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第753章 乌斯藏局势混乱
郭允厚一边喝着热茶,一边笑呵呵道:“首辅说得不错,陛下威望正隆,圣驾坐镇南京,江南出不了乱子,徐部堂安心就是。”
听两人都这么说,徐光启也不好再说什么。
孙承宗看了他一眼,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首辅,还有诸位,今年是春闱之年,礼部和朝廷是不是也该早做准备了?”
听孙承宗说起这件事,温体仁也坐直了身体,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科举历来都是国朝大事,容不得一点疏忽。
“孙阁老说得不错,朝廷是该准备了。”
“今年和以往不一样,陛下当初从南方抽调士子进京,增修永乐大典,后来这些人又被调往川贵,协助朱燮元推行改土归流。”
“这其中有部分人,拒绝了朝廷的征召,按照陛下的意思,这些人朝廷永不录用。”
“这一点还需要再叮嘱礼部一番,莫要出了岔子。”
对当初朱由检的那道旨意,温体仁倒是记得很是清楚。
没办法,他这个首辅,就是因为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才坐的如此安稳,对朱由检的旨意,他温体仁自然是不会打任何的折扣。
孙承宗点头道:“那就再拟一道旨意,请太子殿下用印。”
其余几人也都没有什么意见。
而施鳯来听孙承宗提起了皇太子,不由的开口道:“诸位,太子殿下过了年可就三岁了,是不是该遴选老师了?”
他这话一出,在场的几人皆是心思一动。
尤其是温体仁和孙承宗,他们两人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先帝的帝师,自然都有成为太子老师的想法。
而提起这件事儿的施鳯来,心里自然也有这个打算。
如果只是单纯的比学问,他还真不怵在场的任何人。
不,应该说,如果只是单纯的比学问,他比任何人的优势都大。
没办法,他是现任内阁中科举名次最高的,万历三十五年的殿试第二名,也就是俗称的榜眼。
温体仁见几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轻咳一声道:“咳咳,此事还是等陛下返京之后,再商议吧。”
“也好,此事终须陛下圣裁。”
施鳯来也点了点头。
温体仁环顾一眼众人,再次开口道:“好了,闲言少叙,本辅这里还有件事,需请诸位参详。”
几人的目光皆是落在了他的身上。
温体仁将自己怀里的汤婆子放在桌案上,面色凝重道:“乌斯藏五世大海和尚(dalai 喇嘛,一些词不能用,就用汉译)马上就要进京了。”
郭允厚皱眉道:“如果下官没有记错的话,早在崇祯元年,陛下就下旨命黔国公,请其进京,就算乌斯藏距离京城路途遥远,也不可能走了三年吧?”
温体仁点头道:“这中间确实是出了岔子。”
“据五世大海和尚所说,现在乌斯藏和西宁卫的局势很是混乱。”
“乌斯藏的藏巴汗联合瓦剌的朝克图台吉,以及白利土司,共同对五世大海和尚为首的格鲁派用兵, 想要一举将之消灭。”
“五世大海和尚,以及其麾下官员僧众,不得不开始逃亡,黔国公府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对方。”
“现在人已经到了陕西。”
孙承宗皱眉道:“怎么走了北线?”
温体仁苦笑道:“据信使所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藏巴汗和朝克图台吉等人,已经占据了乌斯藏大部分领土,为了躲避藏巴汗他们的追击,这才不得不走北线,进入大明。”
施鳯来听完后,缓缓开口道:“当初陛下召五世大海和尚进京,为的是想在蒙古诸部中推行黄教。”
“现在看来,漠南蒙古诸部还算安稳,这位五世大海和尚,对我大明倒是没有那么重要了。”
孙承宗当即反驳道:“施阁老此言差矣,如果大明任由瓦剌南下,占领关西、西宁和乌斯藏,那对大明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老夫以为,我大明应当立即调停乌斯藏的混乱局势。”
孙承宗的话说一说完,温体仁就点头道:“本辅也是这个意思,这才请诸位前来。”
徐光启缓缓点头道:“孙阁老说得有理,确实是不能任凭瓦剌南下,占据西宁卫和乌斯藏。”
“但两地相距大明实在是太过遥远,想要调停,恐力有未逮。”
他说得这是事实。
现在的大明,已经丧失了对亦力把里、以及关西七卫的掌控。
明军现在的势力范围,顶多也就在肃州卫的嘉峪关一带,再往西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温体仁呼出一口浊气,再次开口道:“本辅的意思是等五世大海和尚进京,先看看对方是什么意思。”
“也了解了解乌斯藏、朵干那边现在的具体情况。”
“至于说接下来该怎么做,再由陛下圣裁。”
“但本辅有句话先说在头里,大明绝对不能任由瓦剌南下,统一整个乌斯藏和朵干,等大海和尚进京后,本辅会在给陛下的奏本中,详细的说清里面的利害关系。”
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皆是点头赞同。
施鳯来倒是有些不以为意,在他看来,乌斯藏也好,关西也罢,亦或是朵干都司,都是一些不毛之地,舍弃也就是舍弃了,又那个功夫,还不如好生京经营东南或是海外。
而郭允厚的心里,和施鳯来的想法差不多,说是调停,最后很有可能还是得出兵。
这和辽东可不一样,辽东有海,大明可以通过海运,位大军输送粮草,乌斯藏和朵干都司、西宁卫那边,只能通过陆地运输,且距离遥远。
如果大明想要对两地用兵,需要的粮草绝对不是一个小数。
……
大年初二,南京。
新建伯王承勋再次来到了守备厅。
在书吏的引领下,直奔韩赞周所在的公廨。
“韩公公,福寿安康。”
王承勋笑着对韩赞周深深的施礼一礼。
后者去了一块心病,心情也很是不错,赶紧回礼道:“新建伯新年吉祥。”
“府上做了一些压胜钱,还请公公莫要嫌弃才是。”
说着,王承勋从身后的长随手里, 结果一个木匣,双手递给了韩赞周。
韩赞周倒是没有拒绝,接过来后,随手就放在了桌案上。
听两人都这么说,徐光启也不好再说什么。
孙承宗看了他一眼,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首辅,还有诸位,今年是春闱之年,礼部和朝廷是不是也该早做准备了?”
听孙承宗说起这件事,温体仁也坐直了身体,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科举历来都是国朝大事,容不得一点疏忽。
“孙阁老说得不错,朝廷是该准备了。”
“今年和以往不一样,陛下当初从南方抽调士子进京,增修永乐大典,后来这些人又被调往川贵,协助朱燮元推行改土归流。”
“这其中有部分人,拒绝了朝廷的征召,按照陛下的意思,这些人朝廷永不录用。”
“这一点还需要再叮嘱礼部一番,莫要出了岔子。”
对当初朱由检的那道旨意,温体仁倒是记得很是清楚。
没办法,他这个首辅,就是因为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才坐的如此安稳,对朱由检的旨意,他温体仁自然是不会打任何的折扣。
孙承宗点头道:“那就再拟一道旨意,请太子殿下用印。”
其余几人也都没有什么意见。
而施鳯来听孙承宗提起了皇太子,不由的开口道:“诸位,太子殿下过了年可就三岁了,是不是该遴选老师了?”
他这话一出,在场的几人皆是心思一动。
尤其是温体仁和孙承宗,他们两人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先帝的帝师,自然都有成为太子老师的想法。
而提起这件事儿的施鳯来,心里自然也有这个打算。
如果只是单纯的比学问,他还真不怵在场的任何人。
不,应该说,如果只是单纯的比学问,他比任何人的优势都大。
没办法,他是现任内阁中科举名次最高的,万历三十五年的殿试第二名,也就是俗称的榜眼。
温体仁见几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轻咳一声道:“咳咳,此事还是等陛下返京之后,再商议吧。”
“也好,此事终须陛下圣裁。”
施鳯来也点了点头。
温体仁环顾一眼众人,再次开口道:“好了,闲言少叙,本辅这里还有件事,需请诸位参详。”
几人的目光皆是落在了他的身上。
温体仁将自己怀里的汤婆子放在桌案上,面色凝重道:“乌斯藏五世大海和尚(dalai 喇嘛,一些词不能用,就用汉译)马上就要进京了。”
郭允厚皱眉道:“如果下官没有记错的话,早在崇祯元年,陛下就下旨命黔国公,请其进京,就算乌斯藏距离京城路途遥远,也不可能走了三年吧?”
温体仁点头道:“这中间确实是出了岔子。”
“据五世大海和尚所说,现在乌斯藏和西宁卫的局势很是混乱。”
“乌斯藏的藏巴汗联合瓦剌的朝克图台吉,以及白利土司,共同对五世大海和尚为首的格鲁派用兵, 想要一举将之消灭。”
“五世大海和尚,以及其麾下官员僧众,不得不开始逃亡,黔国公府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对方。”
“现在人已经到了陕西。”
孙承宗皱眉道:“怎么走了北线?”
温体仁苦笑道:“据信使所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藏巴汗和朝克图台吉等人,已经占据了乌斯藏大部分领土,为了躲避藏巴汗他们的追击,这才不得不走北线,进入大明。”
施鳯来听完后,缓缓开口道:“当初陛下召五世大海和尚进京,为的是想在蒙古诸部中推行黄教。”
“现在看来,漠南蒙古诸部还算安稳,这位五世大海和尚,对我大明倒是没有那么重要了。”
孙承宗当即反驳道:“施阁老此言差矣,如果大明任由瓦剌南下,占领关西、西宁和乌斯藏,那对大明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老夫以为,我大明应当立即调停乌斯藏的混乱局势。”
孙承宗的话说一说完,温体仁就点头道:“本辅也是这个意思,这才请诸位前来。”
徐光启缓缓点头道:“孙阁老说得有理,确实是不能任凭瓦剌南下,占据西宁卫和乌斯藏。”
“但两地相距大明实在是太过遥远,想要调停,恐力有未逮。”
他说得这是事实。
现在的大明,已经丧失了对亦力把里、以及关西七卫的掌控。
明军现在的势力范围,顶多也就在肃州卫的嘉峪关一带,再往西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温体仁呼出一口浊气,再次开口道:“本辅的意思是等五世大海和尚进京,先看看对方是什么意思。”
“也了解了解乌斯藏、朵干那边现在的具体情况。”
“至于说接下来该怎么做,再由陛下圣裁。”
“但本辅有句话先说在头里,大明绝对不能任由瓦剌南下,统一整个乌斯藏和朵干,等大海和尚进京后,本辅会在给陛下的奏本中,详细的说清里面的利害关系。”
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皆是点头赞同。
施鳯来倒是有些不以为意,在他看来,乌斯藏也好,关西也罢,亦或是朵干都司,都是一些不毛之地,舍弃也就是舍弃了,又那个功夫,还不如好生京经营东南或是海外。
而郭允厚的心里,和施鳯来的想法差不多,说是调停,最后很有可能还是得出兵。
这和辽东可不一样,辽东有海,大明可以通过海运,位大军输送粮草,乌斯藏和朵干都司、西宁卫那边,只能通过陆地运输,且距离遥远。
如果大明想要对两地用兵,需要的粮草绝对不是一个小数。
……
大年初二,南京。
新建伯王承勋再次来到了守备厅。
在书吏的引领下,直奔韩赞周所在的公廨。
“韩公公,福寿安康。”
王承勋笑着对韩赞周深深的施礼一礼。
后者去了一块心病,心情也很是不错,赶紧回礼道:“新建伯新年吉祥。”
“府上做了一些压胜钱,还请公公莫要嫌弃才是。”
说着,王承勋从身后的长随手里, 结果一个木匣,双手递给了韩赞周。
韩赞周倒是没有拒绝,接过来后,随手就放在了桌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