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农家小娇娘:姐靠第六感发家致富 > 第1章 她穿越了

农家小娇娘:姐靠第六感发家致富 第1章 她穿越了

    “袁二爷,袁二爷,你家小孙女掉水里去啦!”村口张老二媳妇拍着手慌张地来袁家报信。

    袁二爷听见声音慌张的从屋里跑出来,就看见他二儿子背着一个小女孩浑身湿哒哒的往家赶。

    袁二爷的妻子方婆子,一看这情形就觉得大事不妙,大叫着“老大家的,快去给妞妞找身干衣服,老二家的,快去隔壁村请胡大夫。”然后和老伴慌慌张张的跑上前去。

    老大家的娘家姓周,看见自己闺女在她二叔背上人事不省,一下给吓懵了,抖着手在原地转了一圈才回过神来,忙去房间找衣服。

    老二家的娘家姓胡,和那胡大夫同宗,有那么点拐着弯的亲戚关系。

    袁二郎将自己侄女背进屋里,方婆子和周氏就快手快脚地给孩子换上干衣服,将被子给盖的严严实实。

    此时堂屋里,袁二郎和袁二爷正在对着一众萝卜头问情况,“狗蛋,你最大,你说说刚刚发生了什么?”

    被点到的狗蛋是村东边张家的小孙子,今年十一岁了,也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他一边绞着手一边哆嗦道:“我们,我们今天早上看外面水结冰了,就,就跑到村东面的池塘上玩,因为冰面看着很厚,我们就互相推着手走,

    结果,结果,我们几个人没注意,一下把妞妞推出去了,她就摔了一屁蹲,把冰面摔裂了条缝,

    本来我们想过去拉她起来,结果,结果我一靠近冰面裂的更厉害了,我们一下子都就不敢动了,然后妞妞准备自己站起来的时候,冰面就破了,她就掉水里了。

    还好袁二叔打那儿过,把妞妞捞起来了。我们,我们也不是故意的。”

    说到最后,这孩子的手已经绞成一团,声音也变成蚊子声。

    在一旁看着张家老汉,听完小孙子说的话,一把抓过门边的扫帚,提着就打,“叫你调皮叫你调皮,叫你在家呆不住,我揍你。”屋子一溜七八个孩子的父母,也一个个提着耳朵骂将起来,堂屋里瞬间闹哄哄的。

    袁二爷虽心里不高兴,可也不能任人家在他屋里教训孩子,还是和袁二郎一起上前拦了。“这是干嘛,这是干嘛?孩子们又不是故意的。”

    张老汉赔着小心,“袁二哥,对不住,是这小子不懂事,都是他的错,回头我就叫我家柱子好好教他。”

    其他孩子的家人也紧着道歉,正此时,胡氏领着胡大夫进了屋,同行的还有摆摊回来的袁大郎,张老汉和其他村里人看大夫来了,都安静了下来。

    胡大夫是隔壁村的赤脚大夫,附近村子里有点小毛小病的都爱找他来看,他朝袁二爷点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然后被方婆子领进了屋,

    一番查看,就摇着头道:“这么快就起了高热,脉象也很凶险,恐怕不好治,我先给孩子开个汤药速速熬好灌进去,再去找县上的大夫来看,找同仁医馆的赵大夫,他善治此类急症。”

    袁大郎一听,转身就要走,一旁的周氏忙抓住他胳膊,道:“去县上先找趟我大哥,再去医馆。”

    袁大郎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家里没钱了,他轻轻拍了下周氏的手,应了声,“哎,我知道了。”

    胡大夫留了一副药,连诊金都没要就摇头走了,还留在堂屋的村里人一看,都觉得事儿不太好,纷纷安慰了两句话离开了,只有村里的实在亲属,还留在屋里,袁大爷就是其中一个。

    袁大爷是袁二爷的堂哥哥,在袁家村当的村长,当年分家的时候,他那一房头分的大头,直到现在,家境也属袁家村第一富,原本袁二爷家境也算可以,只是这些年挣得没有花的多,渐渐就没落了。

    袁大爷看堂屋里人走得差不多了,弟媳也着急到厨房熬药,便拉着兄弟小声问道:“胡大夫怎么说的啊?”

    袁二爷这才叹了一口气道:“无妄之灾啊,胡大夫说这孩子病起的急,要县里找大夫来看呢!”

    袁大爷一听二话没说,就从腰上解开钱袋子,从里取出两块银角子,道:“我知你手里不宽裕,这几年老二成亲,家里又起了房子,紧着就小石头年年生病,着实花费了不少,这银子,你先拿着用,不够再来找我,把孩子治好要紧,这都数九的天了,掉水里可不是闹着玩的。”

    袁二爷看着手里的二块银角子,好半天才应了一声,“哎,那等我有钱了就还你。”

    袁大爷走后,袁二爷把手里捏了好半天的银子塞到方氏手里,“大堂哥给的,你收着。”

    一直到了晌午,袁大郎才从镇上把赵大夫带回家。

    赵大夫医术不错,一见到躺在床上的妞妞就着手给她针灸,又开了汤药,说道:“我先开一副药喝下去,看看情况。若是有效,我明日早上再来就行。”

    一剂药喝下去后,袁未醒了,迷迷糊糊间看见几重人影又昏睡过去,等她彻底清醒,已经是两天后了,只看见房门外,方婆子和两个儿媳一边择菜一边说话,道:“赵大夫可真仁厚,见咱们拿不出那缺的四十五文钱也不恼,只叫我们以后有钱了送到医馆去。”

    胡氏在一旁点点头,也道:“其实,我表叔说不止赵大夫仁厚,是整个同仁医馆都是这样的,他们医馆的规矩,到年底,即使有欠的药费收不上来,来年也不会主动追究了。”

    周氏听完,立即道:“那不行,他不追究,我也得送去,没有钱那是没有办法,有钱不还,心里总有疙瘩。”一旁的方婆子也点头应是。

    袁未躺在床上安静地听他们说话,才知道,为了给她治病,家里花了小三两银子,还倒欠医馆四十五文银钱。

    而她家里六亩地两个小山头,养活十一口人。

    袁二爷二老生了三个儿子,只有前两个成亲了,他爹生了三个,他二叔生了一个,她小叔还没成亲,算起来,只有两个人是正经劳动力。

    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他爹过了农忙就得挑着四五十斤的豆腐去大集上摆摊,卖不出的就走村串户的叫卖,她二叔和小叔在南溪河上摆渡撑船,

    哦对,南溪河是他们这里的第一大河,从县西面边界发源,一直流进隔壁县的焦湖,河道很宽,不好架桥,要渡河就得坐船,她二叔能在水里捞起她,就是因为停在河边的船坏了,他回家来拿修理的工具,结果救起了她。

    人生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她家竟占了两样,想到这里她不禁叹了口气。

    门外的说话声骤然一停,周氏朝屋里望去,发现孩子醒了,忙进来问道:“感觉可好些?”

    袁未点点头,望着面前的妇人,带着一些鼻音道:“娘,我要去茅厕。”

    方婆子也在一旁,道:“外面冷,就在夜壶里上吧,上完倒了就行。奶去给你煮些米粥来。”说完她转身就走了。

    很久很久以后,袁未都记得这一天,她奶给她端来一碗小米粥,她娘给她倒了夜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