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有一卷书,可渡天下人 > 第983章 雾散了

我有一卷书,可渡天下人 第983章 雾散了

    风也萧萧,酒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晓日初升时,天地渐渐明亮,黑雾依旧在远远的天上聚散。

    却听城头,不知何人喊了一声。

    “你们快看,灵江断了~”

    城头众人闻声,纷纷扭头看向城的西南边。

    见了那条悬天而上的灵江正在倒退。

    灵水自上而下一点点的往下坠。

    眨眼的功夫。

    诺大的长河就只剩下了一条铺满沙粒的河床。

    从低处往高处流的灵水,好像不再发癫了。

    恢复了正常。

    人们下意识的站起了身,远远凝望。

    圣人们更是在第一时间遁开虚空,行至灵江河床之上,一窥究竟。

    天幕之下,议论纷纷,四野之地,嘈杂阵阵。

    “真断了,和先生说的一样。”

    “那么多灵水去了哪里,都没了吗?”

    “说干就干,这不合理啊。”

    “呵....不合理的事情多了去了,哪能都解释得清,水往高处流,难道就合理了?”

    许轻舟其实也好奇。

    倒流的灵水,到底是因为上游的干涸消失的,还是因为灵水被截留了,或者改道了。

    他随着灵江倒退的水来到了源头,得到了答案。

    灵江的水,并没有彻底干涸。

    只是改道了。

    变成了暗河,在世人看不到的地下,依旧往西而去。

    许轻舟想,应该是西海劫起,所以法则变化。

    原本能让灵水自下往上流的那股力量消失了。

    所以才会如此。

    而看出其中端倪的自然不止他一人。

    许轻舟再赶回万里长城时,喧闹早已没了,一切回归宁静。

    聚在一起叙旧对饮的修士们各自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严阵以待。

    等待着那场即将到来的浩劫。

    突然出现的灵桥也好。

    莫名消失的灵江也罢。

    又或者是昨晚一夜未曾褪色的血月。

    总归这几千年来,莫名其妙的事情,他们见了太多太多,早就麻木了。

    许轻舟叹了一口气,坐到了城头,静静的凝望着前方,不言不语。

    江渡不知何时,也坐到了他的旁边,侧目凝望着少年郎。

    没有说话。

    就这样彼此安静的坐着。

    少年看着远方的黑雾,心里装着天下。

    姑娘看着身侧的脸庞,心里装着先生。

    先生的愿望很大很大。

    愿天下安澜。

    而姑娘的愿望很小很小。

    愿先生平安。

    ————

    那日。

    西海的风比往常都要大,且很。

    人们亲眼目睹了那压倒了一半天幕的黑雾,一点点的被吹散。

    开始的浓厚,渐渐稀薄,接着慢慢的散开...

    三十万修士,共同见证了这惊世骇俗的一幕。

    到了晚上。

    风变得更大了。

    呜呜哀鸣,其声已经彻底盖过了背后那片不时爆发的活火山的咆哮声。

    那夜。

    浩然的修士们枕戈待旦,丝毫不敢松懈,恐先生口中的那些鬼怪夜袭城墙。

    紧张,肃穆的气氛,滋生,蔓延。

    直到次日清晨。

    当天幕再次被白昼取缔的时候,人们见到了一幅截然不同的风景。

    一片陌生且让人震撼的天。

    小队之间,将帅们忍不住的小声蛐蛐了起来。

    “雾全散了。”

    “那些是什么?”

    “原来黑雾之下,是长这个样子的。”

    “乖乖,一,二.....六,总共有六个,真大啊。”

    一时间,议论纷纷,唏嘘阵阵。

    江渡亦站起身,指着远方焕然一新的天地。

    大声喊道:“小舟,你快看,那些是什么?”

    许轻舟来到江渡身侧站定,任由清风拂袖,半眯着眼望着前方,轻轻摇头。

    “不清楚,也许是某种古老的传送阵~”

    “所以,鬼怪就是从这些石门后来的吗?”

    “也许。”许轻舟始终不确定。

    江渡似懂非懂,不再追问。

    许轻舟继续凝视,映入眼中的是那黑雾散开后的世界。

    此时万里长城以西的天空。

    万里无云,一片清明。

    而原本的黑雾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黑雾中曾经咆哮的风声,也听不到了。

    神念不再被阻隔,许轻舟一眼可窥千里万里。

    见了远远的地方,高悬的大陆之下,真的有一片海。

    细细的听。

    还能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黑雾之下的这片陆地尽头。

    并没有如世人猜测的一样,连接着那高高的天。

    这只是一片大陆。

    悬空而起。

    延伸到了万丈高空之上。

    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弧形拱桥,就悬在了浩然的西海岸上。

    只是这座桥,只有一半。

    也正如许轻舟猜测一般。

    它在慢慢变窄,从开始的南北几千里,骤缩成了百里。

    像极了一片倒三角的纸片,被人弯曲了,粘在了天地间。

    然百里的尽头处,并未就此终结。

    这片大陆于尽头处一分为六。

    好像张开的滔天手掌,只是这只手有六个长短一样,大小相同的石头。

    继续横跨长空,终点连接着六道石门。

    很大很大的石门,遮天蔽日。

    即便是站在万里长城上看去,也能清晰的看到那石门上交错的纵横的纹络。

    石门之巨。

    高足千丈。

    一连六道,一模一样,坐落云端,悬于天际。

    乍一看。

    似是一座座天门一般。

    仰望之时。

    总会让人心绪不宁。

    黑色石门,看似平平无奇,却透着岁月的古朴和厚重,那上面的图案也好,还是文字也罢。

    于浩然天下众人而言是陌生的。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空帝问:“唉,老道士,那上面画的是什么东西,看着怪唬人的。”

    道祖茫然摇头。

    “不知道,没见过。”

    空帝又问:“舒老头,你读书多,认识门头上的字,写的什么吗?”

    “这种文字,老夫之前从未见过,自然识不得。”

    齐星河抚着长须,悠悠道:

    “想来小先生口中的鬼怪,便是从这六道门中,自天上而来。”

    冥帝很认真的说:

    “要不我去问问先生?我去把这些门全砸了,劫是不是就没了。”

    众人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看着她。

    冥帝拧起眉头。

    “你们这么看我干嘛,我说的不对吗?”

    换来的却是一阵唏嘘。

    若是真能砸了。

    何至于费这么大的劲呢?

    齐星河道:“没用的,此门之上,篆刻有阵法,连接两界,阵法一开,门只是形,阵才是意,石门碎,阵依旧还在...”

    “连接两界,你的意思是,所谓浩劫,是来自另外一片大陆对浩然的入侵?”

    “不知道,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觉得的。”儒生说。

    另一边,许轻舟站在高城之巅,压着墨眉,沉声道出四字。

    “六道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