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综:开局成为酒仙 第91章 你们要找的人是李白,关我李杜什么事!
“唐寅、李白、苏轼、曹操……”李建业喃喃自语。
这些都是历史上存在的人物,可他们根本没写过李杜说的这些诗词!
就算是李杜捡到了失传的诗集,上面记录的诗也不会这么大杂烩吧!
而且内容还都这么符合李杜本人的喜好,搞得和他自己写的一样!
李建业的大脑飞速运转,努力为眼前的情况寻找合理的解释。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可能,是李杜获得了一本诗集,这本诗集的主题或许与酒有关。
诗集里网罗了各朝不同诗人有关酒的诗词,而且还包含了一堆足以惊世骇俗的佳作。
如此一来,这本诗集极大可能是孤本,所以其中作品一直没有流传开来……
李建业摇摇头,发生这一系列事件的可能性确实有,但实在微乎其微。
做梦都不带这样的,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啊!
相较而言,显然是第二个可能更合理——
这些诗都是李杜自己所写,至于他现在说的作者名,只不过是托名而已!
众所周知,每个作者除了自己的本名,往往也会有笔名,笔名还会有很多。
而笔名也未必都是虚构。
从古至今,都有很多人,出于各种目的,把自己的作品托名他人。
其中一部分人为了造假,就会托名给真实存在的人。
在文学领域,这种托名伪作的现象并不少见。
只不过,像李杜这种“造假”,李建业还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哪有造假的人水平比原作还高的!
李建业很是困惑,想不通李杜这么做的理由。
李杜见李建业脸上的神色变幻莫测,虽然不清楚他具体想的是什么,但也能猜到个七七八八。
反正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办法从其它地方,找到这些诗词的出处。
那这些诗词还能是怎么来的?
调查和分析得再多,最后也只能得出同一个结论——这些是李杜写的。
至于李杜本人说不是?那不重要。
天才发神经,普通人不跟他一般见识。
李杜一边吨吨吨喝酒,一边继续念着: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弃我去者……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月下独酌其二》——唐,李白。”
“天若不爱酒……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将进酒》——唐,李白。”
“君不见……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当李杜连续念完最后三首李白的诗。
李建业立刻意识到,想要理解李杜,就要先搞清楚李白是什么人。
李建业担心自己的记忆出现差错,掏出手机查起资料。
李白,唐朝诗人,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曾经得到唐玄宗赏识,但很快被赐金放还,后来还卷入永王之乱,被处流放,最后辗转流离而终。
据传其才华上佳,但为人狂傲自负,树敌过多,遭到流放后,其诗作也逐渐逸散殆尽。
流传下来的名作,仅有一篇《静夜思》。
浏览完李白的一生经历。
李建业悟了!
李杜写的诗,分明就是在体现李白的一生中某一时刻的经历和情感!
难怪李杜要托名李白,因为他在写这些诗词的时候,就是把自己代入进了李白。
感受李白的经历,模拟李白的心境。
最终创作出了能抒发李白情感的诗词。
其它的诗词,也是同样的道理。
难怪李杜会说这些诗词不是他写的。
这些诗词,确实就是“唐寅”“苏轼”“曹操”和“李白”写的,而非活在现代的这个李杜!
想通一切后,李建业更加震惊。
李杜居然可以代入不同的人,创作出风格不同的诗歌,抒发不同的志趣。
这种创作能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李建业恍然大悟,但李一彤还是一头雾水。
她老老实实的把李杜念的全都抄了下来,而且每写一句都要找李杜确认。
可直到如今,她还是没搞清楚状况。
“李杜,这些诗真不是你写的吗?”
李杜摊了摊手:“李白、苏轼、曹操、唐寅……他们这些人写的诗,和我李杜有什么关系!”
李一彤还想再问,李建业却是鼓起了掌:
“说得好!就像迅哥儿说的,你们要找的人是鲁迅,关我周树人什么事?”
李一彤听到父亲的这句话,茅塞顿开。
对啊,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
古今中外,哪个文学大师还没几个马甲?
就像迅哥儿,一生用过的笔名,多达一百四十多个。
李杜找几个古人名字当自己的笔名,虽然奇怪了点,但普通人理解不了天才的心态,这很正常。
有了李建业的提示,在场很多人都开始反应过来。
陈导眉开眼笑,心想果不其然。
何炯和郭其林若有所思。
花晨语面色阴沉,一脸不爽,但又无可奈何。
他也知道,想要扳倒李杜,不可能会这么简单。
王奕博推了推花晨语的肩膀,低声问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花晨语白了他一眼,懒得理他。
和王奕博同样迷惑的人并不算少。
众女就在窃窃私语,交流确认着自己的想法。
邓子琪作为创作者,很清楚有不少创作者都有着托名的习惯,而且她自己邓子琪这个名字,也是艺名。
所以,她第一个反应过来:“李教授的意思,应该是说,李杜说的其他那些名字,都是李杜的笔名吧。”
白露拿着手机,仍然有些疑惑,好奇问道:“可是我查了一下,李杜说的那些人名,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诶。”
“那你找到他们写了李杜念的这些诗了吗?”
热芭迫不及待地问出了关键。
白露摇摇头:“没有……”
刘艺菲长舒一口气:“那就没什么嘛,李杜也真是的,搞这么多弯弯绕绕。”
邓子琪耸了耸肩:“很多创作者都喜欢这样,给自己的作品署不同的名字。”
杨超悦迷迷糊糊地听完,挠了挠头,傻乎乎地做出了最后的总结:“说了这么多,那不还是李杜哥哥写的嘛!”
这些都是历史上存在的人物,可他们根本没写过李杜说的这些诗词!
就算是李杜捡到了失传的诗集,上面记录的诗也不会这么大杂烩吧!
而且内容还都这么符合李杜本人的喜好,搞得和他自己写的一样!
李建业的大脑飞速运转,努力为眼前的情况寻找合理的解释。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可能,是李杜获得了一本诗集,这本诗集的主题或许与酒有关。
诗集里网罗了各朝不同诗人有关酒的诗词,而且还包含了一堆足以惊世骇俗的佳作。
如此一来,这本诗集极大可能是孤本,所以其中作品一直没有流传开来……
李建业摇摇头,发生这一系列事件的可能性确实有,但实在微乎其微。
做梦都不带这样的,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啊!
相较而言,显然是第二个可能更合理——
这些诗都是李杜自己所写,至于他现在说的作者名,只不过是托名而已!
众所周知,每个作者除了自己的本名,往往也会有笔名,笔名还会有很多。
而笔名也未必都是虚构。
从古至今,都有很多人,出于各种目的,把自己的作品托名他人。
其中一部分人为了造假,就会托名给真实存在的人。
在文学领域,这种托名伪作的现象并不少见。
只不过,像李杜这种“造假”,李建业还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哪有造假的人水平比原作还高的!
李建业很是困惑,想不通李杜这么做的理由。
李杜见李建业脸上的神色变幻莫测,虽然不清楚他具体想的是什么,但也能猜到个七七八八。
反正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办法从其它地方,找到这些诗词的出处。
那这些诗词还能是怎么来的?
调查和分析得再多,最后也只能得出同一个结论——这些是李杜写的。
至于李杜本人说不是?那不重要。
天才发神经,普通人不跟他一般见识。
李杜一边吨吨吨喝酒,一边继续念着: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弃我去者……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月下独酌其二》——唐,李白。”
“天若不爱酒……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将进酒》——唐,李白。”
“君不见……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当李杜连续念完最后三首李白的诗。
李建业立刻意识到,想要理解李杜,就要先搞清楚李白是什么人。
李建业担心自己的记忆出现差错,掏出手机查起资料。
李白,唐朝诗人,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曾经得到唐玄宗赏识,但很快被赐金放还,后来还卷入永王之乱,被处流放,最后辗转流离而终。
据传其才华上佳,但为人狂傲自负,树敌过多,遭到流放后,其诗作也逐渐逸散殆尽。
流传下来的名作,仅有一篇《静夜思》。
浏览完李白的一生经历。
李建业悟了!
李杜写的诗,分明就是在体现李白的一生中某一时刻的经历和情感!
难怪李杜要托名李白,因为他在写这些诗词的时候,就是把自己代入进了李白。
感受李白的经历,模拟李白的心境。
最终创作出了能抒发李白情感的诗词。
其它的诗词,也是同样的道理。
难怪李杜会说这些诗词不是他写的。
这些诗词,确实就是“唐寅”“苏轼”“曹操”和“李白”写的,而非活在现代的这个李杜!
想通一切后,李建业更加震惊。
李杜居然可以代入不同的人,创作出风格不同的诗歌,抒发不同的志趣。
这种创作能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李建业恍然大悟,但李一彤还是一头雾水。
她老老实实的把李杜念的全都抄了下来,而且每写一句都要找李杜确认。
可直到如今,她还是没搞清楚状况。
“李杜,这些诗真不是你写的吗?”
李杜摊了摊手:“李白、苏轼、曹操、唐寅……他们这些人写的诗,和我李杜有什么关系!”
李一彤还想再问,李建业却是鼓起了掌:
“说得好!就像迅哥儿说的,你们要找的人是鲁迅,关我周树人什么事?”
李一彤听到父亲的这句话,茅塞顿开。
对啊,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
古今中外,哪个文学大师还没几个马甲?
就像迅哥儿,一生用过的笔名,多达一百四十多个。
李杜找几个古人名字当自己的笔名,虽然奇怪了点,但普通人理解不了天才的心态,这很正常。
有了李建业的提示,在场很多人都开始反应过来。
陈导眉开眼笑,心想果不其然。
何炯和郭其林若有所思。
花晨语面色阴沉,一脸不爽,但又无可奈何。
他也知道,想要扳倒李杜,不可能会这么简单。
王奕博推了推花晨语的肩膀,低声问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花晨语白了他一眼,懒得理他。
和王奕博同样迷惑的人并不算少。
众女就在窃窃私语,交流确认着自己的想法。
邓子琪作为创作者,很清楚有不少创作者都有着托名的习惯,而且她自己邓子琪这个名字,也是艺名。
所以,她第一个反应过来:“李教授的意思,应该是说,李杜说的其他那些名字,都是李杜的笔名吧。”
白露拿着手机,仍然有些疑惑,好奇问道:“可是我查了一下,李杜说的那些人名,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诶。”
“那你找到他们写了李杜念的这些诗了吗?”
热芭迫不及待地问出了关键。
白露摇摇头:“没有……”
刘艺菲长舒一口气:“那就没什么嘛,李杜也真是的,搞这么多弯弯绕绕。”
邓子琪耸了耸肩:“很多创作者都喜欢这样,给自己的作品署不同的名字。”
杨超悦迷迷糊糊地听完,挠了挠头,傻乎乎地做出了最后的总结:“说了这么多,那不还是李杜哥哥写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