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女致富记 第107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
到了堂屋,因为火墙一直烧着,房间一点也不冷。
“哎哟,大哥,你这屋里真暖和啊!咋不见炭盆呢?”林大海好奇的问。
“烧的火墙。”林大山指着一面墙,“就是它,热的,房间里的热气都是那传来的。”
林大海一家都跑过去摸墙,“娘,咱家的墙也装一个吧,这样我和弟弟就能下炕玩,也不冷!”
两口子也眼馋,这玩意好啊!炕虽然暖,但只能暖睡觉大点的地方。
“大哥,做这个费钱不?”不贵他也弄上,开春不是就要建新房子吗?
“不知道,这是韩老爷做的。咱村里应该没人懂这个,开春后,你去城里问问。”
林大海点头,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王氏端了糖,糕点,瓜子,花生,苹果和冻梨。
家里人少,小米人小能吃多少,准备的年货看着一点没少。
“来,吃点心。”
桃红带着弟弟上去拿糕点,再次确定,要抱紧林小米这条大腿。她家里什么时候有过那么多零嘴,小米姐真是太幸福了!
杨氏吃了一口,就知道点心不是集市上卖的便宜货。
“这点心是城里最贵的点心铺子里的吧?哎呀,大嫂,你真是掉福窝里啦!”瞅了一眼她的肚子,尤其是这个小的,真会选时候,等发财了才来,一点苦不用吃。
“大嫂,你这也有三个多月了吧?”
王氏低头看肚子,满足的说:“马上四个月了。”
“我看呀,一准是个儿子,瞧着肚子溜圆溜圆的。”
圆吗?
林大山仔细看了看,他怎么不觉得,不就是有点凸吗?
将疑惑说了出来。
“你们男人不懂,这一准的儿子。”
之后,杨氏就生儿子这件事侃侃而谈。
王氏嘴角微扬,她也希望是个儿子。
小米看着三婶一本正经的忽悠她爹娘,两个傻帽还一脸原来如此的样子,忍不住扶额。
年初一不能动刀,杨氏主动跟着王氏帮忙。主食是饺子,人多,王氏煮了6盘饺子,一盘30个,不够在煮就是。蒸上一盘炸糕,油饼,一盘子一个白菜炸鱼,萝卜丸子,炸鸡,小酥肉炖萝卜丝,这些都是年前就做好的,热热就行。
大过年的,爷们要喝酒,王氏又给装了一大盘炒花生,这玩意下酒贼好。
呀,都是肉菜,烧火的杨氏两眼放光,险些流口水。大哥家现在天天吃席呀!不是,比席面好太多了。
两个锅,一个热菜,一个煮饺子,也不费什么事。
堂屋就有一张大八仙桌,王氏让杨氏先把菜端过去,她调个蘸料。
杨氏直看的咋舌,大哥现在真是讲究,这么好吃的饺子居然还要什么蘸料。嗯,好香,天爷,大嫂居然在往蘸料里放酱油,香油。
探寻的目光扫视王氏,以前的大嫂有多节省她清楚,油都是按滴算的。现在看她往碗里放调料眼都不眨一下。说明什么?说明她觉得很平常。
那么问题来了,连节省的大嫂都觉得这么糟蹋东西的事是平常事,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平日里的生活更加奢侈。
这要是被婆婆看到,不给你两大耳刮子都是她疼你。
杨氏真的羡慕坏了,她这人没别的爱好,和当家的就是爱吃,爱穿,爱面子。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都怪她老娘当年眼瞎,让她嫁给林大海那坨烂泥。
以为老林家供得起读书人,肯定是狗夫窝,结果,却是个深坑。
“三弟妹?”
王氏疑惑的看着她,想啥呢?还不端菜过去吗?
“嗳,嗳,我这就去。”杨氏立马回神。
吃了这一顿,下一顿不定什么时候,今天她必须撑破肚皮,吃个够本。一会交代下两个娃,可劲吃!
林小米看着这些菜,其实有些腻味。现在她反而馋蔬菜,可惜过年不能动刀。桌上这些又不是新鲜炸的,都是隔夜菜,有什么好吃的。
林大海一看,猛的拍大腿。他就说老爷能天天吃席,顿顿吃席,果然不假吧!
老三一家一口肉,一口饺子,吃的不亦乐乎。在看小米一家,那就文雅多了。
林小米看着他们,眨眨眼,忽然也来了胃口,觉得面前的东西好吃。现场吃播,真带劲。
酒过三巡,时候已经不早,林大海没好意思继续待下去,待杨氏洗刷好碗碟后,带着一家人回村。
在骡车上,心里还在琢磨,他的发财大计。
杨氏也在回味中午的菜,咂吧着嘴,瞥了眼林大海。要是以后当家的能让她过上顿顿吃肉的日子,她就把他当大爷供着。
可是,可能吗?
反正杨氏不信。
年初二,回娘家。
一大早,林大山就将准备好的节礼,搬到骡车上,直搬了半辆车。小米,王氏,林大山,一家三口穿上新衣,精神饱满的向着王家村出发。
王氏透过帘子,看着回家的路,归心似箭。
娘,知道她怀孕,一定很开心吧!
王家村人早就听闻王氏夫家发了大财。一到村里,就有不少村人上前和她套近乎。谁不知道破落户的王家,靠着闺女,最近也跟着过起来了。听说,开春,还打算建新房呢!他们也想跟着喝口汤,赚点钱。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
世道向来如此。
王氏的娘带着儿子媳妇扒开人群,好不容易才让闺女进了院门。门口还有好些人踌躇不肯走。
“我闺女好不容易回趟娘家,实在想的紧,改天得空在和大家伙多唠唠啊!”说着,不客气的把院门关上。
“秀荷啊,一路上累了吧,”看着衣着光鲜,面色红润的闺女,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赶紧进屋,老大家的,冲几碗红糖水,甜点!”
“嗳!”
王氏打量着娘家的屋子,明显修葺过,比上次来,好了不少。
见闺女在看房子,老婆子笑着说:“我和你大哥商量过,今年先这么过,开春后,建砖瓦房。”
说着,老脸笑得愈发灿烂。靠着米花糕,年前可是挣不老少。
“大嫂今儿个怎么没回娘家?”
“早上就回过了,知道你今天会来,坐一会就回来了。你也知道,咱和她娘家个村的,近。”
好吧,近,确实想什么时候回家都成。
“哎哟,大哥,你这屋里真暖和啊!咋不见炭盆呢?”林大海好奇的问。
“烧的火墙。”林大山指着一面墙,“就是它,热的,房间里的热气都是那传来的。”
林大海一家都跑过去摸墙,“娘,咱家的墙也装一个吧,这样我和弟弟就能下炕玩,也不冷!”
两口子也眼馋,这玩意好啊!炕虽然暖,但只能暖睡觉大点的地方。
“大哥,做这个费钱不?”不贵他也弄上,开春不是就要建新房子吗?
“不知道,这是韩老爷做的。咱村里应该没人懂这个,开春后,你去城里问问。”
林大海点头,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王氏端了糖,糕点,瓜子,花生,苹果和冻梨。
家里人少,小米人小能吃多少,准备的年货看着一点没少。
“来,吃点心。”
桃红带着弟弟上去拿糕点,再次确定,要抱紧林小米这条大腿。她家里什么时候有过那么多零嘴,小米姐真是太幸福了!
杨氏吃了一口,就知道点心不是集市上卖的便宜货。
“这点心是城里最贵的点心铺子里的吧?哎呀,大嫂,你真是掉福窝里啦!”瞅了一眼她的肚子,尤其是这个小的,真会选时候,等发财了才来,一点苦不用吃。
“大嫂,你这也有三个多月了吧?”
王氏低头看肚子,满足的说:“马上四个月了。”
“我看呀,一准是个儿子,瞧着肚子溜圆溜圆的。”
圆吗?
林大山仔细看了看,他怎么不觉得,不就是有点凸吗?
将疑惑说了出来。
“你们男人不懂,这一准的儿子。”
之后,杨氏就生儿子这件事侃侃而谈。
王氏嘴角微扬,她也希望是个儿子。
小米看着三婶一本正经的忽悠她爹娘,两个傻帽还一脸原来如此的样子,忍不住扶额。
年初一不能动刀,杨氏主动跟着王氏帮忙。主食是饺子,人多,王氏煮了6盘饺子,一盘30个,不够在煮就是。蒸上一盘炸糕,油饼,一盘子一个白菜炸鱼,萝卜丸子,炸鸡,小酥肉炖萝卜丝,这些都是年前就做好的,热热就行。
大过年的,爷们要喝酒,王氏又给装了一大盘炒花生,这玩意下酒贼好。
呀,都是肉菜,烧火的杨氏两眼放光,险些流口水。大哥家现在天天吃席呀!不是,比席面好太多了。
两个锅,一个热菜,一个煮饺子,也不费什么事。
堂屋就有一张大八仙桌,王氏让杨氏先把菜端过去,她调个蘸料。
杨氏直看的咋舌,大哥现在真是讲究,这么好吃的饺子居然还要什么蘸料。嗯,好香,天爷,大嫂居然在往蘸料里放酱油,香油。
探寻的目光扫视王氏,以前的大嫂有多节省她清楚,油都是按滴算的。现在看她往碗里放调料眼都不眨一下。说明什么?说明她觉得很平常。
那么问题来了,连节省的大嫂都觉得这么糟蹋东西的事是平常事,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平日里的生活更加奢侈。
这要是被婆婆看到,不给你两大耳刮子都是她疼你。
杨氏真的羡慕坏了,她这人没别的爱好,和当家的就是爱吃,爱穿,爱面子。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都怪她老娘当年眼瞎,让她嫁给林大海那坨烂泥。
以为老林家供得起读书人,肯定是狗夫窝,结果,却是个深坑。
“三弟妹?”
王氏疑惑的看着她,想啥呢?还不端菜过去吗?
“嗳,嗳,我这就去。”杨氏立马回神。
吃了这一顿,下一顿不定什么时候,今天她必须撑破肚皮,吃个够本。一会交代下两个娃,可劲吃!
林小米看着这些菜,其实有些腻味。现在她反而馋蔬菜,可惜过年不能动刀。桌上这些又不是新鲜炸的,都是隔夜菜,有什么好吃的。
林大海一看,猛的拍大腿。他就说老爷能天天吃席,顿顿吃席,果然不假吧!
老三一家一口肉,一口饺子,吃的不亦乐乎。在看小米一家,那就文雅多了。
林小米看着他们,眨眨眼,忽然也来了胃口,觉得面前的东西好吃。现场吃播,真带劲。
酒过三巡,时候已经不早,林大海没好意思继续待下去,待杨氏洗刷好碗碟后,带着一家人回村。
在骡车上,心里还在琢磨,他的发财大计。
杨氏也在回味中午的菜,咂吧着嘴,瞥了眼林大海。要是以后当家的能让她过上顿顿吃肉的日子,她就把他当大爷供着。
可是,可能吗?
反正杨氏不信。
年初二,回娘家。
一大早,林大山就将准备好的节礼,搬到骡车上,直搬了半辆车。小米,王氏,林大山,一家三口穿上新衣,精神饱满的向着王家村出发。
王氏透过帘子,看着回家的路,归心似箭。
娘,知道她怀孕,一定很开心吧!
王家村人早就听闻王氏夫家发了大财。一到村里,就有不少村人上前和她套近乎。谁不知道破落户的王家,靠着闺女,最近也跟着过起来了。听说,开春,还打算建新房呢!他们也想跟着喝口汤,赚点钱。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
世道向来如此。
王氏的娘带着儿子媳妇扒开人群,好不容易才让闺女进了院门。门口还有好些人踌躇不肯走。
“我闺女好不容易回趟娘家,实在想的紧,改天得空在和大家伙多唠唠啊!”说着,不客气的把院门关上。
“秀荷啊,一路上累了吧,”看着衣着光鲜,面色红润的闺女,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赶紧进屋,老大家的,冲几碗红糖水,甜点!”
“嗳!”
王氏打量着娘家的屋子,明显修葺过,比上次来,好了不少。
见闺女在看房子,老婆子笑着说:“我和你大哥商量过,今年先这么过,开春后,建砖瓦房。”
说着,老脸笑得愈发灿烂。靠着米花糕,年前可是挣不老少。
“大嫂今儿个怎么没回娘家?”
“早上就回过了,知道你今天会来,坐一会就回来了。你也知道,咱和她娘家个村的,近。”
好吧,近,确实想什么时候回家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