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第485章 出海前的准备
热门推荐:
崩坏:开局长空市偶遇御三家
万族之尊
入虚
大唐:超时空穿越,晋阳小公主
十抽满命!我一级一个金色词条!
胜天半子,我祁同伟绝不屈服
别人末日求生,我扒美女词条变强
原胜:我的能力靠羁绊
傻女归来
这徐姓中年人,正是朱由检当初专门向黄勇申交代过的徐霞客。
说起来,徐霞客其实并不叫徐霞客,霞客是他的号,弘祖才是他的名字。
黄勇申当初来到南直隶后,第一时间就命人去江阴邀请徐霞客。
但得到的消息却是徐霞客并不在家,而是在千里之外的云南。
没办法,黄勇申值得请韩赞周帮忙,还云南的黔国公府写信,让他们帮忙,把被落在云南的徐霞客给送回了南京。
黄永申虽是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带上这个看上去其貌不扬的徐霞客,但还是数次亲自邀请对方。
不过,却都被其拒绝。
现在一听徐霞客答应和自己出海,黄勇申竟是有些不可置信起来。
“姓徐的,你没发烧?”
黄勇申有些狐疑的看着徐霞客。
后者再次躬身道:“黄公公刚才一番话,说的徐某是热血沸腾,如果有可能,徐某也想为大明、为陛下出一份力。”
黄勇申眼睛一眯道:“那你之前为什么要拒绝?”
“徐……”
“好了,好了,坐下说。”
见徐霞客脸色有些尴尬,一旁的韩赞周赶紧出言转圜道。
待三人重新坐定,徐霞客也没有继续刚才那个话题,而是郑重的对黄勇申问道:“公公,徐某虽然没有出过海,但也听人说过,出海是需要有海图的,您……?”
黄勇申瞥了他一眼道:“海图的事儿,你就不用担心了,咱家已经从镇海伯那里要到了一份儿南洋的海图。”
“不只是海图,咱家还招募了大量经验丰富的水手,随船的医师,通译等等,可以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哦?何为东风?”
徐霞客有些好奇的问道。
黄勇申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有些不解道:“你说你什么都不懂,皇爷为什么要点名让咱家带上你呢?”
“咳咳……”
韩赞周闻言,忙是轻咳几声,算是提醒。
黄勇申也自知失言,赶紧转移话题道:“据那些经常出海的船老大和水手所说,出海最好的时节就是冬季,如果等天气热起来,风向和洋流就不对了,再想出海就得逆风而行。”
徐霞客恍然道:“所以我们想要出海,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不错。”
黄勇申点头确认后,看了他一眼,继续道:“霞客先生,既然您已决定加入,那接下来还有一件事需要劳烦你了。”
徐霞客看着黄勇申,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此次出海,咱家准备了江西那边的瓷器,南直隶这边的茶叶。”
“还有丝绸和生丝尚未备齐,你徐家世代经商,家里就有蚕丝作坊,这这东西还得请你多多费心。”
黄勇申这完全就是在考验徐霞客,他想看看徐霞客的能力究竟如何。
如果对方只是一个喜好游玩的无能之辈,那就把他随便扔到一艘船上。
若对方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采买到大量的生丝、绸缎,那就证明此人还可一用。
要知道,自从朝廷一次性放开数个口岸之后,丝绸、茶叶、瓷器等被海商格外青睐的货物,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黄勇申能凑齐足够的瓷器和茶叶,还多亏了韩赞周这位南京镇守太监的帮助,不然的话,你且等着去吧。
徐霞客看了眼黄勇申,笑道:“不知公公需要多少生丝?多少绸缎?价格几何?”
“多多益善,只要霞客先生能找到货源,咱家照单全收。”
“至于价格吗?就按照市价!”
徐霞客伸出右手,手掌竖起:“一言为定?”
“啪!”
黄勇申也伸出手,拍在徐霞客的手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回道:“一言为定!”
韩赞周在旁抚掌笑道:“好,二位能精诚协作,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徐霞客看了眼二人,又补充道,“二位公公,我听说京城的玻璃镜子和平面玻璃也是稀罕物,我们不妨也带上一些。”
黄勇申和韩赞周两人对视一眼道,然后笑道:“此事咱家已经去信御马监的曹公公,想来用不了多久,玻璃和镜子就会运到南直隶。”
徐霞客转头看向韩赞周,笑道:“当初韩公公在南直隶用扑买的方式,卖出十块玻璃镜,可是卖出了天价,如果运到海外去,一定会引得那些南洋、西洋海商疯抢。”
黄勇申对此也是自信满满。
大明的瓷器、丝绸、茶叶在海外就是硬通货,加上数量不菲的玻璃和镜子,这次出海一定会给皇爷的内帑带来丰厚的收益。
当然,这其中也有他们这些人的一份儿。
三人商定好正事儿,便开始推杯换盏。
等到后半夜,徐霞客被人送回了暂居的屋舍。
翌日,徐霞客辞别了韩赞周和黄勇申,乘车回到江阴,开始组织收购生丝。
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
松江府,一处靠近港口的仓房内。
黄勇申看着满满一库房的生丝和丝绸,满意的点头道:“霞客先生做的不错,咱家这就命人结清货款。”
徐霞客倒也没有推辞,这些货物不只是他一家的,是得给人家银子。
在黄勇申的命令下,储存在附近几座仓房的瓷器、棉纱、生丝、茶叶等货物开始装船。
看着不远处忙忙碌碌,人声鼎沸的码头,徐霞客感慨道:“好久没见这么繁忙的景象了。”
黄勇申头也不回道:“这松江府的码头终究还是小了些,宁波那边才是真的繁忙。”
两人说话的功夫,一队身着黑色公服的差役,在一名身着官府之人的引领下,来到了码头。
“黄公公,您也在这里?下官有礼了。”
为首那官员,急步来到黄勇申跟前,恭敬施礼道。
黄勇申瞪了对方一眼,冷声道:“该交的税,咱家也交了,货物你们也看了,怎的?是咱家交少了?”
那名官员对他的态度不以为意,笑着拱手道:“公公说笑了,只是按户部定下的规矩,所有出海的货物,全部需要抽检,还请公公勿怪。”
黄勇申眼睛一眯,沉声道:“这是内廷的货!”
“还请公公莫要为难我等,西厂的人可是一直盯着各处市舶司的,谁敢懈怠?”
说起来,徐霞客其实并不叫徐霞客,霞客是他的号,弘祖才是他的名字。
黄勇申当初来到南直隶后,第一时间就命人去江阴邀请徐霞客。
但得到的消息却是徐霞客并不在家,而是在千里之外的云南。
没办法,黄勇申值得请韩赞周帮忙,还云南的黔国公府写信,让他们帮忙,把被落在云南的徐霞客给送回了南京。
黄永申虽是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带上这个看上去其貌不扬的徐霞客,但还是数次亲自邀请对方。
不过,却都被其拒绝。
现在一听徐霞客答应和自己出海,黄勇申竟是有些不可置信起来。
“姓徐的,你没发烧?”
黄勇申有些狐疑的看着徐霞客。
后者再次躬身道:“黄公公刚才一番话,说的徐某是热血沸腾,如果有可能,徐某也想为大明、为陛下出一份力。”
黄勇申眼睛一眯道:“那你之前为什么要拒绝?”
“徐……”
“好了,好了,坐下说。”
见徐霞客脸色有些尴尬,一旁的韩赞周赶紧出言转圜道。
待三人重新坐定,徐霞客也没有继续刚才那个话题,而是郑重的对黄勇申问道:“公公,徐某虽然没有出过海,但也听人说过,出海是需要有海图的,您……?”
黄勇申瞥了他一眼道:“海图的事儿,你就不用担心了,咱家已经从镇海伯那里要到了一份儿南洋的海图。”
“不只是海图,咱家还招募了大量经验丰富的水手,随船的医师,通译等等,可以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哦?何为东风?”
徐霞客有些好奇的问道。
黄勇申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有些不解道:“你说你什么都不懂,皇爷为什么要点名让咱家带上你呢?”
“咳咳……”
韩赞周闻言,忙是轻咳几声,算是提醒。
黄勇申也自知失言,赶紧转移话题道:“据那些经常出海的船老大和水手所说,出海最好的时节就是冬季,如果等天气热起来,风向和洋流就不对了,再想出海就得逆风而行。”
徐霞客恍然道:“所以我们想要出海,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不错。”
黄勇申点头确认后,看了他一眼,继续道:“霞客先生,既然您已决定加入,那接下来还有一件事需要劳烦你了。”
徐霞客看着黄勇申,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此次出海,咱家准备了江西那边的瓷器,南直隶这边的茶叶。”
“还有丝绸和生丝尚未备齐,你徐家世代经商,家里就有蚕丝作坊,这这东西还得请你多多费心。”
黄勇申这完全就是在考验徐霞客,他想看看徐霞客的能力究竟如何。
如果对方只是一个喜好游玩的无能之辈,那就把他随便扔到一艘船上。
若对方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采买到大量的生丝、绸缎,那就证明此人还可一用。
要知道,自从朝廷一次性放开数个口岸之后,丝绸、茶叶、瓷器等被海商格外青睐的货物,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黄勇申能凑齐足够的瓷器和茶叶,还多亏了韩赞周这位南京镇守太监的帮助,不然的话,你且等着去吧。
徐霞客看了眼黄勇申,笑道:“不知公公需要多少生丝?多少绸缎?价格几何?”
“多多益善,只要霞客先生能找到货源,咱家照单全收。”
“至于价格吗?就按照市价!”
徐霞客伸出右手,手掌竖起:“一言为定?”
“啪!”
黄勇申也伸出手,拍在徐霞客的手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回道:“一言为定!”
韩赞周在旁抚掌笑道:“好,二位能精诚协作,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徐霞客看了眼二人,又补充道,“二位公公,我听说京城的玻璃镜子和平面玻璃也是稀罕物,我们不妨也带上一些。”
黄勇申和韩赞周两人对视一眼道,然后笑道:“此事咱家已经去信御马监的曹公公,想来用不了多久,玻璃和镜子就会运到南直隶。”
徐霞客转头看向韩赞周,笑道:“当初韩公公在南直隶用扑买的方式,卖出十块玻璃镜,可是卖出了天价,如果运到海外去,一定会引得那些南洋、西洋海商疯抢。”
黄勇申对此也是自信满满。
大明的瓷器、丝绸、茶叶在海外就是硬通货,加上数量不菲的玻璃和镜子,这次出海一定会给皇爷的内帑带来丰厚的收益。
当然,这其中也有他们这些人的一份儿。
三人商定好正事儿,便开始推杯换盏。
等到后半夜,徐霞客被人送回了暂居的屋舍。
翌日,徐霞客辞别了韩赞周和黄勇申,乘车回到江阴,开始组织收购生丝。
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
松江府,一处靠近港口的仓房内。
黄勇申看着满满一库房的生丝和丝绸,满意的点头道:“霞客先生做的不错,咱家这就命人结清货款。”
徐霞客倒也没有推辞,这些货物不只是他一家的,是得给人家银子。
在黄勇申的命令下,储存在附近几座仓房的瓷器、棉纱、生丝、茶叶等货物开始装船。
看着不远处忙忙碌碌,人声鼎沸的码头,徐霞客感慨道:“好久没见这么繁忙的景象了。”
黄勇申头也不回道:“这松江府的码头终究还是小了些,宁波那边才是真的繁忙。”
两人说话的功夫,一队身着黑色公服的差役,在一名身着官府之人的引领下,来到了码头。
“黄公公,您也在这里?下官有礼了。”
为首那官员,急步来到黄勇申跟前,恭敬施礼道。
黄勇申瞪了对方一眼,冷声道:“该交的税,咱家也交了,货物你们也看了,怎的?是咱家交少了?”
那名官员对他的态度不以为意,笑着拱手道:“公公说笑了,只是按户部定下的规矩,所有出海的货物,全部需要抽检,还请公公勿怪。”
黄勇申眼睛一眯,沉声道:“这是内廷的货!”
“还请公公莫要为难我等,西厂的人可是一直盯着各处市舶司的,谁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