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穿书,妙玉扶黛玉做女皇 > 第5章 若待皆无事

红楼穿书,妙玉扶黛玉做女皇 第5章 若待皆无事

    话说这怡红院里,

    宝玉正不知如何写信给妙玉

    赶上林妹妹来,如获至宝

    林妹妹也不客气,知道妙玉的为人

    一般人是不屑于交往的

    偏林妹妹在姑苏时,就和妙玉相熟

    也是机缘巧合居然在这京城里

    又走到了一处。

    前日元妃省亲,黛玉随着拜会了栊翠庵

    才知这栊翠庵主

    原来是自己老家姑苏的故人

    可这“妙玉”如今身份特殊

    绝不可对外透露半点

    否则不单害了她,

    连自己和贾府也是死罪

    于是黛玉那天以后,就趁夜访问庵主

    妙玉也是大奇。

    虽然知道黛玉投靠了京城

    哪里会想到这里就能遇上

    两人不禁抱头痛哭。

    只因世事难料,没几年时间,

    居然成了这番模样!!!

    黛玉不便久留,从栊翠庵出来,扶了雪雁,下了石阶。回望庵门,只见那妙玉犹自在庵门外远远望着黛玉。

    黛玉躬身施礼,妙玉回礼罢,这才回转身。黛玉也起身去了。妙玉犹不放心,回头向黛玉不见的地方望去,已经不见了踪影。

    这才让小尼关了庵门。

    妙玉黛玉这事,连宝玉都不知道。

    阶前山后的石头,自然更是不知。

    这会子只听宝玉对宝钗献宝似的

    夸奖黛玉书笺写得极妙。

    宝钗看了,却说道:

    “只怕这信笺妙玉收了,也不会回你的罢。”

    宝玉笑着说道:

    “不用她回,回了我反又要犯难。还是不回的才好!哈哈哈哈!”

    说着就要去找火蜡,想把书札用素雅笺封了。这就差人送过去。

    黛玉深知妙玉的脾气,对上蹿下跳的宝玉说道:“这封信,须是你自己送去。若经了他人之手,只怕妙玉连看都不会看,就给你退回来啦!”

    宝玉这才恍然大悟:“是了是了,多谢妹妹提醒。差点误了大事!”

    又说了会子话,各自散去不题。

    话说第二日一早,妙玉起来

    洗漱完毕,正要打坐用功,

    门上小尼进来说,

    昨夜竟有人扣门,咱们开得晚了,那人隔门投信,竟自去了!不知写得什么,

    正要请庵主参详。

    原来这天众人散了,袭人被家人接回去吃年茶。宝玉吃罢晚饭,百般思忖着如何去投递这份书札。左思右想都是不妥。一下就没了主意。知道快交三更,晴雯看不下去,问宝玉要待咋样,都不成就她去敲开庵门。好让宝玉进去。

    宝玉正不耐烦,被晴雯这么一说,更觉不妥。还是麝月素来沉稳有主意,就来对二位说道:“二爷要去,妙玉没有不接见的道理,只是若于理不合,妙玉便会轻看了你。这书札的礼数,反而成了坏事!”

    晴雯更不耐烦:“那要你,该咋办?”

    麝月说道:“要我说,干脆趁夜去,给了门子上,就说天晚了不便打扰。这样岂不两便?”

    宝玉闻言大喜,过来就抱住了麝月,把个麝月羞得满脸通红,晴雯却看不下去,扭头就出了里屋,边走还边说道:“你们要干好事,也避了人去。别像猫啊狗的,你们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说得宝玉和麝月无话可答,连亲热的兴致都丢了一半。

    话说这晴雯赌气去了,麝月只好亲自掌了提灯,一脚高一脚低地陪宝玉来到后山,待上到栊翠庵,只见庵门早就闭了。

    宝玉上前,拿食指轻轻敲了数下。却依然不见动静,于是一时急中生智,就把书札隔门缝丢了进去。

    然后下得门来。麝月看在眼里,连忙举灯给宝玉照着。问一句:

    “书信呢,别弄丢了!”

    却听宝玉说:“隔山门丢进去了!”

    麝月叫苦不迭:“我的爷,哪有你这样唐突待客的?

    宝玉却依然不在乎:“我是诚心,她要多心,是她的事。反而显得不可交了。”

    说完径直下山,慌得麝月一个劲地叫着喊着“慢点慢点”,好歹下了后山

    话说这妙玉接过小尼送来的书信,瞄一眼右下角,就知道是宝玉的札子,

    当着小尼的面,

    不便拆开,于是故意丢在一边,

    回头对小尼说道:

    “你去罢!”

    小尼唱喏出去。

    妙玉这时才早课起,

    唱颂108遍《普门品》偈颂词,

    才颂唱到“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

    只觉心海内五蕴交织,

    遂生出各种害处来。

    赶紧收住心神,暂且把经文收了。

    额头不觉已经是汗珠可滚,

    拿来木鱼,狠狠敲了百千遍。

    直到两手臂筋疲力竭方罢。

    这才感觉灵台清净不少。

    遂拿起宝玉的信札,

    只见素雅的笺纸上,

    除了“庵主亲启”四个字,

    外加右下角一个“绛”字。

    竟什么都不曾留下。

    只有一枝淡淡的梅花,

    衬于封首的火漆处。

    妙玉早就猜到是谁!

    待要展开,心内却依然是狂跳不已!

    不知里面写了些什么

    待又念了几十遍“念彼观音力”后

    方启去火漆,惴惴打开。

    妙玉读着读着,

    竟像走火入魔般失了方寸,

    向侧后方颓倒在地。

    好在魂魄未失,赶紧收拾心神,

    诵念起《金刚经》的要义来:

    “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

    不说妙玉如何抱朴归心,

    单表这季春时节,落花成阵。

    不由得人不伤春惜怀。

    这一日,

    正当三月中旬,

    落花时节。

    早饭后,宝玉又携了一套破败的纸书,走到园子东北角隐秘处——沁芳闸桥边桃花树底下,就一块顽石上无人处坐下,展开这套小厮茗烟刚从盗版书摊上购得的禁毁之书,

    偷偷读了起来。

    才读了没多久,只听背后有人说道:“是宝二爷吧?”

    宝玉一回头,却是妙玉来了。

    只见妙玉如花农般肩上担着花锄,

    锄上挂着花囊,

    手内还拿着一把花帚。

    宝玉回头,见是妙玉,不禁笑道:“原来是妙玉姑娘,不止净服好看,原来这花农模样,也俊俏得紧。”

    只听妙玉对宝玉道:“宝二爷说笑了!你看花也是有生命的,如今他凋零飘落,也该有个去处才是。前几日我堆花成丘,埋了不少。这样也不辜负了她一春的风华卓茂!”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

    “这葬花的法子好!怪道前几日黛玉也是如此。难不成你们两个是心意相通的,葬花的法子,也这么一致!”

    只听妙玉又道:“岂不闻人虽不同,理却一致。约好了有什么稀奇,这不约好的妙处,才叫“不约而同”的知心不是么?”

    闻听妙玉此言,宝玉不禁听得呆了!

    待要去看妙玉,只见妙玉也是如黛玉般美若天仙,只是比黛玉又多了一份拘谨。也就不好再造次!

    只听妙玉又言道:“宝二爷是在看书么?”

    上一次是被黛玉问破。

    这次宝玉见妙玉又问,竟不再躲藏,大方拿出来给妙玉,说道:

    “庵主也曾看过不成?”

    妙玉笑道:“还有哪个看过么?”

    听妙玉笑起来,宝玉更是不敢多说:“没有没有,这书不易多见的!”

    妙玉拿过去,仔细看了下目录前言,作者版本。回手递给宝玉道:“这版本是神历27年净水堂翻刻的善本,也算是好的了。只可惜你这书,却是地摊上盗印的混账本子。里面可是错字连篇得不成模样了?”

    宝玉也不避他,直说了书的来历。

    只听妙玉说道:“好书也要有懂她的人去读。像这样的本子也有人读,也不枉这是一套好书了。回头我叫人送一套真本的你读,你再试试,看是甚么滋味?”

    宝玉听了,就有些惊讶起来:“庵主怎么会有这样的书?”

    只见妙玉直直地看着宝玉,满腹疑惑地说道:

    “我当二爷是个有见识的,原来也会如此说。岂不闻天下好书,天下人都可读得。只可惜天下人又有几个真会读书的。就比如这读书,历朝历代,哪个不是如此:

    不是禁的不读,不是毁的更无可读。

    想那先秦,老子书、左氏书、韩非子、庄子、鬼谷子、荀子,哪个不是禁书之列?再看前朝,西游水浒、牡丹西厢、金瓶红楼,哪本不是毁之又毁?想那秦皇,是要天下人读尽天下好书,这才焚书以教!他那样的人,自然也是知道的。天下的好书,任你怎么禁了去,怎么是你能禁得了的?道学家的眼里,无非诲淫诲盗。可是这些人里,又有几个不是猫猫狗狗的?”

    宝玉到此不觉汗流浃背,原来自己心里,只是觉得女子可亲可敬,到此看来,见识竟是比须眉还要高出一截来!

    妙玉是什么人,见宝玉如此,知道他心里不自在,就把再要说的话收回来,温言向宝玉说道:“二爷说得原也不错,只是这闺阁之中,但凡识字的,哪有不看你手里这套书的。只是不为人所尽知罢了。要不信,就去问你的元妃姐姐罢。”

    说完,也不管宝玉回不回答,径自去扫花落地,埋花成丘。

    你道宝玉妙玉手里的是什么书?

    原来正是天下第一妙文,元人王实甫根据唐才子元稹的《会真记》改编的杂剧本子《西厢记》。

    宝玉这时,正待再问妙玉什么,只见晴雯急急地走来寻他,原来是薛大爷正在家里等他,已经等了半个时辰了。

    宝玉来不及与妙玉再请教,只好暂且告辞,满腹的疑惑,留着以后再说!

    一边走一边思忖,原来妙玉早就看过。而自己却还看得懵懵懂懂,难怪林妹妹说自己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不说宝玉急急走了,单表妙玉这边,把花具且都放下。

    只见满地的落花,风吹来落花成阵,自己再怎么扫去,也是有限。又加宝玉就那样走了,不觉心里难过,一时无法排解。竟伤心地哭了起来。

    妙玉这一哭不要紧,顿时只见沁芳闸周围,花容失色,柳眉含悲!

    妙玉生怕被人看见,急急抹了了泪痕,回转身向栊翠庵走去,刚走到山脚下的荷花池旁,只听从对岸的梨香院里,传来悠扬笛韵,婉转歌声,一个悠扬的生角声音,穿过荷花满满的湖面,直透过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妙玉听了,不觉就痴了情一时回不来。待回过神来,又听唱道是:“...呀,阮肇到天台...春到人间花弄色...”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词也有好的,可惜自己以前竟没有留心!”

    想毕,再侧耳时,只听得唱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妙玉听了这两句上,不觉心动神摇。

    万种思绪,顿时一起涌来,

    都凑聚在一处。

    仔细忖度,自己的命运,

    不觉心痛神痴,

    眼中落泪。

    不想这湖的另一边,黛玉也自闻听着这《西厢记》的词曲,兼之最近,与宝玉更见情深,不觉就也如妙玉般,心神摇荡起来。

    “且莫看归路,同须醉酒家。”

    妙玉和黛玉,竟一样心思。

    黛玉苦得是父母早亡,无依无靠,只得寄身在这大观园里。

    只妙玉也正是如此想:

    真要如唐人写得这样浪迹江湖,

    倒也罢了!

    如今却是各自锁在这园子里,

    要出出不去,

    要走走不了。

    想那爹娘饮恨惨死,

    哥哥不知死活,

    姐姐妹妹们一个个不知流落何处。

    自己寄身在这个园子里,

    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整天只好与木鱼、青灯为伴。

    想到这里,妙玉也如莺莺般,

    自伤自艾起来,

    痛流了一场热泪方罢。

    “大小姐,该吃饭啦!”

    “莲心你先吃罢,待我把早课的108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偈颂词背完了再吃!”

    “那我陪大小姐一起颂唱!”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