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元初的穿越之旅 第324章 清穿融合世界47
“那怎么办?”胤祚焦急地问道,“难道就这么干等着?”
胤祉沉思片刻后说道:“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可以派一些精明能干的人前往蒙古,暗中打探消息。同时,也可以利用我们在蒙古的一些人脉,尝试从其他途径获取信息。”
“这个主意不错!”胤礽赞同地点点头,“不过,派谁去比较合适呢?”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最终决定派出一支由暗卫高手组成的小队,悄悄潜入蒙古。他们将肩负着打探准噶尔与沙俄勾结实情的重任,为大清帝国的安危寻找线索。
而身处在广袤无垠、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之上,蒙古各部其行为举止和日常活动逐渐引起了一些大清公主的注意。特别是在那遥远且神秘的漠北地区,更是有不少敏锐之人察觉到了一丝不正常的气息。然而,由于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些位尊贵的公主们始终无法获取到确切可靠的消息。
在这令人焦虑不安的局势下,聪明伶俐的荣宪公主率先回想起当年她出嫁之时,那位慈祥温和的皇婶曾悄悄给予过自己一个一直被严密守护着的秘密联系方式。想到此处,荣宪公主的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花……
此时,在蒙古那片辽阔土地上星罗棋布的多个部落聚集地里,一场紧张激烈的讨论正在悄然展开。只见漠北的部落首领目光炯炯地盯着对面漠南的首领们,尤其是巴林部的首领,他语气激昂地高声喊道:“沙俄那边已经明确承诺,如果我们愿意与他们合作,便能够摆脱清廷的统治,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独立自由的国家!难道你们就不想重新见证如同成吉思汗时期那般辉煌强盛的伟大时刻吗?”
面对如此极具诱惑性的说辞,巴林部的首领却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就在这时,荣宪公主的夫君——英勇无畏的博尔济吉特·乌尔衮挺身而出,他义正言辞地反驳道:“我不想!如今这样的生活已然十分美好。而且,诸位切莫忘记,清廷的那些人可不是好糊弄的傻子,他们拥有强大的实力和智慧,绝不是我们轻易就能抗衡的对象!”
这一天,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王府书房内,元初(乌林珠)端坐在书桌前,仔细地翻阅着手中厚厚的账本。她那美丽而聪慧的眼眸专注地扫过每一行账目数字,心中默默盘算着王府的收支情况。就在这时,一名仆人匆匆走进书房,恭敬地呈上了一封来自蒙古的书信。
元初(乌林珠)微微一怔,放下手中的账本,接过书信。信封上熟悉的满族文字让她心头涌起一丝亲切,但同时也带来了些许不安。她轻轻拆开信封,展开信纸,目光迅速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
信中的内容令她脸色微变,原来蒙古各部最近出现了异常的动向。由于远徵(隆禧)此刻身在江南,忙于治理当地严重的水患以及整顿江南官场的腐败现象,所以对于朝堂之上因是否出兵应对蒙古异动而引发的激烈争论,元初(乌林珠)毫不知情。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阅读下去。只见信中写道:“乌合莫,我是荣宪。实在是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启用这条我们曾经认为永远不会用到的联络途径来传递这个重要的消息给家乡。近段时间以来,蒙古各部动作频频,当这些频繁的调动引起我们几位公主的警觉时,却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络方式突然中断了。幸运的是,在此之前,当蒙古各部刚开始有所行动时,我们的侍卫曾暗中探查,得知他们最终的目的地似乎是漠北。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关于漠北目前的具体状况,我们一无所知,就连那些嫁到漠北去的姐妹们也仿佛人间蒸发一般,音信全无······”
元初(乌林珠)读完信件,眉头紧紧皱起,心中思绪万千。她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边疆地区带来巨大的动荡和危机。但眼下远徵(隆禧)不在身边,自己又对朝堂之事了解有限,究竟该如何应对呢?
元初(乌林珠)微微蹙着眉头,在原地踱步思索了好一会儿,然后目光坚定地看向管家,缓声道:“速速准备马车,本宫要进宫一趟。”
“是,王妃!”管家赶忙应道,随即转身匆匆离去安排事宜。
不多时,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停在了府门口。元初身姿优雅地上了马车,车夫轻挥马鞭,车轮滚滚向着皇宫驶去。
一路颠簸之后,马车终于抵达了皇宫。元初一掀帘子,踩着小凳下了马车,她并未如寻常进宫那般前往后宫,而是径直朝着乾清宫走去。
乾清宫门口,一位身形高大、面容白净的大太监李德全远远瞧见元初走来,连忙迎上前去,恭敬地行了个礼,口中说道:“纯亲王妃吉祥安康!”
元初微笑着伸手扶起李德全,轻声说道:“李公公快快请起,本福晋今日前来,乃是有要事求见皇上,不知此刻皇上是否得空?”
李德全脸上露出些许为难之色,回答道:“回王妃话,皇上这会儿正与六部官员以及太子殿下、诸位阿哥商议国事呢。”
元初略一沉吟,接着说道:“公公你只管前去通传一声,就说蒙古荣宪公主的信件已送至本福晋手中。”
李德全听了元初的话,略微犹豫了一下,便点点头道:“既然如此,老奴这就进去通传。”说完,他转身走进了乾清宫。
片刻后,李德全出来了,笑着对元初说:“王妃,皇上请您进去呢。”
元初谢过李德全,迈步走进了乾清宫。殿内,皇帝坐在龙椅上,下方坐着六部官员和太子等人。元初见此情形,跪地行礼:“臣妾参见皇上。”
皇帝抬手道:“起来吧,赐座。”一旁的宫女搬来一把椅子,元初谢恩坐下。
皇帝开口问道:“荣宪公主信上说了什么?”元初将信件呈给皇帝,说道:“皇上,蒙古局势紧张,荣宪公主希望朝廷能够增派援兵。”
皇帝看完信后,皱起了眉头:“此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众爱卿有何看法?”
大臣们纷纷发言,有人主张出兵,有人则认为应当谨慎行事。元初静静地听着,心中暗自思考。待众人发言完毕,皇帝看向元初:“王妃对此事有何见解?”
元初起身,缓缓说道:“妾身认为,此时应先派遣使者前往蒙古,了解具体情况再做决定。同时,可加强边境防御,以防敌军突袭。”皇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王妃所言甚是。李德全,即刻派遣使者出使蒙古。”李德全领命而去。元初再次下跪:“妾身多谢皇上。”“嗯,你且先回去吧。”元初退出了乾清宫,心中松了口气。她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帮助到蒙古,也期待着朝廷最终的决策。
胤祉沉思片刻后说道:“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可以派一些精明能干的人前往蒙古,暗中打探消息。同时,也可以利用我们在蒙古的一些人脉,尝试从其他途径获取信息。”
“这个主意不错!”胤礽赞同地点点头,“不过,派谁去比较合适呢?”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最终决定派出一支由暗卫高手组成的小队,悄悄潜入蒙古。他们将肩负着打探准噶尔与沙俄勾结实情的重任,为大清帝国的安危寻找线索。
而身处在广袤无垠、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之上,蒙古各部其行为举止和日常活动逐渐引起了一些大清公主的注意。特别是在那遥远且神秘的漠北地区,更是有不少敏锐之人察觉到了一丝不正常的气息。然而,由于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些位尊贵的公主们始终无法获取到确切可靠的消息。
在这令人焦虑不安的局势下,聪明伶俐的荣宪公主率先回想起当年她出嫁之时,那位慈祥温和的皇婶曾悄悄给予过自己一个一直被严密守护着的秘密联系方式。想到此处,荣宪公主的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花……
此时,在蒙古那片辽阔土地上星罗棋布的多个部落聚集地里,一场紧张激烈的讨论正在悄然展开。只见漠北的部落首领目光炯炯地盯着对面漠南的首领们,尤其是巴林部的首领,他语气激昂地高声喊道:“沙俄那边已经明确承诺,如果我们愿意与他们合作,便能够摆脱清廷的统治,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独立自由的国家!难道你们就不想重新见证如同成吉思汗时期那般辉煌强盛的伟大时刻吗?”
面对如此极具诱惑性的说辞,巴林部的首领却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就在这时,荣宪公主的夫君——英勇无畏的博尔济吉特·乌尔衮挺身而出,他义正言辞地反驳道:“我不想!如今这样的生活已然十分美好。而且,诸位切莫忘记,清廷的那些人可不是好糊弄的傻子,他们拥有强大的实力和智慧,绝不是我们轻易就能抗衡的对象!”
这一天,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王府书房内,元初(乌林珠)端坐在书桌前,仔细地翻阅着手中厚厚的账本。她那美丽而聪慧的眼眸专注地扫过每一行账目数字,心中默默盘算着王府的收支情况。就在这时,一名仆人匆匆走进书房,恭敬地呈上了一封来自蒙古的书信。
元初(乌林珠)微微一怔,放下手中的账本,接过书信。信封上熟悉的满族文字让她心头涌起一丝亲切,但同时也带来了些许不安。她轻轻拆开信封,展开信纸,目光迅速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
信中的内容令她脸色微变,原来蒙古各部最近出现了异常的动向。由于远徵(隆禧)此刻身在江南,忙于治理当地严重的水患以及整顿江南官场的腐败现象,所以对于朝堂之上因是否出兵应对蒙古异动而引发的激烈争论,元初(乌林珠)毫不知情。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阅读下去。只见信中写道:“乌合莫,我是荣宪。实在是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启用这条我们曾经认为永远不会用到的联络途径来传递这个重要的消息给家乡。近段时间以来,蒙古各部动作频频,当这些频繁的调动引起我们几位公主的警觉时,却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络方式突然中断了。幸运的是,在此之前,当蒙古各部刚开始有所行动时,我们的侍卫曾暗中探查,得知他们最终的目的地似乎是漠北。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关于漠北目前的具体状况,我们一无所知,就连那些嫁到漠北去的姐妹们也仿佛人间蒸发一般,音信全无······”
元初(乌林珠)读完信件,眉头紧紧皱起,心中思绪万千。她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边疆地区带来巨大的动荡和危机。但眼下远徵(隆禧)不在身边,自己又对朝堂之事了解有限,究竟该如何应对呢?
元初(乌林珠)微微蹙着眉头,在原地踱步思索了好一会儿,然后目光坚定地看向管家,缓声道:“速速准备马车,本宫要进宫一趟。”
“是,王妃!”管家赶忙应道,随即转身匆匆离去安排事宜。
不多时,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停在了府门口。元初身姿优雅地上了马车,车夫轻挥马鞭,车轮滚滚向着皇宫驶去。
一路颠簸之后,马车终于抵达了皇宫。元初一掀帘子,踩着小凳下了马车,她并未如寻常进宫那般前往后宫,而是径直朝着乾清宫走去。
乾清宫门口,一位身形高大、面容白净的大太监李德全远远瞧见元初走来,连忙迎上前去,恭敬地行了个礼,口中说道:“纯亲王妃吉祥安康!”
元初微笑着伸手扶起李德全,轻声说道:“李公公快快请起,本福晋今日前来,乃是有要事求见皇上,不知此刻皇上是否得空?”
李德全脸上露出些许为难之色,回答道:“回王妃话,皇上这会儿正与六部官员以及太子殿下、诸位阿哥商议国事呢。”
元初略一沉吟,接着说道:“公公你只管前去通传一声,就说蒙古荣宪公主的信件已送至本福晋手中。”
李德全听了元初的话,略微犹豫了一下,便点点头道:“既然如此,老奴这就进去通传。”说完,他转身走进了乾清宫。
片刻后,李德全出来了,笑着对元初说:“王妃,皇上请您进去呢。”
元初谢过李德全,迈步走进了乾清宫。殿内,皇帝坐在龙椅上,下方坐着六部官员和太子等人。元初见此情形,跪地行礼:“臣妾参见皇上。”
皇帝抬手道:“起来吧,赐座。”一旁的宫女搬来一把椅子,元初谢恩坐下。
皇帝开口问道:“荣宪公主信上说了什么?”元初将信件呈给皇帝,说道:“皇上,蒙古局势紧张,荣宪公主希望朝廷能够增派援兵。”
皇帝看完信后,皱起了眉头:“此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众爱卿有何看法?”
大臣们纷纷发言,有人主张出兵,有人则认为应当谨慎行事。元初静静地听着,心中暗自思考。待众人发言完毕,皇帝看向元初:“王妃对此事有何见解?”
元初起身,缓缓说道:“妾身认为,此时应先派遣使者前往蒙古,了解具体情况再做决定。同时,可加强边境防御,以防敌军突袭。”皇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王妃所言甚是。李德全,即刻派遣使者出使蒙古。”李德全领命而去。元初再次下跪:“妾身多谢皇上。”“嗯,你且先回去吧。”元初退出了乾清宫,心中松了口气。她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帮助到蒙古,也期待着朝廷最终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