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娇娘:姐靠第六感发家致富 第140章 打听
热门推荐:
悠悠思木,郁郁心竹
转生神树,我打造阴兵家族
风流乡情
一首军中绿花,唱哭边境两万里
【快穿】每个世界去踩坑
爱妻陆琪琪与爱子陆财
四合院:留学归来,悟性逆天
去父留子,瞎眼主母复明后发癫!
震惊,我的水果全是天材地宝
袁大郎等人在外忙着的时候,家里也没闲着,除了每日必须开张的铺子外,袁二爷还将在南溪县收红薯的工作包给了袁大爷家,还给了一个不错的价钱。
去年宋氏就因这红薯挣了不少,今年看袁二爷直接将这么大一个生意包给她儿子,忙拍着胸脯应下,还道:“老二啊,你放心,你嫂子我保证帮你把着这关,那些挖烂的、土多的红薯我保管进不了咱袁家的院门。”
袁二爷笑得连连点头,道:“嫂子办事我放心,去年那些红薯粉晒得极好,做出来的粉条一点 沙子都没有,回头今年这红薯收好了,还得劳嫂子您费心,还得您领着去年的那一套班子帮我 晒红薯粉,工钱还照去年那样付。”
宋氏听他这么说,忙拍着巴掌乐道:“那敢情好,嫂子我又能挣上一笔好钱了。”
两人就着正事说了半晌,又唠了几句闲话,说起家里几个孩子的情况,宋氏斟酌着问道:“二郎家的小子现在都改了吧?”
袁晨那件事说出来挺丢人的,但袁二爷他们谁也没瞒着,村里人都知道袁晨因这事挨了一顿狠揍,之后的每次休沐更是被勒令回家干农活,苦哈哈的日子过的,差点就让他抑郁了。
这次秋收的时候,袁二郎更是没有放过他,放着神庙镇的铺子没管,也要在田里一直盯着他干,村里帮忙打短工的人都劝:“行了,老二,还是个孩子,你也不给他歇歇,要是累坏了身子,有你后悔的时候。”
袁晨也确实累大劲了,秋假刚过一半,他就觉得手脚都不是他的了,酸软的抬不起来, 早上袁二郎来喊他起床的时候,他直接哭着在床上耍赖,求他爹给他放一天假。
袁二郎看他不是装的,这才冷哼一声放过了他。
南溪县的秋天十分短暂,刚脱了夏衫没几天,就换上了厚实的衣裳,袁大郎和袁三郎一行人回来的路上 刚好遇到下雨,耽误了几天,等到南溪县的时候,一个个都冻得抱膀。
可给袁家人心疼坏了,又是做姜汤,又是拿袄子,在家捂了好几天才算好了过来。
渐渐地,入冬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袁家院子里晒的粉条也一次比一次多,除了供应给鹊渚镇的食肆外,袁家的几个点心铺子也开始大量出售干粉丝。
二十文一斤的高价,买的人是真不少,除了散户,更多的是开酒楼与食肆的大户。
甚至欧阳铮也跑到他袁家来订了一笔金额不小的粉条,听他说,是用来走年节礼的。
鉴于欧阳铮帮了他家很多忙,袁未给他算了一个友情价,满满装了一大车送到了欧阳家。
袁三郎看眼前的粉丝生意这么好,便开始盘算起来。
今年他们去寿州的时候,带回来大概一百个麻袋的红薯粉,不过一个月就去了一半,立 仁堂哥今年帮他们在县里收红薯,收起来的量也不差,腾出来的仓房已经装满了,单他做出来的那些红薯粉,预计也能用上两三个月的,现在还有不到俩月就过年了,那这岂不是又要到开春就断供了?
袁三郎这么一算就觉得可惜的慌,开春后青黄不接正是这些干货好卖的时候,不管是粉丝还是干腐竹,亦或是晒的干菜,谁家家里不得备点啊!
哎呀,想到这他就心头火热,不行,他得再走一趟。
抱着这个心思的袁三郎找到以前在南溪河上认识的一名船工,那人在傅记船行工作,去年在路上碰见的时候,俩人还一块喝过酒。
袁三郎想打听消息,首先想到的就是经常在外跑船的这些人。
到傅家船行问了一声,“哎,你们船行之前有个叫葛亮的人现在还在这吗?”
船行里的小二忙道:“我们葛管事在后面休息呢!贵客稍候,我去替您叫一声儿。”
那葛亮与袁三郎一见面,便是一个熊抱,蒲扇般地大掌在袁三郎的后背上猛拍了两下, 拍的袁三郎差点咳出来,那葛亮还犹自不知,口中大笑:“袁老弟,可有些日子不见你了,今儿找老哥所为何事啊?”
袁三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他借一步说话。
葛亮见此便与船行掌柜的说了一声,然后跟着他出去。
袁三郎寻了一处酒楼,点了两样小菜,一坛好酒,与他边吃边聊。
“还没恭贺葛兄高升,来,小弟先敬你一杯。”袁三郎与他斟了一杯酒,当先一饮而尽。
葛亮笑呵呵地接过酒杯,道:“不过是慢慢熬着,熬了个管事的位置,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哎,葛兄太谦虚了,咱们这些在南溪河上混的人,谁人不知葛兄大名,不说您的才能, 就凭你之前在南溪河上救过好几个落水人的心性和品德,这管事一职,也该是你的。”袁三郎 夸的真诚,然后又与他斟了一杯酒,
葛亮大笑了一声,心里舒坦极了。
两人闲聊了一会,袁三郎才问道:“葛兄在外行走的次数多,不知可有到过凤阳府和州地界?”
葛亮点头,道:“我们跑船的时候,通常会在和州逗留一晚,那地方小,一个州城还没咱南溪县大,你问这做什么?”
袁三郎道:“我想走一趟和州,听说那地方有条非常繁华的街市,我寻思去看看,要是有合适的铺面,看看能不能盘下来做些生意,顺道收一些豆子红薯那些的回来,南溪县今年来往的粮商太多了,我家里的存货没备够,只好想想别的法子,可惜我对那地方不太熟,这不,只好寻老哥来打听了?”
袁三郎已经不是原来的袁三郎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成长,他早就学会了 在生意一事上不说实话,只是对方是他的朋友,他也不愿全拿假话套人家,只好半真半假地编了这套说辞。
葛亮知道袁家现在开了几间不错的点心铺子,生意很好,听他说想到和州开铺子,便细细与他说着:“和州那地方,是凤阳府的最南端,东临应天府,西接咱们庐州府,境内有条濡须水,是焦湖东端的支流,我们船行往应天府行船的时候,通常会经过那地方,除了临水的地方繁华平坦一些,在往北走一点全是山地。你要想开铺子,只能在临水的那一带找,其他地方的铺子再便宜,都别买。”
袁三郎认真听着,问道:“离我们这远不远?”
葛亮摇头,道:“不远,顺风顺水的时候,三天就能到和州境内,但要是想到最繁华的地方,就得多坐一段路到运漕镇下船,你要是想去,可以跟着我们船行去看看,铺子的话, 到那儿找傅家牙行问问,那是我们船老大家开的,可惜我过两天要往江宁跑船,不然我带你去 那儿转转都行。”
袁三郎忙道他太客气,想到自己一行人若去,恐怕也要逗留许久,便道:“哪敢劳烦葛大哥?不过小弟若是想在和州收一些豆米,恐怕得耽误一段时间,还得寻个当地的向导才好放心,不知葛大哥可有相熟的人能介绍给在下?”
葛亮想了一会,就道:“有倒是有一个,名叫何峰,是和州本地人,常在运漕镇的码头接一些商队的活计,因此打过几次交道,这人诚信也仗义,只是有一点不好,他好酒,但凡沾酒,必定喝到酒醉为止,你若是让他办事,务必要记住这一点。”
袁三郎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又与酒楼的掌柜的借了一些笔墨,让葛亮给他写了一封介绍信带回去。
去年宋氏就因这红薯挣了不少,今年看袁二爷直接将这么大一个生意包给她儿子,忙拍着胸脯应下,还道:“老二啊,你放心,你嫂子我保证帮你把着这关,那些挖烂的、土多的红薯我保管进不了咱袁家的院门。”
袁二爷笑得连连点头,道:“嫂子办事我放心,去年那些红薯粉晒得极好,做出来的粉条一点 沙子都没有,回头今年这红薯收好了,还得劳嫂子您费心,还得您领着去年的那一套班子帮我 晒红薯粉,工钱还照去年那样付。”
宋氏听他这么说,忙拍着巴掌乐道:“那敢情好,嫂子我又能挣上一笔好钱了。”
两人就着正事说了半晌,又唠了几句闲话,说起家里几个孩子的情况,宋氏斟酌着问道:“二郎家的小子现在都改了吧?”
袁晨那件事说出来挺丢人的,但袁二爷他们谁也没瞒着,村里人都知道袁晨因这事挨了一顿狠揍,之后的每次休沐更是被勒令回家干农活,苦哈哈的日子过的,差点就让他抑郁了。
这次秋收的时候,袁二郎更是没有放过他,放着神庙镇的铺子没管,也要在田里一直盯着他干,村里帮忙打短工的人都劝:“行了,老二,还是个孩子,你也不给他歇歇,要是累坏了身子,有你后悔的时候。”
袁晨也确实累大劲了,秋假刚过一半,他就觉得手脚都不是他的了,酸软的抬不起来, 早上袁二郎来喊他起床的时候,他直接哭着在床上耍赖,求他爹给他放一天假。
袁二郎看他不是装的,这才冷哼一声放过了他。
南溪县的秋天十分短暂,刚脱了夏衫没几天,就换上了厚实的衣裳,袁大郎和袁三郎一行人回来的路上 刚好遇到下雨,耽误了几天,等到南溪县的时候,一个个都冻得抱膀。
可给袁家人心疼坏了,又是做姜汤,又是拿袄子,在家捂了好几天才算好了过来。
渐渐地,入冬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袁家院子里晒的粉条也一次比一次多,除了供应给鹊渚镇的食肆外,袁家的几个点心铺子也开始大量出售干粉丝。
二十文一斤的高价,买的人是真不少,除了散户,更多的是开酒楼与食肆的大户。
甚至欧阳铮也跑到他袁家来订了一笔金额不小的粉条,听他说,是用来走年节礼的。
鉴于欧阳铮帮了他家很多忙,袁未给他算了一个友情价,满满装了一大车送到了欧阳家。
袁三郎看眼前的粉丝生意这么好,便开始盘算起来。
今年他们去寿州的时候,带回来大概一百个麻袋的红薯粉,不过一个月就去了一半,立 仁堂哥今年帮他们在县里收红薯,收起来的量也不差,腾出来的仓房已经装满了,单他做出来的那些红薯粉,预计也能用上两三个月的,现在还有不到俩月就过年了,那这岂不是又要到开春就断供了?
袁三郎这么一算就觉得可惜的慌,开春后青黄不接正是这些干货好卖的时候,不管是粉丝还是干腐竹,亦或是晒的干菜,谁家家里不得备点啊!
哎呀,想到这他就心头火热,不行,他得再走一趟。
抱着这个心思的袁三郎找到以前在南溪河上认识的一名船工,那人在傅记船行工作,去年在路上碰见的时候,俩人还一块喝过酒。
袁三郎想打听消息,首先想到的就是经常在外跑船的这些人。
到傅家船行问了一声,“哎,你们船行之前有个叫葛亮的人现在还在这吗?”
船行里的小二忙道:“我们葛管事在后面休息呢!贵客稍候,我去替您叫一声儿。”
那葛亮与袁三郎一见面,便是一个熊抱,蒲扇般地大掌在袁三郎的后背上猛拍了两下, 拍的袁三郎差点咳出来,那葛亮还犹自不知,口中大笑:“袁老弟,可有些日子不见你了,今儿找老哥所为何事啊?”
袁三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他借一步说话。
葛亮见此便与船行掌柜的说了一声,然后跟着他出去。
袁三郎寻了一处酒楼,点了两样小菜,一坛好酒,与他边吃边聊。
“还没恭贺葛兄高升,来,小弟先敬你一杯。”袁三郎与他斟了一杯酒,当先一饮而尽。
葛亮笑呵呵地接过酒杯,道:“不过是慢慢熬着,熬了个管事的位置,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哎,葛兄太谦虚了,咱们这些在南溪河上混的人,谁人不知葛兄大名,不说您的才能, 就凭你之前在南溪河上救过好几个落水人的心性和品德,这管事一职,也该是你的。”袁三郎 夸的真诚,然后又与他斟了一杯酒,
葛亮大笑了一声,心里舒坦极了。
两人闲聊了一会,袁三郎才问道:“葛兄在外行走的次数多,不知可有到过凤阳府和州地界?”
葛亮点头,道:“我们跑船的时候,通常会在和州逗留一晚,那地方小,一个州城还没咱南溪县大,你问这做什么?”
袁三郎道:“我想走一趟和州,听说那地方有条非常繁华的街市,我寻思去看看,要是有合适的铺面,看看能不能盘下来做些生意,顺道收一些豆子红薯那些的回来,南溪县今年来往的粮商太多了,我家里的存货没备够,只好想想别的法子,可惜我对那地方不太熟,这不,只好寻老哥来打听了?”
袁三郎已经不是原来的袁三郎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成长,他早就学会了 在生意一事上不说实话,只是对方是他的朋友,他也不愿全拿假话套人家,只好半真半假地编了这套说辞。
葛亮知道袁家现在开了几间不错的点心铺子,生意很好,听他说想到和州开铺子,便细细与他说着:“和州那地方,是凤阳府的最南端,东临应天府,西接咱们庐州府,境内有条濡须水,是焦湖东端的支流,我们船行往应天府行船的时候,通常会经过那地方,除了临水的地方繁华平坦一些,在往北走一点全是山地。你要想开铺子,只能在临水的那一带找,其他地方的铺子再便宜,都别买。”
袁三郎认真听着,问道:“离我们这远不远?”
葛亮摇头,道:“不远,顺风顺水的时候,三天就能到和州境内,但要是想到最繁华的地方,就得多坐一段路到运漕镇下船,你要是想去,可以跟着我们船行去看看,铺子的话, 到那儿找傅家牙行问问,那是我们船老大家开的,可惜我过两天要往江宁跑船,不然我带你去 那儿转转都行。”
袁三郎忙道他太客气,想到自己一行人若去,恐怕也要逗留许久,便道:“哪敢劳烦葛大哥?不过小弟若是想在和州收一些豆米,恐怕得耽误一段时间,还得寻个当地的向导才好放心,不知葛大哥可有相熟的人能介绍给在下?”
葛亮想了一会,就道:“有倒是有一个,名叫何峰,是和州本地人,常在运漕镇的码头接一些商队的活计,因此打过几次交道,这人诚信也仗义,只是有一点不好,他好酒,但凡沾酒,必定喝到酒醉为止,你若是让他办事,务必要记住这一点。”
袁三郎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又与酒楼的掌柜的借了一些笔墨,让葛亮给他写了一封介绍信带回去。