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253章 郭子仪的为人处世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第253章 郭子仪的为人处世

    “连个吐蕃都拿不下,还敢号称华夏最强?最强的是我大清,我大清才是最强的!”乾隆很是得意的说着。

    群臣见状,纷纷又开始大声的呼喝,什么圣主明君,什么远超秦皇汉武之类的。

    这可把乾隆听得是极为的舒服。

    ...

    “哼哼,等我们收集到足够的红景天,还有火药,到时候一举拿下吐蕃。”薛仁贵眯着眼睛说道。

    ...

    “那红景天对那什么高原反应有效果吗?朕要彻底平定吐蕃,这等跳梁小丑,实在是烦。”武则天看向群臣。

    ...

    【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唐德宗李适继位。

    郭子仪被进封太尉,任中书令,唐德宗赐号“尚父”。

    公元781年,六月辛丑日(7月9日),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封太师,谥号忠武,配享代宗庙,陪葬建陵。

    唐德宗命百官吊唁,并特许突破礼制,使其陵墓加高一丈。

    后世人评价郭子仪为最完美的将相,最令人羡慕的将相,因为他做到了“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并以八十五岁高龄得以善始善终,寿终正寝,生荣死哀。

    不过,观其一生,其实也受到过许多的猜忌,诋毁,数次起伏。

    而他之所以能够得到完美的结局,这和他心胸大度,为人坦荡,有勇有谋,以大局为重,待人以诚的品格分不开。

    这里,我们说几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功臣之一的李光弼,很多人说,他比郭子仪更能打,战功更高。

    的确,史书评价其“中兴战功第一。”

    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李光弼就赶不上郭子仪了。

    先前说过,李光弼早期和郭子仪互相看不顺眼,后来郭子仪成为了李光弼的上司,李光弼就躲着不敢见郭子仪,再到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他又认为郭子仪是故意让他去送死。

    郭子仪坦诚相待,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再后来,又一次李光弼作战失利,进而产生连锁反应,导致郭子仪也失利,但郭子仪主动把责任全扛在了自己身上,没有责怪李光弼。

    自此,李光弼更是心服口服的积极的配合着郭子仪作战。

    还有,李光弼凭借着一个又一个的战功,让追随他的属下各个服气,但是到了吐蕃入侵长安的时候,李光弼正遭到宦官们的谗言,他因此不敢带兵入朝救驾,担心有人要趁机谋害他,由此,他属下的那些将领也开始逐渐对李光弼不服气了。

    而郭子仪在面对这些类似的事情时候,总是以大局为重,个人安危为轻。

    在他抵抗吐蕃的时候,鱼朝恩派人挖了他父亲的坟墓,所有人都担心郭子仪会举兵反叛,但郭子仪还是大方入朝。唐代宗将这件事告诉了他,郭子仪含泪说:他常年带兵在外,不能阻止士兵毁坏百姓的坟墓,这是上天的惩罚,怪不了别人。

    要说郭子仪真的不生气吗?那肯定不是,但是郭子仪知道,鱼朝恩是唐代宗的宠臣,现在的唐朝,安史之乱虽然没了,但是内忧外患,实在经不起内耗。

    一次鱼朝恩邀请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告诉郭子仪,鱼朝恩想要害他。

    郭子仪的属下也担心,纷纷要求跟着一起去。

    郭子仪却是只带了十几个家仆过去,鱼朝恩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只带这点人。

    郭子仪据实已告,把这个大祸害都给感动了。

    另外,郭子仪待人真诚,总是以礼相待,御史中丞卢杞因为长得丑,时常遭到其他人的嘲笑。

    但郭子仪对他十分客气,卢杞来郭子仪家里,郭子仪便不让妻妾出来,换做往常会客,他是不避这些的。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担心妻妾嘲笑卢杞的相貌。

    所以后来卢杞发达了,陷害过很多人,但就是没陷害过郭子仪。

    正是由于他这样的处事风格,使得朝廷内外,无论忠奸,哪怕是曾经想整他的奸臣,都对郭子仪十分的佩服。

    这也包括那些在外大权在握的节度使们,自安史之乱后,许多节度使名义上是属于朝廷,但实际上却不怎么搭理朝廷。

    听封就可以,听调就不行,收税也不好收,特别是诏安后的安史叛军的将领,但是郭子仪出马就没问题,所有人都很敬重他。

    西北的少数民族国家或者部落也是一样十分尊重郭子仪,特别是回纥。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李光弼不好,李光弼对大唐也十分的忠心,而且很能打,只不过是处事能力上不及郭子仪。

    公元764年8月15日,李光弼在徐州去世,享年57岁。

    虽然他是正常因病去世的,且死后受到了高规格葬礼。但是我想,他在去世之前是遗憾的,因为他为的大堂出生入死,在最后换来的却是猜忌。

    回到郭子仪这边。

    按道理,要是其他将领具有如此高的功劳和威望,要么是居功自傲,甚至拥兵自重了,又或者被朝廷除掉。

    但郭子仪一直都十分的谦虚谨慎,朝廷要解他的职,夺他的权,他就甘心接受,没有丝毫抵抗。

    朝廷有危难,又想起他了,他又立马冲在最前面,丝毫没有怨言,要挟,或者闹脾气什么的。

    当朝廷十分困难,军饷严重不足的时候,他可以提出把自己的俸禄捐出来,但唐代宗不同意,他就作罢。

    当朝廷并不十分困难的时候,他就生活极度奢侈,有人劝他捐点钱出来,他也不捐,继续该享受享受。

    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

    升平公主很刁蛮,在家里也是吆五喝六,颐指气使的,哪怕是对待公婆也是一样,这让郭暧很不爽,有一次多喝了几杯,仗着酒劲对公主说:

    “你不就是仗着你父亲是皇帝吗?我爹只是不想当皇帝而已!”

    这话简直捅破了天,升平公主去找唐代宗哭诉,唐代宗说:他说的没错,要是郭子仪想当皇帝,哪能轮到我们家?然后就劝公主回家。

    郭子仪听说这事之后,就绑着郭暧去请罪。

    唐代宗说:“两口子的私房话,都是开玩笑的,当不得真。”

    郭子仪见皇帝宽恕了郭暧,就带着郭暧回家了,然后把郭暧关起来打了几十棍。

    这就是演义小说故事里的“醉打金枝”的来源。

    后来,在唐德宗建中4年,朱泚发动泾原兵变,自立称帝,想要拉拢郭暧。郭暧坚决不接受朱泚的官职,然后悄悄带着家人逃走,跑去投奔唐德宗。

    再往后,郭暧的次女嫁给了广陵王李纯,就是后来的唐宪宗,后又生下了李恒,是为唐穆宗。

    郭家能够得到这样的几代人的荣誉和地位,这一切的源头,都和郭子仪自身的品格和对后代的家教分不开。

    总结一下,郭子仪的一生,说他是再造大唐第一人,有谁会觉得不对吗?

    这样的将领,不知道各路皇帝们喜欢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