!”

    “……”

    不管是百姓,学术界还是政界,都对瑾泞这篇《流浪三毛》关注无比。

    随着故事的深入,三毛的经历更让大家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对不作为的管理者也越发愤怒。

    清晨。

    明家别墅。

    明父喝着粥看报纸,担忧地对瑾泞说道:“月儿,你写这些,不会有问题吗?”

    最近局势紧张,瑾泞这举动,可以说是芝麻大点小事,仅仅在报纸上写了一个故事而已。

    但要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也能给她安上反动的罪名。

    明母也担心,“月儿,这书太火了,为了安全,还是别引火上身的好。”

    父母终究最关心的还是她的安全。

    瑾泞宽慰他们:“我只是写小说,又不是上战场,不会有问题的。”

    但她心里明白,她已经被盯上了。

    这些天从学校回来,身后就一直有尾巴跟着。

    要是没猜错,她安生日子过不了几天了。

    果然,在几日后《流浪三毛》的义演现场,瑾泞正在帮着学生们收百姓的捐款,警察局的稽查队来了。

    他们一来便暴力赶走周围的百姓,为首的男子一身警装,拿出逮捕令:

    “明小姐,跟我们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